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993年1月,默克公司有约38000名员工以及91000名股东。1989年和1990年,各海外子公司的销售量占比47%,而1991年为46%。公司最主要的产品包括抗高血压和心绞痛药Vasotec(沃热泰克)和Prinivil(赖诺普利片剂),抗生素Primaxin(皮平马科星)和Mefoxin(头霉噻吩甲氧头孢菌素钠),抗消化性溃疡药Pepcid(法莫替丁),Recombivax HB(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以及抗溃疡病药Prilosec(奥美拉唑缓释剂)。默克公司的财务数据详见附录6A。
6.1.1 战略目标默克公司的最大战略目标在于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引领科技和医疗的进步。年度目标包括:在销售量增速、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ROA)上保持行业领先。操作上,默克相信科技和研发(R&D)是长期发展的关键。事实上,该公司1991年在R&D上的投入是10亿美元,这个投入占当年全美药品业R&D投入的10%,也占当年全球R&D投入的约5%。据默克公司1991年年报,该公司将在1992年增加R&D投入至16%。
6.1.2 结构重组默克公司意识到,药品行业在研发、生产和营销上正日趋国际化。基于此,公司决定展开全球范围内的重组,以增强生产力,并注重发展战略联盟。此次重组影响到其海外销售、疫苗出口以及生产。
特别地,默克公司创设了一个人类健康部(Human Health Division),负责处方药的全球销售。该部门的设立使默克公司在美国及全球的营销得以加强。该部门之所以创设,也因默克公司洞察到如下事实:美国医疗保健服务系统的改变正使得传统营销技巧变得过时,管理型医疗保健企业、健康维护组织(HMOs)、医疗机构等在默克公司客户群中的占比正在增加。疫苗部的设立,旨在通过内部科研和国际战略联盟寻求发展机会。生产部联合了31家化学和制药厂,合并成为一家全球性组织。
1991年,默克公司的主要战略联盟包括与阿斯特拉公司(Astra AB)、杜邦公司(DuPont)、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的联合投资。阿斯特拉·默克公司联合生产抗消化性溃疡药Prilosec(奥美拉唑缓释剂)、抗高血压药Plendil(波依定)。杜邦·默克制药公司生产的心脏造影剂Cardolite(卡德莱)、抗凝血制剂Coumadin(香豆定),以及IV Persantine(双嘧达莫IV),同时还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进行联合研发。强生/默克消费者制药公司的基本发展战略是将默克公司的某些处方药开发出非处方版本,第一种试开发的药物是默克的Pepcid(法莫替丁)。
6.1.3 医疗改革中的定位默克公司发现,以美国社会可承受的成本来实现人人享受医保的愿望极具挑战性。1991年,美国全年医保账单近7500亿美元,比7年前增了一倍。不仅如此,当年仍有3400万美国人缺少甚至没有医保服务。
默克公司强调,药品是医保系统中最能体现成本-效益的部分,因其可避免不必要的高价诊疗。在过去20年中,药品花费占医保账单的比重在持续下降。
该公司原则上主张每位公民应该获得必要的医保服务和药品,并承诺将与各公共机构和私营机构合作解决此问题,以及保持一种创新和勇于承担风险的行业环境。
6.1.4 展望默克公司预期未来仿制药和海外企业带来的竞争将会加剧。此外,该公司预期传统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将进一步转变,更多转移至保健服务组织。该公司认为这一趋势将使私人医疗领域及政府资助医疗领域的成本增速放缓。默克公司期待通过获取审批、研究合作以及其他战略联盟的方式获得新产品。该公司正计划着适应欧洲共同市场上的经济一体化,并呼吁各成员国在新药的管理审查、药品定价、医疗偿付系统、药品责任、专利恢复法方面采取统一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