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9小时15分

倒计时
9小时15分

1945年8月6日
提尼安岛

时候到了。不再有练习,不再有空跑了。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午夜时分,蒂贝茨将参加任务的机组成员集合了起来。现在该把他们可以知道的真相全都告诉他们了。

“我们连月来的训练即将要经受考验了。我们很快就会知道成败结果。我们今晚所做的事有可能会创造历史。”蒂贝茨说,“我们的任务是投下一枚炸弹,它与你们任何一个人见过的、听过的炸弹都不同。它蕴含的破坏力相当于两万吨炸药。”

蒂贝茨停顿了一会儿,等人提问,但机组成员们一片沉默。

上校回顾了一遍计划:派一架B-29去硫黄岛作为备用机,三架飞往日本了解潜在目标的实时天气状况,三架飞往目标城市——一架投弹机,两架观察机。

最后一次会只有最后三架飞机——“艾诺拉·盖伊”“大艺术家”和“必要的恶”——的机组成员参加。

蒂贝茨逐点复述了同样的过程和细节。他们之前就看过“三位一体”核试验的照片,也听说过原子弹的破坏力,但仍然很难理解一枚炸弹怎么会如此厉害。他们理解不了,直到蒂贝茨给每个人发了一副可调整的焊工护目镜,并警告他们不要用裸眼直视闪光。蒂贝茨指挥这个单位快一年了,他还从来没有用过“原子”或“核”的字眼。

他干脆利落地点明了成功执行任务的规矩:做好自己的事;听从命令;不打折扣,不撞大运。

人人都知道任务危险至极。蒂贝茨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他口袋里装着一个纸质药盒,盒里有12枚氰化物胶囊。军医唐·扬(Don Young)当天早些时候把它放进了上校的办公桌里。“我希望你永远用不上它们。”他说。

几天前,扬和机组成员们讨论了在投弹前或投弹后需要脱困时该怎么办。如果被抓住了,日本人肯定会折磨他们。

“我要是想落到他们手里[1],天打雷轰。”帕森斯说。机组成员们执行任务时总会带着手枪。没错,他们可以用手枪自杀。但扬告诉他们,“吞下药片或胶囊比用手枪打爆脑袋要简单些[2]”。

蒂贝茨知道还有别的危险。他的B-29——其他B-29可能也一样——可能会因为原子弹被引爆后的冲击波而严重受损。原子弹可能会在中途爆炸。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他们不能活着回来。蒂贝茨找了一位随军牧师,让他送手下上路。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