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下来,除了N-back有些像奇技淫巧,其他的练习方案都很朴素。本章内容与其说是向大家兜售解决方案,不如说是给大家一份旅行指南。目标总是吸引人的,但上路终究要付出成本,何况有些地方,你不一定真想去。
在准备撰写本书的时候,有一类读者画像是很清楚的,我把他们称为“能言善辩神话崇拜综合征患者”。在观众眼中,隔着看不见的“强准备”和“媒介魔术”,媒体上的语言表演者犹如在表演巫术,看得观众神魂颠倒,一边自惭形秽,一边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表演成那样。这里的观众不是别人,正是某个阶段的我们。在这个意义上,我希望本书是说话领域的《走近科学》,即便在你看来,我是在通过表演巫术来说明这不是个巫术,但我希望你能分辨出哪些是功夫,哪些是把戏。
我要“鼓吹”的观念其实很直白:“没什么了不起,你上你也行。”问题只在于,在看清楚了巫术的秘密之后,你还想不想上。我个人的主张是,不要迷恋这个神话,而要带着这些认识去回应生活中的具体挑战,也许是一次演讲、和重要的人谈话、应对社交场合的尴尬等。搞定这些问题,并不需要我们成为一个理想意义上,或幻象意义上的“会说话的人”,这种肤浅的追求只会让你沦为平庸,你要关注的,是论证原理、权力结构的张力、深化关系的原理、逻辑的本质……是那些关乎“所以然”的东西,当然,如果你并不关心这些,目标索性就是成为巫师来诱惑世人,那就另当别论了,把本书当成工具书看的读者,读到这里足够了。
剩下的人,请随我进入本书后半部分,探寻关于“逻辑”的一切。如果说语言学、符号学是破译“语言黑箱”的一把钥匙,那么逻辑则是我们在黑箱中划出的最为清晰明朗的一片区域,人们在这块狭小逼仄的区域里构建出了无限宽敞的意义空间。我们眼中冰冷的逻辑,比巫术和魔法更神奇。
[1] 2008年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报告称,“尽管有这些限制,我们的发现仍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它们提供了通过认知训练来增强流体智力的证据……发现认知训练可以改善流体智力,有里程碑意义,因为这种智力形式曾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改变的”。JAEGGI S M, BUSCHKUEHL M, JONIDES J, et al. Improving fluid intelligence with training on working memory[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8, 105(19): 6829—6833. 2014年一项针对近20项N-back研究的荟萃分析论文指出,“N-back训练对改善流体智力的积极影响虽小但意义重大……几周左右的短期训练可以对重要的认知功能产生有益影响”。AU J, SHEEHAN E, TSAI N, et al. Improving fluid intelligence with training on working memory: a meta-analysis[J]. Psychonomic bulletin &review, 2015. 也有学者指出这个训练效果的可迁移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仍旧认可该训练对工作记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见Melby-Lervåg M, Hulme C (2013)以及Soveri A, Antfolk J, Karlsson L, et al.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