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明确期望值(B)
你的目标是什么?正常的情况应该是怎样的?这个目标可衡量吗?
第二步:精准定位现状(B′)
前面说的几个例子都比较简单,现状很容易描述。可现实情况却没那么简单,要清晰地描述目前所处的位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现状往往不是单一维度的,需要牵涉到许多方面。比如文中提到的团队业绩问题,我们在描述现状的时候,仅仅说业绩数字是不够的,我们得从历史销售数据、团队人员状况、产品质量、渠道营销、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等多个方面来全面描述。
而且,描述的时候,你还得注意区分事实与观点。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比如“今天好冷啊!”请问,这个是事实,还是观点?
你说:“这当然是事实啊,我都冷得发抖了,你是不是眼瞎?”
不对!
冷,是观点,不是事实。
那什么是事实?
现在气温=0℃,这个才是事实。
至于0度的时候,你觉得冷还是不冷,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所以,这个体感的“冷”就是观点。
我们在描述现状的时候,需要用大量的“事实”来构筑,而不是“观点”,不然现状就会变得很模糊,你也就不知道现状与期望的落差(B′→B)具体在哪里,给出的解决方案就自然会有偏差。
第三步:用B′→B这个落差,精准描述问题
下一次,请记得不要再问出类似于“你的业绩那么差,打算怎么办”这样模糊的问题,因为你认为的差,和他认为的差,也许并不一样。在他眼里20%的下跌,也许算正常波动,而你却已忧心忡忡。所以,你想让他给出方案,而听到的却感觉他在不断寻找借口……
你们在讨论的,其实并不是该如何提升业绩的方法,而是到底什么才算“差”……
那应该怎么问?
你应该问:“你之前三个月的业绩分别是100万元、110万元、105万元,而这个月变成了80万元,我们来讨论一下,下个月如何能做到120万元?”
这样,问题就会很聚焦,开口的第一句话,也许就是个好办法!
一个问题,就像是一盏路灯,只会照亮下方的特定区域。
你想要的答案,就像是一把遗失的钥匙,如果你想要找到它,就必须打开它上方的路灯才行。但如果你问错了问题,就像是开错了灯,就永远也找不回那把钥匙了。
提出一个精准的问题,是你能找到正确答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好,问题描述清楚了,那我们该如何寻找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