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〇年新年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疫病冲击社会,世界秩序重置,未来就算好过来,也要留疤。
眼下台湾的疫情控制得宜,大众仅分担暂时的生活不便,但不算有迫近的存亡要胁。一个普通百姓,不是富商贵胄,灾损有限,只需稍微离断网路喧哗,好好洗手,吃饭睡觉,按鲁迅告诉家人的:“管自己生活”,将之静静度过去,就算是大难不死。
疫中,居家隔离成为一种状态,外地返台的人要自我隔离观察,好些机构开始让雇员在家工作。隔离中,三餐都在家吃饭,总要有点办法。
我离开办公室,在家工作已有几年。除学校兼课,多数时间接案工作。家在郊区,邻近无市场,传统的和超级的都没有,原本即常态性居家隔离。保持在家囤粮,料理自己和家人的饮食,有零星心得,记于此,或可供疫中生活参考。
我原来一周至少上传统市场一回,疫中频率相同,只稍微收敛平时随遇随买的任性,对琳琅货色,起了分别心。
叶菜类不易久存,减买。改买耐储放的蔬菜,一旦须隔离,两周内不会烂腐的西洋芹、番茄可买;常温可储存的瓜果,南瓜、冬瓜放在墙边;菇类备一点;白菜和高丽菜(卷心菜)各一颗,且遇缺必补。白菜和高丽菜都密实,以容积换算成可变化的菜色,实非常经济。并常备红白萝卜、洋葱等根茎类,无论凉拌菜、炖菜、熬汤皆用。
到地方农会买土鸡蛋,二三十只蛋装成一箱,存冰箱里。鸡蛋各种好,能烧无数菜色。疫情期间,美国人突然抢购起小鸡,如意算盘就是自家产蛋,也算远虑,有蛋一切好说。
肉吃得不多,故在传统市场买黑猪肉,贵一些,将肉丝、绞肉、排骨分装,平摆冷冻。台湾的虱目鱼、鲭鱼味道好,算是永续鱼种,也存一点。
干粮。除了米须常备,最好能备豆子。此事古有明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船上就孵芽菜,还带上石磨,将黄豆磨成豆浆,添盐卤做成豆腐。
东、西方干面,各备一种。
东方干面,用台南关庙面,购自迪化街“胜丰食品行”。此铺位置,是迪化街上最早商店,房屋格外低矮,手绘的绿豆粉丝招牌,颜料色泽大褪,但美术字写得好看,值得留意。在此买关庙面,品项齐全,从面线细到缎带宽度,尺寸多种。我偏爱细面,关庙面含盐,特别弹,熟得快。给自己拌碗面,烧水开始,同时在大碗里搁油、酱油或盐,酌量下醋。面熟入碗拌了,同锅烫把青菜,要不了十分钟就上桌。较任何外送迅捷,也较一切过度包装的市售干拌面经济。
西方干面,自是意大利面。家里固定备几包意大利产的石臼研磨意大利面。表面粗糙,能衔酱汁。搭配意大利面的酱汁,要费时去熬,像肉酱面这样的也有,有时材料简单到只将蒜片、辣椒,以油一煸,落熟面兜匀即好吃。
又备在来米粉和中筋面粉各一袋,米粉加水能炊粿,面粉加水能摊饼。
一切预备,无非为了日常生活中,乃至不巧必须居家隔离,能吃上起码的真实食物,不必凑合太多加工食品。
在家工作的职业妇女毫不悠闲。故我一次做菜,会备两餐分量,是给自己带便当的概念,只是不必然装在便当盒子里。工作中段需要用餐,饭菜一瞬即得,实行几年,从单人生活到两人共食,都深感明智。
首先熬些肉汤,冰存备用。
市场买鸡,请肉贩代为去骨,加购两副鸡架子、几个鸡爪。鸡肉烧成主菜,骨头则飞水后熬成鸡汤。有时也用排骨,大骨、软排、子排混买,熬起来汤头醇厚,且有一点肉吃。老实熬汤,室内都是香暖的蒸气,一种家里有人的气味。
肉汤冷藏可存几天,也能冷冻。肉汤为基础,加笋片、蛤蛎,得笋汤;加许多蒜、白胡椒粒和香料,成潮式白汤肉骨茶;将大量番茄、洋葱、高丽菜和意大利式干香料一起炖软,即得蔬菜汤。两片面包兼着蔬菜汤吃,就很饱人。
肉汤里能投的东西太多了,加冬瓜,加萝卜,打蛋花,煮杂菜面,做火锅汤底,加馄饨汤圆丸饺。汤是救星。
此外还渍点菜。大把蓬松蔬菜,渍完缩成一碗,是计较冰箱空间的心得。将青江菜或小松菜盐渍,水分挤干,密封在冰箱搁几天,就成雪菜。肉丝打水,薄腌白酱油、绍酒、太白粉,与雪菜同炒,作为汤面或干面的浇头,素简和隽。
春季,夫家表弟媳,教我腌莴苣笋。莴笋去厚皮,盐腌半个钟,去涩水,可做凉菜。口感脆爽,泽如玉石,带有莴苣清香。若嗜辣,另取小锅,加热两勺白芝麻油,煸一点花椒、蒜片、辣椒片,出香熄火,将香料油倒进已入味的莴笋。
一次料理蔬菜,可吃上两天的例子太多。秋葵、玉米笋、花菜、芦笋、四季豆、茄子……盐水烫熟,一半当下吃,蘸点酱,另一半存冰箱。隔日爆香蒜片,冷蔬菜入锅,以蒜油兜热。
春夏是筊白笋产季。一回爸爸去埔里办事,带回一批当日鲜采的筊白笋,农民交代,带皮水煮十分钟可食。离土未久的蔬菜,还精灵有神,如同鲜笋片刻不应耽误,夜深了,仍立刻煮起来,沥水摊凉,即刻冰存。做两回吃完。
冷食筊白笋,切片蘸姜汁酱油吃,极甜,两三分钟就备妥,几乎是速食。余下的又冰两日,煎肋眼牛排时,将筊白笋对剖,铺进锅中,以余油烙出焦痕,作为配菜,更甜。
汤熬上,又渍了菜,再来是煮饭。
家里虽有电子饭煲,但我更常在火上煮饭。用厚底厚壁又带盖子的锅即可,比如我妈妈的砂锅。压力锅也可以,图它合金底厚,蓄热效果好。不上压力盖,改用玻璃盖,便于观察。铸铁锅能成,玻璃锅也没问题。依照饭量和心情决定,毋需迷信杂志上这土锅那土锅的。饭好吃,大致是米的缘故,得好米,技术又可以,就得好饭,锅能加分,不能化腐朽为神奇。
米洗数趟至水清,浸水二三十分钟。彻底沥干倾入锅,我家吃弹牙分明的米饭,故米一杯水一杯,不能更多。软饭,水就多点。上盖,大火。水沸腾时,蒸气开始喷出锅外,此时将炉火校至最微,续煮十至十四分钟。若用土锅或铸铁锅,观察蒸气消弱,声音静下来,饭香流泻即熄火,过程诗意。玻璃锅更容易,目视水分蒸干,米粒发亮即止。接下来任何人拿刀架着脖子,也不掀盖,焖二十分钟。
明火煲饭,特别有荒野求生之感。不用电力和机械,而将饭煮得更好,费时更短,粒粒皆亮,老辈人其实都会(从前人还烧柴呢,那是另外的境界了),咱是米文化养出来的人,我以为在直火上将生米煮成熟饭,是一生受用的技能,最好连儿童都尽早学会。
一次最少煲两合米,煮出四碗饭,我家吃得少,可分五碗。米量太寡,饭容易烧干,不如多煮。当餐用量外的剩饭,分装冷冻备用。
接下来,就是大同电锅的事了。本地家户,可以无烤箱,无微波炉,无气炸锅,但电锅总是有的。
若前一天家里做了炖菜,如咖喱、红烧肉,或冬瓜蒸肉饼这种绞肉菜,放到隔天,风味就更融合些。午餐时刻,以电锅复热炖菜和冷冻米饭。另取小锅,将汤煮滚。同时间,将凉菜取出盛碟。不到一刻钟,两菜一汤即得。
中午加热饭菜的轻盈时刻,我时常回想从前上班族的时光。
同事们相约午餐,往往全员未齐,等来等去人已饿穿。上班族的午休,其实比什么都贵,那是一日之中,少数不被薪金买断的时间,是资本体系中的夹缝求存,不经意中蚀掉许多。居家工作者独自午餐,难免怀念可爱同侪间的笑闹,但不怀念当时的用餐品质。
一场大疫若能迫使太平盛世中的娇人,重新面对生活基本技能,也算祸福相倚,实用的预习。人实在渺小,须尽量自强。煮饭即自强,喂饱自己照顾他人,以应人生万变,一直一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