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有漏洞的脑洞

03 有漏洞的脑洞

M3出土的铜鉴上腹部有一段金文,三竖行,共计16个字。我最怕认金文,只好广泛求助国内大咖,最终厘定内容是:十九年蜀守斯离造工师狢丞求乘工耐。行文格式为战国秦器风格,内容包括制作器物的时间、具体监制人、工师、工匠,意思是在某一位秦王十九年的时候,蜀地一名叫斯离的长官督造了这件器物。

居然,《史记》中还真记载有这么个人:(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尉斯离与三晋、燕伐齐,破之济西。

斯离是秦昭襄王时期的一名军官,二十三年即公元前283年在多国联合发兵伐齐事件中,他以“尉”的身份率兵参战。这和墓葬中出土玉具剑、兵器、多层棺椁、墓主年龄和性别都吻合。

秦国与“尉”有关的官职有国尉、校尉、郡尉、都尉等等。国尉是中央直属官职,负责划分作战区,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即战事总指挥。秦国曾任国尉的仅两人,一个是昭襄王时期的白起,一个是秦始皇时期的尉缭。

地方的军事长官是郡尉或都尉,平时负责训练地方部队和壮丁,维护治安,战时领兵打仗。斯离伐齐时的官职,我推测应该是郡尉,根据有三个:一是《史记正义》明确解释“尉,都尉”;二是这个时期国尉是白起;三是铜鉴铭文写着他是巴蜀地区的地方长官“蜀守”。但是消息公布后,有些研究古文献的学者认为尉应该“理解为‘国尉’为宜。即昭襄王十九年斯离为蜀郡守,至迟二十三年时已经升任国尉,成为中央武官,如此率军出征齐国更为合理”[1]。但细想想,谁说地方兵就不能代表国家外出打仗呢?秦国攻打楚国,可没少派川军团。

铜鉴及铭文(摄影:张杨力铮)

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一、二号坑,已经有很多文章考证,二者分别象征地方军和中央军,“将军俑”的真实身份是校尉和郡尉。不知不觉间,我眼前飘过斯离的身影:头戴鹖冠,身披彩色鱼鳞甲,体态魁梧,额头布满皱纹,双手交于腹前,气宇轩昂,淡定自若。这不正是我发掘过的那个“老九”吗?

官职和爵位是两套相结合的身份标志,爵位共有二十级。尉是斯离的官职,他的爵级是多少?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遇到秦贵族,激动之下不断给张杨发任务单:查。这下不仅休假兑现不了,又得连夜加班。

文献检索显示,秦国能独立率队打仗的人先后有白起、王贲和王陵。白起自昭襄王十三年为左更或左庶长,独自领军攻打新城,左庶长属于十级;四十五年五大夫王贲攻韩取十城,四十九年十月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五大夫是第九级。再低的级别没有独立领兵的文献记载,斯离爵位应当不低于五大夫。

蜀守、秦尉,督造铜器、带兵打仗,考古实物和史书记载如电影镜头来回切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又脑洞大开了。

文献记载,斯姓是蜀之西南夷种[2],西南地区有“斯族”这样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昭襄王期间张若是蜀地非常重要的外派京官;斯离带兵打仗,五大夫以上级别。

考古发现,文字刻在铜鉴上,鉴可以沐浴又可以鉴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有警示的寓意,铜镜与铜鉴是一回事;M2出土耳部刻有“张氏”的铜鼎;斯离督造了铜器,M3墓主性别男性,M3年龄45~50岁,身份高贵,曾为武士。

惊天秘密!原来带兵打仗的秦尉斯离是巴蜀地区的旧贵族。他在历次蜀地叛乱中保持了归顺中央的坚定立场,专门铸造铜鉴表明心迹。张若与斯离是搭档,一个任郡守,省长;一个任郡尉,武装部部长。珠联璧合。M3墓主是斯离,率郡县兵伐齐之后留在了咸阳城。

演绎合情合理,心中小有得意,一大早兴冲冲地追着申先生和张杨,分享“深思熟虑”的成果,不料他们二人冷静地听完,不约而同地抡起了“大棒”——器物的督造者≠最后的拥有者。督造者反映的是物勒工名制度,非物勒属名。

我自是不认输,脑洞有漏洞并不是错误。惠文王初并巴中地区,以土著贵族任蛮夷君长,又嫁秦族女子和亲,给不低于四等不更的爵位。秦昭王与巴人盟誓“秦犯夷,罚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在不闹独立的前提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斯离是巴蜀土著出任郡守又有何不可?

况且秦国有招贤纳士的传统,专门为引进的人才设“客卿”职位,百里奚、商鞅、李斯,外来人在秦国统治阶层有一席之地。但是,客卿毕竟是客,不可能一点儿都不防范。

有一位和斯离官职相同的人,秦尉错,他为客卿时与白起是搭档。白起是谁?战神,昭襄王时期王室的肱股之臣,尤其受昭襄王之母宣太后和国舅魏冉的信任和重用。白起就像是秦尉错的影子,以致史书将二人的事迹张冠李戴,他俩的搭配组合体现了秦王政治手腕的绝妙——监管和拉拢。这样一想,我觉得土著人斯离和空降大员张若在蜀地搭班子不是不可能。

关于M3墓主是谁,我和两位先生争辩得面红耳赤,鉴于蜀守斯离、秦尉斯离是国之栋梁的共识,我们又握手言和了。

宁夏出土铜牌饰(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1] 但昌武:《“十九年蜀守斯离”铜器铭文及相关史事考析》,武汉大学简帛网,2019年11月9日发布,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449.

[2] 参见《资治通鉴》、《史记·西南夷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