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美国制药行业的基本信息

6.2 美国制药行业的基本信息

在梳理完默克公司自身的特点之后,库雷斯将注意力转向了该公司所处的制药行业。美国主要制药公司的相关数据请详见附录6B。

6.2.1 制药公司的定价和需求

制药公司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对缺乏。由于第三方支付(如政府、保险公司和大型企业雇主)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美国消费者对药品价格并不十分敏感。需求缺乏弹性意味着制药业是具有抵御衰退能力的行业。

药品需求对重大的人口结构变化较为敏感。美国65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口一直在增加。这个被称为“美国老龄化”的现象预示着对药物需求的增长。然而,药品费用的第三方支付在老年群体的覆盖范围有限且支付不统一,因此,这些老年人相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对药品的需求更具价格弹性。

6.2.2 整合和合资企业

在历史上就有着低于平均行业集中度的美国制药业由大量的中型制药公司组成。然而最近几年,合并的趋势在减少公司数量的同时又壮大了制药公司的规模。著名的收购兼并案例有:史克·贝克曼公司(SmithKline Beckman)与必成集团(Beecham Group)高达160亿美元的兼并;布里斯托尔·迈尔斯公司(Bristol Myers)以115亿美元收购施贵宝(Squibb)制药;瑞士霍夫曼·罗氏制药公司(Hoffman-La)以21亿美元收购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60%的股票;马里昂实验室(Marion Labs)与梅里尔·道医药公司(Merrell Dow)的合并;美国家用产品公司(American Home Products)以30亿美元并购了A.H.罗宾斯公司(A.H.Robbins)。

这种整合的趋势将放缓,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合资企业。具体的例子包括:默克公司与Repligen公司合作开发一种艾滋病疫苗;强生公司与默克公司合资销售非处方药;默克公司和杜邦公司共同研发和销售心脏病和高血压药物。

6.2.3 市场趋势

1984年的《沃克斯哈奇法案》(Waxman-Hatch Act)简化了对于仿制药的监管审批过程,使得制药企业更容易在市场中销售仿制药。美国仿制药市场因1988年的《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法案》(Medicare Catastrophic Coverage Act)而迅速增长。此外,未来几年将会有一批关键药物的专利保护到期。同时,医疗改革的推行将会增加廉价仿制药的需求。而大型制药公司也会加大仿制药的生产以减轻仿制药使用增加所产生的利润压力。

美国健康维护组织(HMO)通过广泛的决策能力和强大的购买力组织并建立了药物使用方案。此外,调查发现患者在药物选择过程中正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因此,制药企业必须考虑的不仅仅是吸引医生,还包括患者本人。

6.2.4 国际竞争

美国制药企业生产了世界药品市场大约40%的药物。尽管大多数其他国家采取了价格和(或)利润监控来限制药品价格,美国至今为止没有类似的管控。例如,欧洲国家过去20年药品价格的涨幅大约是一般通货膨胀率的一半。比较起来,美国同期药品价格的增长超过一般通货膨胀率的三倍,这样的定价差异给非美国的制药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机会。美国的药品市场同样被增速惊人的非法专利规避和出口限制所侵蚀。

美国公司对国际销售的显著依赖也意味着药品行业利润受到美元对其他货币价值波动的影响。美元走强将导致美国出口药品竞争力减弱从而损害医药行业,因为非美国产品会变得相对便宜。

6.2.5 美国政治、监管环境

克林顿政府强调更广泛的医保政策可能带来药品销量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业内对该政府更严厉药品限价措施的担忧。Value Line评级系统表明,在克林顿政府下,相对于通过涨价来获取利润的公司而言,那些依靠大量销售的公司更容易获得成功。(Value Line Investment Survey,Ratings&Report,November6,1992,P.1257)

目前,美国制药公司在波多黎各 [1] 的营业收入可免除美国联邦所得税。一些立法者认为,这种减税优惠政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制药行业的暴利现象。总统当选人克林顿以支持减少该行业减税优惠政策的计划而出名。

1992年4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宣布了一项新的计划,用以加快新药制造及审批过程。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程序修订,预期将把目前药品测试和获批的平均时长从10年缩短至少6年。

[1] 波多黎各(Puerto Rican),正式名称为波多黎各自由邦,是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自治领地,面积8959平方千米,位于加勒比海大安的列斯群岛东部,北临大西洋,南濒加勒比海,东与美属、英属维尔京群岛隔水相望,西隔莫纳海峡同多米尼加共和国为邻。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