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章讲道 > 康来昌讲章

圣礼洗礼 康来昌牧师(作者:康来昌)

作者:康来昌  来源:新浪博客

圣礼�洗礼
康来昌牧师—20100320
恩典的记号
圣礼通常指两个东西,一个就是指洗礼,另外一个就是圣餐。洗礼和圣餐对教会弟兄姊妹而言,或一般来讲我们根本不大知道那是什麽意思,有时候我们也不太管那是什麽意思。如果我们说那是什麽意思,在圣餐,拿起饼和杯时大概大家都还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代表耶稣的身体、这代表耶稣的血」。那已经说出了一种神学,就是这是代表,如果用英文来讲就是sign、一个记号。圣餐是圣约(或说恩典)的一个记号。
这我稍微说明一下,sign、记号。我曾经举过例,「记号」最容易�解的就是红绿灯。红灯一亮,那是一个记号,那记号告诉你不可以再往前面走。绿灯一亮,告诉你可以往前面走。红灯上面不会写「不可以走」,绿灯上面不会写「可以走」,但你看那记号就知道大概是什麽意思。另外还有很多这类生活�面的记号,譬如一个包装箱上有个骷髅头标志,通常表示这�面的东西是有毒的;一个玻璃杯缺了个角,代表是易碎品;一把伞,表示不能潮湿。我想各位也懂为什麽要有这些记号、文字,因为现在这些物品通流到全世界,他不一定懂英文、中文,但可以看得懂这个记号。看到一个骷髅头,他大概可以猜到这�面是有一些危险物品。就是看到一个记号,大概知道�面是怎麽回事。
恩典的实质
在生活�,记号让我们知道�面有什麽东西,记号本身没有这作用,记号本身不会毒死你,记号本身也不会碎掉,所以当我们说圣礼(不管是圣餐或洗礼)只是一个记号,这不太对。当然有些教会觉得那纯粹是一个记号,所以有些教会,像早期的贵格会,根本连圣餐、洗礼都不需要:「我们不需要这个记号,我们实际上跟主在一起就好了」。这个神学不太正确,因为我们基督徒不是那种纯属灵的。上帝是纯属灵的,上帝是灵,没有物质,但上帝创造了物质。我们人也有物质,有肉体。这肉体因为是上帝造的,所以并不坏,而且非常好。所以我们的肉体需要实质上的一些接触,包括接触这位纯灵的上帝。上帝把�的恩典给�的儿女,是藉着圣灵给我们的,也藉着这些记号给我们。这记号所传递的就不只是一个象徵的东西,这记号也就包括了实质的。所以有些教会(我相信你们不会这样想,但不妨也可以这样想)认为洗礼的那水,还有圣餐的杯和饼,不只是代表了一个东西,也是那恩典(或圣约)的实质。
你现在能不能再跟我一起想,你们生活中有没有哪一个东西,那东西纯粹是实质,没有什麽记号的?各位,这太多了,你真的拿了一包毒药,上面没有任何记号说这是毒药,那�面是毒药就是毒药,虽然外面没有记号告诉你是什麽,但实质是个毒药。毒药是这样,维他命丸或健康食品、药丸也是一样,假如说上面没有写任何东西的话,那是一颗药丸,一个健康食品,你知道是,完全是,但没有记号告诉你那是什麽。
我们在说有些东西纯粹是记号、符号,有些东西是实质。而有没有东西又是记号,又是实质?我想有一个东西可能是,就是结婚戒指。结婚戒指是一个记号,你看到人戴一个结婚戒指,就知道他结婚了,就知道他实际上有个婚姻生活。但结婚戒指是记号,又完全是实质吗?不是。我跟我太太在一起生活,那叫做结婚,这戒指�面没有一毫是我太太的成分,既没有我太太的头�,也没有她的身体、声音、基因密码,通通没有,所以戒指可能还是记号的成分多一点。
我又想到你房地产的地契,那是实质还是记号。一方面也是个实质,因为有那就表示你有一栋房子,但又是个记号,因为那张纸你既不能在�面洗澡,又不能在�面吃饭睡觉,那不是一个房子。这已经涉及到哲学上,但我现在是要跟各位讲神学上的事。
恩典的印记
圣礼,圣餐和洗礼,(天主教有七个,我们只有两个)是上帝恩典的记号,记号是sign,还有另外一个字叫seal,印记。Seal所代表的可以说是保证,也可以说是实际,甚至可以用另外一个讲法:圣礼(decrement)是恩典的管道(the means of grace)。也就是说,当你吃圣餐的时候,你不是吃到一个象徵耶稣的东西,你的确把耶稣的肉跟血吃进去了。
我猜你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但如果是天主教徒,通通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我们觉得这是迷信,但你在说这是迷信之前,也不能不说在圣经�面,耶稣从来没有讲「这代表我的身体」,�就说:「这是我的身体」。
我也不知道各位来教会的理由是什麽?来这�有什麽原因?交女朋友、要推销产品、卖直销,或还有其他更不好的理由。(我先说,到教会交男女朋友并不是什麽坏理由,理论上最好的男孩、女孩是在教会�,不在这�找,要到哪�找?)可能你会说:我来教会是认识上帝、敬拜主、跟其他弟兄姊妹一起交通、心灵得到平安等等。我再说,心灵得平安、喜乐那还不是最重要,甚至是不重要的,因为你要得到喜乐和平安,不一定要到教会这地方,你到一个你喜欢的社团、俱乐部也可得到平安。如果是一个教会,我们一定是在这�跟其他人一起来敬拜上帝、享受上帝的。可能你这样想。那你怎麽在这个教会�得到上帝的恩典、享受、祝福、平安、喜乐?各位,这都是问你们的,也问你们当中的小组长,因为人家为什麽会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人家来。如果人家来是因为有好音乐,那我们就发展音乐。这也是现在教会一个缺点,就是我们什麽都跟着市场走,这不好,但我们也要去想,人需要的是什麽。
我不太喜欢现在流行的一个叫做seeker’s sensitive church,就是对于顾客、来宾是很照顾的教会。这听起来很对,但这要小心,这会把教会变质,你就想尽办法讨来的人的喜欢。教会不是讨任何人的喜欢,教会是讨上帝的喜欢。人家不来,你还是要讨上帝的喜欢。不过这我们也把他放一边不讨论。
我只是要问,如果教会有上帝的恩典,你怎麽得到上帝的恩典?我们也可以说是有人关心:「我生病的时候有人来看我,我失恋时有人来关心,有人帮我介绍男女朋友、找工作」,大概是这样,还有我们刚刚才经历的,有时候有爱筵、聚餐,看到一个篮子放在那�,你不丢也没关�。就是我们在教会觉得有人照顾、有人关心。一个教会如果是这样,大概也很不错,但仍然,教会不是这样的。因为如果要找到很能关心你的地方,我相信不一定找不到,可能在慈济那�也能找到。但我们必须说,那不是教会,不是神的家。可能你在共产党、或竹联帮�也可以找到很多兄弟之谊,在学校�也可以,那为什麽要来教会?教会能给你什麽样的恩典?
我们基督教马上有个答桉:教会�很重要的上帝喂养、建造我们,因为我们在这�听到上帝的话。这是标准答桉,只是我用现实的方式来问时,大家都想不到,因为常常我们的信仰跟现实是脱节的。
你知不知道天主教徒他们怎麽在教会�觉得被喂养、得到上帝的恩典?天主教现在也有讲道,但也很短。你知道灵恩派教会,你在那�怎麽得到喂养,觉得那�有上帝的恩典?可能是有些敬拜�美、也有些爱的关怀,讲道的部分也比较少一点。天主教在以前更是几乎没有什麽讲道,但天主教有个聚合力,让人很喜欢,而且继续不断的去。各位,你不要轻看,他们人数比我们还多,在整个欧洲,那都不是笨蛋,天主教�面的知识份子比我们多得多。他们的神学家、哲学家,尤其是文学家、艺术家,你去义大利看看,那些文艺复兴时的,大概都是天主教为主。我们基督教的艺术家、文学家,尤其近代,比起他们来是非常少。就是他们很能吸引一些不管是头脑、学问很好的,或一般贩夫走卒,他们很能吸引。我以前就觉得很稀奇,他们凭什麽吸引?又不讲道,没有什麽道,他们凭什麽?各位,他们凭弥撒,弥撒就是圣餐。我自己后来慢慢能够体会到这个。
台湾有个作家叫王文兴,王先生是我姊姊的老师,我也跟他算是认识。他是天主教徒,已经几十年了,很虔诚。他头脑很好,尤其学文的,那种批判性很强。那时候神父要他信,他们甚至不说信耶稣,就是成为教徒。他觉得天主教气氛也很好,各方面都很好,他愿意,但有一点很难,他说:「每个礼拜要去望弥撒,这太难了」。各位你知道文人都不受拘束的,要固定去望弥撒,这很难。但他说,当他去了以后,这几十年,他觉得这是他生命�最快乐的事,他每个礼拜都要去,而且不是因为责任去,也不是有人打电话叫他去,是他自己想去。各位,你们刚刚是想上来还是不想上来?我猜是不想上来,是被叫叫叫,叫到最后才上来的。我也宁愿在底下吃东西,虽然只是一个小椅子,但在那�聊聊天好像比这�要愉快一点。王先生他想要去。各位,望弥撒就是一片饼,你大概也吃过,没有什麽好吃的,一杯小小的葡萄汁,也不是什麽佳酿,有什麽好的?他不但喜欢,而且这代表了所有天主教的贩夫走卒和所谓高阶层人士的一种心,就是望弥撒、领到了那圣体,实际上,王先生这样讲:「我一个礼拜神清气爽,好像吃了什麽保力达P」。在哥林多前书11章也有讲,如果你望弥撒的时候是带着罪,而且你没有告解、认罪悔改,你就是吃喝自己的罪。
相反的,有一个英国文学家,(这些人从我们基督教观点来讲都不够敬虔,生活都很怪,尤其是这些作家),叫做Gran Green,大概各位知道,最近海地地震,他也写了一些剧,好会写。他有一本书,应该叫「名誉领事」,�面就讲到有一个领事,天主教徒,他犯了通�罪,有婚姻之外的性行为,而且是继续的。他太太怀疑他,但他否认,太太也不能找什麽徵信社,就是没有办法来证明他有这罪。他太太的办法就是后来逼他一起去望弥撒。你望弥撒就要吃耶稣的身体。如果你吃之前没有告解,带着罪在吃,你就吃喝自己的罪,照哥林多前书11章讲,你会生病,甚至会死亡。也就是说,你如果是凭着信心去吃喝,你会身体健康,你是带着罪去吃的话,你会生病、甚至死亡。Green实在太会写了,他就写了那人心�的争战。他是天主教徒,多少还有道德观念,又改不了,很不安了,他跟他太太在一起非常不安。然后到了教会,他想不要领那圣体,他觉得他起码不会吃喝自己的罪。不过最后他太太盯着他,他在这很巨大的压力下就吃了。那段文字我现在不大记得,但他的描述叫我毛骨悚然,他觉得他好像已经掉到地狱�去了。我忘记他最后是自杀还是怎麽样。
许多天主教的科学家、文学家有类似的描述,在西班牙、义大利那些天主教国家,那些老太太,甚至小老百姓,我看也没�过什麽书的,都非常信这一套。你会说很迷信,我也说那很迷信,但他们觉得那个是means of grace,你吃那个,就把恩典吃下去了。是真的、假的?这我不去讨论。这在教会历史上有很多的争执。我们今天尤其华人基督教通常会觉得这纯粹是一个象徵性的东西,但圣经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传统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他不只是一个sign,他也是一个seal,也是一个mean。Seal就是一个保证,就是当你领那圣餐、当你受洗的时候,不是只是象徵性的,而是实质的保证你得到了那东西。
若再讲一个既有象徵又有实质的,恐怕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图章,刚好也就是一个Seal。就某个意义来讲,那图章代表你的身份,那图章盖下去,就表示你具体的话就在那上面。
洗礼的意义
1.仪式
所谓的圣礼是恩典之约,或恩典的象徵和保证。我们先讲洗礼(或浸礼)。各位应该还晓得,就是我信耶稣以后就受洗,那是表示什麽意思?那跟每一个宗教,甚至入不良帮派也会有的,就是藉着这个仪式或sign,成为这�面的一个人,我也有所改变。
我们不讲帮派或什麽政党这些,我们讲宗教。大概所有的宗教都是,要你来信一个宗教,大概都有一点,就是你现在的状况不好,信了这个以后就会比较好;你现在不快乐、不幸福,信了以后会快乐、幸福,不管是高级的或低级的。你来拜这个什麽公,赌博就会成功、玩女人就没有人看到等等,不管是怎麽讲,反正就是你现在状况不太好,想要得到什麽,你信这个。其他宗教我们认为是假的、错的(我认为,圣经也这样认为),但这一点观念,倒是新约、旧约都有。当你要成为上帝子民的时候,你过去的状况是不好的,现在要让它好,你需要经过一个仪式。
2.洁�
所以旧约,当你成为上帝子民后,都有那种洁�的仪式,而洁�的东西大部分是用水。你如果看利未记从11到15章�大概都有讲到你生病、产后、甚至性行为之后,要用水来洗身体,那是表示洁�,还有很多其他的。
用水来洁�,这我们也知道。而我们又说了,那水纯粹是个象徵性的东西吗?我们一般都讲是象徵性,但可能不只是象徵性。还有,在旧约�也有讲,用火来洁�。这如果看民数记31章、以西结书24章有讲到火来洁�,也许我们不要翻洁�,就用英文一个字,purify,火能把一个东西不是洗乾�,而是炼乾�,像炼金、炼银等等。以西结书24章那�讲的是一个长了锈的锅子,烧烧烧,就把那锈烧掉了。这我想我们多少都能懂。火、水,在旧约�用这个做洁�,其实已经遥遥的指向耶稣的宝血能洁�我们,还有圣灵来洁�我们。
从这观点来讲,施洗,或施浸,两个都是对的。有些人,特别是浸信会的,或你们念神学,一念到baptism那字时就说「这字应该翻成浸」,但不一定,甚至我们说施洗的也不一定是全身浸下去。不过这个我们不去讨论。我觉得在早期的宣教士把这字翻成洗或浸都对的。把他翻成洗的时候,意思是说,一个人原来是肮�污秽的,经过这洗以后,他变成一个乾�的,不乾�,不能到上帝面前。如果翻成浸,就有死亡的意思。你这个人进到水�,死在那�,出来是一个新的人。这我们等一下就会讲。
3.悔改
我们在讲「洗礼」所代表的意义,或会带来的内容。洗礼,第一个所要表示的是悔改。这各位在传福音、在教会�热心服事时,拼命叫人来教会:「你来聚会、来玩玩,认识朋友」,我想是我们是这样讲,但这样讲恐怕不是太合圣经的讲法,圣经的讲法是你来教会要回转、悔改。对,我知道,我打开门说:「你们这些肮�的、旧的人要悔改!」谁会这样讲?人家要打我的。我们就怕冒犯别人。但各位,就像病人到医院,医生说你有病,来我这�可以医好你。那病人会打他吗?不会的,谢都来不及,找到他的毛病了。人的罪恶比一般的病要严重得多,如果我们真的爱这些失丧的人,真的希望人到教会来,我们必须告诉他一件事:你是个罪人,如果不悔改是不行的。悔改就是信靠耶稣,承认自己的自私、虚伪、下流那些。
4.罪得赦
在两约之间就有这样的仪式,耶稣之前的施洗约翰做的也是这个。路加福音3:3,「他就来到约但河一带地方,宣讲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我相信我们当中也没有人相信水可以把你的罪洗掉,但圣经上有这样讲,包括提多书,包括保罗在受洗时:「起来,洗�你的罪」(徒)。
我们当然还是讲,那是一句话的代表,洗掉我们罪的还是耶稣的宝血;洗掉我们的罪是是我们相信耶稣的宝血能洁�我们,但是,有这样一个仪式,也多少具体的表达了这一点,我觉得我们也需要记得这一点。
施洗约翰的洗礼是悔改的礼,就是承认你是一个肮�污秽、不能进到神的国,是要下地狱的人,如果不悔改的话。到耶稣来了以后,耶稣为我们的罪死了、复活了、升天了,教会传的也都是这些。一个简单的代表就在使徒行传2:38,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这可应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如果各位来教会,还没有信耶稣、还没有受洗,你听到的只是大家对你很友善、这�有吃有喝有玩,那最重要的还没有听到,因为他们太不好意思冒犯你。最重要的是你要悔改,叫你的罪得赦免。当然,这悔改不是假的,这悔改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使徒每次讲道,让有人心�受到责备,都是讲这样的话。因为我们在上帝的恩典之下不承认上帝,在上帝的眷顾之下不认识上帝,所以再好的人都需要悔改。洗礼就表示我是肮�污秽的,藉着这个礼仪,我承认我的肮�污秽,我承认上帝的救恩。
5.作门徒
洗礼也可以有个含意是作门徒。马太福音28:19,「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那�,我想施洗其实是次要,作门徒是重要的。
因此你要受洗的话,你可真得要想清楚。受洗不能煳里煳涂的(当然在很多教会施洗的人都煳里煳涂,来的人多一个名册而已),受洗要成为主的门徒,主的门徒就是把主当主,在每件事上都相信、都顺服主,这是作主的门徒。
洗礼,是一个记号,这记号是对全世界,也对自己、对魔鬼、对天使、对众人说的:我归于耶稣了。洗礼有点像世俗的婚礼,不过婚礼不能帮助两个人的人爱情,两个人再好,黛安娜不也离婚了?婚礼再美,婚纱廿万兆的,不能增加你一点的感情,事实上还可以破坏感情的,照婚纱照吵架的多得很。婚礼多麽美好,不能增加你的爱情,但没有婚礼,你就不叫结婚,是同居。你说:「我信上帝」,没有经过洗礼,那叫同居,不叫婚姻。(当然上帝也不会跟你同居的)。你需要在众人面前有这样一个记号,这记号也带来实质的果效。当然做得到、做不到是另外一回事,就跟我们的婚礼,刚才讲了,不能增加你爱情的丝毫,但我们需有这个。这是用世俗的做比方。而教会�的洗礼有个重要性,就是在众人面前见证你跟随了耶稣,上帝的恩典也在其中,藉着这sign 和这sign所带来的保证在我身上,能够帮助我做个好的主的门徒。
6.死�复活
洗礼也是浸礼,那是表示死和复活。这在罗马书第6章,「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复活一样。」那是一个很短暂的,一分钟不到的礼仪,甚至有人在浸礼池�死掉了。我看过很不幸的,是美国一个浸信会的浸礼,在浸礼池上都架了个麦克风,然后问受洗者:「你愿不愿意相信」,不小心挥手,结果那麦克风掉进水�,电线走火,他们都死在池�。但整个的浸礼,包括第6章讲的,就是用那形式告诉我们,过去的你,那个不认识上帝、不相信上帝、拜偶像、自我为中心、虚假、作伪、不诚实的都死掉,是耶稣替我死,我相信我跟�一起死了。不是这样消极而已,还有积极的,我跟�一起复活,是新造的人。当然,我再次说,受洗上来时你只觉得好冷,不会有别感觉,没有别的变化,但我们也希望圣灵工作,让你也开始有一些奇妙的、越来越圣洁的生活和内心。这是我们讲到的洗礼可能有的几个含意。
刚才讲真正洁�的不是水、不是火、也不是油(这都是圣经用过的),洁�的是圣灵。施洗约翰在施洗时就讲了:「你要真的悔改,我是用水施洗,将来那人会用火给你施洗。」其实耶稣也从来没有用火来施洗,火也不知道怎麽施洗,这是象徵性的,就是圣灵让我们内心有美好的洁�、更多的善良。
7.领受圣灵
这经文也很多,我只读几处,一个在哥林多前书12:13,「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这很�杂,但我简单说。你们受洗,不管是受点水礼或浸水礼,我都恭喜你,因为你愿意受洗信靠耶稣的话,刚才讲的那些祝福、见证、保证都应该临到神的儿女。
洗礼表示我们从一位圣灵,这位圣灵的确看不到,但藉着那有形、看得到、摸得到的水,那无形、看不到、摸不到,创造世界、更新我们、开启我们心窍、给我们保证的圣灵,使我们洁�,且让我们连于一个身体,这个身体是从义人亚伯开始,到耶稣基督,到每个神的儿女,让我们相爱、不自私、彼此扶持。这都是我们在教会�都经历到的。只是希望能更丰富的经历到。圣灵使我们认识�,圣灵使我们有把握,圣灵让我们圣洁,圣灵开我们心中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上帝的奇妙,看到�在我们这些罪人中间所施行的恩典。那都不是你开宾士轿车,或拿到博士学位、升官发财给你的,因为这种上帝儿女的平安和荣耀,只有圣灵能放在我们心�。照说,是洗礼强化了这作用。
在约翰福音7:39,耶稣也讲到,「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那�说,「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你因着�、因着信心领受了圣灵,你的生命像活水江河一样,自己丰富,也使别人丰富。
8.合一
再举一个经文,也看到受洗还有合一的意思。你在受洗的时候,你那旧的、独立的、自私的自我已经没有了,你那上帝造的、原来美好的自我现在不但有,而且跟所有上帝的儿女连在一起,我们能够相爱;也是真实的美好的独立自主,不是被人牵着鼻子走。而且我们可以脱掉一切因为语言、阶级、政治产生的冲突。加拉太书3:26-27,「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我们每个人都穿上了基督,成为上帝的儿女。
9.得救
受洗带给我们的(虽然这样分类,其实每一个都包含其他的)是平安。还有,彼得前书3:20,这有点奇怪他怎麽会这样来讲,「当时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藉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
这话真是难以相信,但也很妙,他说在挪亚洪水的时候,当时进入方舟,大概一般人都这样解释,那方舟就预表了教会,当时进入方舟(或进入教会),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就是挪亚、挪亚老婆、三个儿子、三个媳妇,总共八个人。
注意,他没有说藉着方舟得救,他说藉着水得救。你说:「有没有搞错?那水是把人通通灭掉的,怎麽会是藉着水得救」?挪亚是藉着方舟得救,不是藉着水得救,常识也知道。不是什麽夸父追日,渴死了,然后喝了那麽多水就好了,藉着水得救。为什麽他这样讲,藉着水得救?
我想这也是很奇妙的,就是圣礼是恩典,但圣礼也是审判。整个洪水是个审判,所有罪恶世界通通被消灭。从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这样说也很残忍,但也很真实)如果你住在一个治安非常不好的地方,有一大堆强盗土匪随时会进来抢、杀,很恶劣的生活区,你怎麽样能够从这种环境中被救出来?就是这些人都死掉了。挪亚藉着水被救,表示因为恶人都被消灭了。
然后,当挪亚出了方舟以后,也很合科学,洪水之后留下的土地是相当肥沃。原来挪亚进方舟时,那时土地是被咒诅的,非常不好,洪水之后就不再只长荆棘和蒺藜,有各样作物了。审判之后,罪恶消灭后,带来祝福。洗礼也有这样的含意,带给我们平安。
这个洗礼不会除掉我们肉体的污秽,那一点点水能做什麽?是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我们信靠耶稣,藉这洗礼、有形的物质,圣灵也提醒我们,我们是�的儿女、是属�的、被�的宝血赎回,我们如果认自己的罪,神洁�我们,不再对我们发怒。我们有平安。所以很妙,洗礼也是审判,也是立约的记号。
10.非人手行的割礼
另外,洗礼跟割礼也有密切关�,歌罗西书2:11-12,「你们在他�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乃是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的割礼。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他从死�复活神的功用。」
这话不太好懂,我也说一下。当以色列人要成为上帝的儿女,要进入跟上帝的恩典之约、要特别领受上帝的恩典的时候,不是决志信主,而是男婴在第八天受割礼。割礼,讲得明白一点就是割去包皮。而为什麽要这样做?当然解经家有很多讨论,有可能那割礼有表示,在天主教的翻译就是割�。抱歉这讲得有点唐突,但我们就推测神为什麽要用这个仪式,为什麽不就在脸上或手上、脖子上画一刀,要在性器官上画一刀?是不是也表示性器官是一个罪恶繁殖的地方?并不是说性行为是罪恶,而是我们都在罪恶�生的。而且,这行为的确带来很多快感,也带来很多罪恶。是不是这割礼,我也听过很多人说第八天行割礼是最合卫生,最不痛等等,那些理由是不是,我不晓得,我知道一件事,我相信小孩子再不同也会哭的,很痛而且会见血。也有解经家说那也代表一种象徵的审判和死亡,但当你遵行神的话,度过这个以后,你就洁�。
当然跟那洗礼一样,藉着水,好像有个洁�,把你那肮�污秽的源头切掉。那你们现在脱去肉体的情�,不是藉着人手行的割礼,是基督让我们,但有个象徵,也有个实际的行动,就是洗礼。
小结
两个圣礼,一个就是洗礼,另外一个是圣餐。两个都有相同的地方,就是这是领受恩典一个媒介,一个象徵、一个记号,也是一个印记和保证,实质的让我们能够领受到。
这洗礼和割礼,我希望各位不要轻看这种仪式,因为这实质的给你的恩典。另外,洗礼和割礼也都有审判的含意,因为我们说了,洗礼好像你死在�面,因为你有罪恶。割礼也是有见血的。
圣餐其实也是这样,圣餐你知道还有什麽可怕的?各位,圣餐比这还可怕,这�面有死亡,每次你就听到「这是我的身体,为你擘开」,不但耶稣被杀了,还被分尸,然后切下一块块给你吃,还喝�的血,就用这vivid的字眼来形容圣餐所带给你的祝福,是耶稣为你这罪人所承受了极大的痛苦。
我们想到圣餐,就想到旧约另外一个礼(虽然我们不称为是礼),就是逾越节,逾越节的晚餐,那也是有流血,那有羊羔的死。羊羔的肉给你吃,羊羔的血也让你免去神灭命使者进到你的家�去。我们也说了,包括在哥林多前书11章那�,如果你不省察自己就吃,会死亡、有病的。
洗礼、圣餐、割礼和逾越节的饭食一样,是欢喜快乐的,但也是有审判的含意;是给人生命的,但也涉及到死亡和代赎:那�羊,我们的主耶稣。不过也有不同,洗礼只有一次,就像你的婚礼只有一次,圣餐是继续不断的。洗礼好像跟过去完全断绝,一次进入这新的关�。圣餐就是这关�继续的培养、继续强化、继续在每一次纪念这事情,继续在每一次领受上帝给我们的祝福。


                                           
(吕琪姐妹整理)
请参康牧师「道」网站http://word.fhl.net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