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害蓝可儿的真凶是谁?
想写一下蓝可儿。尸检报告拖了3个月才出来,当时媒体的兴趣点已经转移了,所以也没看到什么文章对本案真正做过总结和澄清。蓝可儿在2013年1月31日未和家人联系,家人已经动身去寻找她。但2月1日蓝可儿被电梯视频拍到古怪举止;2月6日警方找不到她,向社会寻人;2月14日电梯视频传出引起关注;2月19日尸体在水箱里被发现。水箱这个离奇的地点,比最开始流传出来的那段电梯视频更易引起恐怖的联想。当时验尸结果还没出来,网上几乎一致认为这是一起谋杀案,我在尸检结果未出,普遍认为是谋杀的情况下,发了以下这条朋友圈:
作者的朋友圈截图
我的朋友圈是3月初发的,一直到了6月,尸检结果才出来,果真符合我的大体预测,她没有受任何外伤,是溺水而亡,并且被定性为“accidental”(意外)。据说尸检报告出来后,警局内部也对各种数据讨论了很久,直到最后一刻才定性为“意外”。
虽然家人对调查结果无异议,只是在后期发起了对酒店的民事诉讼,但还是有许多网友觉得对这个结果难以接受,认为警方在包庇罪犯。网上流传着各种关于谋杀的推断,有的说是酒店工作人员所为,有的说她是被喜欢的摇滚明星所杀。而我曾经花了许多个小时读了她的博客,她的Facebook,和各种英文报道。
读了27页尸检报告(这个在网上是公开的),所以我坚信我之前的推测。虽然尸检报告的某些细节和我之前的朋友圈内容不同,但大体符合我的判断。而这份报告,也让我对她的死因有了一些自己的猜测。网上认为这是谋杀,主要基于以下几大质疑,让我一一解释下。
质疑一:蓝可儿不可能靠自己进入酒店的天台顶楼。
根据3月2日几个中国人去现场拍的视频分析,酒店的内部楼梯确实被锁,只有工作人员有钥匙可以开,但是消防通道是在楼外面的,通过一个落地窗可以出去,人人都可以用,没监控头,也没报警装置。这样通向房顶的消防通道有3个。案发前就有个网友曾为了拍城市全景而这么爬上去过。蓝可儿自己爬上去是可能的,但要说有凶手背个裸尸爬这个消防梯,不太可能……
质疑二:蓝可儿自己是不可能进入2.5米高的水箱的。
蓝可儿有可能是沿着剪头所示的路线爬入水塔的
这也是最让人相信她是被谋杀的一点——她怎么爬进水箱?但其实如果看过新闻现场的画面,水箱其实有2处可以爬上去。一处是水箱自带的铁梯,另一处是通过类似消防梯的红色铁梯。然后她再从那里跳到水箱上,再打开水箱那个维修舱门,跳进去。这是我的判断。从体力上平常人可以轻松实现。试问那些说抛尸的人,一个凶手扛着1.68米、100多斤的蓝可儿,又是怎么抛进2.5米高的水箱的呢?难道会比她自己跳进去更易实现吗?
质疑三:电梯监控录影中的怪异行为无法解释。
李昌钰说,蓝可儿在每层楼都按了一下,是很机智的,是为了不让跟踪她的人知道她去了哪一层。我是不信鬼附身之类的事件的。但她的肢体语言看起来可完全不像很“机智”。她的手部姿势经常是扭曲的,所以我当时认为她可能服用了某些兴奋剂。如果为了不让人知道她去了哪一层,她倒是赶紧关电梯门走啊,可她一直在进进出出像在和谁做游戏一样。有人说,她走不了,是因为外面有人一直按着电梯门,不让关。
可后来有网友去那个酒店实地考察了,大家可以搜索一个视频叫《蓝可儿出事酒店迷思大揭秘》,发现要想在外面坐电梯,那个按键在2个电梯中间,背后就是墙上的大镜子。如果当时有人站在那里挡住电梯,也必然会出现在蓝可儿监控视频中的镜子里。而蓝可儿进入电梯后就乱按一通,很可能按到了那个开门的键,按下那个键后,门在2分钟内不会关上。她在电梯中的行为模式更像一个3岁小孩在和想象中的人捉迷藏。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她当时出现了严重幻觉。这个下面再具体分析。
质疑四:2月底,洛杉矶警方曾对外公布,已锁定酒店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们认为此人有“重大嫌疑”,但是之后却不了了之。
我没发现这篇英文报道,可能是中国媒体的误读,比如警方说把嫌疑人范围缩小到了员工,媒体就说员工是嫌疑人。
质疑五:蓝可儿为什么会全裸在水中?
6月的尸检报告中确实提到她死亡时是裸体的,而她全部的衣物(和电梯视频中穿的一样)以及房门钥匙和手表都漂在水缸中。如果是罪犯抛尸,第一,没有理由要脱光她的衣服。很多罪犯脱去受害人的衣物是为了掩盖受害人的身份,可这里却把衣服也扔在一块儿了,又是为何呢?第二,如果说她之前受到侵犯已经被脱光,那么罪犯要背个裸尸还有那么多衣服手表怎么拿?难不成提个马甲袋?如果先抛尸,也不可能仅仅为了扔掉她的衣物再回到抛尸现场。
质疑六:如果她自己跳入,为什么水箱的维修仓门是关着的?
这个质疑在我看来是唯一有价值的。我设想过一种情况,一个粗心的水管工忘记关舱门,蓝可儿跳入淹死后,水管工第二天回来发现盖子没关,就随手关上了,并没有留意里面有尸体。美国网上有技术流网友做了个测算。按照这个水箱的体积,再除以我们已知的高度(2.5米),可以知道水箱的圆截面面积,再根据图片推算出这个舱门的面积,然后根据这种材料的密度,算出这个舱门的重量。最后得出结论,需要用到相当于14公斤的力量来关和开舱门。而这个力是任何成年人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
也就是说,这个门其实就是块铁皮,并不是很重,一头由铰链连着水箱。如果蓝可儿只是把铁门竖起来留个缝,并没有完全开到180度平放,就溜了下去。那么,1.可能她自己可以伸手出来把舱门关上(我不知道水箱里面有没有铁梯);2.舱门可能会在重力或者大风的作用下自己关上;3.再或者就是我最早猜的,有个粗心的员工后来跑来关上了。由于他之前忘记关,涉及健康隐患、疏忽责任,所以他一直没敢出来承认。
蓝可儿死前那段时间是什么状态?
根据蓝可儿博客中的自我介绍,她患有bipolar depression(躁郁症)。她还提到自己虽然不喜欢人,没有能力走出去接触外界,但享受在网络上匿名和外界联系。躁郁症,又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其患者会交替出现亢奋期和抑郁期。在狂躁期,患者会感到或表现出异常开心、有活力、易怒,常会做出不计后果的决定,对睡眠的需求也往往会减少。在抑郁期,患者会哭泣、缺乏与他人的眼神交流、对生命萌生负面看法,也有自杀的可能。这个病对她的死非常关键。2013年6月,警方公布了长达27页的尸检报告。在最后几页中详细讲述了她的毒理化验报告,以及她之前在加拿大所取得的处方药在其体内的残留。我当时把每种药的中文名和作用都查了一下,它们包括:
1.喹硫平
2.拉莫三嗪
3.文拉法辛
4.安非他酮
5.右苯丙胺
我查完后的第一反应是,除了前两种,其他都是治疗抑郁的啊。而她当时应该是处在狂躁期吧。
为什么我说她当时进入了狂躁期?
1.因为酒店员工说她表现得情绪非常愉悦,变得格外健谈,兴奋不已(注意对比她在博客中的自我描述)。2.她在电梯视频中的肢体语言,也表现出了兴奋的情绪。我的理解是,治疗抑郁的药物就是让人活跃起来,治疗狂躁焦虑的药物是让人冷静下来。也就是说,这是两个极端,起的作用是相反的。那么如果给一个已经进入狂躁期的人继续服用这种刺激大脑、活跃神经的药物会有什么后果?我在网上输入这些药物的名字和躁郁症,看看会有什么结果。首先关于躁郁症的介绍中有一句话:“若病人有服用抗忧郁药物,在躁狂期建议应停药,若不停药则应该加上心境稳定剂。”那么案发时她停药了吗?她的情绪稳定剂吃了没呢?美国网站有一个专业人士解读了尸检报告中蓝可儿体内的药品残留,来判断她最近和当天吃了什么药。
我总结一下:
1.喹硫平,一种常规抗精神病药物,用来治疗躁郁症。(没吃)
2.拉莫三嗪,预防躁狂,起心境稳定剂作用。(最近吃,当天没吃)
3.文拉法辛,抗抑郁剂,转躁率较高,经常会加重躁狂。(当天吃了至少一片)
4.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可诱发狂躁。(最近吃,当天没吃)
5.安非他命,似乎和躁郁症无关,主要用于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蓝可儿可能也有ADHD.(没吃)
6.死亡当天没喝酒,也没有服用其他娱乐性毒品,比如摇头丸、大麻、可卡因。这符合许多人的证词,即当天看见她独自一人,并没有见她参加派对或者约会。
综上可见,她在狂躁期不仅没有停掉抗抑郁药物,反而继续服用能诱发和加重躁狂的药物。特别是文拉法辛,转躁率很高。而且,她当天也没吃情绪稳定剂。查到这些信息后,我感觉我的第一直觉得到了印证:她吃的精神药物太危险了。她在去旅行前可能正处于躁郁期,医生配给了她这些药,可能也是怕她抑郁了,出现自杀等行为。其中两种药的副作用是可能诱发躁狂,她旅行期间吃了至少两种,在入住塞西尔酒店不久就出现了躁狂的症状,而她却停掉了唯一可以治疗躁狂的喹硫平。
她本身已进入狂躁期,再加上药物的催化作用,她出现了精神病症状,产生了幻觉或者妄想,最终在2月1日那天出事了。蓝可儿进入水箱前遇到了什么?蓝可儿于1月病情加重,因此没有注册大学2013年1月的那个学期,所以案发时她不算严格的学生身份。她在博客中也提到过自己对于休学的失落和迷茫,她博客的引言是《搏击俱乐部》作者恰克(Chuck)的一句话:“我总是被‘我在浪费生命’的念头所折磨。”她在1月份从加拿大医生那里取得那一堆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后,独自开始了一次美国西海岸的旅行。
她于1月26日来到了洛杉矶,住进了人多嘈杂的大型廉价酒店塞西尔。她开始是和一个背包客住在5楼的双人间,可是她的室友向酒店投诉蓝可儿的一些古怪的行为举止,于是酒店在2天后把她挪到了一个单人间(关于投诉一事,是酒店律师后来透露的,应该是后来由于很多客人和蓝可儿家人对酒店发起民事诉讼时,酒店才提供的证据)。
蓝可儿刚入住时已经开始出现了焦躁不安、妄想的症状,所以也可以解释她为什么给朋友的明信片上说自己有危险。但当时她的心智还在可以生活自理的范围内,也和家人每天保持联系。虽然她的病情转向了躁狂,但她并没有及时调整药物。当然,她这种病情的转向可能也因为她服用的抗抑郁药本身就容易诱发躁狂。从尸检报告中提到的她卫生间里的地毯和衣服褶皱里的沙子,以及她穿的短裤等来看,她应该白天去过了海滩。她回到酒店后出现了严重幻觉,即电梯视频中的一幕。
她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在幻觉的指引下从15楼的窗口来到了消防梯,并通过梯子爬到了楼顶。而这时意犹未尽的她,看到了楼顶上的红色铁梯,于是又爬上了平台最高处,并从那里跳到了水箱上。她打开水箱门,把衣物、门卡和手表一样样扔进水中,随后自己跳入……
她被困在水箱中、踩水渐渐无力时也许有过一阵想逃离困境的念头,但据说当时水缸的水量大约有四分之三,那么大约有1.875米高,而她的身高是1.68米,所以她最终没有能力够到舱门。处于躁狂期的蓝可儿为什么会裸体出现在水缸里?
我知道我这样写,有些人可能还是不服。即使她有躁郁症,她怎么会脱光衣服,怎么会跳入水箱呢?有那么多人有这个病,为什么没这么做?我先回答一句,发病期间人的许多做法是非理性的、偶然的。但同时,我相信她的做法却也有一定必然性。处于躁狂期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1.症状的标准至少有下列几项:
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语量增多(酒店员工对她的描述);
③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
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如蓝可儿从爬消防梯到跳入水箱);
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电梯表现),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⑥鲁莽行为(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如裸体跳入水箱);
⑦睡眠需要减少;
⑧性欲亢进。裸体恰恰是精神失常的人最常做的事。随便搜索新闻可知,经常嗑药的人或者精神分裂的病人在机场、大街上等公共场所裸奔。我会理解为他们脱光衣服奔向户外是一种本能驱动,想要完全摆脱社会规则的束缚。
2.放大潜意识。当我们清醒时,是意识在指挥行为。可当意识或者理性被酒精、精神疾病、毒品等撂倒后呢?我大学里有一次在冬天的雪夜和朋友一起喝酒,断片后醒来,吃惊地发现凌晨自己一个人坐在学校背后山上的小亭子里,长羽绒服上满是泥泞(没犯罪发生,我是以惊人的毅力自己一路爬上去的)。后来我分析,自己经常会想上那个小亭子看看,当理性被麻醉后,潜意识里的东西就开始指挥行动了。那一刻不觉得冷啊黑啊,不觉得害怕,就是被一个执念指引,去做一件早就想做但在意识中被搁浅的事,我想患躁狂症的病人差不多也是这种状态。
3.出现严重幻觉。虽然我们不可能确切知道幻觉是什么,但蓝可儿曾在自己的日记中特意提到某个游戏中的一个情节:玩家在虚拟的公寓顶楼从下水道逃生。很可能这个游戏片段嵌入了她的意识深处,在这一刻突然成了执念。当时或许她以为自己真的在逃生,或者在玩真人版的逃生游戏。如我前面所说,她在电梯里的表现不像很害怕,反而像很兴奋。我在玩得嗨过头的小孩身上经常看到这种状态。她以为自己在参与一个刺激的游戏,于是非常“兴奋”地、“机智”地脱光衣服跳入了水箱。
如果你看过许多躁狂症患者或者精神分裂者病发时所做的事情,你就会明白蓝可儿跳入水箱并不那么匪夷所思。杀害蓝可儿的真凶是她的精神疾病和对药物的错误使用,以及家人的疏忽。家人应该自问,在她尚未治愈时可否放心让她独自远行?谁能保证她不会在旅行中被各种意外刺激?谁来保障她和接触她的人的安全(很多躁狂症者易怒,有暴力倾向)?某些药物对于躁郁症患者既可成为解药,也可能成为毒药,医生任由患者自行掌控是不是太危险了?如果不是因为错误使用那些药,我想她的躁狂期不至于到了出现幻觉、妄想的程度。蓝可儿事件无关神秘灵异,只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