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地球编年史

第十章 地球的中心

第十章
地球的中心

在核灾难发生前的24年,亚伯拉罕和马杜克的行走路线交叉在了哈兰,这并不是一个偶然。马杜克确信他的命运已经变成天命,而亚伯拉罕的天命最终变成了他的命运。

当巴比伦(现在的伊拉克)对耶路撒冷大地进行死一般的导弹轰击时,也让一些遗迹保留到了我们的时代。

从《圣经》中,我们得知亚伯拉罕在哈兰逗留过。而从马杜克自传中,我们知道了他在遥远的国家周游过,并直到赫梯族为止。而对于他在哈兰这个特别地方生活了24年这件事,我们是从马杜克自传中非常奔放的语句中得知的:他以质问开始,“要到何时?”他向作为可以立即出现的神——哈兰的神(见图66)问道。接着他转而质问可以作出裁决的伟大而遥远的上帝。

确实,去哈兰是一个逻辑上的选择,因为它是一个主要的城市和宗教中心——坐落在交易路径的交叉口,也是一个交流中心,在苏美尔和阿卡德区的边界处,但确切地说不在苏美尔的管辖内。对于神来说,要是他的儿子要发动侵略战争,那么哈兰是一个完美的指挥部。

picture

图66

在马杜克逗留了24年后,核爆大屠杀在公元前2024年发生了,这意味着马杜克在公元前2048年到达了哈兰。根据我们的计算(基于对《圣经》和埃及人的数据的细致对照),对亚伯拉罕来说,那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段。因为他出生于公元前2123年,他拉和他家人的每次搬迁,都与乌尔和闪族帝国的快速发展有关,我们在《众神与人类的战争》中已经对此有过描述。《圣经》告诉我们,亚伯拉罕在他75岁时按照神的指示,离开了哈兰。那一年是公元前2048年——也是马杜克来到哈兰的那一年!而就在那时,耶和华——不仅仅是“神,上帝”——“对亚伯拉罕说:离开你的国家,离开生你的地方,离开你父亲的安家地,去我将给你指示的土地”。这是一个三重离开——离开亚伯拉罕的国家(苏美尔),离开他的出生地(尼普尔),还有离开他父亲的安家地(哈兰);去一个新的不熟悉的地方,因为耶和华必须这样指示亚伯拉罕。

带着他的妻子撒莱和侄子罗得,亚伯拉罕去了“迦南之地”。他们从北方出发(通过了他的孙子雅各后来通过的地方),迅速向南前进,到了一个叫阿龙-莫雷的地方——字面意思是“橡木树指向点”,很明显是一个旅行者不会错过的地标。为了确保他们行走方向正确,亚伯拉罕就等待更多的指示;“耶和华在那儿和亚伯拉罕相见了”,确定了他没走错方向。亚伯拉罕继续前进,到达了贝斯-伊尔,意为“上帝的住处”,然后再一次“叫着耶和华的名字”继续前进,一直到了干燥的沙漠内盖夫,位于迦南的最南部,与西奈半岛接壤。

亚伯拉罕没在那里逗留多久,因为那里食物匮乏,所以他继续前进,一路到了埃及。习惯上把亚伯拉罕描述为贝多因游牧人的酋长,整天在田间看管羊群或懒洋洋地倚靠在他的帐篷里。事实上,他还能吃苦,否则为什么他被耶和华选中去完成神安排的任务呢?他由牧师所生,而他妻子和他兄弟妻子的名字,撒莱(公主)和密迦(女王)象征了一种和苏美尔王族之间的联系。不久亚伯拉罕确实到达了埃及边境,然后他教他妻子,如果他们被法老们的法庭传票怎么办(此后,他们回到了迦南,他和埃及国王做了交易)。在埃及逗留5年后,亚伯拉罕安排好准备回内盖夫,法老却赐给他一大批男人和女人供他差遣,以及一大群羊、牛和驴子——还有一大群很贵重的骆驼。其中的骆驼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骆驼在沙漠里是用于军事目的。

我们从《启示录》第十四章之后的章节可以知道,东方王国的结盟——包括苏美尔及其摄政国(例如扎格罗斯山脉的埃兰,以它们国家好战的男人们而著称),入侵南方的迦南,制造了军事冲突。沿着国王的大道,他们一路入侵,攻破了一个接一个城池。随后他们绕过死海,径直向西奈半岛进发。但是在那里,亚伯拉罕和他的军队挡住了入侵者。虽然入侵者对没能继续入侵感到失望,但是他们还是比较满意于掠夺了死海以南的肥沃土地上的5座城池(包括索多玛和蛾摩拉城)。他们也把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抓去当了俘虏。

当亚伯拉罕得知他的侄子被抓,就带着精选的318个勇士一路追击入侵者到了大马士革。因为从索多玛逃出的一个难民告诉亚伯拉罕他侄子被抓的事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些,所以对于亚伯拉罕来说,他能在丹(迦南的北部)赶上入侵者,这确实是一个壮举。从中元古(生)代的雕塑得知,那些“训练有素的年轻人”,正如《启示录》中称呼的那样,是骆驼骑兵(见图67)。

picture

图67

“这些事发生之后,”《圣经》上说(《启示录》15),“耶和华在梦里对亚伯拉罕说:不要害怕,亚伯拉罕;我是你的后盾,你应该得到更大的奖励。”

是时候回顾亚伯拉罕传奇的由来和问一些问题了。为什么是亚伯拉罕被告知要放弃一切,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迦南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为什么急匆匆地去西奈半岛边界的内盖夫?为什么他在埃及受到皇室的接待,并在离开时还带着军队和骆驼骑兵?东方来的入侵者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他们败在了亚伯拉罕的手下,而亚伯拉罕却从神那里得到“更大的奖励”的许诺?

很古老的图片都把亚伯拉罕画成是一个牧羊人,而他最终成了一个超级的军队领导者,成了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我们认为,所有这些都可以得到解释,如果我们接受阿努纳奇在场的事实和考虑到那时还有其他重要的事件发生。值得发生一场世界大战的利益——那时那布正在幼发拉底河西部土地上组织勇士——那里是西奈山的太空飞船发射基地。而亚伯拉罕——与赫梯族人结盟,并被他们授以战争技巧——被急忙派遣去保护。埃及法老面临着驻扎在底比斯南部的马杜克追随者的入侵,所以在孟菲斯的埃及法老赐予了亚伯拉罕一个骆驼骑兵和一大批男仆和女仆。而且因为亚伯拉罕成功地保护了去太空飞船发射基地的路,所以耶和华才向他许诺更大的奖励——还许诺保护他,作为未来损兵折将的补偿。

依我们的计算,王国间的战争在公元前2041年爆发了。南方的王子占领埃及的孟菲斯之后,废弃了与亚伯拉罕的联盟,宣布效忠于阿蒙-拉,那个“隐藏的”或“看不到的”马杜克,而他当时还在流放(在马杜克成为霸主后,埃及新的统治者,在首都底比斯的郊区,开始建造埃及最伟大的神殿,以表对阿蒙-拉的尊敬。他们建造的宏伟大道直通神殿,大道两边立着狮身羊面雕塑——见图68——来表示亚兰神到来的时间)。

在苏美尔和他的帝国,事情不再火爆。据天象预兆,包括公元前2031年的日全食,都预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迫于那布武士的压力,苏美尔的最后一任国王调回部队和前哨,这些前哨曾经安置在比离首都乌尔还近的地方。神的委员会也没好过多少,因为他们和马杜克陷入了尖锐的对峙中。人类,即使是有资格的亚伯拉罕,已不能再保护阿努纳奇的基本设施和太空飞船发射基地。所以,在公元前2024年,经过众神理事会的同意,奈格尔和尼努尔塔动用了核武器,来阻止马杜克的入侵。这些都被形象而细致地记录在了《埃拉叙事诗》上;其他附属事件,“罪恶城市”(包括索多玛和蛾摩拉城)的巨变,也被叙述。

picture

图68

亚伯拉罕被事先预告什么将发生:按他的请求,在对太空飞船发射基地和城市核攻击前的一天,上帝的两位天使被派遣去营救罗得和他的家人。罗得需要时间来集结他的家人,他要求两个神推迟巨变,直到他的家人到达大山里的一个安全的避难处,神明批准了。因此这个事件不是自然灾难——它是可预测和推迟的。

“在那天早上,亚伯拉罕早早起来,去了他之前站在耶和华面前的那个地方”;“他向索多玛和蛾摩拉城望去,向平原里的所有地方望去;然后他看到烟雾从平原的所有土地上升起,烟雾之后是熊熊火焰”。

按照上帝的旨意,亚伯拉罕离开了那个地方,向海滨靠得更近。在约旦东南面的大山里,罗得和他的女儿害怕得紧紧地抱着;他们的母亲,随着他们逃出索多玛时逗留在了后面,在核爆炸中蒸发了(对那个句子的通常解释是,她变成了盐柱,而这来自一个读错了的闪族词,意思既是“盐”也是“蒸汽”)。他们确认见证了世界的末日,而唯一可以使人类种族生存的方式,就是罗得的两个女儿的决定:和他们的父亲睡觉,之后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儿子。根据《圣经》记载,他们是约旦河东面两个种族的祖先:摩押人和亚门人。

至于亚伯拉罕:“神如承诺的那样记住了萨拉”(在一年前他带着两个天使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萨拉在亚伯拉罕老年时怀上了他的一个儿子”。他们给儿子取名为以撒。在那时亚伯拉罕是100岁,萨拉是90岁。

太空飞船发射基地毁灭后,亚伯拉罕的使命也就结束了。现在应该由上帝来履行契约。上帝对亚伯拉罕“消减契约”,让他和他的子孙长期拥有埃及小溪和幼发拉底河之间那块土地上的所有权。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其他的太空设备怎么处理。

可以确信的是,除了太空飞船发射基地本身外,还有两处这样的设施。一个是着陆场,吉尔伽美什确定了他的用途。另一个是任务控制中心——不再需要了,但还完整无缺:洪水冲积后的“地球的中心”,有着和尼普尔曾经拥有的洪水冲积前的“地球的中心”同样的功能。

为了理解类似的功能和布局,需要比较下我们对洪水冲积前和冲积后太空设施的描述。在大洪水发生前(见图69),尼普尔设计了“地球中心”,因为它在同心圆的中央,描绘了登陆走廊,被用作任务控制中心。这个上帝之城标记了等距的间隔和通往西巴尔(鸟城)的着陆跑道,太空飞船发射基地。着陆跑道,在一个拉长了的着陆走廊内,把两端建在了亚拉腊山的两个山峰上——近东最显著的地形特征。太空飞船发射基地所建的方向分割了精确向北的方向。因此,着陆跑道和地理平行形成了精确的45度角。

picture

图69

大洪水之后,当人类被允许有3个生存区域时,阿努纳奇为他们自己保留了第四个区域——西奈半岛。那里,在它的中心平原,地面既平坦又硬朗(很好的作战地形,正如现代军队对此作出的结论那样),不像大洪水过后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那里到处都是掩埋的泥泞和水域的阻塞。再一次选择亚拉腊山的双峰作为抛锚点,阿努纳奇画出了与地理平行同样呈45度角的着陆跑道——第三十平行北线(见图70)。

在西奈半岛的中心平原有一个太空飞船发射基地,对角线在那里分割了北纬30度平行线。为了完成布局,还需要两个部分:建立一个新的任务控制中心和飞船着落走廊。

picture

图70

我们相信,飞船着落走廊的外形比任务控制中心地址的选择更重要。原因呢?黎巴嫩雪松山上的着陆场就是证据。和那个地方有联系的每个民间传说、每个传奇都重复着同样的断言,那就是那个地方在大洪水之前就存在了。大洪水过后,阿努纳奇马上在亚拉腊山双峰返回地球,他们拥有一个有真实机能的着陆场——不是一个完整的太空站,而是一个可供着陆的地方。所有涉及人类“驯服”(也就是从基因的角度改变)植物和动物的闪族人文本,都描述了在雪松山的物种实验室,恩利尔和恩基在一起恢复地球上的生命。所有现代的科学证据都确认了,小麦、大麦还有第一次被驯服的动物都是来自那个特别的地方(现在基因组合技术的进步加入了确认行列:在最近的1997年10月《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精确指出,在大概11000年,在近东那个特殊的角落,对野生单粒小麦的基因操作,创造出了8种不同谷类的农作物)。

有各种理由相信在新的太空设施中包括这个——一块巨大的石头平台构成的建筑物。而那些等距同心圆,把任务控制中心围在中央。

为了完成太空设施建设,还有必要锚定着陆走廊。在它的东南端,两个邻近的峰——其中一个就是所谓的摩西山,对于现在来说它还是很神圣的——就在旁边。而在等距离的西北端,没有山峰,只有一个平坦的高原。阿努纳奇——不是任何人类的法老——在那里建立了两座人工大山,两座伟大的吉萨金字塔(我们在《通往天国的阶梯》中提到,比较小的第三个金字塔,是被作为尺度模型而建立起来的)。它的布局是一只“神话的”动物,刻在当地的石头上——狮身人面像。它精确地迎着北纬30度平行线凝视着,向东朝向西奈山的太空发射基地。

这些都是大洪水之后,阿努纳奇在西奈半岛的太空发射基地的组成部分,大约在公元前10500年由他们建成的。当西奈山中心平原的着陆和起飞基地被轰击后,太空发射基地的附属部分还在: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雪松山的着陆场),还有任务控制中心。

picture

图71

我们从吉尔伽美什的历险历程中可以知道,着陆场大约在公元前2900年就在那儿了。在吉尔伽美什试图闯入着陆场的前一晚,他见证了一座火箭飞船的升空。在大洪水之后,那个地方还没毁坏。腓尼基人的硬币生动地描述了停留在那块石头平台上的东西(图71)。那块巨大的石头平台仍然存在。那个地方叫作巴勒贝克——因为它是迦南人的太阳神,“北方秘密的地方”。《圣经》称那地方为伯示麦,太阳神“沙马氏的住所”,在所罗门王国的地域内。亚历山大王国之后的希腊人称那块地方为赫利奥波利斯(太阳城),意思是“太阳神的城市”,他们为宙斯、宙斯的妹妹阿芙罗狄忒以及他的儿子赫尔墨斯建立了神殿。而他们之后的罗马人为朱庇特、维纳斯和墨丘利建立了神殿。

其中朱庇特神殿是最大的神殿,曾被罗马人建在帝国的各地,因为他们相信那个地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神谕之地,它可以预言罗马及其帝国的命运。

罗马神殿还矗立在那块巨大的石头平台上,那块平台本身也未受到时间流逝的打扰以及自然和人类的蹂躏。它平整的顶部一层一层地叠在巨大的石块上,而一些石块重达上百吨。其中最著名的古代巨石是巨石牌坊,由3个巨大的石块组成,肩并肩靠着形成一个中心线,那里是平台支撑最大负荷冲击的地方(见图72,以一个经过的人作为大小对比)。这些庞大的巨石每一块重达1100吨——即使是现在,能举起和搬运那么重的石头的装备也很少。

picture

图72

但是谁在古代可以做到这些呢?当地的传说称:是巨人种族。他们不仅把那些大石块放在了那里,而且他们还开采、加工那些大石块,并把它们从几乎一公里远的大山里搬过来;这些事都得到确证,因为那里的采石场已经被找到了。在那里,一块开采了一半的巨石从山腰里凸现出来(见图73);坐在上面的人看起来就像一块冰块上的苍蝇。

在着陆走廊的南端,吉萨金字塔依然耸立,挑战着所有的传统解释,让埃及古物学家只能接受它们早在法老王国前的100万年前就已经建好了,但不是任何法老建造的。狮身人面像依然精确地向东沿着北纬30度平行线凝视着,保守着它自己的秘密——也许是《透特之书》上的秘密。

那么任务控制中心呢?

那个地方也存在,在一个叫作耶路撒冷的地方。

在那里,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平台也搁在庞大的巨石块上,没有人或古代的机器可以搬动、举起,并把它们放在那里。

picture

图73

《圣经》关于亚伯拉罕在迦南的到来和离去的记载中,包括了下面两个例子,它们看起来好像是多余的、离题的。在这两个例子中,那个偏题的地方就是未来的耶路撒冷。

第一次偏题的内容是在《王国之间的战争》的结尾语中给出的。亚伯拉罕一路向北,在大马士革附近赶上并打败了入侵者,带着俘虏和战利品返回迦南。

索多玛的国王向他走去——

当天从美好的肯多劳门回来

国王们和他一起——

向沙维的乐谷走去,那是国王的乐谷

麦基洗德,撒冷的国王——

他也是侍奉最高级神的牧师——

带来面包和酒,

为他自己祝福,说:

“祝福亚伯拉罕去见最高级神。

天堂和地球的创建者;

也祝福最高级神,

把敌人送到了你的手上。”

麦基洗德(他的名字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真正的国王”,和阿卡德人中的萨鲁-金意思一样)留下他战利品的十分之一给亚伯拉罕。索多玛的国王更慷慨大方:他说,把所有的财产都留下吧,只要把所有的俘虏给我。但是亚伯拉罕什么都没要;信赖“耶和华,最高级的神,天堂和地球的创建者”,他说他连根鞋带也不要(《启示录》14)。

(学者们已经长期争论,而且毫无疑问地还将继续争论,亚伯拉罕信赖的是麦基洗德“最高级神”还是说:不,耶和华是我将信赖的最高级神。)

这是《圣经》第一次提及耶路撒冷,在这里叫作撒冷。耶路撒冷不仅基于长久的传统,还基于《赞美诗》76:3中明确的说明。我们通常接受的是全名。耶路撒冷在希伯来语中,意思是“撒冷城市”,撒冷是一个神圣的名字。然而一些人认为,那个名字也可以理解为“由撒冷建造”。也可以争论撒冷这个词不是一个地名或甚至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完美的”“没有瑕疵的”。这样,便使得那个地名的意思成为“完美的地方”。或者,如果是一个神圣的名字,它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很完美的”地方。

不管撒冷表示尊敬上帝,还是由上帝建造,或者是个完美的地方,总之它坐落在人类的城市所认为的不可能的地方。它坐落在贫瘠的大山间,既不在任何交易和军事交叉口,也不在任何食物和水源附近。确实,那个地方几乎完全没有水,对那里饮水的供给是一个不变的本质问题,这也是撒冷的弱点。撒冷既不在亚伯拉罕的迁移中表现出重要性,也不在由东而来的入侵路线中,也不在追击入侵者的路线中。但为什么在战争胜利返回那里庆祝——人们倾向说,返回去了“上帝抛弃的地方”——除非那个地方还没明确地被上帝抛弃。它是牧师侍候最高级神的地方——迦南唯一的地方。问题是,为什么在那里?那个地方有什么特别?

第二个看起来没必要偏题的,是亚伯拉罕已经执行使命去了迦南。上帝已经向他承诺,他的奖励将是巨大的,上帝自己将保护他。上帝让他在极大年龄时发生了一件奇事:得到一个儿子作为合法继承人;艾布拉姆的名字改成了亚伯拉罕——“众多民族之父”。土地被保证将给他和他的后代;承诺被写进了盟约里,包括不可思议的典礼仪式。索多玛和蛾摩拉城被毁后,亚伯拉罕和他的儿子剩下的就是享受和平和宁静,这当然是他们应得的。

之后突然地,“在这些事之后,”《圣经》说(《启示录》22),“上帝测试了下亚伯拉罕”,叫他去一个地方,并在那里祭祀他自己心爱的儿子:

现在带上你的儿子以撒,

你唯一的最心爱的儿子,

到摩利亚的土地去;

在那里献上他作为祭祀,

在其中一个山上,

我将为你指出。

为什么上帝决定用极痛苦的方法来测试亚伯拉罕,《圣经》上没有解释。当亚伯拉罕准备执行神的使命时,恰巧发现这仅仅是对他忠诚的测试:上帝的天使指着从灌木丛里抓的公羊,告诉他是那只羊而不是以撒将被用来祭祀。但是为什么进行那个测试,如果有必要的话,为什么不在亚伯拉罕和以撒居住的地方(贝尔谢巴附近)执行呢?为什么去一个需要3天行程才可以到的地方呢?为什么去了上帝指的迦南的摩利亚的土地,并在那里确定一座山——上帝自己指的——作为执行测试的地方?

就像第一个事例那样,选择之地肯定有些特别的地方。我们从《启示录》22:4中读到,“在第三天,亚伯拉罕抬起眼睛,从一定距离处看到了那个地方。”和其他生物和贫瘠的大山相比,那里很肥沃;从附近,从一定的距离,它们看起来很像。亚伯拉罕“从一定距离”记住了那座特别的大山。那里一定有些特别的东西让它区别于其他所有的大山。严酷的测试结束后,他给那个地方取了个很长的好记的名字:耶和华被看到的大山。像《历代记》2与3:1中明确的那样,摩利亚山是耶路撒冷的山峰,那里是神殿最终被建造的地方。

从耶路撒冷变成一座城市以来,它包括了3座大山。从东北到西南列举出来,他们是索菲山(“观察者之山”,就是现在的斯高帕斯山),摩利亚山(“指示之山,给予指示”),在中心,还有锡安山(“信号之山”);这些用功能来命名的地点,让人想起太空站还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时候,标志出尼普尔和登陆轨道的那些阿努纳奇的灯塔城。

犹太人的传说叙述到,亚伯拉罕从一定距离认出了摩利亚山,因为他看到“一柱火焰从地球延伸到天堂,浓雾中的天堂依稀可见”。这个描述几乎和《圣经》中的一段描述一样,即出埃及时期西奈半岛之神的出现。但是把这些放在一边,我们相信亚伯拉罕看到的那座很不一样的山,可以与其他所有的区分开,因为上面有一个大型的平台。

这个平台虽然比巴勒贝克的着陆场小些,但也是阿努纳奇太空设施中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提到的耶路撒冷(在它成为耶路撒冷之前),就是大洪水之后的任务控制中心。

就像在巴勒贝克那样,那个平台也仍然存在。

因此,偏离主题的理由(作为第一点)和目的(作为第二点)变成了焦点。亚伯拉罕任务的完成以正式的庆祝为标记,包括僧侣带来面包和酒来对他的祝福,在一个直接连接到神出现的场所——迦南唯一这样的场所。第二次偏题意在测试亚伯拉罕的资格,发生在太空发射基地毁灭和任务控制中心被军事瓦解之后;在亚伯拉罕的继承者以撒面前,恢复亚伯拉罕与神的盟约。在测试之后,这样一个神圣誓约的恢复确实存在:

耶和华的天使

从天空里叫亚伯拉罕等一会儿

说,这是耶和华的话:

这是我的誓言:

因为你已经完成了这些事,

并且没有拒绝带着你的儿子,唯一的儿子

我将衷心地祝福你

我也将尽快地繁殖你的种子……

愿地球上各族的种子

得到祝福

在那个特殊的场所恢复了神圣的誓言后,那个场所从此被神化了,变成了亚伯拉罕、希伯来人还有他子孙后代遗产的一部分。

神对亚伯拉罕承诺的神圣的诺言,在仅仅一段时间之后,就变成了事实。据说1000年后亚伯拉罕的后代拥有了圣山摩利亚山。当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后进入迦南,他们发现耶布斯人的一个部落已经在圣山的南面安了家,他们没有打扰他们,因为占据最神圣的土地的时间还没到。这个奖励落在了国王大卫身上,他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对亚伯拉罕测试1000年以后——捕获了耶布斯人部落,把首都从希伯伦移到了《圣经》中的大卫之城。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被大卫捕获的耶布斯人部落,还有他的新首都,根本不是现在想象的“耶路撒冷”,甚至也不是被城墙围住的“古城”。被大卫占领的区域和后来知道的大卫之城是在锡安山上,不是在摩利亚山上。即使当大卫的继承者所罗门向北扩建城市时,也只是到了北部的一个叫奥费尔山(见图74)的地方,在北部那块特别的区域前停住了。我们认为,这表明那块神圣的平台,向北延展在摩利亚山上,在大卫和所罗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picture

图74

picture

图75

因此耶布斯人部落不是在摩利亚山和它的那个平台上,而正好在它的南部。人类住处在神圣的区域附近——不是在里面,在中元古(生)代“祭祀集中点”比较普遍,比如在乌尔(见图65)或甚至在伊尼德的尼普尔,这些从一块真实的地图上得到证明,这块地图被画在尼普尔发现的一块黏土碑上(见图75)。

大卫首批计划中的一个,是把盟约中的约柜从它最近停放的位置移到首都,计划在耶和华建立一个合适的大房子,把它放在里面。但是先知者内森告诉他,因为内战和在他个人冲突中所流的血,这个荣誉不属于他,大卫被告知,荣誉将属于他儿子所罗门。他被允许做的就是同时建立一个祭坛;它的精确位置,是一个“耶和华的天使,站在地球和天堂之间”给大卫指示的,用拔出的剑指向那个地方。未来神殿的造像——一个尺度模型也给他展示了,并告知以细致的建筑方法。当时间到了,他在公共的仪式上把它转给了所罗门,并说:

所有这些,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是耶和华让我

懂得了——

所有造像的功用

(神殿的详细说明和它的各个部分以及仪式器皿都可以从《历代记》28:11-19中得到判断。)

在大卫统治后的第四个年头——出埃及480年之后,《圣经》叙述道:所罗门开始建造神殿,“根据他父亲大卫的指示,建在摩利亚山上。”木材从黎巴嫩的雪松山砍伐下来,纯金从俄斐进口而来,指定建造脸盆的铜在所罗门国王的矿井开采并被精炼,建筑结构本身还需要“开采切割巨大的昂贵的石头”来建造。

石块必须被准备好,切成合适的尺寸并处处都需要修整,因为神殿的建造需要服从严格的规定,不准用任何与铁有关的工具。石头必须被转运到那里,仅作为组装之用。“当那房子在建造时,房子的石块需要在还没搬运到时就准备好;这样保证当房子在建造时,铁锤或斧子或任何铁器的声音在那房子里都听不到”(《列王纪1》6:7)。

花了七年时间才完成神殿的建造和对神殿仪式器皿的装配。在接着的那个新年(在第七个月)庆典中,国王、牧师还有所有的人民见证了对盟约中的约柜的转移:转移到了它永久的归宿里,神殿至圣所中的至圣所。“约柜里面什么都没有,除了两块石碑,它是摩西在西奈半岛时放上去的。”约柜刚被放好(放在带有翅膀的小天使下面),“一阵烟雾就充满了耶和华的房子”。迫使牧师们逃奔出来。之后所罗门站在庭院的祭坛上,向神(他们住在天堂)祈祷,希望他们下来并居住在那个房子里。之后的一天晚上,耶和华出现在了所罗门的梦里,并向他保证他将到场:“我的眼睛和我的心将永远在那里。”

picture

图76

picture

图77

神殿分成三部分,进去通过一个大门,两边安置着特别设计的柱子(见图76)。前面部分叫乌拉姆(“走廊”),中间部分,也是最大的部分,叫艾克哈(一个希伯来术语,源于闪族人的E.GAL,意为“伟大的住所”)。被遮蔽的是最里面的部分,至圣所中的至圣所。它叫德维——字面意思是“说话者”,因为它支撑着盟约中的约柜,并有两只带翅膀的小天使在它上面(见图77),出埃及时上帝在那之间曾对摩西说过话。伟大的祭坛和脸盆放在庭院里,不在神殿里面。

picture

图78

《圣经》上的数据、大量参考书目、一些传统的习俗还有大量的考古证据都毫无疑问地表明,所罗门建造的神殿(第一神殿),矗立在伟大的石头平台上,那平台还在摩利亚之上(也叫圣山,上帝之山,或神殿山)。撇开神殿的尺寸和平台的大小不管,人们对神殿的坐落位置意见一致(见图78),还有至圣所中的至圣所里放着的盟约中的约柜:它被放在一个凸出地面的石头上,一块圣石。根据传统可知,那块石头就是亚伯拉罕准备在上面祭祀以撒的石头。在犹太人手稿中,那块石头被称为Even Sheti'yah,意为“基石”——因为在那块石头上,“整个世界被编织。”先知以西结把它称作地球的中心(《以西结书》38:12)。传统是如此难以改变,以至于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的艺术家们还把那个地方描绘成地球的中心(见图79a),而且即使在美洲被发现后还那样(见图79b)。

所罗门建的神殿(第一神殿),在公元前576年被巴比伦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毁掉,并在70年后被从巴比伦回来的流放的犹太人重建。那个重建的神殿,也就是第二神殿,后来被犹太国王希律王在他从公元前36年到公元前4年执政期间慢慢扩充加大。但是第二神殿,在各个方面都是依据原始的设计、布局,而且至圣所还是在那块圣石上。公元第7世纪,当穆斯林攻陷耶路撒冷时,他们说,穆罕默德就是从那块圣石上爬到天堂,并进行了夜间造访的:他们把那块地方建成圆顶形石头建筑(见图80),以此来保护和赞美它。

picture

图79

picture

图80

从地质学上看,那块石头是地底下自然突出的一块石头,比石头平台高出5或6英尺(表面并不平)。但它以各种不凡的方式,非常不平常地“突现于地面”。它可见的面,以极其精确的手法(见图81a)被削切和修整过,形成矩形的、拉伸的、水平的、垂直的容器和各种深度和尺寸的壁龛。那些人造的壁龛和容器,不管是谁在石头上切刻的,一定有一些用途。长久以来,如雨果·格瑞斯曼、阿托瑞塔里士奇、比德·日和阿尔滕·提斯泰门特一直猜测的用途,被最近的研究者里·瑞特米耶尔证实:盟约中的约柜和至圣所中的至圣所里的墙,被放在石头的长直的切口和表面的其他壁龛上。

picture

图81

那些发现的暗示是,那块石头表面的切口和壁龛至少始于第一神殿时期。然而,在《圣经》的相关章节中并没有提到任何由所罗门做的这样的切刻;这确实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圣山上,严格地规定不准用任何铁器或其他相关的工具。

圣石和曾经安置在其上的东西是个谜,这个谜又被曾经安置在其上的神秘的石头夸大。因为那块石头不是简单地向外突出来的,它是中空的!

事实上,假如允许的话,人们可以沿着梯子一直下去,最后到达一个像空穴的巨洞,它的岩石顶就是向上突出的圣石的一部分。这个巨洞——是自然形成的或是人为的还不能确定——也以深深的壁龛和容器而显著,它们都在石头墙壁上(当地面没铺上祈祷地毯时可以看到),也在地面上。在一个地方,有一处看上去像是通向一个黝黑的隧道;它是什么,它通向哪里,这些都是穆斯林紧紧保守的秘密。

19世纪的探险者说,这个巨洞并不是最后一个连通到圣石的地下洞穴;他们说还有一个下面较矮的洞穴(见图81b)。以色列的研究者,盲目地相信不容许人类去那块地方,但借助于可穿透土地的雷达和声呐技术,已经确定了圣石下面确实还有一个洞穴。

这些神秘的洞穴让人产生了各种疑问,不仅是关于可能的神殿宝藏,还有神殿档案。当第一神殿和后来的第二神殿即将遭到蹂躏和摧毁时,它们可能被藏了起来。甚至有关于盟约中的约柜的疑问,在《圣经》中,埃及法老示沙克在大约公元前950年洗劫神殿后,就没再提起约柜。它可能被藏在了别的什么地方。即使到现在,还是一个疑问。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圣经》的预言者和《赞美诗》作者提到了圣石,他们用“以色列之石”来委婉地表示“耶和华”。还有预言家以赛亚说过,在主之日拯救世界时,地球上的国家将来到耶路撒冷,“在耶和华之山的以色列之石上”向上帝祈祷。

神殿之山由一块水平的石头平台铺盖着,那个平台的形状不是一个很完美的矩形(因为地形弯曲),它的大小大约是1600英尺×900英尺,其中完全的石头覆盖区域面积接近150万平方英尺。但是我们相信,现在的平台包括了一些断层,在南端,可能也在北端,在第一神殿建造和第二神殿毁坏时产生了更多断层,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平台的大小是原始的;考虑到那稍微突起的部分时也是这样的,那部分就是圣石(也是圆顶形石头建筑)坐落的地方。

正如平台侧部可见的保护墙展示的,也正如现在的一些挖掘揭露的,摩利亚山的自然岩床已经由北向南倾斜了很多。虽然没有人可以很确定地说出所罗门时期平台的大小,但是也没人能够精确估计倾斜所带来的填充深度。如果假设平台只有100万平方英尺,平均深度是60英尺(北部比这浅很多,南部比这深很多),结果将是需要6000万立方英尺的混合物(泥土、石块)。这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建筑工程。

但是《圣经》上甚至没提到这样的工程。关于第一神殿的说明在《圣经》里写了一页又一页;每个很小的细节都显示出来,测量达到了惊人的精度,这个或那个器皿或人造物品应该放的位置被给出,搬运约柜的柱子应该要多长也被给出,等等。但这些都是关于耶和华之屋的。没有一句话是关于平台的,这唯一意味着的,便是平台已经在那里了,没有必要再建筑它。

与没提到这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撒母耳记》下部和《列王纪》上部重复提到的参考资料,字面上是“填充物”——由大卫开始并被所罗门扩大了的工程,在东南部填充部分由神圣的平台引起的倾斜,这样可以使大卫之城向北扩张,与古老的平台更接近。明显地,两位国王都对这个成就感到很自豪,并把这些记录在了皇室历代记里[然而,目前在那个区域的挖掘表明,他们所做的就是通过建筑一系列的台阶(它们随着高度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小)来提高倾斜水平;比起用高高的挡土墙围起那片区域并填充混合物,这样做显然要容易得多]。

这个矛盾毫无疑问地确证了这个结论:既不是大卫也不是所罗门在摩利亚山建造的那巨大的平台。平台需要极广大的挡土墙和巨大的填充物。所有的证据都表明,那个平台在神殿建造时甚至预期时就已经存在了。

那么是谁建造的那座平台,并采集了所需要的土方和石块?我们的回答当然是:和建造巴勒贝克平台的营造者是同一批人(正因如此,伟大的吉萨金字塔矗立在了那巨大和精确安置的平台上)。

围墙包围着铺盖在神殿大山上的伟大的平台,起到挡土墙和防御工事的作用。《圣经》说所罗门建造了这些城墙,之后的犹太国王也建了城墙。城墙的可见部分,尤其是在南面和东面部分,显示了各种之后的建造。不变的是,那些下层的(因此更古老)建构都是由更大的修整得更好的石块建成。在这些墙中,只有西面的墙,是按照传统修建并得到考古学家的证实,作为从第一神殿时期保留下来的残骸还是很神圣的——至少在下层的建构,那里的琢石(切割和修整得很完美的石块)是最大的。第二神殿被毁2000年以来,犹太人保留着那块残骸,在那里拜神,向上帝祈祷,往琢石间插入对神的祈求,来祈祷对个人的帮助,哀悼神殿的被毁和犹太人的萧条——这些事情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改革者和其他耶路撒冷的征服者给西面的墙起绰号为“哭墙”。

直到1967年,耶路撒冷才被以色列人重新统一,那个西面墙不再是一条单独的长墙了,大概有100英尺长,被挤在住宅的房子之间。前面给祈祷者留下了一块窄窄的空间,两边都是高耸的大厦,它吞食了圣山。当房子都被移除后,在西面墙的前面建起了一个大型的广场,但它一直伸展到向南的角落部分还未被公布于世(见图82)。并且应该是2000年以来第一次发现,保护墙下面的部分几乎与暴露在地面水平面之上的部分一样多。根据到现在为止“哭墙”的可见部分可知,下层的建构更大、修整得更好,当然也更古老。

picture

图82

带着诱人的神秘和对古老秘密的许诺,西墙一直向北延伸下去。

1860年,查尔斯·威尔逊对那里的一个拱门进行了搜索(现在被命名为“威尔逊拱”),发现它向北指向一个像隧道的通道,向西指向一系列弓形的小室和墓穴。将侵占的住房移除后显示,现在的街道地面在几个下降阶梯之上,也就是说,现在的地下,即古代结构的地面,包括了更多的通道和拱道。它们向下和朝北扩展了多远?这样一个谜团,以色列的考古学家终于开始处理了。

最后他们发现的是让人很费解的事。

根据《圣经》里的数据、《马卡比之书》和犹太-罗马历史学家约瑟斯的手稿(还可以考虑中世纪的传说,国王大卫知道一种从西方攀上圣山的方法),以色列考古学家得出结论,威尔逊拱是一个入口,它通向较早时期的户外街道。那街道沿着西墙下去,墙本身向北延展了好几百英尺。经过费力地清除碎石,那些猜想得到证实,导致了1996年“考古学通道”的开放(好多理由使这个事件成了头条新闻)。

从威尔逊拱开始一直延展1600英尺到达在悲哀之路的出口(耶稣带着十字架从那里走过),西墙暴露了,穿过街道的残骸就是水道、水池、拱门、建筑物、集会所。这些集会所来自拜占庭、罗马、希律一世、哈斯蒙王朝还有《圣经》时代。走过那隧道(在地平面以下很深处),让人有毛骨悚然和可怕的感觉,就像是在一部时间机器里被传送一样——每一步都走向过去。

一路上旅游者可以看到——也可以触摸到——进入时见到的最早时代的西部挡土墙的真实部分。掩埋了几千年的建构已经暴露。在隧道的最北部分,倾斜的岩床依稀可见。但是最奇怪的是,不管是旅行者还是考古学家,都在向南部分发现了裸露的石墙。

那里(在古老的街道地面,但不是最底层)摆放了许多巨大的石块,在它们上面还有4块庞大的石块,每个重达数百吨。

在西面墙上,有一块120英尺长的部分,构成它的那些石块非常高,有11英尺,大约是通常作为底层大石块的两倍。只用4块石块就构成了那部分:一块是42英尺长的巨大的石块(见图83);另一块是40英尺长的巨石,第三块超过25英尺。穿地雷达和其他声呐设备已经表明,这些石块的深入为14英尺。这三块中最大的一块有6500立方英尺,大约是600吨!小一点的重达570吨,第三块大约是355吨。

picture

图83

不管按什么尺码来衡量,这些巨石的大小和重量都是极其巨大的。那些用来建造伟大的吉萨金字塔的石块平均每块重为2.5吨,最大的也就是大约15吨。确实,仅仅这些比较就会让我们想起在巴勒贝克巨大石头平台上的3块巨石牌坊,它们也在一些较小的石块(但也是巨大的石块)上构成基底(见图72)。

是谁安放的这些巨大的石块,干什么用的呢?

因为石块的边缘上有凹痕,考古学家们认为它们来自第二神殿时期(或更明确点,就是希律一世时期,公元前1世纪)。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认为原始的石头平台比现在的小些,同意环绕圣石的中间部分属于巨大的挡土墙的部分,且从第一神殿时期以来就已经存在这一观点。在那个时候,禁止用铁器工具(那得回溯到约书亚时代)是严格执行的。所罗门用的所有石头,毫无例外地,是在其他地方开采、切割、修整,并被运到遗址,它们仅仅用来组装。考虑到所讨论的巨大的石块,它们不是来自当地的石头,那么这个问题将被这些事实阐清;它们稳稳地躺在它们上面,有一些不同的色调(事实上,在耶路撒冷西部最大的发现表明,它们可能来自那里的一个采石场)。它们是怎么被搬运,怎么被举到需要的高度,然后怎么被推到相应的位置,这些都是考古学家们不能解释的。

然而,对于那些问题的一个回答,已经提出来了。遗址的首席考古学家丹·巴拉赫,在《〈圣经〉考古学评论》中阐述道:“我们相信在西墙的另一面(东面),圣山下面,是一个巨大的礼堂。”“它被安置来作为支撑和缓解里面拱顶的反冲力。”

这具有很多巨大石块的一部分,仅被安置在圣山偏南的位置上。我们认为,就像我们现在也在做的那样,这个巨大的部分是被用来承受巨大重击的。遗址的功能是任务控制中心,它的装备被安置在圣石上,这看上去是唯一可行的解释。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