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文经典 > 三国演义

曹操 字孟德

魏武帝

享年 六十六岁

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人。父亲曹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曾召集义兵讨伐董卓,在官渡以少胜多击败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征讨乌桓、鲜卑等地,统一北方。试图吞并江东,在赤壁大败而回,后平定凉州,形成三分局势。后与东吴联手发动襄樊会战,夺取荆州,次年病逝洛阳。生卒年:155年~220年。

郭嘉 字奉孝

洧阳亭侯

军师祭酒

颍川阳翟人。曹操麾下五谋臣之一,37岁英年早逝。原为袁绍部下,判定袁绍好谋无断,不能成就霸业而离去。后被荀彧举荐给曹操,任军师祭酒,为曹操屡献奇谋,讨张绣、擒吕布、征袁绍、破刘备无不有郭嘉之功。建安十二年(207),随曹操征乌桓途中去世,献遗计使曹操不费一兵一卒统一北方。生卒年:170年~207年。

司马懿 字仲达

宣王

太尉 太傅

河内温县人。曾拒绝曹操征召,后被强行征辟为文学掾。曹操称其有“狼顾之相”。辅佐曹丕赢得储位,深得曹丕信任。率军抵挡诸葛亮北伐,并智擒孟达。辅佐曹芳时,受曹爽排挤。71岁时发动高平陵事变夺权,杀曹爽等人。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上尊号为宣皇帝,庙号高祖。生卒年:179年~251年。

张辽 字文远

五子良将之一

晋阳侯 前将军

兵器 钩镰刀

雁门马邑人。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后归曹操,参与征讨袁绍、刘表,大破乌桓等。后长期镇守合肥,孙权十万大军攻合肥,张辽组织敢死士八百人力战退敌,几乎擒住孙权,威震江东。后病逝于江都。演义里中丁奉之箭而亡。生卒年:169年~222年。

张郃 字儁乂

五子良将之一

征西车骑将军

兵器 长枪

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响应招募,随韩馥征伐黄巾军,后投归袁绍。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跟随曹操征讨袁尚、马超,随张辽定淮南,随曹操夺汉中。夏侯渊死后作为主将镇守汉中,在街亭之战中大败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军。后在追击诸葛亮途中,遭蜀军埋伏,中箭而亡。生卒年:?~231年。

夏侯惇 字元让

八虎骑之一

高安乡侯

大将军

沛国谯人。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之后。以勇猛著称。与吕布交战时,被流矢射中左眼,人称“盲夏侯”。征战不忘治学,常虚心求教。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夏侯渊 字妙才

八虎骑之一

博昌亭侯

征西将军

夏侯惇族弟。早年曹操被通缉,夏侯渊在家乡中代其罪,后被操救出。随曹操征伐,娶曹操妻妹。作战勇猛,用兵奇疾,擅长千里奔袭。降张鲁、平汉中后,守备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定军山之战被黄忠突袭,战死沙场。

曹仁 字子孝

八虎骑之首

陈侯

大将军 大司马

曹操从弟。随曹操袭董卓,危急时刻让马于曹操,使操得以脱身。参与官渡之战,后守西凉,于下辩大破吴兰。洪富而吝啬,曹丕继位前向其借钱而不获,曹丕称帝后将其下狱,曹叡继位后为其复爵。演义中汉献帝禅位后,就再未出场。

曹洪 字子廉

八虎骑之一

乐城侯

骠骑将军

曹操从弟。跟随曹操参与了赤壁之战前的许多重大战役。赤壁之战后,镇守江陵,与周瑜对峙。平西凉后复镇荆州对垒关羽,被关羽围困在樊城,得徐晃增援获救。后在与东吴的濡须口大战时战败,不久去世。

典韦

号古之恶来

关内侯

武猛校尉

武器 大双戟

陈留己吾人。形貌魁梧,勇力过人。本属张邈,后转投曹操,随夏侯惇征战。史载曾持戟勇战吕布。后被任命为校尉,护卫曹操。随曹操征讨张绣,张绣投降后反叛,突袭曹营,典韦力战而亡,曹操痛惜。

许褚 字仲康

号虎痴

关内侯

武卫将军

武器 大刀

沛国谯人。勇力过人,曾聚集宗族抵御贼寇。后附曹操。曾跟随曹操征讨张绣。官渡之战时,发现想谋害曹操的刺客,将其杀掉。作为曹操的护卫,恪尽职守,深得信任。曹操称“此吾樊哙也”,后逝于曹叡时代。

庞德 字令明

都亭侯 中郎将

兵器 截头大刀

南安狟道人。原为马腾部将,随马超四处征战。后随马超依附张鲁。马超投刘备,庞德因病留于汉中。曹操平汉中,遂归降曹操。襄樊之战时前去支援曹仁,此时庞德之兄庞柔在蜀国为将,曹操用而不疑。襄樊之战庞德一箭射中关羽前额,后战败被擒,死战不降,为关羽所杀。

曹丕

字子桓,沛国谯人。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所生之嫡子。广学博览,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长期跟随曹操征战。在与曹植的储位之争中胜出,31岁被立为魏王世子。34岁时曹操去世,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称帝,建立魏国。积极兴兵伐吴却无功而返。40岁病故,庙号世祖。生卒年:187年~226年。

曹昂

字子修,曹操长子,庶出。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随曹操征战张绣时,因掩护曹操逃脱而战死。曹丕称帝后追封其为丰悼王。生卒年:?~197年。

曹彰

字子文,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二子。少年英武,膂力过人,不喜文史。因须黄,被操称之为“黄须儿”,曾担任北中郎将,征服北方乌桓、鲜卑。后长期镇守长安,对峙蜀军。曹丕称帝后被封为任城王。进京朝觐期间暴毙于府邸。生卒年:?~223年。

曹植

字子建,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子。自小聪慧,出口成章,深受曹操喜爱,但因不受法令约束,纵酒任性,逐步失去曹操的信任,导致争储失败。曹丕称帝屡被徙封。35岁时侄子曹叡继位后,景况如前。41岁郁郁病故。谢灵运赞其“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生卒年:192年~232年。

甄夫人

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十几岁时,逢汉末灾荒年,曾劝父母开仓救济乡邻,后嫁袁绍次子袁熙。曹操攻下邺城后被曹丕娶为妻,生曹叡。曹丕称帝后,妃嫔众多,甄氏失意,有怨言,被曹丕赐死。有传说曹植钟情于甄氏,其《洛神赋》中之“洛神”即以甄氏为原型所咏。曹叡即位后,追谥甄氏曰文昭皇后。生卒年:183年~221年。

荀彧

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五谋臣之首,有王佐之才。27岁举孝廉,因董卓专权弃官归乡。避居冀州,时冀州为袁绍占据,因袁不能成大事而投曹操,被操赞“吾之子房”。向曹操荐郭嘉、司马懿等名士。因劝曹操勿受九锡而得罪曹操,当年病死,一说为操所迫服毒自尽,终年50岁。貌美,好熏香,身上常带香气,有“荀令香”典故。官尚书令、光禄大夫,封万岁亭侯。生卒年:163年~212年。

荀攸

字公达,颍川颍阴人,荀彧之族侄,五谋臣之一。曾谋划刺杀董卓败露入狱。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成为曹操军师。献计水淹下邳,捉吕布。官渡之战时,计斩颜良、文丑,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劝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奔袭乌巢,劝曹洪接纳张郃、高览,皆立下大功。封陵树亭侯。后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谥曰敬侯。生卒年:157年~214年。

程昱

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五谋臣之一。曾拒绝刘岱任用,接受曹操征召。常为曹操进献良策,劝曹操杀刘备、诱徐庶进曹营、华容道劝曹操向关羽求情、赤壁提醒曹操谨防火攻。80岁时在曹丕称帝之年去世。官奋武将军,封安乡侯。生卒年:141年~220年。

贾诩

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五谋臣之一。原为董卓女婿牛辅的部下,董卓、牛辅死后,献计让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郭占领长安后内斗,贾诩辞官,后辗转跟随张绣,两次击败曹操。劝张绣拒袁绍,归曹操。官渡之战时力主与袁绍决战,平定关东时献计离间马超、韩遂。官至太尉,封寿乡侯。生卒年:147年~223年。

钟繇

汉末名士,书法家,被后世尊为中国“楷书鼻祖”,名将钟会之父。初任汉庭要职,后被操委以重任,除为前线供给粮草军资外,还率兵降服南匈奴,稳定边疆。魏建立后,任相国,封定陵侯,年八十而终。

许攸

字子远,南阳人。年少时与曹操、袁绍交好。曾谋废灵帝,事败逃亡,投靠袁绍。因献良策未被采纳,加上家人因犯法被袁绍心腹审配逮捕,叛袁绍,投奔曹操。献计火烧乌巢,后因自恃功高被杀。

杨修

字德祖,华阴人。出身豪门,好学有俊才,有文学作品存世至今。曾担任曹操主簿,其才学常令曹操自愧不如。因参与曹丕、曹植夺嫡,以及才气外露、政治观念与操相左等因,被曹操以“交关诸侯”之罪收杀。演义中的罪名则是扰乱军心。

王朗

字景兴,东海郯县人。通晓经籍,曾任会稽太守,受百姓爱戴。后为孙策所败,又辗转赴许都,为曹操重用。曹丕称帝后,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任司徒,后病逝。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

陈琳

字孔璋,广陵射阳人。建安七子之一。初为何进主簿,何进兵败,入冀州袁绍幕府,官渡之战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曹操。袁绍逝后跟随袁尚,袁尚败后,陈琳被俘获,归降曹操。任司空军谋祭酒。后染疫而逝。

陈登

字元龙,下邳淮浦人,沛相陈珪之子。博览群书、文韬武略。25岁任东阳县长,后随州牧陶谦。陶谦逝,拥戴刘备继任。吕布夺徐州,陈氏父子恶之,后助曹操破吕布,被封广陵太守。在广陵屡破孙吴,亦为百姓爱戴,39岁病逝。

刘晔

字子扬,汉皇室宗亲。年少知名,有王佐之才。先跟随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败于孙策后,跟随刘勋投奔曹操,因善于谋划、精于知人、料事如神而受曹操重用。曹丕称帝后任侍中,赐爵关内侯。后因受谗言被魏明帝疏远,郁郁而终。

蒋干

字子翼,史料中蒋干以辩才独步江淮,因与周瑜旧识,赤壁之战前夕被曹操委托前往吴营劝降周瑜,发现周瑜志坚,便回复曹操,赞周瑜雅量,非言辞所能动也。演义中因文学加工的需求被塑造成一个被愚弄的形象。

曹纯

字子和,曹仁之弟。八虎骑之一。少年丧父,崇尚学问,礼贤下士。18岁担任黄门侍郎,20岁始追随曹操征战。刘表去世、刘琮降曹时,在长坂追袭刘备,抓到刘备两个女儿,缴获许多辎重。官至司空参军,督帅虎豹骑,封高陵亭侯,谥威侯。

曹休

字文烈,曹操族子。八虎骑之一。十余岁丧父,带母亲到吴地避难。曹操讨伐董卓,休赴中原见曹操,曹操称之为“吾家千里驹”,视如亲子。此后跟随曹操四处征伐。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中周鲂诈降献策之计,伐吴时险些全军覆没。

曹真

字子丹,本姓秦,幼年丧父,被曹操收养,八虎骑之一。力大勇猛。曹丕病重时受遗诏辅政。在街亭大败马谡,与司马懿进军蜀汉,因雨季无功而返。回洛阳病故。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封邵陵侯,谥元侯。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

曹爽

字昭伯,曹真长子。与曹叡关系密切,曹叡病亡前任命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佐曹芳。曹芳即位后,初期与司马懿相处和谐,后来削去司马懿军权,专擅朝政。屡次出兵伐蜀,虚耗国库。后被司马懿以谋反罪诛三族。官至大将军、侍中,封武安侯。

夏侯尚

字伯仁,夏侯渊侄子,八虎骑之一。妻子为曹真之妹。与曹丕早年关系亲近。跟随曹操征讨袁绍,随曹彰征讨乌桓,平定代郡。曹丕称帝后,和徐晃攻下上庸,收降孟达。后期参与伐吴。官至征南大将军、荆州牧,封昌陵乡侯,谥悼侯。

乐进

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五子良将之一。跟随曹操征战吕布、张绣、刘备、袁绍等,作战勇猛,多有先登之功。官至右将军,封广昌亭侯,谥威侯。

徐晃

字公明,河东杨人。五子良将之一。本为杨奉帐下拜骑都尉,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入洛阳,献帝封之为都亭侯。后投奔曹操,征战各地,屡立功勋。与关羽是同乡,素有情谊,但在樊城之战时,公私分明,不念人情,悬赏关羽首级。官至右将军,封阳平侯,谥壮侯。

于禁

字文则,泰山巨平人。五子良将之一。原为黄巾军鲍信的部将,王朗将他推荐给曹操,之后立下不少战功。水淹七军后投降关羽,关羽败后,于禁被孙权遣还魏国。曹丕继位后让人绘制投降壁画羞辱他,羞愧病故。官至左将军,封益寿亭侯。

李典

字曼成,山阳巨野人。少年时代不喜军事,好读书。后李典继承了堂兄的部队,被曹操认为是可造之才。官渡之战时负责供应军需。博望坡之战,与刘备谨慎周旋,援救夏侯惇、于禁。参与了曹魏一系列重要战役,官至破虏将军,36岁去世。

满宠

字伯宁,勇而有谋,早年跟随曹操,操挟天子于许县时,任命满宠为许县县令,任内铁面无私。官渡之战时,平定袁绍故乡汝南。后随曹操南征,驻守当阳,关羽攻樊城,助曹仁守城,坚守至援兵到,退关羽。此后南征北战,直到曹芳时代去世,是为数不多的四朝元老。官至太尉,多次封侯。

吕虔

字子恪,有勇有谋。早年跟随曹操,能战善战,善于民治之事。曾任徐州刺史,加威虏将军,封万年亭侯等,逝于曹睿时期。

高览

原为袁绍部下。官渡战败后,与张郃投奔曹操。后伏击刘备时,斩杀刘辟,却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臧霸

字宣高,少年时杀太守而救父,闻名乡里。后成为陶谦部下骑都尉。陶谦去世后,臧霸拥兵自立,与吕布联合与曹操对峙。吕布被擒后,臧霸隐遁,被曹操点名搜索,终为操所用。参与官渡之战等多次重大战役,逝于曹睿时期。演义中的臧霸原为吕布部将。

司马师

字子元,司马懿长子。司马懿死后独掌大权,官至大将军。逼迫郭太后废曹芳,改立曹髦为帝。目有瘤疾,后因受文鸯袭击,惊吓过度,病死于许昌。西晋建立后,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生卒年:208年~255年。

司马昭

字子上,司马懿次子。司马师死后,建立军功,独揽大权。早有夺位之心,故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50岁时,属下成济刺杀曹髦,立曹奂为帝。53岁时,令钟会、邓艾伐蜀。55岁病死,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封为文帝,庙号太祖。生卒年:211年~265年。

钟会

字士季,颍川长社人。钟繇之子。支持司马昭伐蜀,主持灭蜀战役。官至司徒,封县侯。后假借郭太后遗命,起兵反对司马昭。事败,士兵哗变,于乱中被杀。生卒年:225年~264年。

邓艾

字士载,义阳棘阳人。出身贫寒,而少有大志。早年任屯田小吏,后去洛阳呈报工作时,深得司马懿赏识,叹为奇才。后在司马懿手下渐获重任,成为魏国后期出色的政治及军事核心人物。后奉司马昭之命伐蜀,入成都,降刘禅。被钟会诬告谋反,邓艾父子被押往洛阳途中,在绵竹被追杀。

文聘

字仲业,南阳宛人。本为刘表手下大将,刘琮投降曹操后,被曹操收入麾下。驻守江夏数十年,先阻关羽北上,后与吴军对峙,名震敌国,成为魏国的南方屏障。官江夏太守、后将军,封新野侯,谥壮侯。

郝昭

字伯道。少年从军,长期镇守河西,屡立战功。曾以一千兵坚守陈仓,拒绝蜀军召降,与诸葛亮几万兵马攻守相持几昼夜,诸葛亮无功而返。郝昭因此受封关内侯,不久病逝。

王双

字子全,陇西狄道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早年曾跟随曹仁参加对吴战争。后随曹真守陈仓,诸葛亮攻陈仓不克,退兵时设计诱敌,王双率骑追赶,最终被魏延斩杀。

郭淮

字伯济,太原阳曲人。出身名门,其父为边疆雁门太守。早年在曹丕手下为吏,后随曹操征讨汉中。曹丕称帝后,长期镇西疆,战功卓著,与蜀对峙,成为御蜀的重要屏障。平定羌胡,亦被胡人所拥戴。后逝于曹芳时代。演义中被姜维射死。

文鸯

字次骞,沛国谯郡人,文钦之子,父子均骁勇善战。文氏因与曹氏同乡而与大将军曹爽关系密切,后曹爽集团被灭,魏帝曹芳被司马师废黜。文氏父子与毌丘俭等起兵勤王,讨伐司马氏,文鸯曾单枪匹马冲入敌营,进出数次而敌军不敢逼近。文钦兵败,文鸯随父投吴,后文钦受同是投吴的诸葛诞猜忌被杀,文鸯不得已而投司马昭,后遇害于晋惠帝司马衷时期。

诸葛诞

字公休,琅邪阳都人,诸葛亮族弟。与夏侯玄等人交好,见夏侯玄等被诛杀、毌丘俭等被灭三族,不满司马氏专权,惧不自安。在寿春发动叛变,失败被诛三族。

乐綝

乐进之子。司马昭疑诸葛诞要造反,派扬州刺史乐綝攻伐诸葛诞,被诸葛诞知晓。诸葛诞先奔扬州,斩杀乐綝。死后追赠卫尉,谥愍侯。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