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走出孤独

过度的爱:被宠坏

过度的爱:被宠坏

孩子的成长需要关爱,但关爱太过也会有很多弊端。被嫌弃的孩子遭遇的困境,被宠坏的孩子也会遇到。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渴望他人的关爱,希望永远和疼爱他的人生活在一起。过于强调爱的价值,会使孩子误以为大人在索取报酬,于是孩子也强调爱的价值,并对父母说:“我爱你们,所以你们要为我的爱负责,满足我的一切要求!”我们在很多家庭都能看到这种情况,这几乎已经成一种显而易见的规律。

只要感受到他人的疼爱,哪怕只是一点点,他也会想方设法赢得对方更多的关爱,甚至让对方主动显露更多柔情,最终对他百依百顺。不过,更需要关注的是那些只对某个家人索取关爱的情况。关爱过度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无所不用其极地索取他人的柔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会压制兄弟姐妹的发展,恶意打压竞争对手。对他来说,赢得父母的偏爱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足够优秀,当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就行了。

有些孩子为了凸显自己的乖顺正派,会怂恿兄弟姐妹犯错。为了得到父母的更多关注,他们有时会表现出色,想方设法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通过他人难以企及的重要地位,让父母在社会的压力下不得不对他们更好。有时,他们会表现得懒惰,或者故意做一些坏事。不用怀疑,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

由此可知,为了达成已经确定的心灵目标,孩子愿意付出一切努力。他们或许会变得很好,但也可能变得很糟。举个例子,同样是为了获得大人的关注,有的孩子选择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有的孩子却把自己变成一个调皮鬼,这种情况十分普遍。显然,前者才是聪明的做法。

如果生存环境太过安逸平稳,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受到抑制,被宠坏的孩子就是这种情况。父母家人对孩子干涉过多,帮孩子承担了所有的责任,就等于抹杀了孩子为将来的人生做好准备的机会。他们的社会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不知道该怎么和主动示好的人保持联系,也不知道该怎么和那些不善交往的人建立关系。没有学过战胜困难的技巧的人,要如何面对真实生活中的磨难与危机?当他们走出家庭的温室,再也没有人会像父母、亲人那样为其遮风挡雨,一时之间,他们难免会对外面的世界感到无所适从,也无法独立承担责任,此时,遭遇挫折、经受失败,无疑是必然的结果。

被宠坏的孩子的另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自私,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他们的表现说明,他们不只是社会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世界观也很消极。除非他们能改变自己错误的行为模式,否则永远无法获得幸福的人生。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