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灵修书籍 > 真理的亮光

第五章 教会的事工

第五章、教会的事工
教会是一群重生的人组成的,在神的旨意里,有当尽的责任和本份。 地方教会的事工要符合教会的属灵真意。 我们要看圣经中的教会有哪些事工和本份? 我们必须遵行和效法原则,而非拘泥或模仿外表和细节。
一、侍奉主神
天上有千万天使侍奉神(但7:10;诗103:20),地上也当有人侍奉祂。 “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你们当乐意侍奉耶和华,当来向他歌唱。” (诗100:1)神救赎以色列人,为的是侍奉祂(创24:40;出3:12,出4:23,出7:16;申10:12)。 神更拣选设立利未人和祭司,专门侍奉神(代上15:2,代上16:4、37,代上23:13;代下29:11,代下31:2;拉6:18;结40:46,结44:15;珥1:9)。 他们主要的是在约柜前和圣所里侍奉神。 他们有唱歌、奏乐、赞美的,有献祭、烧香、祝福的,也有看门和办理圣殿各种事务的(代上23:28-32)。 他们所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来8:5)。
“这些事连那饮食,和诸般洗濯的规矩,都不过是属肉体的条例,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 但现在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他藉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疵无瑕献给神。 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除去你们的死刑,使你们侍奉永生神吗?” (来9:10-14)
新约教会更当将侍奉神看为最主要的责任,教会是神用自己血所买来的(徒20:28),应当将神放在首位,一切事工都应当以侍奉神为主。 虽然内容和方式有所不同,各人的职事也有区别,但都一同在敬拜聚会中唱诗、赞美,将荣耀归给神。
教会也当有特别的侍奉,虽然不可能全体信徒都在一起作同样的事工,但大家要专心和同心寻求神的旨意,藉着禁食祷告作成神的工作(徒13:1-3),教会也有更多人和更大的祷告范围(徒1:14,徒4:31,徒12:5)。 教会若没有祷告,就必定世俗化、人事化,一切忙碌都是徒然。 若没有神的启示、祝福,所作的一切事工都没有意义和果效,地方教会真正的属灵情况和能力,要看祷告的侍奉有多少。 有人甚至昼夜祷告侍奉神(路2:37,徒26:7;提前5:5)。 但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用圣洁、公义、清洁的良心,和虔诚敬畏的心来侍奉(约4:23;路1:75;提后1:3;来12:28)。
在教会中唱诗、奏乐、办理其他事,甚至看门,也是侍奉神。 有些教会有诗班和各种侍奉小组,给信徒许多侍奉的机会。 参与者要紧记:侍奉的动机要纯洁,处事方法要合乎真理。 众人要合一和谐,要顺服圣灵引导,不能凭人的聪明随心所欲,总要叫神在教会中得荣耀(弗3:21)。
教会是属神的,应当专一侍奉神,作神所要作的事。 教会不但今天在地上要侍奉神,将来在天上和永世里仍要侍奉神(启7:15,启22:3),今天的侍奉与将来的侍奉有关系。 现在侍奉得好,就能在那永恒的侍奉里有份。
二、造就信徒
教会是一群信主得救的人聚在一起,可能生命还很幼稚、软弱,也没有互相联合,发挥真正的作用。 所以必须造就、牧养和教导信徒,使他们生命长进、明白真理,在属灵的道路上向前进。
这责任首先是在工人的身上,他们是神在教会中所设立的(林前12:28)。 “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弗4:11-13)
造就信徒是最主要的工作,而最基本的途径是藉着先知讲道。 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作先知讲道的,是对人说,要造就安慰、劝勉人。 说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讲道的乃是造就教会,我愿意你们都说方言,更愿意你们作先知讲道。 因为说方言的、若不翻出来,使教会得造就,那作先知讲道的,就比他强了。 弟兄们,我到你们那里去,若只说方言,不用启示、或知识、或预言、或教训给你们讲解,我与你们有什么益处呢? ……你们也是如此,既切慕属灵的恩赐,就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 (林前14:3-12)
今天在教会中少有先知讲道,信徒的的造就不多。 讲道可能凭口才和知识,但先知讲道必须有灵感和恩赐,从神那里得到信息。 每次讲道不能只根据以往所懂得的道理,而必须有神新鲜的启示。 不在乎有美好的言辞,乃在乎有圣灵的能力(林前2:4-5)。 不仅有丰富的内容,更要有洁净的言论。 卑贱不洁的器皿,难以盛贵重圣洁的膏油(提后2:21)。 专作传道的人和在聚会应用先知讲道恩赐的人都是如此。
先知随着灵感讲道,也要注重真理的根基。 圣灵是真理的灵,要引人明白一切真理(约16:13)。 神的道就是真理(约17:17)。 圣灵感动人传讲神的道,如果讲道者本身没有把主的道丰丰富富存在心里(西3:16),没有被主先开心窍明白圣经(路24:45),圣灵就很难使用他作出口,至少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丰富的供应信徒的心灵需要。
保罗对提摩太说:“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3:15-17)
不明白圣经而讲道,是自欺欺人,如同瞎子领瞎子(太15:14)。 我们都当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犹20),用真道造就信徒,就可以将他们交托神和祂恩惠的道,这道能建立他们,叫他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20:32)。
知识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林前8:1),在爱中方能建立自己(弗4:16),否则,一切的造就都不够。 爱心是教会的灵,教会若没有爱心,就没有神同在。 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约壹5:16)。 没有爱的教会,就没有基督的生命和形象。 主耶稣所赐的新命令,教会究竟遵守了多少? 实行到什么程度? (约15:12;约壹3:16)这是察验教会的主要标志(约13:34-36)。 爱是圣灵的果子(加5:22,西1:8),能遮盖许多的罪(彼前4:8),爱神的,也当爱弟兄(约壹4:21)。 我们相爱不能只在言语和舌头上(约壹3:17-19)。 彼此相爱是太重要了(罗13:8;帖前3:12,帖前4:9;西3:14;提前1:15)。
很可悲,今天许多教会离弃了起初的爱心。
三、差供工人
教会是产生传道人并培养和差派他们的基地,也是传道人侍奉、工作和施教的场所。 教会需要工人,工人需要教会。 当初耶路撒冷的教会是使徒彼得和约翰等建立起来的,耶路撒冷教会也培养出腓利和司提反等有能力的传道人(徒6:5、徒6:8-10,徒8:5-12),巴拿巴和保罗是神所拣选的工人,在安提阿教会中一同侍奉主(徒11:22-26)。 以后,他们就是从安提阿的教会被差遣出去作工(徒13:1-3)。 工人不应该包办教会总务,留守在一个固定地方,例如所谓的“坐堂牧师”、“教区主教”等,但也并非不可较长时间在一间教会工作,要看主的引导和具体情况而定。 (徒18:1,徒20:31)
保罗和巴拿巴曾在安提阿教会中侍奉主,他们顺服圣灵的差遣,离开安提阿到各处去工作(徒13:4)。 经过一段时间和路程,他们又回到安提阿,当初他们被众人所托蒙神之恩,要办所作之工,就是在这地方(徒14:26)。 此后,也有时间离开出去游行传道,有时回到安提阿停留(徒14:28,徒15:2、徒15:35-41,徒18:22-23)。 再后就到更远的地方为主工作,没有回到安提阿。 神的工人不是属于某地方教会。 但各地教会有责任供应、接待和帮助他们,这是属灵的关系和甘愿的行动,完全在主里面而作。
彼得曾在约帕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住了多日(徒9:43)。 保罗也曾与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妇同住(徒18:1-3)。 他也接待亚波罗,并写信请别处的信徒接待他(徒18:26-27)。 教会接待的事例很多(罗16:2、23;林后7:15;加4:14;腓2:29;西4:10)。
供给传道人不应订立合同,也不可任其缺乏。 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 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 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 ……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我们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就是从你们收割奉养肉身之物,这还算大事吗? ……岂不知为圣事劳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吗? 伺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物吗? 主也是这样命定。 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 (林前9:9-14)
“在道理上受教的,当把一切需用的供给施教的人。” (加6:6)保罗没有使用这权柄,尤其是对属灵光景不好的哥林多人,保罗不想累着他们(林前9:14-18)。 但他接受腓立比教会的供给,当作极美的香气,为神所喜悦的祭物(腓2:25,腓4:16-19)。 传道人不可贪心向人索取(帖前2:3、5,帖前2:9-10),对于外邦人更一无所取(约3:7)。
旧约时,经常看到先知受人的供养,如以利亚和以利沙等(王上17:9;王下4:10)。 不可像基哈西那样贪心(王下5:20、26),巴兰受雇用(申23:4),为钱财而作工(林后2:17)。 新约时,主耶稣和使徒也受人的供给(路8:3,路10:7)。 但不能作犹大(约12:6)。 神的工人若能像保罗那样,自己织帐棚,带著“副业”传道作工是好的(徒18:3)。 他说:“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 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工的需用。” (徒20:33-35;林前4:12)他辛苦劳碌,昼夜作工,传神的福音,不拖累别人(帖前2:9-10;帖后3:8)。
今天有些传道人到处受人招待供养,不作工,只吃饭,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这绝对是错误了。 (帖后3:10-12;提后6:5)
四、救济贫苦
使徒时代在犹太地曾有大饥荒,外邦教会收集捐款送到耶路撒冷(徒11:27-30,徒12:25)。
“马其顿人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款,给耶路撒冷的穷人,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生之物供给他们。” (罗15:20-27、罗15:31)
保罗也曾吩咐加拉太众教会和哥林多人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免得临时现凑,以便将捐款送到耶路撒冷(林前16:1-4)。 马其顿众教会甚至在患难中受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 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 他们是按着力量,甚至超过自己的能力,甘心乐意的捐助,再三求,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林后8:1-4)。
他们这样作,是因着感谢报答主的恩典。 也是遵行主耶稣的话:“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 他们所捐的是出于乐意,不是出于勉强,这是神所喜爱的(林后9:7)。 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 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 不要有人轻省,有人受累,乃要均平、互补。
“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 (林前8:13-16)捐献不是吃亏,神必将多多加上各样的恩惠,使捐献者凡事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林后9:8-11;徒9:36、40)。 必须挑选合适的人来处理捐输的事,光明正大,免得被人挑出不是(林后8:18-24)。
“圣徒缺乏要帮补。” (罗12:13)我们必须照顾穷乏的弟兄,相爱不要只在言论和舌头上,更要在行为和诚实上表现出来(约壹3:17-18;雅2:15-16)。 教会的孤儿寡妇,有规定的救济办法(雅1:27)。 寡妇记在册子上,必须年纪到六十岁,从来只作一个丈夫的妻子,又有行善的名声,就如养育儿女,接待远人、洗圣徒的脚,救济遭难的人,竭力行各样善事,而且教会要救济那真无倚靠的寡妇。 (提前5:9-10、提前5:16)
教会救济的范围可以更广,雅各、矶法、约翰,向保罗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时,叫他们往外邦人那里去,愿意他们纪念穷人(加2:9-10;太11:5)。 神顾念穷人(出23:11;利19:10;诗35:10,诗72:12-13),祂要我们也如此行(箴21:13;赛58:7;诗41:1,诗112:9;箴14:21,箴19:11,箴28:27;太19:21)。
有的教会作慈善事业,例如医院、孤儿院、养老院,以及其他救济事业,这类工作原是好的,但若成为一个固定长远的组织,就可能使教会陷入经济负债、失信、受控,以及许多麻烦和纠纷中。 甚至成为一般的社会服务,只挂着基督教的名义,与教会却没有直接关系,失去属灵的意义和目的。 因此,那样的事业最好以信徒个人名义而不要用教会的名义。
我们当然需要救济贫苦的人,但绝不能代替对主直接的奉献。 马利亚打破玉瓶,将香膏浇在主的头上(可14:1-9),这不是浪费,却是极具意义的。 就如路加福音讲述的那位穷寡妇,将她养生的两个小钱全献给神(路21:1-4)。 我们应当为着教会的需要而奉献(玛3:10)。
爱神爱人,是最大的诫命。 主命令我们彼此相爱(太22:37-40;约13:34-36),这几方面都非常重要,不能偏废。
五、接待来人
圣经有许多关于接待圣徒、神仆以及客旅远人的记载,这是教会当有的善行和责任。 藉着接待可以显出爱心,彼此交通,得到供应,也能荣耀主名。 教会接待的对象和范围,首先是主内的弟兄姐妹。 一般说来,最好是有别处教会或工人的荐信(徒18:28;林前16:3;林后3:1,林后5:12,林后10:12),这是比较稳妥和合乎常规的。 因为可能有假弟兄冒名的危险(林后11:26;加2:4)。 保罗曾举荐坚革里教会中的女执事非比,要人们为着主的缘故接待她(罗16:1-2),凡为主的名接待一个小孩子的,就是接待主(路9:48)。 而且因先知的名接待先知的,必得先知的赏赐;人因义人的名接待义人的,必得义人所得的赏赐。 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也不能不得赏赐(太10:40-42)。
但恐怕不少信徒失去这种赏赐呢!
我们更当接待为神作工的人。 这也算是参与主的工作,一同兴旺福音,为真理作见证。 接待主所差遣的,就是接待主(约13:20)。 保罗、巴拿巴和亚波罗、提多、马可都曾受到接待,甚至如同接待神的使者和基督一样(徒9:27,徒15:4,徒18:27,徒21:17;林后7:15;加4:14;腓2:29;西4:10;约3:8)。
但必须留意,不要错接待了假使徒、假先知、假师傅、假弟兄(太7:15;林后11:13、26;彼后2:1)。 主称赞以弗所教会曾试验那自称为使徒的,看出他们是假的(启2:2)。
约翰说:“凡越过基督的教训,不常守着的,就没有神。 常守这教训的,就有父又有子。 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达教训,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 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分。” (约贰1:9-11)
接待的范围可以更广,如用爱心接待作客旅的弟兄(约3:5)。 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13:2)。 主耶稣说:“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 (太25:35、40)
长老和其他信徒都可以作接待的事(徒15:4;提前3:2,提前5:10;多1:8;罗16:23;腓2:2)。 那位在教会中好为首的丢特腓,自己不接待神的工人和弟兄,却也禁止那些愿意接待的人,并将他们赶出教会。 我们不要效法这种行恶的人,他们未曾见过神(约叁9-11),他的恶行必受报应(西3:25)。
能够帮补缺乏的圣徒,一味款待客人,是信徒的美德(罗12:13)。 应当有宽大的心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我们一样(罗15:7)。
今天教会接待的事作得很少,不像当日有人接待主耶稣和门徒(路10:38,路19:6;约12:2)。 恐怕像老底嘉教会,就是主耶稣来,也要拒之门外了(启3:20)。 今天是我们接待客旅的时机,将来人人都到了他永远的家(传12:5),圣徒也都回到了天家去,谁还需要接待呢?
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6:10),现在要藉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路16:9),教会是神的管家,应当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到交帐的时候,可以不至惧怕和羞愧。
六、兴旺福音
腓立比教会向来都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他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腓1:5,27)。 帖撒罗尼迦教会也是作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样。 因为主的道从他们那里传扬出来(帖前1:6-8)。
传福音是主的命令。 祂复活后,曾吩咐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使万民作祂的门徒(可11:15;太28:18-20)。 人要奉祂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直到万邦和地极,作祂的见证(路24:47;徒1:8)。
这些话现在差不多完全应验了,证明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是全人类的救主。 它的应验与教会的工作分不开,传福音的人是教会支持及差遣出去的。 若教会没有差遣和支持传福音的人,就好像没有生命力的一湖死水,是不健康的教会。 一间教会愈向外广传福音,本身愈兴旺、活泼。
近两个世纪以来,不少教会成立了差会,差派许多传教士到世界各地去传福音,付出很大代价,也收到很大果效。 但有些方面是不合真理和走向歧途的,各教派之间就如保罗所说的那样:“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分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那一等是出于结党。” (腓1:15-18)在派遣传道人时,有自告奋勇,有人的推荐,但不一定是神的召选。 因此,有些是没有生命、真理不清楚的,更有别具用心的,以至传道没有果子,行为受到指摘,与世俗联合,被人利用作些与传道无关的事业和工作,只能叫主的名受亏损,使主的工作遭破坏。
另外有些差会的组织、经济、管理制度等,都不合圣经教训,没有圣灵同在,都是人的主张,没有真正信仰,没有美好品德,毫无属灵价值。
“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 (太23:15)也有些像“撒网在海里,聚拢各样水族,网即满了,人就拉上来,坐下,拣好的放在器具里,将不好的丢弃了。” (太13:47-48)
全教会必须总动员,齐心努力,传福音才能有更大的果效。 但有些教会不注重传福音,只让少数人去作,以至死气沉沉,信徒灵性停顿。 像腓立比教会那样,就蒙神祝福,受主称赞(腓1:4-5,腓2:17,腓4:1、19)。 有时传道的门似乎关闭,工作受到阻碍,然而锁匙是在主的手中,祂开了没有人能关(启3:7)。 虽然可能反对的人也多(林前16:9),如果门没有开,也可以为开门祷告。 (西4:3;林后2:12;徒14:27)
信徒各人都当尽自己的力量,有传福音恩赐的,可以宣讲,没有特别恩赐,也可以为主作见证,领人到主面前。 先从自己的家人、亲友、乡邻作起(约1:41、45,约4:39;徒10:24),也应奉献钱财供给传福音的人,我们都欠了福音的债。 我们都蒙受神的大恩,白白得来,也应当白白舍去(罗1:14;太10:9)。 这是神给我们爱主救人的机会,若错过就将懊悔莫及。 千万灵魂的得救与沉沦,我们都有责任放下私人琐事,兴旺主的福音!
七、代祷守望
教会就如圣殿,是祷告的地方(太21:13)。 没有祷告的教会就只是办事机构和世俗的组织而已。 教会必须认真发动信徒祷告,不可只在人面前忙碌,没有在神面前安静;不可单单热心行道,而没有专心祷告(徒6:4)。
保罗勉励提摩太:“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 (提前2:1)这也是对全教会的训勉。
“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儆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 (弗6:18-19)保罗是一个祷告的人(腓1:19;西4:2;帖前5:17;来13:8),他也教导教会祷告。
教会的祷告比个人的祷告能力更大,站在教会的立场,就有属天的地位和权柄,与元首连合,与宝座相接,能转动那转动宇宙者的手。
主耶稣应许:“就告诉教会,……我是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 (太18:17-20)两三个人祷告,有主耶稣和他们在一起,天父必定成全。
教会的祷告不能以个人为中心,众信徒必须同心合意,才能蒙神的应允和成就。 在教会的祷告会中,须要放下自己,在这复活、属天的地位上来祷告,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充满奇妙的能力和超然的效果。 但任何神众子的聚会都要防备撒但的混入(伯1:6,伯2:1),牠要控告、破坏、制造分争。
所以,祷告若感觉众人不合一、灵里不通、目标不同,就必须等候,除去假冒(林后11:14-15)、彼此认罪、互相代求(雅5:16)。 若各人谦卑,看别人比自己强,彼此关顾,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就能同心合意祷告了。 (腓2:2-5)
教会需要代祷和守望的人。 古时各国和以色列人都设立守望者(撒上14:16;撒下18:24-34;耶6:17)。 神曾派先知以西结为以色列家的守望者,替神警戒恶人(结3:17-21)。 当神使刀剑危险临到时,要吹角警戒众民,凡听见角声而不警醒的,要自己承当。 但若守望者不吹角,以致有人死亡,就是向守望者讨罪(结33:6-9)。 所以,守望者的责任很大。 他还有一种职守,那就是神为耶路撒冷所设立的守望者,他们昼夜不静默,呼吁耶和华,直等祂建立耶路撒冷,成为地上可赞美的(赛62:6-7)。 这也就是代祷的工作,需要昼夜不息,需要教会一同守望。
有些教会设立守望楼,众信徒轮流守望代祷,这种办法是否合适,见仁见智。 无论如何要让圣灵带领,不必用人力维持。 末后的日子,更需要有人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楼上观看,将神的话和所见的异象写出来(哈2:1-3;但4:13、17;耶31:6;赛52:8)。
早晨将到,黑夜也来(赛21:8、赛21:11-12)。 可能半夜的呼声,就是从守望者那里传出来的(太25:6)。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