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禁食带来解救和得胜


    如果我们打开旧约的历史记载,我们就会发现在许多情况下合一的禁食祷告会带来神戏剧般的大能的介入。下面我们就来看四个这样的情形。

    约沙法不战则胜

    第一个例子记载在历代志下二十章1-30节中。犹大王约沙法获悉,一支来自毗邻的摩押、亚扪和西珥山的强大军队从东面入侵了他的王国。然而约沙法知道他没有一支能够抵抗这一入侵的军队,所以他向神求得帮助。他的第一个决定性行为记在第3节中:"约沙法......在犹大全地宣告禁食。"通过这种方式将神的儿女召聚在一起,为求得神的介入而进行公开的集体禁食祷告。第13节提到,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包括在内。

    从最初宣告禁食以后,事态发生了连锁反应,并推向一个戏剧性的高潮。第一个结果被记在第4节中:

    "于是犹大人聚会,求耶和华帮助。犹大各城都有人出来寻求耶和华。"

    共同的危机起到了把神的儿女都聚在一起的作用。威胁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紧急情况也都威胁着犹大全地的各个地区和城市。尽管在有些城市之间毫无疑问地存在着嫉妒或对立,然而面对敌人的入侵,这些事也就被放在一边了。神的儿女得到号召,要起来保护他们的产业,而不是加剧他们各自之间的差异。

    当犹大众人因此万众一心地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约沙法带领他们一起祷告,提醒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以及基于这个约施怜悯的应许。约沙法的祷告立刻得到了神超自然的回应,这件事记在第14至17节中。圣灵借着一名叫雅哈悉的利未人的口,向犹大众人发出了大能的预言,满是激励、保证和引导之言。

    听了雅哈悉说的预言,约沙法和全体犹大人就同步敬拜和赞美神。后来,在约沙法带领众人去迎敌的时候,他还继续让他们有组织地赞美神,历代志下二十18-19,21:

    "约沙法就面伏于地,犹大众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也俯伏在耶和华面前,叩拜耶和华。哥辖族和可拉族的利未人都起来,用极大的声音赞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约沙法既与民商议了,就设立歌唱的人,颂赞耶和华,使他们穿上圣洁的礼服,走在军前赞美耶和华说,当称谢耶和华,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其结果被记在历代志下第22至30节中。神的儿女不需要使用任何一样军事武器。整个敌军自相残杀,无一幸免。神的儿女所需做的只是花三天时间来收集战利品,然后凯旋回到耶路撒冷,用他们的嗓子高声感谢和赞美神。另外,这次巨大的超自然的胜利也震惊了周围所有的国家。从此以后,没有一个国家胆敢策划敌对约沙法和犹大人了。

    从约沙法的胜利中我们可以学到三点实际的经验。所有这三点经验都同样有力地适用于今天这个世代的基督徒。

    第一点,敌对基督徒的势力在当今世界正象约沙法当年所面对的敌军一样十分猖獗、难以对付。这些敌对势力联合在一起仇视、敌对所有真正热爱和事奉主耶稣基督的人。他们不在乎基督徒内部教派的区分,不会牺牲卫斯理教徒,宽容浸信会教徒,也不会牺牲五旬节派教徒来宽容天主教教徒。因此,现在不是基督徒强调那些过去分裂我们的宗派或教派问题的时候,而是所有神的儿女应该效仿犹大的榜样 ,联合起来禁食祷告的时候了。

    第二点,约沙法的故事也说明了基督徒对属灵恩赐的需要。正是说预言的恩赐在犹大人危机之时给了他们激励和引导。当今的教会也仍然同样需要圣灵的这种超自然的恩赐。圣经从来也没说过神要从教会中收回这些恩赐。

    在哥林多前书一章7-8节中,保罗就为哥林多的信徒感谢神说:

    "以致你们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等候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他也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

    显然,保罗既期待又渴望属灵的恩赐能够不断地在教会中得到应用,直到基督再来和世代末了的时候。

    同样地,彼得在使徒行传中也引用了约珥的预言,并把它运用在我们这个时代,使徒行传二17-18:

    "神说,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作异梦。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他们就要说预言。"

    彼得引用约珥的这些话证实了保罗在哥林多前书所说的。圣经不但没有提议过神要将圣灵超自然的恩赐从教会中收回,反倒说在我们接近末世的时候,这些恩赐会得到更多地彰显。

    从约沙法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第三点经验就是:属灵的力量大于属血气的力量。在哥林多后书十章4节中,保罗说:

    "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

    兵器有两种:属灵的和属血气的。约沙法的敌人依赖的是属血气的兵器;而约沙法和他民众只使用属灵的兵器。战争的结果表明,属灵的对属血气的有着绝对的优势。

    约沙法取得如此胜利的属灵兵器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如下:

    第一,集体禁食;第二,共同祷告;第三,圣灵超自然的恩赐;第四,公开的崇拜与赞美。如果基督徒今天根据圣经继续使用这些武器的话,那么我们也会像约沙法当年的犹大人一样取得辉煌神奇的胜利。

    以斯拉从天上获得安全通行

    让我们翻到以斯拉记来看我们第二个集体禁食祷告的例子,以斯拉记八21-23:

    "那时,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刻苦己心,求他使我们和妇人孩子,并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我求王拨步兵马兵帮助我们抵挡路上的仇敌,本以为羞耻。因我曾对王说,我们神施恩的手必帮助一切寻求他的。所以我们禁食祈求我们的神,他就应允了我们。"

    以斯拉所做的事,也是你和我有时做的事。为了向王作出见证,以斯拉不得不活出自己的见证。他曾告诉王:"我们是永生神的仆人,我们的神一定会保护我们并供应我们所有的需要。"不久以斯拉得到了机会,使他能带领这群流放在外的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他们面临的路途是漫长的,而且还要经过野蛮部落和强盗出没的地区。他们中不但有妻子和孩子,还随身携带着价值连城的圣殿器皿。这些都是强盗所求的东西啊!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从巴比伦到耶路撒冷这段路途他们如何受到保护?以斯拉是不是应当到王那里求他派步兵和马兵保护呢?毫无问题,王一定会答应以斯拉的要求。然而,以斯拉感到这么做十分羞耻,因为他已经向王见证过,他们的神是又真又活的神,他一定会保护那些事奉他的人。

    所以,以斯拉和归回的流放者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他们不要依赖步兵和马兵作保护,而要依靠神超自然的大能。从道义上来说,接受王的保护并没有什么错,但那是对属血气的依赖。相反,通过集体祷告和禁食,他们是让自己只向神寻求帮助和保护。

    以斯拉和约沙法遵循了同样的步骤。作为神子民的领袖,他向众人"宣告禁食"。他这么做的理由是"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刻苦己心,求他使我们和妇人孩子,并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在前一 章中我们从大卫的诗歌和神在赎罪日的命令中都看到,禁食是神的子民在神面前谦卑自己、并承认他们完全依靠他的一种方式,这是犹太人认可,也为神所赞同的事。以斯拉最后说:"所以我们禁食祈求我们的神,他就应允了我们。"

    集体禁食祷告的结果对于以斯拉与他的同伴和对约沙法和犹大人一样,都是决定性的。回归的流放者终于安然无恙地完成了他们漫长、危险的旅途,没有遭到强盗或野蛮部落的任何骚扰,也没有失去一人一物。因此,由约沙法说明的教训又再一次被以斯拉证实了,那就是:属灵的胜利才是最主要的。属灵的胜利只有运用属灵的武器才能获得。而且属灵胜利的结果表现在自然与物质领域的每一个方面。

    以斯帖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我们集体禁食祷告的第三个例子记在以斯帖记第四章。这是到目前为止犹太人所面临的一次最大的危机,甚至比阿道夫.希特勒给他们带来的危机还要大。希特勒只控制了全部犹太人的三分之一,而波斯王却控制着整个犹太国。王令已经颁出,并定下某日将犹太人全部杀戮灭绝。这个反对犹太人的撒旦拥护者的名字是哈曼。

    这段历史引出了一个节日,犹太人称普珥日。普珥就是"签"的意思。这个节日被这么称呼是因为哈曼当时要通过掣签来定哪一天将犹太人全部灭绝。掣签是一种占卜,哈曼在寻求秘术的能力,依赖看不见的属灵力量在灭绝犹太人的事上指 引他。这就将整个冲突提到了属灵的层面。它不仅是一场肉体之间的战争,也是灵与灵之间的争斗,其实这是撒旦通过哈曼在向神的大能挑战。如果撒旦灭绝犹太人的阴谋得逞,那将使主的名永远蒙耻 辱。

    就在灭绝犹太人的法令颁布之时,以斯帖和她的宫女们都接受了这一挑战。她们明白这是灵界的争斗,所以也要在同一层次作出回应。她们一致同意进行三天昼夜禁食,不吃也不喝,还安排末底改招聚首都书珊城所有的犹太人在同一时间和她们一起禁食。在以斯帖记二章19节中我们再一次留意到,每当危机之时,神的儿女都会像约沙法当年一样聚在一起。就这样,书珊城中所有的犹太人和以斯帖以及她的宫女们一起禁食祷告三天-七十二个小时-不吃不喝。

    他们集体禁食祷告的结果被写在以斯帖记后面的章节里。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波斯帝国的整个政策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变得有利于犹太人了。哈曼和他的儿子们灭亡了,整个波斯帝国内的犹太人的敌人都被完全击败了。末底改和以斯帖成了波斯政界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人物。犹太人在各个领域都经历了独特的优待、和平与富足。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直接归于一个原因:神子民的集体禁食祷告。

    尼尼微城得饶,撒玛利亚被毁

    前三个集体禁食祷告的例子,我们都是从以色列的历史中挑选出来的。至于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例子,我们要从以色列以外的国家中挑选。约拿书记录了神如何对付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城的事,当时亚述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圣经把尼尼微描写为一个充满了残忍、暴力和偶像崇拜的城市,完全应该得到神的审判。神就呼召约拿去警告尼尼微城说,他的审判就要降临。

    约拿最初拒绝去尼尼微。因为他是以色列北部王国的国民,他知道亚述帝国在当时是他自己民族的敌人。审判尼尼微会缓解亚述对以色列的威胁;反之,对尼尼微施怜悯倒会增加以色列的危险。所以,约拿不愿意将任何可能 逃离神对该城行将审判的信息带给尼尼微。

    后来,神就重重地管教了约拿。当神第二次召约拿时,他就从命去了尼尼微。约拿带去的信息非常简单,约拿书三4:

    "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

    尼尼微人的反应十分迅速并令人吃惊。请看接下来的五节经文,约拿书三5-9:

    "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

    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致灭亡,也未可知?

    在旧约历史里,还没有见过在整个社区中有如此深刻和普遍的悔改。所有正常的活动都停止了。国王和大臣宣告禁食,并亲自作出榜样,要求全城的人,甚至连牲畜也都要像国王和大臣一样进行禁食。全城都求望神的怜悯。没有任何言语可以表达更生动的画面了。这种 公开的普遍禁食最彻底、最恰当地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哀恸与谦卑。

    神对尼尼微人禁食的回应被记在第三章的最后一节中:

    "于是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据历史记载,尼尼微城在事发的第十一个小时因神的怜悯而得救,在之后的一百五十年里,该城一直比较稳定和繁荣,直到公元前612年最终被毁灭,先知那鸿和西番雅对这件事都做了预言。

    神通过约拿在处理尼尼微城这件事上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又借着先知耶利米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在耶利米书十八7-10,主说:

    "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拔出,拆毁,毁坏。我所说的那一邦,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恶,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建立,栽植。他们若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不听从我的话,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所说的福气赐给他们。

    在神对待列国事上,他所做的祝福的应许和审判的警告都一样,都是有条件的。即使在第十一个小时,审判可以借悔改而被撤除。

    通过对比亚述和以色列北国的命运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神对待列邦的原则仍然适用于今天。

    在公元前八世纪,外邦人的尼尼微城只从一位先知约拿那里得到一次审判的警告,全城的人就普遍地以悔改作出回应。而在同一时期,以色列北国却听到了神的多次警告,神不仅 借着约拿,而且还通过至少四位其他先知-阿摩司、何西阿、以赛亚和弥迦向他们警告,而他们却回绝这些先知,拒绝悔改。

    那么结果如何呢?以尼尼微城作为首都的亚述帝国却成了神审判以色列的武器。公元前721年,亚述王攻取并摧毁了以色列的首都撒玛利亚,并牢牢地控制了整个北方王国。

    北方王国的悲剧似乎印证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熟视无赌"。以色列一直拥有神特别启示的悠久历史,他们听到诸多先知的多次预言,却拒绝接受。而尼尼微以前从来没得过神的启示,却在听到一次先知的预言时,就接受了他。这个历史教训对于我们那些生活在受到基督徒长期影响和教导的土地上的人,也是一种特殊的警告。我们要警醒,不要因为熟视这一信息而无睹它的紧要性!

    今天,神再一次通过他的众使者并借着他的灵向每个城市和国家哓谕。他在呼唤我们悔改,禁食,谦卑自己。那些顺服的就会像尼尼微人一样得到神的怜悯;那些拒绝的人就会像以色列人那样受到神的震怒。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