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阿里校友新年峰会发言
大家好,非常开心见到这么多阿里校友,特别是在疫情之下,能有这么多阿里校友聚在一起是件非常难的事情。
每年新年峰会都会让我来讲几句话,我也每次都会问:“我们的同学希望听什么呢?”如果有收到一些回复,我的讲话就会更有目的性一些。今年把问题抛出去之后,收到了大概50名同学的回复,我把问题大概分了一下类,50%是关于个人问题的,30%是关于公司文化的,20%是关于创业的,我觉得这些都很有意义,值得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个人方面,很多同学在个人方面都有一些困惑,会想:“我应该怎么去平衡工作和生活?我该何去何从?我该怎么做选择?怎么实现晋升?怎么去照顾我的前途和家人的前途?”这些问题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次是公司文化方面,大家有提出疑问:“阿里这么多年了,阿里文化是不是已经被很多不同因素影响?我们怎么可以回到初心呢?”
最后是创业方面,关于创业我也有收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一个创业的女孩子说:“我创业之后才发现原来创业真的很辛苦,要付每个人的薪水,每天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我还不如回去做个高管算了。”这些都是她的肺腑之言。
还有一个阿里同学,有一个新的创业公司看中了他阿里文化的背景,想请他到公司去整理文化,他问我怎么做更好。
三个层面的问题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总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我们的初心是什么?
个人有初心,公司创业也有初心,我想到答案之后,灵感来了,马上拿毛笔出来,写下了“无忘初心”这四个字,送给大家做书签。
总共三个部分,那我从个人层面开始和大家详细探讨一下。
个人层面,我们首先要明白:初心是要知道“我是谁”。我Savio是谁?我马云是谁?知道“我是谁”是很关键的。要是不知道你是谁,你就不可以说:“我能在这个世界上,在我的生活、我的家人、我的团队、我的公司、我的工作中做出重要的贡献。”
知道“我是谁”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还要懂得因果,知道了“我是谁”之后,你就知道了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很多人的初心是:“我想赚钱,我想晋升,我想过得舒服。”这是什么呢?这是果。
因是什么呢?比如你对某一批目标客户做出了贡献,这个贡献就是一个因,你做出了这个贡献之后,得到的晋升,得到的财务自由,得到的选择的自由,这个是果。
千万不要因果倒置,很多人都很直白地说:“我想做个百万富翁、千万或是亿万富翁。”但是他们忘了到底要做一些什么增值的事才能有机会得到想要的晋升、财富等等。
这其实是由性格决定的,也是个人的选择。
有一个同学问:“Savio,你活得比我们长,你对自己的人生是什么感受啊?”还有一个同学问:“Savio,你碰到重要的选择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我回去想了一下,觉得这个很关键的东西实际上是由性格决定的,它取决于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Savio,现在的年轻人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你是一个吃亏的人吗?你是一个可以接受吃亏的人吗?你是一个完全不能吃亏的人吗?这是性格方面的问题。
选择也有短期跟长期的区别,短期就是马上要拿到结果,拿到结果就能让你去做出下一个不同的选择。长期是指看得更远不需要马上得到结果,而是可以耐心地等,长期就是要只问耕耘灌溉,不问收成。
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在我身上都发生过。当年马云找猎头公司,说要招阿里的COO,那个猎头公司就找上了我,我觉得很有趣,也很愿意加入。我还记得当年Joe跟我们的一个投资人带着合同约我在香港的港丽酒店见面,准备跟我讨论签约条件。那个时候,我就把他们准备的合同拿了过来,也没仔细看,大笔一挥签了递回去。
我记得Joe还问我,说:“Savio,你不跟我们谈条件吗?”
我说:“谈什么条件,我很愿意加入阿里,你们肯定是公平公正的人。”
就这样,我也没仔细看合同,也没谈条件就签好了,结果看了一眼薪水,减了95%以上,但阿里给了我一个其他回报,是阿里股票。
这个签约绝对是我人生中做得最好的决定。因为我没有追求短期的回报,没有说:“我以前拿的是100万美元的薪水,为什么现在连10万都不到?”这个我没有问,也从来没有提,这是我的性格决定的,我知道这个就是短期跟长期的一个区别。
前面说到,很多人有提问,说:“我们怎样能平衡好生活跟工作?”这个也是个人的选择。当然你肯定要照顾好家人,也要照顾好你事业上的要求,但是在压力之下,如果你没有发挥出最应该发挥的东西——创意,就不能把平衡做好,你会拼命地想两个都做,结果两个都做不好。当你需要平衡压力的时候,千万要记得去找创意。
这个我在伦敦商学院领受过了,当年老师故意给我们很多案例,一个案例大概100多页,高峰期的时候一下子给我们7个案例,让我们一个晚上看完,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后来我想到一个创意,就是挑我喜欢的案例,其他的都不管。老师要是第二天讲我喜欢的那个案例,我就冲到前面举手参与,要是讲的不是我看过的案例,我就躲在后面听,也不会坐前面参与。
但是我后来看到有一批固定的同学每天都站在前面参与,六七个人,每人手上拿着一张纸,他们对每个案例都能对答如流。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怎么可以把7个案例都看得这么清楚呢?后来知道原来他们做“团购”,他们六七个人一起来读案例,每人分一个,自己花三四个小时看完选择的那个案例之后,所有人再聚在一起用一个小时来做分享,每个人会拿着一张纸把其他人分享的案例要点都记下来。
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创意。
所以当我们碰到压力,特别是家庭跟工作上面的压力的时候,要做什么呢?不要硬拼,首先要有个人的选择,还要有创意,这个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问关于平衡问题的同学。
有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的价值是什么?我的风格是什么?”也有很多人问:“我怎么晋升?”晋升是因为你有价值,不是因为你努力。你会赢在什么?赢在你有价值,不是赢在你努力。努力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但是如果你有创意,你能做出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当然你就是有价值、有风格的人。
个人方面还有一点内容,很多阿里人通过努力拿到了选择的自由,拿到了一笔财富,但是我希望大家都知道,这笔财富是可以传给下一代的,但是注意是传承,不是继承。传承就要告诉你的第二代,爸爸妈妈怎么辛苦,在阿里经过了多少奋斗才拿到这些财富来支持我们孩子的选择自由。千万不要让孩子问:“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有钱,但是你们死了之后留多少钱给我?”这个不是传承,这个是继承。
最后再花几分钟讲一下公司文化和创业。创业跟公司文化是分不开的,刚才有一个说创业很累的女同学,她说:“我不如回去做个高管,舒舒服服过日子。”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关键是你有多上心,你有多希望去创业,你有多相信你创业做出来的东西是为别人好的!
所以创业,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你为谁提供价值?提供了什么价值?
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写在你的公司使命里,阿里很厉害,马云很早就想清楚了,阿里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2001年我问他这句话的时候,他想也不想,半秒钟之内就讲出来了。阿里很清楚,我们就是为生意人提供价值,我们就是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无论他做什么生意,是C2C(个人对个人)、B2C(企业对个人)、B2B,还是投资,我们都可以提供价值。
希望我们创业的同学也能知道这个,要是没有,我们可以在某一天开个班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创业的使命提炼出来,这个是很必要的,如果没有使命就没有办法统一你创业过程中带领的团队。
关于创业另外一个很关键的就是你的策略和领袖力。
策略是什么?很多人都误解了策略,关于策略100个商学院可能会有1000种不同的讲法,但是实际上策略很关键的是要知道怎么去赢!注意,不是怎么去做!
我过去十几年跟几百家创业公司打过交道,给过他们辅导,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多人懂得做,但是不懂得赢。好多阿里人刚刚开始创业,发现很快就可以让公司运作起来,因为他很懂阿里的那一套。这是好事,但是这也是一件危险的事,为什么?因为我们去做等于我们去赢吗?赢很关键,但是要问什么是赢,问我们这个创业公司今天这个阶段什么是赢,是收支平衡吗?要是收支平衡是赢,我们怎么去达到收支平衡?如果达到收支平衡那一点就赢了,那马上就问下一步怎么办,下一步肯定是规模化,那怎样规模化才是赢呢?要达到怎样的规模化呢?在哪个市场的份额上面拿到规模化才是赢呢?像阿里这样一步步过来,各位创业的同学也应该很明白了。
但是怎么去赢呢?很关键的一件事就是你要先懂得赢的策略再去做。
很多人不懂得赢的策略就去做,最后发现自己只有做,没有赢。《孙子兵法》两千多年前已经讲过:“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能打胜仗的军队是要懂得怎么赢才去打的,打了败仗的军队通常都是不懂得怎么赢就去打了,这就是一个懂得赢,一个懂得做的区别,也是希望各位同学关注的策略。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关注一下领袖力,领袖力是什么呢?
很多人问我:“Savio,你搞了几十年的管理,做了几十年的领袖,也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公司,最后把阿里这么小的一个公司做到现在这么大,你的感受是什么?”
其实让下面的人跟着你,你能通过他们拿到卓越的成果,这就是领袖力了。
让下面的人跟着你,意思是一个下面都没人跟着的人,何谈领袖呢?作为一个领袖,你什么都自己去做是不行的,因为要是这样,局限于自己就是一个瓶颈,领袖是能通过别人拿结果的领袖,成了领袖就说明你现在要做的事跟你以前一个人打天下时做的事已经不一样了。
马云是很好的例子,马云是我们的头儿,我们都死心塌地为他的使命去打拼,虽然他可能在每件事情上面的能力都比不上他的部下,但是他能让大家跟着他,通过我们拿到卓越的成果,这就是他的领袖力了。
所以各位创业的同学,希望你们记住三点:一个就是你的初心。你的初心要能写下来,变成一个使命,由此知道你能给谁带来什么价值。
另外一个,就是你的策略,但要记住策略是怎么赢,不是怎么做。
最后是领袖力,要让员工跟着你,你通过他们拿到卓越的成果,而不是通过你自己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