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是一名医生,你有一位肺癌患者,必须让他选择治疗方案:是做手术还是放疗?如果做手术,病人长期的生存机会更大,但短期风险也更高——他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
你做了研究,发现手术的短期存活率是90%,放疗的短期存活率是100%。你会怎么选?反过来看,如果你发现手术的短期死亡率是10%,而放疗的短期死亡率是0%,你会怎么选?
在一项如今很出名的研究中,医疗科研人员芭芭拉·麦克尼尔要求医生们在一模一样的假想情况下做出选择。她让一组医生根据存活率做出选择,让另一组医生根据死亡率做出选择。
你可能会很吃惊,根据这两组呈现方式不同、内涵完全相同的信息,医生们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当她从存活率的角度描述时,84%的医生选择了手术;但当她从死亡率的角度描述时,只有一半的医生选择了手术。
为什么会这样?医生们的选择,反映了描述事物的框架。所谓框架效应,是指我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呈现方式做出不同的选择,例如,外科医生在评估手术风险的时候,还有分手后心碎的人在评估如何向前看的时候。
我坚信,要想走出分手的阴影,关键是要找对描述事物的框架。事实上,你可以通过改变这个框架来加速你的恢复过程。例如,你可以重新拾起过去喜欢,但因为对方反感而放弃的所有爱好——这点在后面会有更详细的介绍。这里的关键是,与其把分手看作毁灭性的损失,不如把它看作一种收获,一种从长远来看会改善你生活的力量。
所以,别再没完没了、自怨自艾沉浸在《BJ单身日记》中了。戴上玫瑰色的眼镜,用乐观的心态看待这一切,把这个令人悲伤的派对变成欢乐的节日。在这一章中,我会告诉你四种看待分手的不同框架,帮助你认识到克服心碎的过程关键在于看问题的角度。
你的大脑和身体发生了什么在我们讲述这些框架之前,我想先谈一下分手时你的大脑和身体都会发生什么。克劳迪娅·布伦博和R.克里斯·弗雷利等人际关系学家认为,分手(或者他们所谓的“人际关系破裂”)通常是“人一生中最痛苦的经历之一”。
正如我已经提到过的,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研究过热恋时大脑的状态。她最喜欢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来扫描、探测我们的大脑。她会在亲密关系的不同阶段对人们进行大脑扫描:刚坠入爱河的情侣、数十年后仍然深爱着彼此的夫妻,以及正在经历分手的人。
费舍尔和她的团队发现,当我们看到爱人的照片时,大脑中一个叫作伏隔核的区域就会被激活。而吸毒的人想到吸毒时,大脑的这一部分也会被激活。在分手时,受到影响的同样是大脑的这一区域。所以,在分手和戒毒期间,我们的大脑会经历同样的事情。难怪我们总想靠着前任获得高潮。还是面对现实吧:爱情让你上了瘾。
分手会严重破坏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感觉和我们的行为。再加上一抹孤独、一茶匙痛苦,就能调出一杯致命的分手鸡尾酒。费舍尔认为,分手会让我们的皮质醇(压力荷尔蒙)水平上升,从而抑制我们的免疫系统,削弱身体的应对机能。人们可能会受到失眠、侵入性思想、抑郁、愤怒以及抑制性焦虑的困扰。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在这种状态下,智商测试的分数也会降低;在完成需要推理或者逻辑演算的复杂任务时,表现得更差。研究还发现,分手后的人吸毒和犯罪的比率更高。即使是提出分手的人(研究人员称这些人为“始作俑者”)也是如此。
我指导过很多客户处理分手问题。分手之所以这么痛苦,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大脑对损失非常敏感。分手是巨大的损失。你和伴侣曾经一起构想的未来就此终结。让你悲伤的不光有不堪回首的过往、面目全非的现在,还有再无可能的未来。难怪,由于“损失厌恶”,我们总是尽量避免分手。
但也有好消息:心理学家伊莱·芬克尔和保罗·伊斯特威克发现,“分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一对情侣,无论他们在婚恋中多么幸福,分手时的痛苦也很少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强烈。
蒙莫斯大学心理学系前系主任加里·莱万多夫斯基教授表示,我们的恢复能力比自己以为的更好。他针对这样的人群开展研究:他们的长期亲密关系至少已经持续了几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经历了分手,而且尚未找到新伴侣。你可能觉得他们会是分手后最悲伤的人。出于本能,我们会认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把分手看作一次可怕的经历。然而,当莱万多夫斯基和他的同事们与这些人交谈时,他们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分手是消极的。大约25%的人认为它不好不坏,41%的人认为它是积极的。
所以,请允许我说一句老生常谈:一切都会过去的。你现在的感觉是暂时的。你奇怪的身体反应(再见了,我的免疫系统和睡眠)会结束,痛苦会消失,你终将走出这个可怕的阶段。
新框架1:关注分手的积极方面。当你光靠意志无法摆脱痛苦时,你可以为自己编一个不那么痛苦的故事。记住,你的大脑就是你的朋友,它特别擅长帮助你合理化一些事情,帮助你熬过难关。是时候让你的大脑有点事干了!你可以告诉大脑自己渴望的东西:为什么这次分手其实很好。这样做,你可以更快地恢复过来。
莱万多夫斯基做了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写下分手的积极方面(为什么分手对你来说是好事)或消极方面(为什么分手对你来说是坏事),或者一些无关紧要、与分手无关的内容。这些人连续三天每天花15~30分钟完成这项任务。写下分手积极方面的人表示,与研究开始时相比,他们感觉更快乐、更睿智、更感恩、更自信、更舒适、更有力量、更有活力、更乐观、更放松、更满意。
当我的客户经历分手时,我也会让他们完成同样的任务。我的客户晶在31岁时第一次约会,在分手后给我发了一份清单。
分手带给我的好处:
1. 我前任的家在蒙大拿,我现在不用操心必须搬到他家附近要考虑的问题了;
2. 不用再为谁洗碗而争吵了;
3. 有更多的时间和我的朋友们相聚了,我的前任不把他们当回事;
4. 因为不住在前任的公寓了,所以上下班的路程更短了;
5. 不用再穿着沾有狗毛的衣服上班了;
6. 不用在劳动节的周末去参加花费不菲的婚礼了;
7. 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音乐上;
8. 我的前任讨厌我弟弟,我不必再为和弟弟在一起找借口了;
9. 不必假装喜欢看《美国白马王子》了;
10. 有机会找到一段幸福、健康的亲密关系。
写下分手的好处
把你的焦虑写成一首宣言,就像你少年时写的那些情绪激昂的乐曲一样。
去一家咖啡馆,或者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拿出一个空白笔记本(但不要看《恋恋笔记本》)。在手机上设好30分钟倒计时。不要看手机,一气呵成,写下分手所有的积极方面。如果你觉得写不出来,难以下笔,试着从列清单开始。
我和对方分手的十条好处: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5._______
6._______
7._______
8._______
9._______
10._______
好吧,好吧,也许你还没有准备好“把坏事变成好事”,但还有另一条路可走。在一项和前面的介绍类似的研究中,临床心理学家桑德拉·兰斯拉格和米歇尔·桑切斯要求正在经历分手的试验参与者从以下三件事中选择一件去做:思考已经结束的这段感情中不好的地方;读一些资料,了解分手后经历强烈的感情冲击是正常的事;或者做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比如,吃饭。他们发现,与另外两组人相比,那些一门心思寻找上段感情中消极方面的人,最终对前任的留恋程度最低。
写出已经分手的那段感情中消极的方面
为了寻找光明,先要凝视黑暗。把你们亲密关系中的消极方面记录下来。那一次她在你的朋友面前让你出丑;或者,他把你撂在半路上,你束手无策,找不到去机场的车,令你十分沮丧。可写的东西很多,比如,那次晚餐,你曾向他倾诉你的压力,但他漠不关心,令你十分失落;她有一次喝得酩酊大醉,吐了出来,说她的前任比你风趣。哇,我一想起这些就觉得心塞,这些都是你的经历。
连续三个晚上花30分钟写下这段亲密关系中的消极方面。对方做过哪些让你讨厌的事,你们之间的关系有哪些不和谐的地方,或者为了这段关系你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哪些东西。
芬克尔和他的同事们对分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发现分手会导致一些身份危机,因为我们的身份和这段亲密关系联系太多了。也许你还念念不忘自己是活力二人组中的一员,是他人眼中的完美爱人。这种想法完全可以理解,然而,它是一种盯着损失不放的想法。相反,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分手后的收获上——你恢复单身了,又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研究人际关系的科研人员发现,这一框架特别有效。在一项实验中,莱万多夫斯基将经历分手的人分成两组。他让一组人在外面,花两周的时间做一些他们平常就喜欢做的日常活动——比如,去看电影、去健身房或者去看朋友;而另一组人,让他们去“重新发现自己”喜欢的活动——那些他们因为前任不喜欢而放弃的活动——比如,去上动感单车课或者去爵士乐酒吧。
莱万多夫斯基发现,两种措施都能起作用。日常活动能防止人们困在家里,狂刷前任的照片,或者大吃甜品(这是我的首选宽心解药)。而那些参与了“重新发现自己”活动的人效果更好。这些参与者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一部分身份,这些身份在他们上一段的亲密关系中失去了。莱万多夫斯基解释说,“对这些人来说,这就像新一天的黎明”。他们感到更快乐了,没那么孤独了,也更能接受自我了。
重新发现自己
回忆一下:哪些活动是你因为前任不感兴趣而放弃的?她是不是讨厌海滩,你一提现场音乐会她就皱眉?现在你可以自己去做这些事了,作为你重新发现自己的一种活动。
着手去做这些事吧!找出久不使用的拳击手套,买些新的水彩,给你前任讨厌的那位大学旧友打电话。找回曾经的自己,探索自己可能成为的样子。如果你愿意进行一些精神上的对话,我向你推荐朱莉娅·卡梅伦的《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The Artist’s Way),即使你认为自己不是艺术家、不会创意也没问题。书中充满了让你重新认识自己(和你内在的创新精神)的灵感和想法。
列出三个你这个月要进行的重新发现自己的活动: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继续寻觅
有时候,人们会朝我挤挤眼睛说:“这么说,是真的喽?忘记某个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爱上其他人?”首先,不要对我挤眼睛;其次,这种事因人而异。
并不是每个人在结束一段感情后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恢复,尤其是当你主动提出分手的时候更是如此。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社会学家黛安·沃恩在她的书《分手》(Uncoupling)中对情侣分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她发现,我们对一段亲密关系的负面感觉是有特定的时间线的。提出分手的人可能在亲密关系尚存的时候就已经对这段感情产生了负面情绪,可能已经持续一年或者更长时间了。所以,真的分手后,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恢复。如果你在分手后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过,不要诧异。你并不是没心没肺的浑蛋。你只是在没分手的时候就已经悲伤过了,现在你已经准备好向前看了。
如果你是被甩了的那个人,那你的时间线很可能在亲密关系结束后才开始,所以显而易见,你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
那什么时候能够重获爱情呢?心理学家克劳迪娅·布伦博和R.克里斯·弗雷利发现,那些“迅速开始一段新恋情的人,和那些等待较长时间才重新获得新恋情的人相比,情况不一定更差。事实上,在一些方面,他们似乎过得更好”。作者解释说,那些拖得更久才开始新恋情的人往往会经历自尊心的下降,而那些很快就开始一段新恋情的人往往不会受到自信心的打击。从一段亲密关系转移到另一段亲密关系中,意味着他们独处的时间更少,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也更少。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准备好了重新开始一段新恋情了?要想弄清楚这一点,唯一的方法就是真正去约会。如果你约会后,回到家就哭了,那你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恢复。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很开心,哪怕只是一点点,这就是一个信号,表明你可以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了。
听起来确实有点挑战,但你要试着把分手看成一个学习的机会。心理学家泰·田代和帕特里夏·弗雷泽发现,人们往往没有充分利用分手后个人成长的潜力。很多人换汤不换药,从一段感情换到另一段感情,没有反思从前任那里都学到了什么,也没有反思这些经验教训对下一步选择伴侣有何影响。不要犯这种错误。
当你在选择伴侣时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屡次失败,渐渐陷入一种固定模式的时候,这一点尤其重要。我有几个客户就是这样,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和同一类型的人约会。
举个例子,我有个客户总和比自己小的男士谈恋爱,他们都是善良、风趣、有魅力的年轻男人,谈到最后往往不肯给她承诺。她找的是毕业舞会上的舞伴,而不是终身伴侣。她最后一次分手是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这让她有时间停下来反思自己的习惯。通过我们每周的远程对话,她认识到了自己的模式,渐渐地得出结论,她的行为妨碍了她找到爱情。尽管这些年来她遇到了很多潜在的合适伴侣,但她总是故意搞砸,转头追求那些在情感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年轻人;这导致她难以进入一段真正的感情,并受到可能的伤害。她决心做出改变,改掉这个习惯。她对约会对象的关注点开始发生变化,发现对方身上有“舞伴”的特点时,会提醒自己格外留意。她开始和与她同龄或者比她大的男士出去约会,并和一些符合条件的追求者进行视频聊天,然后和她最喜欢的男士出去散步。在经历了几次社交距离的强制分离后,他们决定试试一起居家隔离:和一个她几乎不了解的人同居,完全超出了她的舒适区。但这个世界已经天翻地覆,她也决定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如今,他们仍然愉快地同居在一起,并计划驾车旅行去看望彼此的家人。
思考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你会做出哪些改变
继续往前走的关键是弄清楚你在上一段亲密关系中做了什么选择,以及你在下一段亲密关系中将会做出什么改变。记在日记上或者找一位朋友谈话,花点时间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上一段感情中你的地位是什么?(例如,你是主导者,拉着对方和你一起往前走,还是油瓶一般被拖着走的?是指导者还是被指导者?是轻松做出承诺,还是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决定的?)
2.在下一段感情中,你想扮演什么角色?
3.认真反思后,你认为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中,什么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
4.你是否在这一次的关系中没有考虑到某些事?你希望在下一段关系中,首先从对方身上寻找什么特质?
重新构建这些框架的关键是要认识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是通过“创造意义”这个过程来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人际关系或者他们自己的。大屠杀幸存者、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他里程碑式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一书中解释说,“创造意义”让我们从痛苦走向成长:“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找到意义的那一刻,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试着不把分手看成失败,而是看成一个机会,促使你在未来做出更好的决定。让你的思想升级一下,从“时间会治愈一切创伤”到“意义会治愈一切创伤”。
探索更深层次的意义
花点时间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从这段感情中学到了什么?
2.你从分手中学到了什么?
3.在这段感情之前的你和现在的你有什么不同?
4.这段经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与其让自己被打碎,不如主动打碎自己的枷锁。也许你最终会成为一个更强大、更美丽的人。在TEDx演讲中,加里·莱万多夫斯基解释了“金缮修复”的概念。这是一种日本的艺术形式,用金银等贵金属将破碎的陶器重新锔起来,修复后的陶器往往比损坏前更漂亮。
莱万多夫斯基鼓励我们把心碎的过程看作艺术的打破:“这也是一种哲学,它把伤害和修复看作一种机会——你要利用它,而不是放过它,不是吗?这正是在你的亲密关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确实,你们的感情可能会在你心里留下一些裂痕,但这些裂痕,这些不完美的地方,正是力量和美丽的源泉,因为分手并不会必然把你击碎,你比你想象中的更坚强。”
你可能无法选择在你们的亲密关系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选择你的感觉——以及你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总结
1. 我们会根据描述事物的框架评价事物——我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呈现方式对事物有不同的评价。你可以用新框架描述分手的经历,把它从一次损失变成一次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从而加速分手后的恢复过程。
2. 分手会严重破坏你的身心健康。但我们比自己想象的更容易恢复。分手时的感觉只是暂时的。
3. 记笔记很有帮助。写下分手后的积极方面和这段亲密关系中的消极方面,帮助自己继续往前走。
4. 分手经常会破坏自己的身份认同。你可以进行一些“重新发现自己”的活动——也就是你以前喜欢,但在亲密关系中放弃的那些活动——来重新获得身份认同。
5. 你要反思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将来要做出的改变,从这次经历中成长起来。从“时间会治愈一切创伤”升级为“意义会治愈一切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