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学生问我:“我觉得自己不太会抓关键词,我是不是比较笨?”
我给他的答案是:“跟你的智力无关,我曾经教过很多台清交成等级的学生,他们很多人也不太会抓重点,他们会念台清交成是因为过去依靠现代养猪场的老师才获得好成绩。你不会抓重点表示你的练习不够,或是你看的书太少。”
《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练习》(7)书中提到:
判断自己的知识、技巧、思想历程、思想层次的能力,称为“后设认知”,这种能力让我们可以掌握自己在某个主题的准备与理解够不够充分。后设认知好的人,更能掌握自我效能,或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成功。这样的信心是建立在某种技巧的经验与反复练习之上来的。
大学刚毕业是22岁,那个年代的氛围是“每十岁就是截止日期”,例如,听别人说30岁前最好能结婚,否则女人就显得太老了,于是29岁左右就有一堆人在赶进度地相亲、联谊、结婚。22岁的我看35岁还没结婚的女人,完全不能理解这些人怎么还没结婚。十年后32岁的我,看45岁还没结婚的女人,已经不觉得45岁还没结婚的女人有什么不能理解的。以前不懂的,现在通通懂了,这就是进步,就是经验的累积,让我不再大惊小怪,不再少不更事,而阅读是加速我比同龄人具备更为成熟思维的重要方法。
中正大学历史系杨维真系主任说:
量变带动质变,当你读的量够多的时候,你对书的见解跟看法就会改变,你看不懂,其实是因为你看的不够多。
历史补教老师吕捷解释杨维真老师的说法,其实就是朱熹的治学方法“格物致知”。
在我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十多年来推广阅读的过程中,我跟名家朱熹与杨维真老师有一样的想法:阅读确实可以让人少走点冤枉路。
看书领域越广泛,脑中的背景知识量越多。透过思维导图,就能加速达成整合脑中背景知识。台湾少数会写鸟虫体书法的赵慕鹤爷爷,95岁考上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98岁硕士毕业,因此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赵慕鹤爷爷在2015年105岁时,在清大念中文系博士先修班,当《苹果日报》记者采访他时,赵慕鹤爷爷说:“多学一点,才不容易被骗。”赵爷爷不以年龄当阻力或是借口,真正落实了“学无止境”。(8)
阅读让你立足点提升,视野大开。
十多年的全脑式速读课程教学经验也告诉我,越杂学,阅读领域越广泛,速读进步越快,而累积杂学所得知识的重要工具就是思维导图。运用杂学得来的知识能做到跨领域的运用,也能透过思维导图来协助达成此项目标:挑选关键词。
关键词是浓缩后的结果,挑选关键词要符合自己的需要,不要直接抄写老师或是他人的关键词,因为不同的目的性下,选择的关键词不一定是一样的。你要自己去选择,才能做出有效的脑力训练。
从我阅读经验累积下来的心得,我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分享给各位,告诉大家一般来说关键词都会出现在哪里。
我们也可以用一些缩写或符号来代替语词。
商用英文常用这类的缩写:
语词 缩写或符号 语词 缩写或符号 Thank you THX(商用英文)我自己的用法:
语词 缩写或符号 语词 缩写或符号 雅婷(人名) 婷 俊兴(人名) 俊 Monica(人名) M 营销 销 业务 业 行政 行 疑问 ﹖ 惊讶 !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