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诞生时,天使如此报佳音:「我要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看来喜乐还可分成普通的喜乐和「大喜」两种。神子来到地上是大喜的信息,凡接待祂的都必得着喜乐。
在今天神的运行下所彰显的种种,最引人不悦的竟然是喜乐,我也不懂为什么。每一次圣灵又带来一波新的浇灌(复兴)时,也会注入新的 经历与彰显,但往往会有一些人很不悦。总是会这样的吧,惟当我们能够 超越害怕被人批评的心理,坦然接受圣灵带来的全新经历,方能领受神要赐下的恩福。宗教的核心就是惧怕人一徒有形式却无能力;当 看到或听到神正在做的事,我们多半想把事件独立出来,好好研 究,加以控制,免得让我们感到不舒服。这是死亡之道’我们要克服它。
当喜乐作为神学上的价 值观时,似乎大家都乐于接 受,但是若成为实际经历, 就会被鄙视,尤其如果是集 体的经验,那更是被人看 轻。因为众人一同喜乐的时候,看起来好像很没规矩,确实是,不过,喜乐到底违反了哪条规矩啊?
混乱的规矩
我有三个孩子,他们出生时我都在场,婴儿诞生真是非常美 好、奇妙无比——但也很令人不悦。尽管医生说:「一切都很正 常。」我却不觉得。虽然婴儿诞生带来欢笑与庆贺,但也会造成 一团混乱,还有疼痛和泪水。可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的医护人员 却不为那些混乱和疼痛所动,照样做事。对新手父母而言,根本 是混乱不堪,但看到医护人员不慌不忙的样子,使我原本的担心减轻不少,焦急的心情也平静下来。
我常想,当神有意为祂的百姓施展奇妙作为,可我们却紧张兮兮,恨不得能全盘控制在自己手里,只因对眼前的情况觉得很不舒服。 面渐了解到,祂并不是那么在意我们觉得舒服与否,这就是为什么祂差 圣灵保惠师(安慰者)来原来祂早就计划好要让我们不舒服。
关于喜乐,最多人被绊倒的一点就是大笑。常见的问题是:圣经哪里 有说到大笑?这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喜笑是因得救而来,泪水是因悔改而 来。没有谁下令走到讲台前决志信主时要掉眼泪,但这种情况常常发生, 会哭是应该的。价值观的扭曲也使我们灵命的本质扭曲了,诗篇十六篇11节说:
「在祢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祢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感到喜乐 最起码不是该笑吗?这节经文里的「满足」岂不是包括全部吗?喜乐的每 一个部分:大笑、微笑、内在的喜悦等,不是应该都有吗?当然进入祂同 在中的反应,不应该只有大笑,但我们应该接受大笑也是与神同在的一种 正常表现。
我发现在神的同在中大笑,比大哭更需要信心。要喜乐就要相信我已 经被神接纳了,通常我会想到我是何等不配,而流泪痛哭。但在这背后所 隐藏的,却是我未能看见自己已经被接纳。但是,当人发现自己不但被神 接纳,甚至神以他们为乐,那就是该喜乐的时候了!如果你想要喜乐,那 就喜乐啊!
疾病的安逸
现今基督教文化已在无意间采纳一种观念和生活型态忍为重担与失 望是常态。这种习性导致不信生根,形成坚固营垒。在这样的模式下,我 们宁要眼泪而不要大笑,舍富足而就贫穷,宁可忍受困苦,也不接受马上解决、突破现状。
这种观念需要改变了!这种错误的苦难观好像特洛伊病毒,骗过守门员,进入得救的信徒群体之中。由于对这个主题的误 解,致使窃贼登堂入室,连最好的讲台也教导这些错误的观念。
耶稣的苦难完全见于祂所忍受的逼迫,为人类所背负的重 担。但祂可没有受过疾病之苦,基督徒的苦难观必须把这点理清;祂已将我们买赎回来,破除了疾病在我们身上的势力,所以 我们不要再用那是神的旨意来给疾病伪装了。还有一个观念是, 祂受苦是为我们不必再受苦,请记住这点;例如,祂忍受罗马士 兵的鞭打,好让祂的鞭伤成为我们得医治的赎价。
假如祂所受的苦不够用的话,那怎样才够呢?这个错误如果 推到底的话,会使整个赦罪与得救都有疑问。歌罗西书说,耶稣 的患难有所缺欠,但这未完成的苦难是指我们蒙召在这不义的世上,成为义人。这份缺欠催促我们为基督而活,不论遭遇什么样 的逼迫,还要为世上失丧的灵魂,在天父面前迫切代求。
何西阿书里有几则预言,现今读来甚至感觉比何西阿那时更 贴切: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何西阿书四章6节上)
符合宗教上的要求却不认识神,实在是我们的大敌。因无知 识而制造了容忍,于是我们所容忍的,便凌驾我们之上。
当我们容忍疾病、烦忧、贫穷,认为这些都是神所使励工具,为 的是使我们更像耶稣,那真像是做了非常可耻的行为。神当然可以使用那 些,我们都知道祂也可以使用魔鬼来成就祂的旨意(再坏的牌到祂手上都 能赢),但若认为我们碰到疾病之类的患难,是出自祂的「设计」,或以 为经过祂同意,无异于损害各各他山上的救赎之工。因为接受这种观念的 话,基督在地上的生活以及十字架的目的,就通通被弃而不顾了。有谁会 说祂虽为我的罪而死,但我仍受某些罪恶习惯捆绑,并不违背祂的意思, 没有人会这样说的;也没有人会说祂为我的医治与释放付上代价,好让我 继续被烦忧折磨,忍受病痛。祂的代赎与拯救不是象征意义,而是实际、 真实的。
我们都很难相信看似不可能的事,但为了显出自己有理,就轻忽神 的作为,这可是羞辱主名。该是承认福音本质,源源本本传讲福音的时候 了!福音是地上每一个困境、冲突、患难的解答。让我们放胆宣扬,看祂 再次入侵地球吧。
你的魔鬼有多大?
这种处理灵命的错误方式,也常常会夸大魔鬼的力量。在这种错误的 气氛下,抱怨与批评伪装成代祷事项,影响我们。这种心态使我们远离神 国度里的公义、和平和喜乐,却把重点放在魔鬼的策略和成果上,致使我 们心灵下沉。圣经可没有叫我们记录魔鬼的成就,而是叫我们留意神在地 上的奇妙作为与见证,叫我们考察他的作为,乐在其中。神吩咐我们 「以祂的信实为粮」(参考诗篇三十七篇3节)。我们注重什么、留意什么(从我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决定了我们置身的氛围。
把魔鬼看得很大,把神看得很小(很不实际),是不健康的做法。并不是说魔鬼没有力量,根本不要把它放在眼里,使徒保 罗教导说,我们并非不知道魔鬼的诡计。但我们所事奉的是全能的神,却被那能力有限的魔鬼吓得不敢做什么,就太不像话了。 我常提醒自己,神与我同在,没有别的比这更大;我发现什么时 候我不再这么想,什么时候就需要悔改,改变目光焦点,重拾敬畏神的心。
若让魔鬼的作为假扮成真理,就会破坏喜乐,而喜乐是神国 的一大特征。真理在基督心中显明,基督的心就喜乐了,「正当 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参考路加福音十章21节)。这里 的「欢乐」有欢呼踊跃的意思,恐怕与我们从影片或讲台上所得 到的耶稣印象不大相向。
耶稣的动机
耶稣无论在动机或在行为上,都对天父百分之百的顺服;从 耶稣一言一行皆可看出,祂是倚靠神的人。我们也知道耶稣以遵 行天父旨意为乐,但我们也看到天父加上另一项因素:「祂因那 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参考希 伯来书十二章2节)天父加上了奖赏,因为这个重大的奖赏,使得 人子忍受人类最大的苦难,付出最高的代价,然后领受了最大的 奖赏——就是喜乐。喜乐就是奖赏。
跟随基督有代价,也有奖赏;只强调代价却不提奖赏,是一种病态。 忍受管教之苦的人总是有个值得忍受痛苦的理由,当天父要把最好的奖赏 给祂的独生爱子,祂选择给祂喜乐。不喜欢喜乐的人,将来到了天上该怎 么办啊?
耶稣知道为了这喜乐而付出代价,是绝对值得。这还满难懂的,不 过,喜乐是天上的无价珍宝,也是给每一位信徒的奖赏:「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参考马太福音 二十五章21节)可见喜乐不但是奖赏,我们还要进入天父的喜乐中享受。 「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诗篇二篇4 节上),喜乐是天父的性情,我们要永远称颂、永远享受。想像你继承了一栋大厦,你可以进去看每一个房 间,发出惊叹,充满喜悦,这是你的特权。进入华厦任意参观就已经够荣 幸了,更何况是你继承的产业,岂不是更叫你惊喜吗?天父那无止尽的喜 乐是你可以拥有的,而且你有永恒可以去探索那喜乐。自你重生的那一 刻,永恒就开始了。
有些人以为,为了这种奖赏而做工,实在是属肉体的行为。但看耶 稣的榜样,应足以使我们摒弃这种想法。奖赏本是天堂经济学的一部分, 是正当的动机;其实,不看奖赏的人,反而不健康,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永 恒。而我们若不以永恒为念,事情就做不好。
祂面前的喜乐
喜乐是天父性情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经历到祂的喜乐,而且已经 继承祂的喜乐,「公义和公平是祢宝座的根基;慈爱和前行在称前面。知道向祢欢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华啊,他们在祢脸上的光里行走。他们因祢的名终日欢乐,因祢的公义得以高举。」(诗篇 八十九篇14-16节)
当我们在神脸上的光 里行走,直接的结果就是 喜乐;当我们脸上洋溢着喜乐,就反映出天父的喜悦。活在神面前的人,都知道 向祂欢呼,因为天堂里充满了欢呼喜乐。在天堂毫无黑暗,连一点黑影也没有,因为神的脸的荣光照耀,无一处不见祂的光。照 样,天堂也没有灰心失望,因为在神的脸的荣光映照下,到处都 充满欢呼。当我们祈求神的国降临,「在地上如同在天上」(参考马太福音六章10节),其实就是祈求天堂的氛围喜乐的氛围,渗透到地上来。
喜乐的心
有人说要从小训练孩子有颗喜乐的心,就好像趁早把界限定 出来,范围划得越大,就可获得越大片的地业。孩子能不能有颗 喜乐与健康的心,要看最亲近的大人是不是爱他们、喜悦他们。在大脑里有一块叫做喜乐中心,这块区域会因孩子看到父母脸上 快乐的表情而被刺激活化;小孩子喜乐的心,就是这样从父母肯定中被训练出来的。
有一本书《以面赐给你的心而活》(LivlngFromtheHeart Jesus Gave You,中文暂译)里面写道:
在小孩子出生的头两年里,最强的动力就是想要在爱的关系 中经历喜乐。事实上,现在有些神经科专家说,「在某人的眼中 看到闪跃的光芒」,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当一个小女孩奔向父母 张开的双臂,你瞥见她喜乐洋溢的表情,就亲眼目睹这份不可思 议的力量——来自「成为别人眼中闪耀的光芒」。当这份喜乐成 为一个孩子的小世界中最强大的动力,生命就充满意义,因为孩 子期盼着那美妙的时刻——与他们所爱的父母在喜乐中再次互相连结。假如这份天真纯洁的渴望,能从孩童时期维持到长大成人 该多好。人生将充满意义与喜乐,喜乐就是他们的力量,因为爱 他们的人真的「因和他们在一起而欢喜」。
由此显示为什么教会里有很多人不懂什么叫喜乐,尤其可看出为什么 在个人生活中少有喜乐,因为他们未曾看见来自天父的肯定与恩宠。教会 里既有这么多基督徒把神视为喜爱惩罚多过拯救,想到神就想到罪而不是 想到赦免,难怪教会软弱无力了。
耶稣教导门徒要寻求天父的面,凡遵行耶稣教导的人,都必体会到我们都是「祂眼中闪耀的光芒」,当我们与神的关系如此亲密,就没有什么 问题没有答案,也没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的了。关于这方面,耶稣说过: 「直到现在,你们并没有奉我的名求过什么;你们求,就得到,好让你们的喜乐满溢。」
(约翰福音十六章24节,现代中文译本)我们再次 看到喜乐是与神关系正确之后,必然的结果;喜乐是正常现象, 没有喜乐才是不正常。有些人教导平衡的灵命,竟然好像是喜乐 和忧虑要平衡似的,真是蠢话!神的国是喜乐的国,我一刻也用 不着离开。
喜乐带来力量
我觉得最惊奇的是,有关喜乐的启示最多的地方,竟然是 在旧约圣经。感谢神,祂让以色列人尝到一点将来基督救赎大工 完成后,所有相信的人都会尝到的喜乐。而且,这喜乐竟然是在 以色列人从大清早站到傍晚,聆听祭司朗读律法书的时候降临。 许多人是生平第一次听见神的律法,他们听不懂的时候,祭司就 会为大家解释。他们这才看到,原来神对他们生命水平的要求是 那么高,也看到他们实在大大辜负了神。那一刻,大家都省悟过 来,于是用最自然而然的方式回应神:眼泪。
「省长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并教训百姓的 利未人,对众民说:
『今日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圣日 不要悲哀哭泣。』这是因为众民听见律法书上的话都哭 了;又对他们说:『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 愁,应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于是利未人使众民静默,说:『今日是圣日;不要做事,也不要忧愁。』(尼希米记八章9-11节)
为罪悲哀哭泣,看似符合圣洁的主题。在我们的世界里,眼泪几乎是悔改的同义但这次却不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悲哀哭泣反而是 违背神的吩咐。依我的成长背景来看,眼泪居然违背神的圣洁,可真奇 怪,但这是真的。当时以色列人大大悲哀哭泣,因看见原来他们这一辈 子活得完全不符合神的心意。除了圣灵,有谁能让这么一大群人同时感 到自己罪孽深重;除了圣灵,也没有人让他们有机会从神的眼光看他们 的内心。老实说,我们传道人所求的就是这样的时刻——台下的人晓得 自己需要神,晓得自己需要被神赦免,而且准备好接受改变。传道者会 有这种心愿,其实不是残忍,而是希望看到人心准备好要让生命彻底转 变,要被改变就要有忧伤痛悔的心。然而,神的灵还可以使用另一项工具,带来合祂心意的改变更新,这项工具就是庆贺的力量——喜乐的力 量。
祭司们看到众人流泪哭泣,晓得这与当前神的作为不符,因此他们的责任是去告诉大家,不要悲哀哭泣了!而且不但不可以继续哭,还要更进—步,要喜乐、庆祝!庆祝什么?庆祝他们「明白」神的律法,他们听懂 神对他们说的话,这就是他们可以喜乐的地方,喜乐由此而出。
旧约圣经中若有哪一处可略为窥见新约的生命,应该就是这段经文 了。我们以为律法是严厉的,这段经文完全违背了我们的想法,甚至违背 了我们以为神在复兴中运行的方式。许多人就是因为误解,以致错失了最要紧的启示——喜乐的启示;原来在神同在的运行中,喜乐 赐下的恩典,喜乐是正当的,喜乐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