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不毛之地》最先连载于《每日星期天》,从昭和四十八年(1973年)六月到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八月,连载时间长达五年之久,是迄今为止我作品当中最长的一部,也是在创作上最为艰难的一部作品。作品的构思是这样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从西伯利白色的不毛之地开始,第三卷和第四卷描写以石油开发告终的红色不毛之地 [1] 。

搜集石油开发方面的素材,其困难程度与搜集西伯利亚羁押人员的素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的采访涉及中东产油国的人脉、招标制度以及钻井的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我为将这些素材写成小说所花费的心血也是前所未有的。

昭和四十八年(1973年)四月初,从西伯利亚搜集素材返回日本途中,我从莫斯科飞往德黑兰,走访了伊朗的油田。回国后,虽然得到石油专业人士亲切耐心的指教,但要想把它们创作成小说,赋予生命,这些素材过于庞大了。此时,恰逢石油危机爆发,围绕着石油形势突变。于是,我重新构思,于昭和五十年(1975年)走访了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朗。昭和五十二年(1977年)又三度前往伊朗的油田搜集素材。然而,这些国家均为女人不能单独旅行的国家,我只得仰仗商社和石油公司各位先生们的鼎力相助。我也因此得到了这些从日本来到遥远炎热的产油国,在那里工作的石油人艰苦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还在除了羊和骆驼只能看到飞驰的大卡车的沙漠中,颠簸了七个小时,紧张地寻找目的地的油田。现在,这些艰辛都已成为值得怀念的记忆。

为了写这篇后记,我翻开了所有的采访笔记和采访名单,里面记录了三百七十七名各界人士的采访内容。他们来自商社、石油公司、汽车制造公司、银行,也有航空事业从业者。本应在此列出各位的姓名,但他们中间许多人不希望公开姓名。借此机会,对他们表示感谢。衷心感谢《每日星期天》编辑部,他们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全面启动每日新闻社的各项机能,给予我大力支持。衷心感谢新潮社出版部,他们对长达五千页的连载书稿进行了校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这套单行本因而得以付梓。同时也感谢我的秘书野上孝子,有她与我同心同德,有她的帮助,我才得以完成这部小说的创作。


山崎丰子

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八月



[1]. 这部作品最初是以一套四卷出版的。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