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世界名著 > 大脑幸福密码

关联感

关联感

当你体验到关联感时,大脑中的亲附他人系统会进入绿色状态,大脑进入顺应模式。你既要构建起使自己与他人建立关联的能力,也要常规性地吸取被关心、被重视的感觉,如同情心、善意、自我关怀、富有同情心的自信、自觉是一个好人以及爱心等体验,以此来建立你的关联感。

这种亲附型的体验还会给你的避免伤害和亲附他人系统带来额外的好处。首先,它能让你感到安全。历史上,在人类祖先那充满危险的进化环境中,与同一队伍中的其他人保持身体上和情绪上的关联是他们求生的法宝。对生活在东非的塞伦盖蒂大平原[1]上的人们来说,被放逐就等于被判了死刑。今天,产生被关怀的感觉能够将具有平复、镇定功能的后叶催产素输送到杏仁体这一人脑的报警系统当中,还能增加海马体中的肾上腺皮质醇受体的数量,使得大脑中的这块区域能够更快地意识到存在着的大量肾上腺皮质醇,并向下丘脑发送信号,让它加速停止释放应激激素。其次,关联感能给人带来满足感。像社会接触、游戏和关爱地触摸等都能使个体释放奖励性的类鸦片物质。可以说,爱是一剂普世的良药。

在某种程度上,人的心灵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部分:核心自我(core self)、内心滋养者(inner nurturer)和内心批判者(inner repudiator)。(这一概念是从交互分析和对精神创伤的最新研究中借鉴来的。)内心滋养者的作用是关爱、保护、指引和鼓励,内心批判者的作用则是指责、贬低、怀疑、吹毛求疵和羞辱。保持一点内心批判是有益的。无论是在童年期还是成人期,我们很多人都受到了嘈杂而严苛的内心批判,内心滋养则相对比较安静、虚弱。你的核心自我会感到倍受围困,一方面它要遭受强大的内心批判者的呵斥,另一方面内心滋养者只能躲在角落里小心翼翼地轻声低语,不能提供丝毫的帮助。我们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滋养者,它既能约束内心批判者的行为,又能给予我们生活所必需的支持。每内化一次下面列出的这些核心体验,你就能获得一些新的内心滋养。

被关心的感觉

我所谓的被关心,包含被接纳、被看见、被喜欢和被爱。即使关心的形式存在问题,也要试着去体会别人心中对你抱有的美好祝愿。我母亲非常爱我,但是她经常用告诉我,我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方式来表达她的爱,而这让我非常恼火。最终我意识到,我可以越过她性格的表象,去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深深的爱,就好像越过藤蔓、树叶和荆棘形成的屏障,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火焰。这么做不仅对我有好处,也使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宁静、平和了。

拥有。关注一下已经存在的被接纳、被看见、被喜欢和被爱的感觉。在你意识的深处可能会有一种身为别人的爱人,以及作为家庭或工作团队中的一员的感觉。你也可以创造一种被关心的感觉。回忆一段自己曾属于某个团体,而且有人理解、有人爱的时光。回想一个或多个关心你的存在,可以是一个人、一群人、一只宠物、一个精神存在或精神力量。你们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完美,但是整个关系中至少有一小部分让你知道自己是被关心的。如果悲伤或者一些感到没人关心的相关感受涌上心头,可以细细品味一段时间,然后试着将注意力转回到被别人真心关爱的感觉上来。

丰富。敞开胸怀接纳被关心的感觉。让它填充到你的思维和心灵中去,尽可能让它更强烈一些。跟它待在一起,帮助它持续得久一点,在你的意识里为它寻找一个避风港。探索一下这一体验的各个不同的方面,例如被接纳的感觉和被爱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知道你对别人很重要,以及被别人珍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可以把手放在心脏的位置或者脸颊上,用这种方法来表现这一体验。你也可以想象有一个充满关爱的人正在轻柔地抚摸你。最后回味一下被人关心这件事为什么那么重要,它跟你又有什么关系。

吸收。引导并体会被关心的感觉沉淀到你体内的过程。注意在内化被关心的感觉的某个特定方面(例如被喜欢或被爱的感觉)时是否存在困难,然后试着让自己的态度更开放一些。随着内心深处被关心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试试看能否把人际关系中的依附性释放掉。

联系。同时意识到被关心和不被关心两种感觉。始终让被关心的感觉在意识中处于更显著的位置。感受这种被关心的感觉正在抚摸你内心那些曾被排斥、被忽视、被讨厌甚至被憎恨的地方,抚慰它们,填满它们的空洞。拥有被关心的感觉并不能改变过去的事实,但却能减轻过去的事实给你带来的痛苦。心中的旧伤,包括那些童年时留下的心理阴影,正渐渐地被被关心的感觉所取代。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释放任何一个消极素材,而只保留被关心的感觉。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练习几次只关注中立或积极的素材(例如被关心的感觉),同时将某个中立诱因(例如人、情境或想法)带入意识领域,每次持续十几秒钟或更久。

被重视的感觉

作为社交动物,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要被重视而不要被忽略、躲避、羞辱、不尊重、嘲笑和污蔑的强大需求。孩童时期,我们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老师的称赞和同伴的友好。成年后,可能伴侣的追求、搭档的欣赏、同事和领导的尊重、家人的肯定和重视会让我们受益良多。当这些正常的需求无法被满足时,我们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混合着伤害和愤怒的不自信感,人际关系也会演变出向着极度依附或极度冷漠这两个极端发展的趋势。当你通过体会被重视的感觉满足那些需求时,你就能培养出一种健康的价值观,而这又反过来促使你变得更加谦逊和慷慨。

拥有。观察一下你的思维中是否已经有价值感或被承认的感觉存在,注意别人何时会搅动起你内心的这些感受,比如对你表达赞美或尊重时。你可以回忆起那些被别人恭维或被认可的时刻,那些你做出贡献或表现出慷慨之后得到别人欣赏的场景,以及你被渴望、被追求或被选择的时刻,通过这些方式创造出被重视的体验。就像你很重视某个人,但并不经常表达出来,同样地,别人也很看重你但也不经常表达出来。你可以引入一个修正系数,借助这个系数,你在凭直觉判断他人对你的重视程度时,会高估他人对你的重视程度。你还可以将被重视的内涵扩大一下,把下列人们对你的看法容纳进去:你改变了整个局面;你帮了我;我很高兴我的生活里有你;你做这个很拿手;你人很有趣,又有才华;你的加入让团队变得更好;你做出了贡献;你很特别;我很尊重你。要留意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别人对你表达欣赏的方式。

丰富。当你获得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时,要敞开胸怀迎接它。探索一下这一体验的各个不同的方面。帮助它变得更加持久而强烈。例如,你可以想象家人和朋友组成的后援团正欢呼着为你鼓掌加油、赞美你。想象自己正在用一种关爱的方式跟自己说话,就像在跟一位感到被人嫌弃、自视为二等公民或一个失败者的朋友聊天一样。想象你正坚定地告诉自己你如何为别人带来了改变,以及你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等。你可以试一试保持一种能显示出你的自尊的坐姿,或者昂首挺胸地走过房间,又或者喜欢一些能让你增值的人,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你的价值感。

吸收。感受这种价值感在你体内沉淀,就像一阵金色的迷雾一样充满你的大脑。让价值感在你体内生长。想象一下带着这种价值感去处理工作、家庭生活以及一段重要的人际关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让自己进入到这种生活状态中去,也让这种状态进入到你的体内。当这种价值感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沉淀到你的体内时,任何取悦别人或证明自己的需求都将烟消云散。

联系。让自己同时意识到价值感和任何形式的不自信感(或者一些相关感觉,如微不足道感、一文不值感或羞耻感)。不断地让注意力重新回到被重视、被渴望以及自觉值得尊敬的感觉上来。感受那种被重视、被欣赏、被尊敬甚至被珍视的感觉,这些感觉正在触碰你心中那些不自信的感觉,缓解过去的生活给你带来的痛苦,让你从心底觉得安心,并渐渐地用价值感取代不自信的感觉。让被重视的感觉抚摸你心中那些曾经感到被贬低、被忽视、被蔑视和被嫌弃的角落。然后释放任意一种消极素材,只把焦点放在价值感上。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练习几次只关注中立或积极的素材(例如被重视的感觉),同时将不自信感作为中立诱因带入意识领域,每次持续十几秒钟或更久。

怜悯与善良

怜悯是一种不想让某生物受苦的愿望,通常与带有同情心的关心一起出现。善良是一种让某生物快乐的愿望,通常带有温暖的感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二者常常会融合在一起(再佐以乐于助人、待人友善以及支持赞同等相关感觉),所以在这里我们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讨论。虽然怜悯有时会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当然这是完全合理的),但是下面介绍的这个用来培养怜悯心的练习,也会激活人脑中的奖励中枢(reward center),让你感受到更多的甜蜜和美好。

拥有。观察一下你已经感受到的怜悯和善良,也可以通过回忆你关心的一个人、一群人或者一只宠物来创造出这种体验。你可以在心中向他们表达良好的祝愿,例如可以对自己说“愿你安宁、平和”。

丰富。接纳这种怜悯和善良的感觉。让它们填充你的精神和身体,变得越来越强烈。把自己完全交给它们,帮助它们持续得更久一点。感受它们正进入到你的胸腔里离心脏很近的地方,想象温暖的感觉在那里扩散开来。让自己想起某个朋友,向他表达你的怜悯和善良,例如你可以对自己说类似“愿你安全、健康、生活惬意”这样的话。再把这个方法应用到其他人身上,包括你非常欣赏的人,对你来说无所谓爱憎的人(如大街上的陌生人),甚至还可以包括曾经亏待过你的人。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善意和美好的祝愿扩大到那些你永远都不可能认识的人身上,让你的怜悯和善良像光芒一样辐射出去,照耀整个世界。试试看把祝愿献给包括动植物在内的所有生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怜悯和善良的表现形式有:轻声说出你的安慰,就好像看到朋友痛苦时你会做的那样;合适的话,可以伸出双臂,好像要轻轻地拥抱某人一样。

吸收。让怜悯和善良沉淀到你体内,就像阳光温暖了你的皮肤一样。在你的心中为这些感觉留出一席之地。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善良、越来越富有怜悯之心,在这个过程中,让针对他人的所有怒气和恶意消散掉。

联系。让自己同时意识到怜悯、善良,以及针对他人的任何形式的漠不关心和恶意(比如嫉妒、羡慕、怒气、抱怨和报复心等相关感觉)。不断回想你的热情,感受它正在接触并逐渐渗透到你心中所有的冷漠和恶意当中。让怜悯和善良去触摸你心中所有的怒气。体会一下既能清楚地看清一个人的为人,又能对他抱有怜悯和善良之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试试看如果你既想要亏待你的人受到公正的处罚,同时又希望他不要受苦并获得真正的快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感受怜悯和善良沉淀到了你心中那些曾感到被压迫、冷冰冰的角落中去,为它们松绑,充实它们,温暖它们。然后释放所有的消极素材,只保留怜悯和善良。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练习几次只关注中立或积极的素材(例如怜悯和善良之心),同时将冷漠和恶意作为中立诱因带入意识领域,每次持续十几秒钟或更久。

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基本上就是对自己的怜悯,通常会混合以一些相关感觉,例如感觉别人和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同样的困难和痛苦。研究显示,自我关怀能够减弱压力和自我批评给自己带来的消极体验,同时又能增强适应力和自我价值感。自我关怀并非自怨自艾,或者放纵自己沉溺于无助感中,相反,它会让你更坚强。然而很多人发现,虽然对别人产生同情心很容易,但要同情自己、关怀自己很难。在敞开胸怀接纳自我关怀感之前,使用本部分开头介绍的被关心感练习来提振一下士气,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拥有。注意一下你已经具有的那些对自己怀有的温暖、支持和同情的感觉,也可以刻意地将温暖和祝愿送给自己,以此来创造一种新的自我关怀感。辨别一下你都是以哪些方式被伤害以及承受负担和压力的,一些不太起眼的小事情也要包括进去。如果一个朋友经历了这样的伤害,你会对其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大概会深感同情和关心,希望朋友不要受哪怕一丁点的苦吧。那么你可以对自己也抱有这样的感觉吗?

丰富。接纳自我关怀感,将它填充到你的身心中去。帮助它持续下去,让它变得越来越强烈。注意自己对自我关怀的排斥感,试着在心里为这种排斥感保留一席之地。你可以想象对自己说一些饱含同情的话语,例如:“我希望自己能舒服一点,愿这痛苦早日消散。”你也可以大声说出来。可以是具体的问题,例如“希望我能早点找到工作”“我还会有人爱”或者“希望这次化疗一切顺利”等。要让自己不断地回到自我关怀感上来,不要被这些难过和痛苦的情绪所绑架。表现这一体验的方式有:把手放在自己心脏的位置或者脸颊上,就像对待一个需要你帮助的朋友那样,轻轻地拍拍自己的胳膊。

吸收。感受自我关怀感沉淀到了你的体内,成了你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你可以随身携带的资源。感受你体内正生出一股暖意,以及一种令人愉快、充满关爱和力量的感觉。随着自我关怀洒落你的心田,试试在你的人际关系中感受那股日渐增强的放松感和平和感。

联系。让自我关怀和自我批判(或者其他压力和痛苦,例如头疼、委屈、失落等)一起进入你的意识中。想象并感受你体内的自我关怀正与自我批判建立联系,温柔客观地看待发生的一切,减弱你内心严苛的声音。让这种“很多人都有和你一样的毛病”的认知缓解你心中的羞耻感。想象那个小时候的你接受了这种关怀,此刻你正在把温柔的、饱含同情心的关怀深深吸纳进来。然后释放掉所有的消极素材,只集中注意力去体会自我关怀的感觉。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练习几次只关注中立或积极的素材(例如自我关怀),同时将自我批判作为中立诱因带入意识领域,每次持续十几秒钟或更久。

感觉自己是个好人

每一个人都具备一些好的品质,例如有耐心、意志坚定、公平、宽容、诚实、善良以及有爱心等(参见第6章)。承认自己具有这些品质,用一双清澈的眼睛去看这个现实世界,像看清楚托盘上的食物一样看到别人身上的美德。你和我一样,都曾做过一些令人懊悔的事情,但它们不会抹杀你的好品质,你本质上还是一个好人。不幸的是,很多人都难以建立起这种感觉。如果能够反复内化这种感觉自己是个好人的感觉,你的内心深处会对这一点更加坚信,在与别人打交道时你也会更加自信。

拥有。注意一下所有已经存在的感觉自己是个好人的潜在感觉,例如在意识深处你知道自己是个好人。或者你也可以创造出这种感觉。挑选出一个你确定自己具备的好的品质,比如坚持不懈的精神、公平、热心等,然后各回想一两个例子。注意存在哪些阻碍你承认这些好品质的东西,例如你可能老是纠结于那些例外情况。把障碍释放掉,然后再回过来,坚定地相信你的这些好品质都是真实存在的。感受一下任意一个与这些好品质相关的感觉。想一想你的这些好品质如何能让他人受益。让自己为拥有这些好品质而感到高兴。

用同样的方法来说一说你其他的好品质。在这个过程中,关注你对别人的祝愿,以及你的好品质是如何体现在行动中的。让有关这些祝愿和行动的认知变成你内心的一种美好的感觉,让自己不断强化这样一个信念:我确实是一个好人。

丰富。接纳你心中的美好的感觉,那是你最真实、自然的善良本性,代表着你的体面、公正、责任感、韧性及其他一些可敬的品质。这些品质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留住这种美好的感觉,保护它,在你的心里为它搭建一个避风港。让自己知道并不一定要天赋异禀才能当一个好人。软化你的心,为怀有自己是好人这样的想法而感到释然和快乐。让这种美好的感觉填满你的身心。相由心生,让这种美好的感觉展现在你的音容笑貌当中,以此作为这种体验的表现。站立行走和言谈举止间都要体会这种“我是一个好人”的感觉。做好事时一定要认可自己。

吸收。感受这种美好的感觉正像温暖和光明一样在你体内蔓延,渐渐变成你的一个组成部分。感受自己正越来越确信“我的确是一个好人”。想象自己正带着对自身美德的强烈认同去处理一个棘手情况或人际关系,然后,让这种方式在你的心中沉淀。要让自己去感受并了解存在于你身上的善良,你不必再背负内疚感和羞耻心的重负,也不必再依赖别人的肯定。

联系。让自己同时意识到这种美好的感觉以及任何一种羞耻感(或一些相关感觉,如感到自己被玷污、是次品、可怜没人爱、有缺陷、命中注定要失败以及觉得自己是坏人)。不断重建这种美好的感觉,包括它的不同方面,诸如关心、体面和良好意图等。告诉自己虽然你具备的好品质可能鲜为人知,但永远不会消失。感受这种美好的感觉正与你心中的羞耻感及其相关感觉建立联结,将光和热带给它们,就像初升的太阳照亮每一个阴暗的角落。好好感受内心的这种美好的感觉,同时也要意识到并关心你心中所有那些感觉不好的角落。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释放任意一种消极素材,而只保留那些美好的感觉,例如希望别人好的感觉。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练习几次只关注中立或积极的素材(例如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同时将羞耻感或相关感觉作为中立诱因带入意识领域,每次持续十几秒钟或更久。

富有同情心的坚定

在人际关系中有一些自己的需求和渴望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不为它们发声,它们得到满足的可能性就会降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不把对方的利益考虑进去,而只是一味索取,满足这些需求的可能性也不会很高。富有同情心的坚定就是心灵与勇气的结合,这二者构成了健康的人际关系的两大支柱。你要做到言行一致,既希望别人好,又要照顾好自己。

你要把握好分寸,言多必失,但该说的话一定要说出来,不要害怕反复表述。在与别人的沟通中你要保持你的自尊、保持严肃,不要陷入毫无意义的争吵当中。你富有爱心,但决不会牺牲自己的权利,更不会成为被榨取、被利用的一方。每当你意识到这种同情心与坚定感时,它都会提高你跟别人实话实说的能力。随着你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独立和自主,你在亲密关系中也会越来越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和惬意。

拥有。注意一下你已经拥有的所有坚定、果断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要集中关注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坚定、有说服力的时刻。注意它们是什么感觉,尤其是它们能带给你哪些好感觉。还要注意到别人通常都是能接受你的坚定、果断的。尤其要注意美好的祝愿和勇气同时出现在你的意识当中是什么感觉,这给你的人际关系带来了什么结果。你还可以创造出同情心与坚定感的结合。回忆一下你何时曾感到自己既善良又坚强。或者想象一下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如果也这样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可以想一个你喜欢和尊敬的富有爱心但又非常忠于自己的人,然后想象一下如果自己能跟这个人再像一点会是什么感觉。

丰富。留住这种关心和坚定的感觉。让这种感觉填满你的双臂、胸腔和脸庞。深呼吸。让这种感觉在你心里不断成长。在你的意识里想象自己正在维护自己应享有的权利。要了解你有你的权利,别人开不开心,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手里,不是由你来决定的。回忆或者想象一种既喜爱某个人同时又能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感觉。要让尊严和权威透过你的面庞和声音表现出来,同时又不失关怀和善良,用这种方式来表现这种体验。

吸收。让这种富有同情心的坚定感沉淀到你体内。让自己围绕这一新的存在方式重塑自我。随着你在人际关系中感到越来越放松、越来越独立,从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怀,你就可以让自己在与他人相处时感到更放松、更有参与感、更平衡。让所有依附和争吵都离你远去。

联系。让自己同时意识到富有同情心的坚定感以及在人际交往中感到的任何形式的软弱(也可以是一些相关感觉,如被压制、被驾驭、被边缘化的感觉等)。让这一勇气和关爱的混合物始终处于意识的表层,让它逐渐与意识深处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软弱感建立联系。让富有营养的勇气主动去触及你心中那些曾感到软弱或负担过重的角落,包括小时候遗留下来的心理阴影。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释放任何一种消极素材,只保留富有同情心的坚定感。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练习几次只关注中立或积极的素材(例如富有同情心的坚定感),同时将人际关系中的软弱感作为中立诱因带入意识领域,每次持续十几秒钟或更久。

爱是一种深沉、强大且时常非常强烈的有关钟爱、关怀、甜蜜和承诺的感觉。爱通常是用在人身上的,但也包括对自然世界、全体人类、上帝(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去体验或想象)和自己的爱。不管是爱人还是被爱,爱就是爱,不管你是获取还是给予。当你心中有爱时,你所有的心结都会被解开,最后烟消云散。

拥有。找一找意识当中有哪些已经存在的跟喜欢你、愿你好的人有默契的感觉,例如你可能会觉得有人在爱你。还要寻找你体内已经存在的温暖的感觉,处于意识深处的那种希望别人好的感觉。体会一下所有那些已经存在于你体内的母性的感觉以及保护、供养和关心别人的感觉。例如你心里装着这么一个人,在你对这个人的想法和感受的混合感觉当中就有爱。

你也可以回忆一个爱你或曾经爱过你的人,以此来创造出被爱的体验。回忆或想象跟这个人在一起的情形,看着他的脸庞,感受他心中对你的爱。让自己体验这种被爱的感觉。再想一想过去这些年来曾爱过你的人,以及现在正爱着你的人,让被爱的感觉一遍又一遍地在你心中降落。(如果你喜欢,也可以将对宠物和各种精神存在的爱包括进去。)或者让自己回想一下范围更广泛的一系列人际关系,你会发现许多人都曾经接纳、喜欢或者感激过你,那就让自己沉浸在这种感觉里。你还可以继续扩大范围,探索自己与全人类、大自然和整个宇宙之间的那种关联感,确认并感受你在其中的位置,以及那种归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的感觉。

试着寻找一种爱已经够多了的感觉。你完全可以既渴望得到更多的爱,同时又觉得自己得到的爱已经足够多了。这样你就不必再去追逐爱,或者总想着去影响别人的想法好让他们觉得你很棒,想和你在一起,或者爱你。所有关于爱的压力和焦虑都会烟消云散,你将不再痛苦,不再失落,也不再热望。

想一个你爱的人,以此来创造一种爱人的感觉。想一想那些你钟爱、喜欢或欣赏的人。再想想那些你怜悯的人以及你高兴见到的人。学着去呵护这种爱的感觉。试着感受爱正源源不断地从你的心中涌出。

丰富。接纳这种被爱的感觉,帮助它维持得久一点,让它在你体内不断成长,变得更加丰盈。同时,接纳爱人的感觉,让温暖、关怀和美好的祝愿像阳光一样从你心中辐射出去。让被爱与爱人的感觉结合在一起,汇成一个统一的爱的感觉。爱涌入你的心中,又从那里涌出。爱是恒久不变的。如果你喜欢,可以为爱做一番冥想,让它成为你关注和吸收的对象。试试看心中有爱时的呼吸、观看、坐立行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吸收。感受并知晓爱在你体内蔓延。让爱成为你思维的栖息地和表现形式。想象一下以爱为家的生活,并让这种感觉沉淀。当你变成了爱,爱也变成了你,此时一切依附和动荡都将在你的人际关系中失去存在的基础。

联系。感受爱正位于意识的表层,伤害(或者诸如生气这样的相关感觉)则位于意识深处。让爱去抚摸和缓解伤害。让爱成为你呼吸的空气,感受你的爱正伸出手去触摸你心中那些未曾被好好爱过的角落。试试看能否感受到这些角落接收到了爱。在爱的笼罩下,它们变得更加柔软、和缓。只要你喜欢,你可以随时释放任何一种消极素材,只留住爱。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练习几次只关注中立或积极的素材(例如爱的感觉),同时将受伤害的感觉作为中立诱因带入意识领域,每次持续十几秒钟或更久。

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相信爱。与其他所有形式的体验相比,爱是最后带你回家的那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家就是大脑的静息状态,爱是你内心的勇气与平和,家就是人性本善。不管你爱的方式是轰轰烈烈还是悄无声息,爱的成果都会像涟漪一样向外面的世界扩散开来,传递给所有你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从而帮助你和他们回归到幸福中来。

[1] 塞伦盖蒂大平原位于东非大裂谷南部、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北部,面积30 000 平方千米,1956 年与恩戈罗生物保护区合成一片,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那里每半年一次的大型动物迁移是世界十大自然旅游奇观之一。——译者注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