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顺把英姐的话告诉公公。公公说他知道,又说事情闹到目前这样,急不得,你越急对方越高兴,越高索求。听律师的。律师说了,即便上诉到法庭,法官也不会同意他们所有的要求。
这件事便拖,拖来拖去,就有一个月。这期间在律师和美顺劝解下,英姐前夫出院后,李睿回家住。那段时间女人还住医院,家里只有父女俩。毕竟亲父女,李睿第一次回去,虽然父亲还有点气哼哼的,到了饭点还是问李睿吃什么,准备下厨。李睿没料到,一时没反应,看着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酱爆肉丁。我好些年没吃了。”父亲听了,没看李睿,直接进厨房。李睿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打开电视,听着父亲在厨房里忙活。当油炸酱的香气钻进客厅时,她的眼泪下来了,赶紧擦去。第二天上完课,她给父亲发个短信:一会儿回去。特意绕道白魁老号外卖窗口,买了一斤片好的白水羊头,在小区门外的超市,买一瓶二锅头。是她记忆里,父亲的最爱。
打开房门,她闻见菜香,走进去看见一桌子菜,都是自己小时候最爱吃的,父亲的手艺,尤其可乐鸡翅,摆在正当中,忍不住说:“爸,你做了这么多呀?”
这是她这几年叫父亲最亲、最自然的一回,把父亲叫脸红了。她盯着父亲,拿出白水羊头,打开,放到父亲眼前,又拿出二锅头,搁在父亲那一边。父亲看着她,说:“吃吧。”拿起大瓶可乐,拧开,要往李睿面前的杯里注,李睿接过来,高兴地说:“我来吧。”父亲便撒手,不顾桌上已有的半瓶酒,打开李睿买来的二锅头,斟满。李睿说:“咱俩碰吧!”父亲的杯便伸过来,说:“好。女儿,我、我对不起。”
一个月又十多天后第一次开庭,美顺去了,又见英姐。原以为英姐凄惨得不能看了,精神面貌却出奇的好,没一点愁容,相比之前还胖了,皮肤也亮。李睿说英姐心态特别好,在拘留所里吃得饱,睡得着。都说里面的伙食不过窝头馒头之类。看起来一个人不在吃什么,在心情,心情好了,吃什么都长肉。这一次不让见面,只能坐在听审席上看。英姐看到美顺时眼睛很亮,不动声色地点头。
没有判决,只说事情,讲要求,就休庭,等着再开庭。美顺问李睿:“这么磨蹭?”李睿说:“没办法,法律就是这么定的。”
三次开庭后,庭下调解,听李睿讲,最终在律师及法官的帮助下写下协议,房子卖掉,所得款项按离婚裁定时分配,就是双方各半。英姐前夫不再追究英姐刑事责任,承认有错在先,要求如果量刑,减轻处罚,说女儿还在上学,不能自立,需要母亲。女人说可以不追刑责,但要赔医疗费、脸部整容费,适当精神补偿。听得出来,李睿父亲做了工作。
英姐被判刑,一年六个月。
这时是五月份了。
判决完,终于能见英姐了,英姐先说代我谢谢赵厂长,谢谢律师,没有律师的帮助、辩护,不知道会判几年。然后说就一年六个月,很快,出来后我去找你,咱俩一块卖烙饼。
通过这件事,美顺对公公更加尊重,觉得他不光有知识,心地还好。经常嘱咐牛牛:“好好上学,跟爷爷学呢,做个爷爷那样的人。”
公公还是经常住厂,不过现在有高速路了,司机开车,两三个小时就到家了。
把师傅的事放下后,美顺想起二哥,买牛犊子的事不知怎么样了。打电话问,二哥说买着了,整花一万,养在牛圈,天天长个。说亏你了老妹,少寄来一分都买不成。整是一万。美顺又问爹娘和大哥的情况,都挺好。就把电话挂了。长途,舍不得讲太长时间。
饼店开时间长了,美顺和小区里的许多妇女都熟络起来,不买烙饼,这些人也会在饼店外站住了跟美顺聊上一会儿,甚至出主意,比如说干吗不烙馅饼、火烧?这些美顺会,跟英姐在食堂几年,干的都是这些,便添了几种馅饼,韭菜鸡蛋、茴香鸡蛋、猪肉大葱、猪肉白菜,许多人买。
只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让美顺特别奇怪。这个人是电厂职工,但是记忆里美顺对他没有印象。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几乎每晚下班,都骑着自行车买半张烙饼再回家。有馅饼后,周六日的中午、晚上,这个人也都过来,换着样地吃馅饼,偶尔烙饼。一段时间后美顺就有点奇怪,只不过被英姐的事牵着,顾不上。现在一想,就算自己烙的馅饼再好吃,或者你再爱吃,也不能天天顿顿吃,不烦吗?告诉婆婆,婆婆说这个人像是热力车间的,姓什么不知道。可这个人认识婆婆,有时叫王姐,说:“王姐给我来四个馅饼。”婆婆就给人拿饼。美顺说过之后,婆婆也觉得怪,有一天等他走后,婆婆问他身后的一个女人,说:“他姓什么呀,我知道是厂里的,不知道人家姓什么?”女人说:“大郭子,姓郭。”问在她身后一个男人,“你们住一个楼,他叫什么来着?”男人说:“郭庆祥。”女人说:“对。”告诉婆婆,“热力的。爱人去世了,现在一个人,整天就这么凑合。”婆婆问:“他爱人谁呀,这才多大岁数就没了?”女人说:“不是咱们厂的,邮局上班。白血病,没了。大郭子没少花钱,可还是没了,挺好一人。”婆婆说:“这郭师傅不会做饭呐?”女人身后的男人说:“会做。不爱做!家里家外就他一人,做个什么劲呢。”几个人买完饼也不走,站在外面你说我说。美顺才知道这个人姓郭,其实没突出地高过谁,壮过谁,可认识的人都叫他大郭子,打年轻就这么叫。爱人是邮局职工,五十岁时退休。去年回单位体检,查出白血病,住院,化疗,兄弟姐妹中都没找到能匹配的骨髓,半年前走的。他们有一儿子,结婚两年了,生一男孩,在北五环外买的房。大郭子不愿意去儿子那儿住,怕儿媳妇不乐意,当然也不愿意儿子一家过来,说公公媳妇不好相处。现在一个人住一套两居室。
女人说:“什么不爱在一起住?就想再找一个,刚五十几,还棒着呢。”众人便笑。婆婆问:“找了吗?”女人说:“没有呢吧?”问那男人:“见过吗?”男人说:“我哪知道,找着了他也不告诉我呀。不过看着不像找了的。没见往家带。”一个正排队的男人说:“带还带你们家让你见见呀?你谁呀?”
听着众人笑,美顺心里一动。晚上就打李睿手机。李睿说我正逛商场。但是美顺听见一个男孩子的声音,想可能是李睿的男朋友,闲说两句就把电话挂了。
不想转天早上李睿打过来了,问美顺是不是有事?美顺说:“你一个人吗?”李睿调皮地回:“是呀?”美顺就笑,说:“就想知道你什么时候去看我师傅,叫上我。我想她了。”李睿说:“行。等我安排一下,咱们赶个礼拜吧?”
看见美顺,英姐特别高兴,说:“夜里睡觉我还梦见咱们两人烙饼。早晨起来我就琢磨:梦那么真亮,是不是美顺要来看我啊?刚才我正和面,管教叫接见,说你女儿。我还说想错了呢,原来你们俩一块来了。”便闲说,原来英姐入狱后表现好,又是党员,被管教安排到监狱食堂,干老本行。
借这话头,美顺就说起饼店,怎么生意好,又添了馅饼。顺势讲大郭子,多么奇怪,前几天才听说是媳妇死了,白血病。英姐说:“我知道大郭子,人挺好的。他媳妇我也见过,一块去过食堂。不过怎么这么倒霉呀?退休才几年哪?真是好人不长寿,坏人祸千年。你说这事怎么净往好人身上摊哪?”
上午去监狱,下午才回来。六点来钟,大郭子过来,说:“王姐,给我来四个猪肉茴香的。”婆婆说:“茴香的得等会儿,在铛里呢。”大郭子说:“行。”就闪出窗口,让别人先买,口里说:“中午我过来,没开门。怎么歇了?”婆婆正要答话,美顺接过来,说:“郭师傅,对不起啊,我去监狱了,看我师傅去了,中午没回来。”大郭子说:“没事,我这就一顺嘴……怎么你看你师傅去了?英姐怎么样啊?”美顺说:“可好了,还干食堂,郭师傅认识我师傅呀?”大郭子说:“那怎么不认识?天天中午上食堂打饭。别说英姐,你我都认识,你叫刘美顺,是我们王姐的儿媳妇儿,你丈夫长生,在技术科打杂。咱就是不熟,没说过话。那么多人打饭,你哪记住谁跟谁去?这点不如你师傅,这厂里人差不多的人英姐都认识。不过那年你们两口子把冯永打了,全厂人都知道你了。到现在冯永的耳朵都缺一大块,背地里大家都叫他缺耳、缺缺。”外边排队的便乐,大郭子继续说,“不过当面没人叫,让他听见哪行?非打起来不可,谁招他呀……得,王姐,谢谢您了。是四个。美顺,你师傅人好,这一回的事全厂人都知道,都骂那老爷们不是东西,活畜生。三刀不解气,应当再多砍几刀!前几天我们几个工友聊天还佩服你们俩呢,说真是什么徒弟出什么师傅……”一个人说:“说反了吧?应当是有什么师……”大郭子说:“没反,先有徒弟打冯永,后有的师傅拼命。”
就这么熟了,再来就主动打招呼。有一回大郭子来时正赶没人,美顺就说:“郭师傅你咋天天吃这个?”婆婆也接嘴,说:“就是,你也不换样儿。”大郭子说:“得了,估摸您也听说了我们那口子没了的事。儿子结婚走了,家里就我一人,炒什么?弄什么呀?没心情弄,糊弄一口得了。”婆婆说:“您今年有五十吗?”大郭子说:“姐姐!哪儿还找五十去?我都五十五了,再俩月就五十六了。”婆婆说:“五十六怎么啦?五十六也能再找一个,非得一人过?”大郭子摇头,说:“谁跟我呀?”婆婆说:“你怎么了?没病没灾的。有工作,将来有退休金。不如谁呀?”大郭子小声说:“我这儿还欠着债呢。谁跟个欠债的?都说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我真体会着了。按说我们两口子工资奖金还算可以的,又不乱花,没少使劲攒。儿子结婚,买一套房,首付。然后置办家具,买车,办婚礼,我们两口子攒这一辈子的钱,就没吗了。还想着怕什么呀,她有退休金,我还能干几年。她退休了就没闲着,她哥哥给找的,大学里当宿管,一月两千。我们就吃这两千。她退休费,我工资奖金,尽量不动。哪知道她这么一病,住院,化疗、输血,不到一个月就折腾没了,净自费了,多贵呀!可多贵我也得给她治呀。不瞒您,现在我都不敢看我的兄弟姐妹,不敢到人家去,叫吃饭聚聚我都推。欠人家钱。都是工薪家庭,去了我怎么面对呀?说出大天我得把人钱还了吧?有的还不如我挣的多呢。当初人帮你了,现在你不得紧溜还吗?”婆婆同情地叹了一口气,说:“可惜就这么也没救过来。”大郭子也叹气:“其实我媳妇他大哥配型成功了,当时差一点我就卖房了,移植手术加上给大哥钱,怎么也得一百多万,没钱了,借不着了,只能卖房。谁知道临要手术,人大哥不干了,怎么求都不行。后来一说,不赖大哥。大哥六十七了,老婆、儿子死活不同意,不要钱,要命。大夫怎么解释人都不听……嗐,王姐,我媳妇把房给我留下了,人走了。我特别有愧,什么好吃的到我嘴里都跟木头渣子似的。”婆婆说:“已然这样了,也别这么想,这都是命。”
大郭子便挥手,说:“不说了,都耽误你们做买卖了,走了。”
看着郭师傅走开,美顺凑到婆婆身前,小声说:“我想给师傅说说,您说行吗?”婆婆一愣,马上明白过来,小声说:“我没干过这事,我也不知道行不行。不过看两人都苦命,兴许差不多。”美顺便追出店外,见郭师傅骑上自行车,正走,赶紧追着叫:“郭师傅,郭叔。”郭师傅停车一愣,看着美顺,上下摸兜,说:“呦!我没给钱吧?”美顺说:“不是,给了。您下来,我想和您说事。”
大郭子很小心地问美顺:“怎么了?什么事啊?”美顺鼓足勇气说:“我想把我师傅介绍给您,不知道行不行?前几天看我师傅,说起您,她说您是好人,可我不保证她同意您,就想问问您同意吗?”大郭子说:“不、不行吧?我这情况,就一工人,英姐好歹也算干部呢,坐办公室……”
再一次探监,美顺把郭师傅的话告诉英姐,英姐说:“我算哪门子干部?就一碎催!前两年刚给我转成职员,到退休也就这样了,再者,他怎么不想想我是犯人呢?”
李睿就在旁边,出了监狱,李睿要了郭师傅的手机号,说:“我得先看看,姐姐你这么大一个事一直瞒着我。”
又一个休息日,李睿带着自己的男朋友,真去了郭师傅家。下来时告诉美顺:“我同意了。”婆婆对李睿说:“新鲜,你妈找老伴还得你同意?”李睿说:“我得替她把关,相同的错误不能再犯。”美顺正和李睿的男朋友说话,叫声李睿,一指男孩子,问:“我师傅知道吗?”
监狱方面通情达理,一说给英姐介绍老伴,特别让他们单独相处了半小时。这一次是李睿带郭师傅去的,不过据李睿回来讲:成功。
美顺还不大放心,担心李睿年轻,看不太准。但也不好意思问郭师傅,加上郭师傅也不过来买饼了。婆婆说:“媒是做成了,少一买主。”美顺就笑,说:“少就少吧,不缺他一个。”
快到国庆节时,礼拜六下午,美顺正在店里忙活,郭师傅走过来敲窗户,进屋后告诉美顺:“我去看你师傅了,她挺好的,减了半月刑。非让我回来后告诉你。我可告诉了啊。”美顺高兴地笑,说:“谢谢呢。”郭师傅说:“谢什么呀,我得谢你。快国庆节了,给你一匣点心。收着!英姐吩咐的,她让的,你不收她不答应。”
郭师傅走后,美顺特别高兴,为英姐也为郭师傅,等婆婆来了,先给婆婆一块点心,婆婆说:“行哎,还是稻香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