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崎丰子在《不毛之地》后记中提到,这部作品是她“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也是写作上最困难的一部作品”。对于译者来说,这部作品的翻译同样也是迄今为止最困难的一项工作,为此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
当初本套丛书的主编魏大海先生找到我时,我曾犹豫过,担心工作之余没有精力完成这样一部巨著的翻译工作。但思量之后,我还是接受了这项工作。一是为了感谢魏大海先生的信任。二也是源于山崎丰子先生是我任职的京都女子大学校友,能够有幸翻译她的宏篇巨著也是一种缘分。
但是,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可谓是困难重重。首先作品翻译本身难度很大。并不是遣词造句难理解,而是因为作品内容涉及广泛,其中很多地名、专业术语不能随意翻译,而需要认真查找资料、核对汉日词汇,费时费力。其次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身为京都女子大学文学部教授,除了教学和研究工作,译者还不得不担任一些事务性工作。因此,只能在上课、指导学生、开会之余进行翻译,这就大大影响了翻译进度。再加上译者的惰性,一拖再拖,进而没能在规定时间内交上译稿。直到2013年9 月29 日传来山崎丰子先生离世的消息,在编辑的催促下,译者才终于警醒,觉得必须尽快让这部巨著在中国问世。于是,译者想到了请朋友帮忙。我找到了老友宋荣芬女士。尽管任大阪某私立大学副教授的宋女士工作也很忙,但她还是很爽快地接受了我的请求。第四卷是经宋女士翻译,译者校对、修改后完成的。另外还有一对日语功底非常好的年轻夫妇,同志社女子大学助教李婷女士和京都女子大学非常勤讲师张凌志先生。第五卷的最后两章,第三十二章〈天声〉、终结章〈北极光〉是分别在二位翻译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这部译作不仅是译者本人的成果,其中也包含了这些朋友的心血。在此深表感谢!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本书责任编辑、青岛出版社的杨成舜先生。感谢他的耐心等待,也感谢他为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这是一部超过百万字的宏篇巨著,在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是杨先生一一认真改正过来的,这是一位幕后英雄。
现在,这部译著即将问世。希望被誉为山崎丰子作品中最优秀作品之一的这部长篇小说能够在我国广大读者中产生共鸣,受到欢迎和喜爱。
刘小俊
2014年2 月于京都银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