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日闭门研讨会观点摘要
中国在1949年土改后,占全国人口85%的农民大都变成了小土地所有者,不仅由此使中国成为了一个世界上小有产者人口最多的“小资化”的国家,并且把这种社会特点延续至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都是全世界小资产阶级人口最多的国家(除了20世纪60—70年代以外)。家庭承包制改革以后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重新分地使中国再次成为全世界小有产者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就是让海内外试图促推中国激进改革的政治家尴尬的所谓超稳态社会的基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社会除了原来少数占有社会财富比较多的富裕阶层外,又出现了富裕阶层之下、小资之上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口是3亿左右,在总人口中占比约23%,这也是2010年社科院陆学艺教授牵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体现出来的新特点。一般而言,农村人群中中产阶级很少,城市人群中中产阶级较多,且越发达的城市中产阶级越多。经测算,北京中产阶级人口超过40%。
另一方面,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清晰,劳资对立的具有西方传统阶级政治特征的冲突性社会结构,也随着最近15年的激进市场化政策陆续出台而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了。
但是,目前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中共的执政理念,都并不针对这些问题正面地讨论。所以,现在也很难让中共在现有的意识形态约束之下,针对社会阶层分化的真问题提出政治理论和政策思想的调整——真正意义的思想解放大讨论还无条件开展。
对此,2010年3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邀请有长期政策研究经验和国际视角的人员召开闭门研讨会,就中产阶级的崛起和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展开了不同角度的分析争论,对事实上已经存在的阶级分化与客观上的阶级构成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