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海平面看到的经济学
金融市场是有效的。所有的相关信息都会在价格中得到反映。当政府 放松了金融管制之后,出现了各种金融创新。这些金融创新能够提供更复杂的避险工具,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需要,因此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像2008 年那样的全球金融危机,大约数十亿年才可能出现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措施和刺激政策都是错误的,还不如不救,让市场经济自我恢复。
♦你在高海拔看到的经济学
一部金融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危机的历史。人们从历史中学到 的教训就是没有人会认真地吸取历史的教训。每一次,当投资者认为“这一次不一样”的时候,距离犯一个重大的错误就不远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政府骨员们确实吸取了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的教训,避免了又一次出现金融体系崩盘,但他们同时犯了一些新的错误。比如,他们过分地关注传统的银行体系,而忽视了影子银行以及新兴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带来的风险。
♦本辑简介
《房地产危机:美国经历的第一次房地产泡沫》讲到,美国在20 世纪 20 年代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房地产泡沫。这场房地产泡沫主要出现在佛罗里达州。引发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原因是住房需求突然暴涨,货币市场宽松,金融投机猖獗。泡沫的崩溃总是非常迅速的,而且很可能是由一些偶然的因素触发。
《金本位制:为什么凯恩斯说金本位是一种野蛮的制度》讲到,黄金 并非天然是货币,货币也并非天然是黄金。传统的金本位制比我们想象中的脆弱。金本位制更多地保护了大资本家的利益。由于金本位制使得国家失去了货币政策自主性,当出现经济衰退的时候,衰退的程度会更深,这就损害了普通民众的利益。
《银行危机: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被挤垮》讲到,1930 年纽约一家 银行倒闭,几乎酿成全国性的金融危机。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由于银行采取的是部分准备金制度,不可能把所有的存款都放在金库里,等着大家来取,一旦所有的储户在同一时间挤兑银行,银行肯定得破产。当出现银行挤兑风波的时候,政府必须挺身而出,出手要快,力道要重。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讲到,美国在20 世 纪 30 年代推出的罗斯福新政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政策,有的政策是临时抱佛脚,要赶紧救市,防止银行业出现多米诺骨牌式的倒闭,有的政策是要刺激经济增长,有的政策是结构性的,限制大企业的力量,加强政府的作用。这些政策之间有时候会互相冲突,但罗斯福将它们融为一体,贴上“新政”的标签,成功地将其推销了出去。
《历史的教训:活学活用历史篇》主要讲到,在全球金融危机之 后,包括保尔森(Henry Paulson) 、伯南克 ( Ben Bernanke) 、盖特纳 (Timothy Geithner) 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成功地避免了最糟糕的结局,但也“成功”地犯下了 一系列的新的错误。决策者之所以会犯下这些新的错误,恰恰是因为决策者自认为他们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时候非常成功。他们过分聚焦于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的教训,忽视了身边出现的新变化。
《广场协议:告诉你1985 年广场协议的真相》讲到,很多人认为, 日本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迫于美国的压力让日元升值,日元升值之后,日本的出口急剧下降,导致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事实的真相是:日元升值是日本主动提出来的,因为日本担心如果不采取升值措施,美国会对日本的出口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日元升值之后,日本银行又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房价和股价急剧飙升,形成资产价格泡沫,到最后,资产价格泡沫崩溃,才使得日本经济进入了长期萧条。
《美元霸权: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讲到,美元本 位制度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制度,即使从长期看美元是不断贬值的,各国投资者甚至各国政府仍然不得不持有美元资产。对于中国来说,这种格局尤其不利,中国靠出口赚来的大量的外汇储备都买了低收益的美国国债,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错配和福利损失。
《金钱政治: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认识货币和金融》是一份书单,为 大家介绍了几本跟金融有关的书,让大家能够更多地了解神秘的金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