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文经典 > 三国演义

刘备 字玄德

汉昭烈皇帝

兵器 双股剑

享年 六十三岁

生于公元161年,幽州涿郡涿县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曾授徐州牧、豫州牧等。早年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赤壁之战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关羽死后,对吴发动复仇战争,兵败夷陵,病逝白帝城。

诸葛亮 字孔明

号卧龙

武乡侯 丞相

徐州琅琊阳都人,幼时随叔父迁往荆州,后隐居隆中,足不出户而通晓天下大势,27岁时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联合东吴于赤壁大败曹军,夺荆州,成三国鼎足之势。后攻取益州、汉中。助刘备建国蜀汉,总理蜀国内政、军事、外交。策动六次北伐,殚精竭虑而亡。生卒年:181年~234年。

庞统 字士元

号凤雏

关内侯 军师中郎将

荆州襄阳人。早年任本地功曹(郡县主吏),后从周瑜,为其出谋划策。周瑜逝后,刘备据荆州,任命庞统为耒阳令,后经鲁肃、诸葛亮推荐,始重用,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为征伐蜀地献计。率众攻雒城时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葬处名为落凤坡。

关羽 字云长

五虎上将之首

汉寿亭侯 前将军

兵器 青龙偃月刀

河东解良人。长而好学,晓春秋大义,早年追随刘备,徐州失陷不得已降曹,后千里走单骑寻刘备。赤壁之战后镇守荆州。刘备入主成都后,关羽麾师北伐,与曹军战于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鏖战期间被东吴袭击后方,败走麦城。生卒年:约160年~220年。

张飞 字益德

五虎上将之一

西乡侯 车骑将军

兵器 丈八蛇矛

幽州涿郡人。与刘备、关羽桃园结义。刘备围成都,张飞从荆州入蜀,义释严颜,一路势如破竹,与刘备、诸葛亮会于雒城。刘备得蜀后镇守阆中。巴西之战击溃魏名将张郃。刘备伐吴前夕,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生卒年:?~221年。

赵云 字子龙

五虎上将之一

永昌亭侯 翊军将军

兵器 亮银枪

常山真定人。早期曾效力于公孙瓒,期间与刘备结识,惺惺相惜,后往附徐州战败的刘备,一同投袁绍、刘表,为刘备统领骑兵。长坂坡之战曾单骑救主。赤壁之战后任桂阳太守,刘备围成都,赵云由阳江、犍为入蜀,对成都形成合围之势,参与了刘备征伐中的数次重要战役及后期数次北伐,号常胜将军。生卒年:?~229年。

马超 字孟起

五虎上将之一

斄乡侯 骠骑将军

兵器 虎头湛金枪

凉州扶风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马腾长子。马超年少成名,多次拒绝曹操征召,联合韩遂抗曹。被曹所败后,依附汉中太守张鲁。不久遭张鲁部下猜忌,此时刘备攻刘璋,马超率部归刘备合围成都,仅十余日刘璋降。后参与数次北伐,羌、氐等西北少数民族因马超威名而归顺刘备。后马超重病亡于成都。生卒年:176年~222年。

黄忠 字汉升

五虎上将之一

关内侯 后将军

兵器 铁胎弓

南阳郡南阳人。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守长沙,赤壁之战后降刘备,助刘备攻破益州。刘备入川后,北伐汉中,定军山之战,斩夏侯渊,平汉中。次年病逝。生卒年:?~220年。

姜维 字伯约

当阳亭侯 大将军

兵器 枪

天水冀县人。原为曹魏大将军,被疑有异心,不得已降蜀,被诸葛亮重用。亮去世后,姜维继承其遗志继续北伐。刘禅降魏后,假意降钟会,希冀借机兴复蜀汉,事败后与钟会被魏军所杀。生卒年:202年~264年。

刘禅

字公嗣,因甘夫人怀孕时梦见仰吞北斗,故小名阿斗。被诸葛亮夸赞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刘备去世后继帝位,拜诸葛亮为相父。后期宠信宦官黄皓,蜀汉衰败。在邓艾兵临成都时,不战而降,被迁往洛阳,司马昭曾问刘禅:思蜀否?答:乐,不思蜀。受封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即271年在洛阳去世,享年65岁。谥号思公。

徐庶

字元直,原名福,本姓单,颍川人。诸葛亮之友,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原为刘备帐下谋士。因母亲被曹操掳获,辞别刘备改投曹操,但发誓不为曹操献计。故有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史载徐庶在魏国未被重用,诸葛亮北伐时得知,叹息魏国人才之多。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糜竺

字子仲,东海朐县人。雍容文雅,擅骑射。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将妹妹嫁给刘备,即糜夫人。与其弟糜芳拒绝曹操任命,辅佐刘备。刘备入主益州后,拜为安汉将军,待遇超诸葛亮,位列群首。因弟糜芳叛变,羞惭而死。

简雍

字宪和,涿郡人。擅言辞,不重仪态。年少时与刘备相识,后随其奔走。刘备至荆州投靠刘表,简雍与糜竺、孙乾一同担任左将军从事中郎,常任说客。刘备去益州,简雍游说刘璋投降。拜为昭德将军,待遇仅次于糜竺。

孙乾

字公祐,北海郡人。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牧,孙乾由陶谦推荐给刘备,跟随刘备流亡多年。刘备结盟袁绍、投靠刘表,均圆满完成出使之任。刘备定益州后,拜为秉忠将军,待遇仅次于糜竺,与简雍相同。不久病逝。

马良

字季常,襄阳宜城人。因眉间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与诸葛亮友善,刘备在荆州时征召马良为州从事,赤壁之战后留守荆州辅佐关羽,夷陵之战后去世。

马谡

字幼常,马良之弟。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才器过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刘备认为他言过其实,不能委以重任,但诸葛亮十分器重。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的作战指令,导致街亭失守,撤军后,被诸葛亮处死。时39岁。

魏延

字文长,义阳平氏人。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原为刘琮下属,从韩玄,后杀韩玄投靠刘备。蜀平定汉中后,任汉中太守十余年。随同诸葛亮北伐,曾提议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与诸葛亮会师潼关,未被采纳。诸葛亮去世后,不满杨仪统兵,想要反攻,被马岱斩杀。

糜芳

字子方,糜竺之弟。原为陶谦部下,后随刘备,辗转各地。刘备入川后,为南郡太守屯扎江陵,辅关羽镇荆州。关羽北伐,因未完成供给军资的任务被关羽责骂,恐惧不安,降孙权,致关羽兵败被杀。刘备伐吴时再次投蜀,被杀。

傅士仁

史书多载为士仁,广阳郡人。关羽管理荆州时,受到重用,因被关羽轻慢而心怀不满。关羽攻襄樊时,命其与糜芳供给物资,二人未能完成任务,惧怕关羽处置,背叛蜀国,投靠东吴,间接造成关羽被俘身亡。刘备征伐东吴时,又归降刘备,被刘备凌迟处死。

刘封

长沙人,本姓寇,刘备养子。随诸葛亮、赵云、张飞等收益州,颇有战功,刘备占领汉中后,被派遣与孟达攻取上庸。因拒绝关羽围襄樊时的求助,致使关羽败走麦城。欺凌孟达,致使其投降曹魏。孟达与徐晃共袭刘封,劝其投降,刘封拒绝,兵败逃回成都。被刘备赐自尽。

关平

字坦之,关羽长子。关羽败走麦城时,中埋伏一同被擒,一起被斩于临沮县。演义中误传为关羽义子,原是冀州关家庄庄主关定之子,关羽过五关找刘备时收为义子,成为关羽的副将。

廖化

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人。原黄巾余党,关羽过五关时,欲追随之,被拒。后为关羽主簿。关羽亡后归降东吴,诈死逃回蜀汉,任宜都郡太守。刘备病逝后,升任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阴平郡太守,多次参与北伐。官至右车骑将军、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蜀汉亡后,徙往洛阳途中病逝。

周仓

字元福,正史无记载。黄巾军出身,关羽千里走单骑时偶遇,请求跟随,对关羽忠心不二。关羽被杀后,自刎而死。

关兴

字安国,关羽次子。为诸葛亮所器重,承关羽爵位,英年早逝。演义中被塑造成一员武将,与张飞之子张苞结义,参加了夷陵之战及诸葛亮北伐等,后战死。

张苞

张飞之子,早逝。演义中被塑造成猛将,参加了夷陵之战及诸葛亮北伐,北伐时跌落山谷而死。

张松

字子乔,蜀郡成都人。刘璋部下,被派遣结交曹操,不被礼遇;往见刘备,以为明主,有意引刘备入川。劝刘璋迎备以击张鲁,为璋所采纳。因暗助刘备取成都,被兄长张肃告发,被刘璋斩杀。

法正

字孝直,扶风郿人。原为刘璋部下,与张松友善,识刘备为明主,暗中为刘备献策取益州。是刘备入川的最大功臣。刘备入主成都后,法正对之前的同僚睚眦必报,有人向诸葛亮告发,亮曰:是法正让主公翩然翱翔,现在他有权这么做。后在夺取汉中时,法正又献计将夏侯渊斩首。在刘备自立汉中王的次年去世,终年45岁。

孟达

字子度,扶风郡郿人。本为刘璋属下,后降刘备。关羽围樊城、襄阳时,与刘封不发兵救关羽,致使关羽败走麦城,畏罪投降曹魏。曹丕死后,畏惧司马氏势力,想回归蜀汉,事败被杀。

严颜

原为刘璋部下,任巴郡太守。张飞入川,进攻江州,严颜战败被俘,曰:“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敬而释之,引为上宾。降后引张飞入雒城,不费兵卒,所过皆降。

孟获

《三国志》无载,仅见于其他史料。南蛮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率领大军七擒七纵后降服,此后不再叛乱。七擒七纵故事仅见于演义。

邓芝

字伯苗,义阳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赏罚分明,体恤士卒,清廉贫困,性格刚强。除姜维外,很少器重他人。定居蜀地,初期依附巴西太守庞羲,后被刘备赏识,屡次升迁,担任尚书之职。刘备去世后,被诸葛亮委以出使东吴的重任,受孙权赞赏,成功修复结盟关系。曾率军平定涪陵叛乱。

董允

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刘备立太子刘禅时,被任命为太子舍人,后任太子洗马。刘禅即位后,任黄门侍郎。诸葛亮认为其为人正直,适合处理宫内事务,在《出师表》中建议刘禅多听取其意见。敢于直谏,曾劝阻刘禅选美充后宫。

杨仪

字威公,襄阳人。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刘备称汉中王后,升任尚书。曾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与魏延关系不和。诸葛亮病逝,部署安全退军。诸葛亮生前推荐蒋琬担当重任,杨仪仅得拜中军师。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后又上书诽谤,朝廷派人捉拿,自杀身亡。

蒋琬

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蜀国“四相”之一。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不理政事,刘备下令处死,得诸葛亮求情乃免。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养,被认为能继承诸葛亮担任军国大事。诸葛亮去世后,拜尚书令、益州刺史、大司马等职,把持军政大权。为北伐屯扎汉中,魏军不敢来犯。

费祎

字文伟,江夏人,蜀国“四相”之一。幼年丧父,族父费伯仁与刘璋为姑表兄弟,遂入蜀。刘备立太子时,拜太子舍人。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面对刁难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孙权惊异于他的才能,加以礼遇。诸葛亮北伐时历任参军、中护军、司马。费祎主政时,提倡休养生息,不支持北伐。为人宽济博爱,家无余财。后被魏国降将行刺身死。

黄权

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年轻时为郡吏,被刘璋召为主簿。因劝谏不要迎接刘备入蜀,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刘璋败降后,方归顺刘备。曾向刘备建议攻取汉中。刘备伐吴时,劝谏未被听从。被任命镇北将军,防魏军进攻。刘备败还,返蜀道路被吴国阻断,黄权无法返回蜀地,无奈率部降曹丕。留在蜀地的家人依然得到刘备的善待。刘备死时,为之不乐。被司马懿器重。蜀国灭亡时,其子与诸葛亮之子在绵竹战死。

吴懿

一作吴壹,字子远。兖州陈留人。刘焉任益州牧时,吴懿携全家跟随入蜀。妹妹嫁刘璋之子刘瑁,后守寡。刘备入蜀,吴懿归降,其妹改嫁刘备。吴懿随诸葛亮北伐,与魏延曾大破魏将郭淮、费曜。诸葛亮去世后,身居要职,与姜维镇守汉中。

夏侯霸

字仲权,沛国谯人,夏侯渊之子,受曹爽重用,被曹芳任命为讨蜀护军、右将军,封博昌亭侯,屯军陇西。司马懿发动政变,杀曹爽后,任命郭淮代替夏侯玄任征西将军。因与郭淮不和,为避祸投奔蜀国,得到重用,官车骑将军,跟随姜维北伐。从妹为张飞之妻。

马岱

扶风茂陵人,马超从弟。早年追随马超战曹操于潼关,先后追随马超投奔张鲁、刘备。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魏延。曾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王平

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贯益州。早期依附曹操,争汉中时兵败投降刘备。蜀国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后期镇守汉中,击退曹爽。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