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文物中的物理

八、笙簧

八、笙簧

1984年湖北当阳曹家岗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残笙斗两件,笙斗由匏制成,匏面上有插管用斗眼。笙斗较大。这是迄今考古发掘最早的笙。

在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匏笙六件,有十二管、十四管和十八管三种。虽都残损散乱,但还可看出,笙管为通节竹管,管口平齐,管上端开有三角形或长方形气孔;管中、下端有圆形或方形音孔;管底端有长方形簧槽,以便在其上装簧片。簧片竹制,长方形,装于四边高厚的方框之中。该方框中央平面处挖一空槽,簧片一端固定于空槽的一端,空槽的其余三边与簧片间有发丝般粗细的缝隙,簧片可以自由振动(见图3-33)。残存十簧中最大者,框长3.5厘米、宽0.62厘米、边厚0.13厘米,其上簧舌长2.55厘米、宽0.22厘米、厚0.06厘米;最小者,框长1.52厘米、宽0.5厘米、边厚0.1厘米,舌长1.2厘米、宽0.4厘米、厚0.04厘米。许多簧片的一端残存有调音点笙用白色物质。

图3-33 曾侯乙匏笙及簧片(战国)

在湖北江陵天观星一号楚墓出土残笙六件。其中,笙嘴非由自然匏柄制成,而是加工制作的木嘴。在长沙浏城桥和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的明器笙中,也有类似的木制笙嘴。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明器竽,二十二管,竽嘴为圆形独木制成。这是保存良好的汉初遗物。在该地三号汉墓还出土了二十六管实用的残竽和簧片,簧片的形制结构与曾侯乙笙相同,其上有白色小珠,大概也是点簧的蜡质混合物。也有报道说,在三号汉墓出土金属簧片23枚,这一发现使人类用金属簧片的时间大大提前,但此报道尚需进一步证实。

笙竽在我国西南地区也曾多次出土,其年代在春秋晚期至汉期间。在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还出土了有关演奏笙竽的绘画(见图3-34)。

图3-34 汉代吹笙画像石(山东沂南北寨东汉墓出土)

值得注意的是,当阳曹家岗笙、曾侯乙笙都已经是制作完备的乐器,其前必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当可指望更早期的笙竽乐器出土。殷商甲骨文中的“龢”字写为

意为编连在一起的吹管。“龢”即“和”,表明它是可以演奏和声的复音乐器,它可能是笙的前身。《诗·小雅·鹿鸣》中有“吹笙鼓簧”句,表明西周民间已有笙,笙管内装有簧。

笙、竽之别仅是大小和管的长短、多少之别而已,其发声原理完全相同。它们都是具有自由簧,能演奏复音的吹管乐器。笙斗,即笙的风腔,常以匏、葫芦制成,故称匏笙、匏竹,在少数民族地区称为葫芦笙或芦笙。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中部曾出土春秋晚期至战国的青铜制笙斗。制作笙竽乐器,如此之早地运用了金属,不能不令人惊讶。但它们是否实用于乐器,尚有待考证。

笙竽的结构如图3-35所示。风腔以匏瓜制成,笙嘴即吹气口,类似风琴的鼓风管。笙管插植于笙斗上,管内侧开长方形出气孔,外侧开圆形音孔。管的长短仅为对称美所设置,故又称其为“凤翼”,实际发音的高低与其长短无关,而与管上音孔位置和簧片相关。笙管虽有多至几十支者,但其中有许多同音管或和声管,按孔吹笙,每两三管相和成声,成八度或五度相和。因此,笙竽是复音乐器。西方人称它为口吹管风琴(mouth organ)。

图3-35 笙竽结构示意图

由于簧片的厚度远小于其长度,故簧片的振动实质上是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棒的弯曲振动。其振动频率为

f1为其基频,f2、f3对应于二、三次谐波。由公式可见,簧片的振动基频与其长度L2成反比,与波速cr和棒的回转半径κ成正比。当簧片确定并装置于管上时,L与cr是固定的;古代人在簧片上点蜡或锡,就在于改变其回转半径κ的数值,从而调整簧片的振动频率或音调⑤。曾侯乙笙和马王堆三号汉墓笙,其簧上遗留有白色物质,这表明,古代人在实践中早已掌握了点笙技术,以此改变笙簧的回转半径以控制其振动频率,虽然他们在理论上尚未清楚其中的物理原理。

这里要特别指出古代人装簧片的方法。簧片一端固定于管上,另一端是自由的。簧片总是小于管端斜面。这样,当气流冲击簧片时,簧片在管上可做自由往复振动。曾侯乙笙的簧片装镶于簧框上,如图3-32所示,其间留有发丝般大小的空隙,正是为了簧能自由振动。由此可见,中国的自由簧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了。可以说,自由簧是中国簧管乐器的传统。

当中国的自由簧随着笙传到欧洲时,欧洲音乐家大为惊讶!它为欧洲人改进他们的簧管乐器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笙在历史上可能多次传入西亚、欧洲各地。汉武帝在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前114年)通西域,公元前133年开始西征;盛唐时期的中西使节往来与文化交流;13世纪蒙古军铁骑扫过欧洲……在这些历史大事件中,笙都可能传入欧洲。我们现在确切知道的传播事实是18世纪的事了。

18世纪期间,中国笙被西方传教士和商人多次带回他们的国土,成为受西方欢迎的中国管风琴。来华法国传教士钱德明(J. M. Amiot,1718—1793年)于1777年回国述职,曾将中国笙带回欧洲,这是其中一例。笙对西方音乐家、乐器制造家改进他们的簧片起了促进作用,从而也为他们创制或改进风琴、口琴、手风琴等新的簧乐器做出了贡献。在欧洲,传统的装簧方法是,簧片总是大于管端斜面或气流进入管内的管孔。因此,簧片的振动不是自由往复式,而是在管的一侧拍击着管壁。欧洲的传统簧就称为拍击簧或死簧。相应地,中国的自由簧就称为活簧。用物理学语言说,死簧的振动只有半波,另一半被管壁削去了。由此可以想到,欧洲簧管乐器的声音之不悦了。

美籍德国音乐学家萨克斯在他的《乐器史》中写道:

在18世纪时,笙不止一次被带到西方。闻名的敲击琴(nail violin)发明人、音乐家维尔德(Johann Wilde,18世纪中期侨居圣彼得堡的某国音乐家——引者注)在圣彼得堡买了一具笙,并且学习演奏这种具有魅力的中国风琴。来自哥本哈根的物理学家克拉岑斯坦(Kratzenstein)听过他的演奏,考察了其中的自由簧,并且向圣彼得堡的管风琴制造家基尔希尼克(Kirsehnik)建议,在他制造管风琴中采用自由簧。可是,基尔希尼克除了制造一具管式钢琴外,没有制造任何具有自由簧的管风琴。第一个具有自由簧片的管风琴是由(德国)达姆施塔特的福格勒(A. G. Joseph Vogler,1749—1814年,知名的作曲家、风琴家、音乐理论家)制造的。从1800年起,人们就制造了诸如口琴、手风琴、簧风琴一类大量的簧乐器。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多处提到笙对欧洲簧乐器的影响:“最早的簧风琴类管乐器是1818年维也纳的黑克尔(A. Haeckl)受中国笙的启发而创造的。18世纪70年代笙被带到俄国,从而把活簧传到欧洲,引起某些物理学家和音乐家的兴趣”;“中国笙于18世纪传入欧洲,为口琴提供了活簧口吹乐器的原理”。在英文本《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簧风琴”条、“口琴”条有更详细的叙述。《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的“手风琴”条,以及欧美出版的音乐辞典都有相关的记述。

英国李约瑟博士说:

笙是口琴或自由簧一类(簧风琴、六角手风琴、手风琴等)乐器的祖先,并且有具体的证据表明,它是在18世纪经由俄罗斯传播到欧洲的。

早在19世纪中期,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物理学家廷德尔(John Tyndall,1820—1893年)在其《声学》一书中就西方簧管及装簧方法做了如下总结:

旧法之簧,大于板孔,故动时每次击孔边而生音浊,继而加软皮于孔边以受簧击,生音稍清;近时作板孔稍大于簧,使动时不相击,则所生之音甚佳矣。

廷德尔所谓“旧法”,就是欧洲传统的拍击簧或死簧。加软皮改进的方法大概是17世纪的事。所谓“近时”,也就是18世纪,是时中国笙传入欧洲,欧洲人据以对簧乐器做了改革。迄廷德尔写《声学》一书止,欧洲人使用自由簧的时间不足百年。

2500年前的曾侯乙的在天之灵,若闻得此事,将有何种感慨呢?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