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听过安利 (Amway)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理查德·德沃斯(Richard DeVos)就人类物质幸福问题发表演讲。他问信基督教的听众:“你关心人们的物质幸福吗?神显然是关心的。”
“这一事实很容易被我们遗忘。我们可以将神的事情灵异化,以至于忽略了物质的层面。例如耶稣自己说要给饥饿的人提供饭食,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庇护,给赤身裸体的人穿衣,探访那些生病或在监狱里的人。在《旧约》中神对祂子民所作的承诺,其中就包含物质上的富足,比如“流奶与蜜之 地”(出埃及记3:8)。不仅如此,救赎的终极实现也包括身体复活的应许。我们不受希腊思想的束缚,也不受贬低或诋毁物质世界之二元论的束缚。我们受造成为有身体、有物质需要的被造物。神在祂的救赎计划中,特别关注这一点。基督徒也应关心人类的物质幸福,关心挨饿或患病之人,关心赤身裸体或无家可归之人。这些关爱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当谈到物质幸福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产生物质幸福的条件是什么 。因此,我们必须要区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
件。必要条件是指——只有其成立,另一个特定表述才能成立。然而,必要条件的真实性并不能保证随后陈述是真实的,我们称之为充分条件。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一个男人,是约翰成为单身汉的必要条件,因为单身汉是一个未婚的男人。但是约翰是个男人,并不能保证他就是一个单身汉,因为他有可能已经结婚了。相反,约翰是一个单身汉,是他成为一个男人的充分条件,因为一个单身汉必须是一个男人。有鉴于此,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物质幸福的必要条件。虽然这些条件不能保证物质幸福,但它们必须存在才有可能在物质方面幸福。
在考虑物质幸福的原因时,第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条件是生产。如果我们担心人们没有食物,最重要的是去生产食物。如果人们赤身裸体,那么就当制作衣服,否则我们的关心就徒劳无益。必须增加生产,方能减轻物质方面的贫困。
当制造出更多的商品时,单位成本就会下降,这是供需规律。例如,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制作一件衬衫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衬衫非常昂贵,只有富人才买得起。但是,如果增加生产,使每一件衬衫的价格在市场上变得便宜下来,那么就能有更多的人买得起衬衫。食物也是如此。
当粮食丰收时,农民们不会自始至终都高兴,因为丰收会降低单位成本。不过,这也意味着更多的人有机会购买粮食。因此,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制造商品并提供服务。
然后,我们必须要探讨一下增产的必要条件。一些人说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工作,另一些人说需要生产者更高产。这些都很重要,但是快速提高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利用工具。比如:我家里院子需要剪草,而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这三个资源都有限。那么我该如何分配这些资源来割草呢?最便宜的方法就是趴在地上,用牙齿咬断每一根草。这种做法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但省钱。我也可以买一把剪刀来提高生产,节省一大半时间,不过买这把剪刀要花点钱。我还可以买一台手推割草机,比起剪刀,割草机将大幅提高我的生产力,只是更贵了。我们也可以升级到电动割草机,再升级到乘用割草
机……每升级一步,我们就能更快地完成工作,同时效果也更好,只是代价越来越高。这一原则适用于其它一切领域。与祖先相比,我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不是因为我们比他们更聪明、更强健,而是因为我们使用了他们所没有的工具。
第三个必要条件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有工具、而另一些
人没有工具,这是因为钱的缘故。若要购买工具,人必须有足够的钱或资本。更具体地说,必须有盈余资本,就是在履行义务并支付费用之后剩下的资本。购买、维护和更新设备需要有剩余资本投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汽车工业统治了世界。然
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外国汽车制造商开始在美国展开激
烈的竞争,到了80年代,日本汽车制造商用自己的方式打败了美国制造商。日本几乎没有生产钢铁和制造汽车所需的自然资源,而美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日本制造商必须进口钢铁和其他资源来制造汽车,然后必须支付运费将汽车运过太平洋
——即使如此,他们仍能击败美国汽车制造商。我们汽车工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德国和日本,都经历了一件关键事情,那就是他们的工厂在二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后来,为了在20世纪下半叶具有竞争力,他们不得不使用新设备、建造新工厂, 而美国工厂则把利润投入市场营销,而没有用于研发或升级。一夜之间,美国产品失去了竞争力,因为他们在工具和生产技术方面落后了。
利润可以推动购买和使用工具,而购买和使用工具反过来又增加了生产力,从而使人们有能力缓解穷人的问题。这是每个基督徒都需要理解的一点,因为许多人对利润抱有负面看
法。当公司或个人实现利润或资本盈余时,它就会被视为一种令人厌恶的东西,仿佛出了什么问题似的。但是若没有利润, 就没有盈余;没有盈余,就没有对工具的投资;没有对工具的投资,生产就不可能提高,这就意味着世界仍在挨饿。无论在哪里,无论如何,必须有人在盈利,才会有过剩资本,以满足这世界上人们的需求。
有趣的是,耶稣经常使用从市场和经济学中借用的语言来传达福音的属灵真理。他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是利润。他说:“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又有什么益处(译者注:利润)呢?”(马可福音8:36;马太福音16:26;路加福音9:25)。耶稣说,一个人可能有物质上的利润,但归根结底是赤字——这是损失——因为他以不太值钱的东西替代了更有价值的东西。如何理解利润,我们必须要小心谨慎,一定要从《圣经》这一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它。
神特别关心生产力。即使粗略地阅读一下《新约》,也会发现其中不断提到结果子,不仅是在门徒的属灵范畴,而且是在生产的范畴;提到增加一个人的才能和供应;还提到满足更多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