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着心

黏着心

你注意到自己的想法了吗?你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吗?你能轻易听到自己的内心独白吗?停下来,倾听自己的想法。请注意你的内心独白是多么千变万化,如果你留意的话。请注意你的有些想法非常实际,意在解决问题,比如“我得去取干洗的衣服”;还有一些想法则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评判,比如“我真蠢,忘记付燃气费了”;有些想法可能愉快而友善,“我穿这身衣服真好看”;还有一些则可能非常荒诞,“不知道被活活冻死是什么感觉”。倾听自己的内心独白,是觉知(直至最终培养)内心的杯子里所装之物的第一步。

在练习倾听自己的想法时,看看你能否意识到心灵卡在了哪里。哪些想法你始终挥之不去?哪些观点听起来总似曾相识?你是否一遍又一遍地咒骂自己的愚蠢?你是否经常注意别人的穿着打扮,并和自己做比较?你是否看到他人创作的优秀艺术,也渴望创造出属于你的艺术?你是否不想做眼下在做的事,不想过眼下这种生活,但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过哪种生活?

有段时间,我一度被各种各样的比较和消极情绪所困。我单身时,要是有认识的人恋爱了,拥有了一段美好姻缘,我的想法就会从羡慕变成自怜再变成确信没有人爱自己的绝望。我并没有为朋友感到高兴,也没有保持心态开放并充满信心地继续寻找爱情。相反,我的心一味苦恼于为什么我无法恋爱,仿佛只要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无论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就能立马得到一段姻缘。

我父亲将这称为“执着心”或“黏着心”。在武术中,这个概念指的是格斗时不顾当下的实际情况,执着地想要施展某些战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被你的训练、策略或情绪所困,无法对正在发生的当下做出反应。换言之,就是作茧自缚。听着是不是很耳熟?

有一次我看终极格斗冠军赛,在赛前简短的选手自我介绍中,一个选手说起了他的战术,先这样,再那样,最后怎样一举奠定胜局。他说得头头是道,我心想:“这家伙输定了。”果不其然。他之所以输,是因为太执着于他理想中的战斗,不顾实际战况。当战况偏离预想时,他缺乏流动性和对当下的关注,缺乏成熟的技巧和能力当即做出适当的反应,改变自己的方针逆转乾坤。他的心陷在他预设、希望、假想的情形中,无法看清、感知和回应实际情况。他没有活在当下。他的杯子太满了。

使心无所住,一刻不歇地流动,摆脱限制和区隔。切勿有意将心系于一处,而应任由它充盈周身,自如地流动于你的生命之中。不要心生执着或使其凝固。不要站在预设的立场上看待“实然”。我们并不是要断绝情绪或感觉,而是要让其不黏着、不闭塞。

最后一句值得强调:“我们并不是要断绝情绪或感觉,而是要让其不黏着、不闭塞。”也就是不要否认、隐藏或回避你的感受和你对这些感受的想法,而是要感知它们、承认它们、与它们合作——试着理解它们对你、对当下的情况有什么话要说——让它们告诉你自己哪里还存在着不足,而别让它们吞没你、扰乱你、困住你。它们有想要告诉你的信息。接受这些信息,说声感谢,继续前进。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