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 灰色经济、压力维稳与政治体制改革

Ⅲ 灰色经济、压力维稳与政治体制改革

——2010年11月4日闭门研讨会观点摘要

2010年1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邀请几个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明德主楼931会议室召开了题为“灰色经济、压力维稳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闭门研讨会,与会专家就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与灰色经济及收入分配的关系、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困难、国内政策调整的重点以及当前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经会议讨论,专家们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其一,灰色经济显示我国目前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进而表明现阶段分配的严重不公,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为“大众”与“精英”的冲突与抗衡,客观表现即是群体性事件等政治问题。灰色部分扩张又内生性地形成利益结构,就导致部分地方政府黑社会化,甚至导致制度上的法西斯化,这是更为严重的发展主义代价。

其二,经济问题反映政治诉求,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政府应该在保障基本民生,保证国内形势稳定的条件下,为下一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中共需要抓住当前财政相对宽松的历史机会,先推进对工农基本群众的“还账”——把教育、医疗、退养等公共开支的历史欠账及时补上,以此达到增强群众基础和与新生资产阶级政党谈判的条件,并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的精英共享政治体制下的基本稳定。

其三,一般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时机已经成熟,但改革的方式有待讨论——无论是否政改,方式上是采取对内先还账的缓和的改革,还是采取与“精英结盟”的“铁腕”式的改革,其根本目的都还是要服从于新的形势和新的国家战略目标的需要。

其四,要正确研判目前的国际形势,主要是大国关系重组与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正确定位,而主要的着眼点还在中美关系,中美是否战略接近,左右着中国的国家战略调整问题。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