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神经科学家库尼欧斯说明,当潜意识的“远距联想”突然闪进表意识时,同时大脑右颞叶会突然活跃起来,就会产生洞见,故“远距联想”多数是在右脑进行处理。换言之,当潜意识中,文字逻辑概念突然与右脑图像合作时,你就能产生洞见。
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正是强迫大脑此时此刻要不断取舍思考,去组合文字并做可视化的呈现,跟产生洞见的过程是相当类似的。
“见多识广”是两个步骤,先“见多”了,加上自己的用心思考,就能知“识广”博。中间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用心思考。
运用大脑联想力时,千万不要自我设限,要避免自我批判,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就写下来,不要去批判这样好不好,那样好不好,我们要先写下来,最后再看着思维导图去想,关键词是否需要调整?关键词是否仅偏向某一个方向、角度?
在发想的过程中,不要太在意涂涂改改思维导图这个动作,这是自然且一定会发生的事情。透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你会更加明白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会逐步组织你的想法。
透过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呈现,你会更加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否有所偏废,或是有所缺口,你才能够发现自己思考上的盲点。毕竟我们是人不是神,有盲点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知道自己的盲点,你就能开始往外寻求解答。
以下用台湾在地特色为例,一边想一边写下你能想到的念头,本图以顺时针方向阅读,写到十几个答案后,看着自己的思维导图,你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可以做一些分类。
我们重新开始,再画一张思维导图,以刚刚想到的分类为主脉,本图以顺时针方向阅读,这时又有一些新想法就直接添加上去。看着自己的思维导图,你应该又发现自己的想法偏重在第四条脉络:饮食方面。这时我们除了可以再细分第二层次的答案外,我希望你能尽量补齐另外三条脉络,让你的想法更加全面且完整。
有时,你会决定要换一下主题,干脆把主题由“台湾在地特色”换成“台湾在地饮食”,让你的思维导图主题不要写那么广的范围,而是更聚焦一点。
有时,你会决定把“台湾在地饮食”从“台湾在地特色”思维导图中抽离出来,作为一种补充说明。可另外形成另一个Mini Mindmap,我称之为“思维导图中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