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会的原则
作为神的工人,我们必须清楚认识教会的原则和性质,否则会将教会引入歧途,后果极其严重。
摩西造帐幕时,神警戒他:“你要谨慎,作各样的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
(来8:5)我们新约工人建造神的真会幕,更当谨慎,绝不可轻忽随意。
一、被召出来
“教会”一词的原文有“被召出来”、“聚集”的意思。
圣经提到教会是被神所召的人,聚在一起,犹如以色列人从埃及被召出来,聚集成为神的会众(何11:1)。
新约信徒都是神所召的(徒2:39;罗8:28、30,罗9:24;林前1:2;弗4:1;帖前4:7;彼前1:15)。
这召称为恩召、圣召、天召(弗1:18;提后1:9;来3:1),如同亚伯拉罕一样,从世界、肉体、天然之中被召出来,进入神的国,得祂永远的荣耀(帖前2:12;彼前5:10;帖后2:14),也就是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的光明(彼前2:9)。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
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
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
(弗1:17-18)并叫我们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弗4:1)。
教会是被神召出来,不能再回到世俗中去,就如以色列人不能再回到埃及去,神叫他们经过红海,就是断了他们的归路。
照样,教会也应当经过与主同死同复活,这是在信徒受洗或受浸时就表明了(罗6:3-4)。
所以信徒都应当经过受洗或受浸加入教会(林前10:2),这是属灵道路的起点(约3:5)。
这不是指只外表的形式,也是属灵的事实。
许多人信主许久,却未受洗,这是不应该的。
五旬节那天,那些真正悔改信主的人,当天就受了洗(徒2:37-41),埃塞俄比亚的太监、在哥尼流家中信主的人、腓立比的禁卒,都是立刻就受了洗(徒8:36,徒10:47,徒16:31、33)。
亚拿尼亚对保罗说:“现在你为什么耽延呢?
起来,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
(徒22:16)当日那些人立刻受洗,是因福音传得清楚,圣灵的感动有力,听的人悔改真实,相信的心非常坚固。
现今那些不够清楚蒙恩,没有彻底觉悟,不肯认罪悔改的人,受洗就不可急促行事(提前5:22)。
已经蒙召受洗的人,就是手扶犁跟从主,不能再向后看,免得变成一根盐柱,也不配进神的国(路9:62;创19:26)。
全教会更不可立一个首领回埃及去(民14:4;申17:16)。
今天的确有教会的领袖,带领信徒回到世俗中去,重新作法老的奴仆,只愿坐在肉锅旁吃得饱足(出20:3;民11:4-5)。
有些教会完全世俗化,甚至在教堂里吃喝跳舞,搞社交活动,成为作买卖的地方,让信徒与世人混杂相交(民25:1-3;书9:15,书15:63;拉9:12;尼13:1-3,尼13:23-30)。
新约圣经清楚教导我们:“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又有什么相交呢?
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
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信的和不信的有什么相干呢?
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
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
’”(林后6:14-18)这就是说,教会应当从世俗中分别出来,一同蒙召向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
二、归主名下
名是代表一个人的品格、性情、地位、愿望,以及全人的各方面(创17:5,创33:28;出33:12,出35:30),神非常重视祂的名(出3:15,出9:18,出20:24;申28:59;王上9:3,王上11:26;诗8:1,诗45:10;太6:9)。
新约对于主耶稣的名也极为重视(太1:21;约14:26,约20:31;徒3:16;腓2:9)。
我们得救、赦罪、重生,作神的儿女,都是因着主的名(约1:12,约20:31;徒4:12,徒10:43,徒19:5;罗10:13;约壹2:12)。
信徒称为求告信奉主名的人(林前1:2;提后2:19;来13:15;雅2:7)。
我们受洗就是奉主耶稣的名归入祂的名下(徒10:48,徒19:5;太28:20),完全属乎祂,好像一个妻子归到丈夫的名下一样。
以色列人是归于神名下的人(代下7:14;诗115:1;赛4:1;耶14:9,耶15:16;何9:19);是神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赛43:7)。
可惜以色列人没有荣耀神,竟羞辱了神的名(赛52:5;耶34:16;结20:39;玛1:12;罗2:24)。
教会是归主名下,当叫主的名得荣耀。
可惜今天有些教会在基督之外立了许多名目,分裂了基督的身体,玷污了元首,将羔羊的妻冠在别的人、事物的名下。
虽然许多会别名称的起源,用意是好的,但总是在基督以外形成公会派别,产生隔膜。
其实教会都是属于基督身上的肢体,应当合一,惟独归主名下。
主耶稣说:“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太18:20)我们靠主的名得救,归主名下,无论说话、行事、祷告、讲道、医病、赶鬼,都是奉主名而行(可16:17;路24:47;约14:23;徒4:18;西2:17;帖后3:6)。
不论信徒人数多少,只要让主居首位,让圣灵运行,就是奉主名聚会,主必在当中。
他们一同侍奉、祷告、查经、唱诗、教导、劝诫(徒13:1-3,徒17:11;弗5:18-19;西3:16;玛3:16)。
教会没有金银,只要有主的名就够了(徒3:5)。
今天教会甚至能作比主更大的事,因为奉主的名无论求什么,就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14:12-14)。
三、成为一体
每位信徒都是神的儿女(约1:12;罗8:14-16;加3:26),信徒团体就是教会。
教会是因信徒在基督里受圣灵的洗而合成一体(罗12:5;林前12:13)。
不仅是外面成为一群(约10:16),更是里面合而为一(约17:22-23)。
不仅在地位上,犹太人和外邦人,因着拆毁了中间的墙,藉着主的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弗2:13-16)。
也就是外邦人在基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3:6)。
而且在实际上,因着受洗归入基督,而披戴基督,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都成为一了(加3:27-28)。
全体信徒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人(弗2:15),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西3:10-11)。
教会蒙召在基督里归为一体,排除了各种属世、肉体、人为、天然的界限,不能以文化程度、种族肤色,社会地位等为划分的理由,独立的借口。
表面不当有区分和界限,内部也应当联合为一体。
“……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
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
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
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
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
(林前1:26-30)
归为一体,是成为基督的身体,以基督为首,所有信徒都是祂身上的肢体,互相联络,彼此配搭(罗12:5;林前12:24)。
这是神的安排和圣灵的恩赐(林前12:1、11、28;罗12:6),各人应当知道自己有什么恩赐,有哪一样肢体的功用。
要联络合适,各按各职,显出各体的功用,需要一番工作。
那就是主的工人所要作的成全圣徒的工作,才能使他们各尽其职,带领全教会与元首基督有紧密的联合(弗4:11-16;西2:19)。
教会是身体,不是头,不能随意安排配搭信徒。
工人也不能直接支配别的肢体。
教会应该寻求神的旨意,作一些侍奉和工作的安排,征求信徒各人在神面前的意愿和托付,不能勉强(徒21:14;林前16:12)。
因为各人要按神的旨意来服侍(罗14:4;徒10:36)。
四、以地而分
以属天地位、属灵实际和永远的情况来说,教会的确是一个——就是基督的身体和羔羊的新妇。
然而以在地上的性质和功用来说,显然全世界的教会不可能都聚在一起由人统一管理,否则就成为属世的组织,不合乎属灵真意,不能以基督为元首,让圣灵自由的运行了。
圣经对现今地上教会的形成和分别有清楚的例证和指示。
首先我们看到“全教会,和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
(徒5:11)。
这里“全教会”不可能指全世界的教会,而是指耶路撒冷教会。
下面提到“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
(徒8:18)“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的教会。”
(徒11:22)可见从五旬节起,那些信的人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在耶路撒冷的教会。
以后教会在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都建立起来(诗9:31)。
那些耶路撒冷遭逼迫四散的信徒,走得更远,直到安提阿,在那里也建立教会。
巴拿巴和保罗到安提阿足足有一年的功夫和教会一同聚集(徒11:26)。
这就是安提阿的教会(徒13:1)。
以后保罗和巴拿巴出去传道,在许多地方建立了教会,特别提到在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在各教会中选立了长老(徒14:21、23)。
书信中更清楚看到有许多地方的教会,如坚革哩教会(罗16:1),哥林多教会(林前1:2)。
加拉太是一个省,有许多城镇,所以称为各教会(加1:2)。
以弗所在书信中只称为圣徒(弗1:1),但在行传中却称为教会(徒19:17)。
可见教会是指圣徒,不是会堂房屋。
以外还有老底嘉教会(西4:16),帖撒罗尼迦教会等(帖前1:1)。
神的教会只有一个,但在地上却分成许多教会,为着聚集、管理、造就、工作、见证,更为方便合用。
教会是以所在的地方而分的,但不能确定范围。
虽然以上所举的教会都是以城(市、镇)为单位的,但若城太大,或有别种原因,不可能全城的信徒都聚在一处,也可能分成几间教会。
罗马城中,在百基拉和亚居拉家中就有教会。
也有其他几个家庭,常有一班人聚集(罗16:3、5、10、罗16:14-15)。
保罗写哥林多书的时候,是在以弗所,也提到同住的亚居拉和百基拉,并在他们家里的教会(徒18:1-3;林前16:19)。
似乎他们无论在哪里,就在家中有教会。
此外,圣经也提到宁法和腓利门的家中都有教会(西4:15;门2)。
可见教会是根据需要和当地当时的情况,随主的引导形成的。
小城只有一个教会就够了,大城可以分成许多聚会,如罗马城。
耶路撒冷全教会有上万人,显然也分成许多不同的聚会的地方,马可的母亲马利亚的家,就是其中的一个(徒12:5、12、17)。
若有两三人奉主的名聚会、站在教会的地位上祷告(太18:18-20),不能就算是一个教会。
教会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和内容,有圣灵的权柄和基督的见证。
五、各自独立
教会在地上以地方而分,每个地方的教会有圣徒、监督、执事(腓1:1)。
他们独立运作,只有一个在天上的总会(来12:22-23),因为元首在天上。
在启示录的异象中,有七个金灯台,代表七个教会,只有主耶稣在其中管理(启1:11-20)。
给七个教会的信也是分别写的,因各教会情况不同,主对一个教会的责备与称赞,不能套用到别的教会。
应许和赏赐也不相同。
七个教会的使者是七个星,各自对本教会负责。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各地方教会不能联合成为一个总会,不能由一个中心或领袖来管理统治,也不能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叫众教会都遵守。
全世界基督教有许多公会和差会,公会是违反了各地教会独立的原则。
差会可以属一个教会,但只有一个差遣工人出去传道的会,而不是一个教会,更不能成为一个管辖各地教会的母会。
工人各人与差会有关系,而不是教会之间的关系,工人走了,教会依然存在。
不属于原来差工人的教会,也不属于哪个公会,只能按圣经建立所在地方的教会,不能从属于一个大公会,某宗派,因为保守教会各自独立是很重要的。
否则母会错了,分会也必定跟着错,一处错了,各处都要受它的影响。
各地教会各自独立,似乎微小无力,容易被破坏削弱,然而正因为没有母会的保护,才能各自成长;没有人的倚靠,才能得到神的恩助,神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少,祂能帮助软弱的胜过强盛的(撒上14:6,撒上17:47;代下14:11,代下20:15)。
“所以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国赐给你们。”
(路12:32)神若帮助,谁能抵挡呢!
(罗8:31)
教会重要的是向人独立,而不是与主脱离。
“以色列各支派的眼目都仰望耶和华。”
(亚9:1)有主在各灯台中间行走管理就够了。
以色列外城的长老负责各城的事(申19:12,申21:19),我们的大祭司是不死的(民35:28;来7:23-24),新约教会也在各城设立长老(多1:5),为本教会负责(徒20:17、28),不容许有野心家统治地方的教会。
神的教会和工人都不该越过自己的界限,干涉别人。
六、互相联系
各地方教会虽然独立,但不可互不往来。
因为同是神的教会,是属灵的一体,虽然不是外面组织形式的,却是在主内时常相通的。
圣经中这种联系是常有的和必要的。
起初在耶路撒冷成立教会,后来使徒和四散的门徒到别处传道、作工,也成立了教会。
使徒工作不限于一个地方,是为着众教会的,当时使徒以耶路撒冷为工作的中心,那是主耶稣亲自工作过,且是完成救赎的地方。
圣灵首先在这里降临,是教会的发源地,因此,常与各处教会有联系。
使徒们在耶路撒冷听见撒玛利亚人领受了神的道,就打发彼得、约翰去,教导他们真道,接受圣灵(徒8:14-17、徒8:25)。
以后也曾打发巴拿巴到安提阿去看望那里的教会,帮助他们在真道上长进(徒11:21-26)。
有人从犹太下来到安提阿,教训弟兄们要受割礼,遵从摩西的规条,一致引起辩论。
保罗、巴拿巴和本会的几个人,为此事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聚会商议后又往安提阿去,写信向他们问安,加以解释。
这种辩明真道和属灵交通是应该的,不像后世教会,一切由母会来管理支配。
使徒与各教会是工作的关系,各教会彼此是真道上的联系,而不是行政的组织,有直接的管辖权。
当时外地教会信徒因犹太地有饥荒,将捐项送往耶路撒冷,也是出于自愿。
而不是必尽的义务(徒11:28-30;林后8:1-4)。
各教会在困难时,必须爱心相顾,彼此接济。
重要的是在爱中和属灵的联系,各处弟兄姐妹来往交通,彼此请安问候(罗16:2;林前16:17-19;彼前5:13-14),互相了解关怀(弗6:21-22;腓2:25-26;西4:7、9;林后8:1;帖前3:6),更重要的是彼此代祷(弗6:18;西4:12;腓1:19;来13:8),分享真理亮光(西4:16;帖前1:7)。
所以,信徒之间,教会之间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腓2:1),可以派人往来,或通信互相帮助。
有些教会强调独立,闭门造车,与别处教会互不往来,以致陷入黑暗、错误和软弱,非常可怜。
难道你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吗?
难道神的话单临到你们吗?
(林前14:36)有些教会分裂、关闭、缩小,成为小“教会”,其实是一些人为的小圈子,完全失去教会的地位和意义,所以各地方教会的行政独立是必要的,但也需要有属灵交通和真道联系,二者不能偏废,应当持中(传7:16-18)。
信徒自己灵修很重要,但也要与那清心祷告主的人一同追求(提前6:11;提后2:22)。
我们与众圣徒在一起,才能明白基督之爱的长阔高深(弗3:18)。
七、属天样式
怎样建立地上有形的教会?
什么原则和形式?
我们不能自作主张,随便设计。
神的工作没有一样是可以任意而为的,必须按着神的目的、计划和旨意。
正如摩西造会幕时,神警戒他:“你要谨慎,作各样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的样式。”
(出25:9、40,出26:30,出27:8;来8:5)摩西不能按自己的意思制造任何物件。
大卫吩咐儿子所罗门建造圣殿时,也将各方面的样式指示他,那完全是圣灵感动而得,是神用手划出来,使他明白的。
(代上20:11-12、代上20:19)
旧约的会幕和供奉,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来1:2,来2:5,来9:11,来10:1),不过是照着天上样式作的(来9:23)。
新约的中保和大祭司耶稣基督才是进入天上真帐幕里(来8:6,来9:11、15、24,来12:22-24)。
“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
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
(来10:19-22)这神的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提前3:15)。
天上有神的家,地上也有神的家(弗3:15),地上的教会应有天上神家的样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严谨按着天上的样式。
神昔日在山上指示摩西建造会幕的样式,今天也指示新约教会的样式。
旧约会幕是属世的圣幕和属肉体的条例(来9:1、10),一切规格、形状都是属物质、可见的,新约教会却是属天、永恒的,样式不是指外表的建筑、规条、礼仪、节期等(西2:16-17)。
旧约的一切不过是影儿和预表,不是实体的精意。
所以不能按照旧约字句,将以色列人的事以及各种律法、规章、条例,搬到新约教会里面来。
有些教派的信徒守律法规条、节期,不吃某些食物,设立利未城,成立祭司制度,甚至根据旧约以色列当时的情况,主张设立逃城,定规禧年等等,这都是错误的。
这些都命定到振兴为止,实体基督已经到来(来9;出10-11)。
旧约已经废掉(来7:12,来8:13,来10:9),不再是照属肉体的条例,乃是照无穷生命的大能(来7:16)。
作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或作圣灵)(林后3:6-13)。
所以建立教会只能采取旧约预表的灵意,不能拘泥字句(林前9:9-13),教会应根据新约圣经的教导、圣灵的启示和初期教会的榜样,不能以“家庭”、“学院”、“修道院”、“社团”形式等等代替教会,这些都不合圣经的真理和属天的样式会。
只洗净杯盘的外面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看里面盛满什么(太23:25、27)。
当日的圣殿外面装饰得再好,若是里面成为作买卖的地方,不免要被折毁,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路21:5-6)。
所以教会应当有属天的样式,也要有属天的生命。
不但要合乎圣经的模型,也要有圣灵居住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