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灵修书籍 > 与神面对面

第九章 反映神的荣面

真基督徒为的是向周遭人展现全能神的奇妙。圣经称我们是新造的人,以前不曾存在过的新族类。耶稣所说有关教会的预言,还有很多从 未应验;约翰福音十四章12节所说的「更大的事」,至今还未临到一整个 世代。但,所有先知所预言的,就是现在这个时代,圣经里的君王与先知 都渴望看见我们所看见的;所有藉由耶稣宝血而带给我们的,我们都要欣 然接受,这点很重要。该是神的百姓兴起如一人,展现神的大能与荣耀的 时候了。

耶稣曾对群众说:「我若不行我父的事,你们就不必信我。」(约翰福音十章37节)天使、先知、大自然,以及圣经,全都见证耶 稣就是真神。然而祂却甘愿将所有的见证与证据,都系于一件事上 天父的作为。毫无疑问,耶稣在这里说的「我父的事」,指的是记载在约翰福音上的 神迹奇事;如果耶稣不行神迹,他们就不必信祂。我期待有一天 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也能说向世人说同样话:我们若不行天 父的事,你们就不必相信我们。

完美的神学

耶稣基督就是完美的神学,因为若有谁想要认识神的旨意, 就去看耶稣吧,祂就是神的旨意。有人祷告说:「若是出于祢的 旨意」,彷彿神的旨意不够清楚似的,但除非是你故意不看基督 生平,才会获此结论。

有多少人来求耶稣医治疾病,却失望而归?一个也没有;有 多少人来求祂释放,离开时却仍受痛苦折磨? 一个也没有;耶稣 曾经祝福过多少威胁生命的风暴? 一个也没有;耶稣有多少次因 祈求的人信心太小而不给神迹?从来没有过。祂虽常常指出他们 的信心太小或者不信,但祂总是给他们一个神踉,彷彿为要帮助他们信心增长。耶稣基督,神的儿子,是天父旨意的完难释。舍此而就其他看法,都是把圣父和圣子视为截然不同的两方,而一家自相纷争,必 站立不住。

耶稣为什么使死人复活?因为不是每一个人离世都合乎神所定的时 候。我们可不是相信天父选择让那人死,而耶稣却行神迹来逆转。不是每 一件事都合乎神的旨意,我们常常以神是全能全权的,而把过错都推给 神;我们未负起责任遵行耶稣吩咐之使命,却拿神的全权作藉口,掩饰 自己的不尽责。没错,神是可以使用不幸之事来成就祂的荣耀,但神能掌 管坏事却不是让我们拿来证明那些事就是祂的旨意。相反地,不幸的事发 生,正可让人看到,不论任何景况,祂都掌权、祂都能重新施力,使我们 得益处,使祂自己得荣耀。神不曾做过的事,不能拿来建立神学的基础, 乃是要看祂已经做、以及正在做的事。神的旨意在耶稣基督身上完全显明 了,凡是来到祂面前的人,祂没有一个拒绝的。

圣经为那在毕士大池边蒙医治的人而称颂神。倘若这事发生在今 天,基督教杂志可能会访问在场其他没有得到医治的人,然后神学家会以 其他人未获得神迹来证明:「病得医治不一定是神的旨意。」缺乏亲身经 历,就会形成不良神学。

代表耶稣

每一个承认自己认识耶稣基督的人,都被赋予代表赖的特权,「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参考约翰福音二十章21节)这个任命清楚而强烈,没得推卸。所有相信他的人都要踏上大的发现旅——发现祂是谁,祂像什么样子;此乃永恒的追寻,也必使我 们永远乐在其中。但是,在发现的过程中,我们有责任让世人也 来认识祂。是不是传讲祂的道,让世人来认识祂?没错。但也要从我们的生活中彰显祂,我们要成为神的画像,这是作基督肢体 的部分意义。

人拜什么就像什么,看见神会使我们得改变。敬拜使我们得 见神的能力更加提升,但若我们仅透过旧约圣经的镜片来看神, 其实并不完整,很有可能会带出充满震怒的信息,还自以为在荣 耀神。这不是说神不会发怒,但整个重点在于,祂以怜悯为念, 祂要看谁愿意为那些毫无指望的人代求,祂曾说怜悯原是向审判 夸胜。光看旧约的启示并不完整,无法结出新约的果子。有些人 不透过旧约圣经的启示去看神,企图用人的理性重新创造,结果 把神扭曲成充满愤怒的神。但有时我们会偏向另一极端,传讲一 个完全忽视罪的神。两边都不正确,都是盲目理性的产物。

祂有完全的慈爱、能力、品格、智慧。我们必须同时表达祂 所有的性情,由内而外,让世人看见。慈 爱爱是我们的荣幸,因为神先爱了我们,我们只是把所领受的 给出去而已。神定的标准是,爱要不求回报;还有一个标准是,牺牲奉献。「神爱世人,甚至……赐给......」(参考约翰福音三章16节)能够付出时间、金钱、关注、友谊等等,是我们的特权与荣幸 ,我们当过牺牲奉献的生活。爱就是要付出,反过来讲也对,付出就 是爱;爱的本质就是不求回报,否则就不叫爱了。能不能爱那不可爱也无 力回报的,才是爱的真正考验。

许多信徒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想法:关怀社区的惟一方法就是努力祷 告,好叫他们都能来教会而信主。如果要人走进教会,才能看到我们以神 的爱来爱他们,那可真的很没效率。我们要「去」,才能显出我们是真心 付出。

好心的撒马利亚人,6就是爱心的一个好例子。他把那位受伤的陌生 人所遭遇的,当作自己的事来处理,后来他无法继续亲自处理,就雇一个 人来替他照顾伤者。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这么有爱心,真的很感人。

我听过有人教导关于如何为贫困者奉献的事,重点竟不是在怜悯,而 是在管理;这个教导基本上是告诉你,若对方没有好好使用你所给的,不 会是你所乐见的。依我个人浅见,其实我们太过担心别人会不会滥用所得 到的;神不会因为怕我们滥用而不给我们,当然我们确实有责任好好管理 神所赐予的,但别人是否好好管理我们给他们的,却不是我们的责任。我 们的责任是去爱,而爱就是要付出;甚至对方滥用我给的金钱或礼物’爱 的信息还是被我传出去了。我的目标本来就是把神的爱传出去。

在神迹的范畴上获得突破的人,会面临一个试探很容易为了神迹 的缘故而追求神迹。但是,在一切事上显明神的爱,才应是我们更远大 的志向。

能 力

人之所以倾向于接受神是愤怒的天父,多半因为本身没有能 力展现神的大能。我们的信念,和实际从我们身上流露出来的, 两者互为关联;如果我们不认为耶稣的生平就是神旨意的完美诠 释,那我们展现神旨意的能力就会一直萎缩下去。

软弱无能是一个反常的现象,我们要么不得不祈求圣灵再次 施洗,直到耶稣所应许的能力从我们里面显明出来;要么从教义 上去制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我不要安慰,我要能力!没经历 过神迹一点都不0K,在这方面我要深深感谢祂:祂作了榜样, 祂差美好的圣灵来,祂吩咐我们照祂的话去行。祂还需要做别的 吗?是我们该去行了,我们要以神迹来证明祂活着,我们要在祂 的脸上的荣光中行走。那使基督复活的灵,也是在耶稣事奉时恩 膏祂的灵,已经住在我们里面。有谁甘愿放下一切,全心寻求祂 的面,都可以从福音里找到足够的供应,寻见祂的面。

我听过有人这么说,假如必须在纯全和能力之间抉择的话’他们会选择纯全。听来不错,但这个选择是不合法的;这两者是 一体两面,不可分割。我一直对我们的会友说:「没有品格的 人,不会让我留下好印象;但光有品格还不够,我更乐意看见那 人的生命充满能力。」

品 格

效法基督的人不只是胜过罪恶而已,更应展现信心的果效包括公义、和平、喜乐,也就是保罗对于神国的定义。7有这三项,才能 表现出基督的品格。

活出公义的意思是,完全为了神而活,对于不敬虔的事没有但书; 对于给人暂时满足的次等的事,我一概不从,因为惟有神的国能给我完全 的满足,这就叫为神而活。有些人把公义缩减成道德。道德是必要的,但 只是第一步,而非和稳固的根基。真正的公义是像基督那样,为不公不义的 事发义怒,设法为贫穷的、寡妇和未出生的胎儿伸冤;看到被疾病捆绑 的人,我们内心也会翻腾不平,因为向敬畏主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 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神的公义在我们身上的表现之一,就是医治。 每次看到基督徒因为要与世俗有别而不愿与非基督徒来往,而他们的 生命又跟非信徒没两样,我就很难过。初代教会的信徒和非信徒之间是有 来往的,但信徒的生命却迥然不同;今天基督徒再次强调品格,昔日光景 即将重现,而且这次更有能力相伴相随。

不但平安和喜乐是恩赐,公义也是,「……更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 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吗?」(参考罗马书五 章17节)这里「作王」的意象十分鲜明而强烈,可见义能使一个人统管自己的生命,不再作受害者。亚伯拉罕的姪儿罗得便未做到这点,圣经形容 他「常为恶人淫行忧伤」(参考彼得后书二章7节)周围人的行为影响到 他,使他忧伤。神所设计的人生就是义行会影响周围的人,好比在一个君 王治理下的人,无不受到影响。这是城市转化的中心主题。

和平或平安不只是没有噪音、冲突、战争,而是在大君王的管辖下, 运用权柄解决一切冲突。当黑暗势力被神荣美得同在击退摧毁,我们便得享主里的安宁与秩序。在神里面的生命是安息,在黑暗势力之下 的生命是惊恐;因此圣经宣告:「赐平安的神快要将撒但践踏在你 们脚下。」(罗马书十六章20节上)当神的平安在我们身上,我们 的仇敌就被摧毁了。当焦虑和惧怕临近,我们要赶紧回到平安之 地,那是我们在基督里当得的基业,也是生命的根据地。平安是 天堂的一大特性,证明基督已经得胜,魔鬼只有唉声叹气的分。 我们若内在有平安,不会因魔鬼作为而惊慌,反而会使我们灵魂的仇敌大大惊惶。

喜乐是属于基督徒的。前一章提过,得救带来喜乐,悔改 则带来眼泪。内在的信心形诸于外,就是喜乐。严厉苛刻则是高 估别人,非信徒也会对人严厉。耶稣只对那些本应晓得祂是谁的 人严词责备,那些人因为看到贪酒好食的人经历到祂的慈爱与接 纳,就说耶稣也是那种人。信心就是相信我已蒙神悦纳,没有任 何力量或权柄可将我这地位夺去。

如果你欠缺喜乐,有一个方法可使你经历喜乐,而且越来越 喜乐:就是学习欢喜快乐。你要选择喜乐,不是靠环境,因为喜 乐发自内在的信心。无论遭遇何事,都因信靠神和祂的道而欣然 接受天父世界的真实情况。喜乐释放喜乐。

但或许最大的祕诀,在于发现靠神而得喜乐,圣经告诉我 们:「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参考尼希米记八 章10节)神有喜乐,而且靠祂而得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认识这 真理可大大释放我们得自由,要喜乐,

因为祂喜悦你!

智 慧

耶稣被称为「万民之所望」。祂为了使我们能完成万民作主门徒的使命,所以选择住在我们里面,有此能力源头我们才能向周围的人见证 耶稣,但绝大多数的信徒并没有活出这样的生命。当年罪人喜欢和耶稣在 一起,但现在他们却不要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应该找出原因,解决问题。 不切实际是部分原因,我们常自顾自回答问题,其实他们根本没问这些问 题;又顾着指引方向,其实根本没人在找方向。

然而,如今是神的百姓再度被不信的人大大敬重的时候了(应该称他 们未信者比较好)。耶稣拥有世界上所有问题的答案,我们有进入神国度 奥祕的合法管道。祂的世界是地上这个世界的解答,不论什么问题,医药 上、政治上,甚至是我们住家附近的交通堵塞问题、孩子学校家长会的冲 突,耶稣都有答案。不仅如此,祂也渴望把答案显明给我们,并藉由我们 传出去。祂选择使用祂的儿女一一创造之主的后嗣,作祂在地上的代表。

当我们的盼望(末世论的神学观)是切切想望地球毁灭’就很难给世 人的困境带来解决之道。耶稣和使徒保罗都说我们承继这世界’故我们 应好好管理这世界,从现在开始作个好管家。有人忽略这部分的使命’因 相信反正耶稣再来以前,这世界是不可能变完美的,这种心态跟忽视穷人 很像,而耶稣说我们常有穷人同在。我们既得使命又蒙恩膏,却忽略作这 世界的好管家,就是不尽责了。

我们从神的创造看出智慧,智慧是创造力的一部分,用来造作「万有」,庆贺为其本质,尤其以人为乐。

在地上以超凡智慧闻名的,除了耶稣以外,大概就是所罗门了,他堪称以色列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人。示巴女王因见所罗门的智慧, 诧异得魂不守舍,坐在他脚前受教,听他解答人生困惑。但是, 当神选择把让示巴女王最难忘的事情列出来时,我们发现都是平 凡的事情,似乎不算是平常人所认为的智慧,圣经所列出来的包 括:桌上的珍馐美味、臣仆的住宅、王宫侍从的组织和所穿的制 服、上酒的仆人,和圣殿里献上的牲祭,13这些全都是日常所见。 能够让女王印象深刻的,想必是其中表达出神丰富的创造力,因为身为女王,财宝早就看多了,大有才干、手艺精湛的人,她肯 定也看过不少。但现在她目睹这些日常生活的事物,却令她惊奇 得说不出话来,原来神的创造力可以透过这样一个人表达出来。

现在该是我们从最简单的生活小事,表达出真神智慧,令世 人目瞪口呆的时候了。

心意更新

当不可能的事在你看是合情合理,那你是心意更新的人。展 现神国度最合宜的方式,莫过于心意更新。心意更新不单指正直 的思想,也是指怎么去想,从什么角度看事情;合不合「理」是 以天堂的眼光而非地上的眼光看,这样就对了。

神以厚恩待我。主日证道时我常如此开场:「神的心情很 好。」这样说常令弟兄姊妹吃惊,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但真正如 此相信的人并不多。

但神真的大权在握,稳妥安然,并旦因祂爱子的新娘而喜乐,神认为祂爱子付上赎价所买赎回来的非常值得。老是传讲神震怒信息 的人,实在应该见见天父。祂真的是良善美好,常以厚恩待我们。祂比我 们想像的更好,所以让我们改变想法吧。

「万事都可能」这句口号已成了我们的人生观,信的人当投入从前 看为不可能的,这是我们的任务。有些基督徒不敢追求神迹,因为他们认 为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而最可悲的部分是,他们认为其他方面的灵命 生活都是可能的。不是这样!以人的头脑去想,整件事、全部,都是不 可能的。惟独神以经验而说:「凡事都能。」但为了让我们得以进入这本 由祂独享的领域,祂才加进几个字,使这句话成了:「在信的人,凡事都 能。」(参考马可福音九章23节)

我们靠基督的得胜而争战。我们争战不是为了打赢,而是强化耶稣已经为我们打赢的仗。当面临争战,我们是靠基督的得胜去打这场仗,而这场仗有一半在于改变自己的看法。信徒两耳之间的领域不开,天堂就不开。这是一场硬仗,仇敌用威吓的方式企图使我们退居守势一这就错 了,我们不该在防守的位置,因球在我们手上,进攻的是我们。打从耶稣 吩咐我们「往普天下走」(参考马可福音十六章15节)那一刻起,球就在 我们手上了。

我是个重要人物。说「我们」都很重要比较容易,说「我」很重要的原则 很难。然而,发现这真理的,才能自由地作个真正谦卑的人。嘴巴上说自己很重要,行为上却表现骄傲的样子,那是没有真正了解这重要 的启示;看自己的过去是会令人谦卑下来,不过更大的谦卑来自 看见自己的未来。看到摆在前头的,若没有神的恩惠、力量、指 引,我们是不可能办到的;发现个人重要性的时候,就是深深倚 靠祂的时候。

神的终极计划

神已将我们的心再次转向,去寻求祂的面。如今在基督身体 里已普遍兴起祷告运动,卢安格(LouEngle)所发起的「呼召」(TheCall)聚会,堪称改写历史之举,一整世代的人在神的 召唤下,以祷告与代求改变国家。看到圣灵如此使人心不变,我 们也当投入祷告的呼召。不过,同时让我们学习像耶稣那样祷告 吧。

在圣经的记载中,我们从未看到耶稣祈求天父医治某人的疾 病,圣经也不曾记载耶稣在威胁性命的暴风雨中呼求天父拯救。 相反地,祂早已在祷告中站到权柄的位置,所以祂只要一吩咐, 便能看见天父旨意行在地上。

我们祷告的时候,应该花更多时间单单寻求祂的面,结果必 然清楚可见。因为当我们说出来,事情就发生——当我们服事的 时候,只要一碰别人,便能将他们带入与神面对面之中,而一切 都将因此改变。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