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们的界限(上)

 


凡善用自己所得的,还要给他更多。 -马太福音廿五章29节,新普及译本

我自己的能力算不得数,唯有我对神能力的回应, 才能算数。-彭柯丽(Corrie tenBoom)

让 我们重温建房子的例子。我们一开始就谈到,让神的主权成为我们的根基,然后就是一个圣洁的生活模式,作为我们的框架或结构,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最后一个建筑步骤。这个阶段会确立我们所做之事的独特性,与我们的果子、梦想、计划、策略和人生抉择有关。保罗写道:

我们是神的杰作,祂在基督耶稣里重新创造了我们,让我们能够去做祂早已安排给我们做的善事。(以弗所书二章10节,新普及译本)

当我们在基督耶稣里被造,我们不但成为神的儿女, 也同样成为有生产力的天国公民。

在真实的建屋过程中,还需要做木工、安装橱柜、铺地毯、地砖、刷油漆和安装灯具等步骤,使房子真正完工。但唯有前两个基础建筑步骤都够稳固,这些部分看起来才会光鲜亮丽。

我们常常面对一些看起来是好的人生抉择,可是,它们很多时候都不是神为我们预备的最好。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选择有限。亚伯兰和撒莱认为他们要生儿子的唯一方法,就是让亚伯兰娶撒莱的婢女夏甲为妻。因着这个决定,以实玛利出生了,但神的话是清晰的:“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加拉太书四章 30节)在这一次,神挽回了亚伯兰和撒莱的选择,但事实不总是如此。错误的决定和道路,很多时候都会夺取我们发挥最大潜力的机会。

旧约圣经中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扫罗。因为他面对压力,所以决定在撒母耳到达前献祭。这一次,神没有挽回他的决定,因此扫罗失去了他的王国(参撒母耳记上十三章)。

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看人生的重要决定。假设你正在爬山,看见一条常有人走过的路,你就自然倾向走这条路。


可是,如果你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他也许会知道另一条更风光明媚的道路,而且能更快到达目的地。向导能帮助你做更好的决定。

圣经告诉我们:“祢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篇一一九篇105节,新普及译本)在神的话语里站稳,能照明我们的道路,这对于做出明智的人生抉择是非常重要的。

亚伯兰和撒莱都限制了神,当我们选择要走自己的路的时候,这情况经常发生。让我们来研读神的话语,成为我们做决定时的向导。


“不适用于你的房子”

我和丽莎结婚初期,我们先后在达拉斯和奥兰多这两个城市生活。我们的收入仅能负担最初的两个房子,甚至有好几年住在公寓里,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钱去拥有属于自己的地方。我们不住地去看房子──但一切只是梦想而已。

当我们终于有能力买房子,价钱就成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在达拉斯市的时候,我的年收入只有$18,000美元, 在奥兰多市亦只得$27,000,大部分的房子我们都买不起。可是那时我们已经有两个孩子了,继续住在公寓并不是我们的首选,因为我们希望他们可以在后院里玩。我们在这两个城市里逛了好几个星期,希望找到最价廉物美的社区,往教会和办公地点的车程也在合理距离内。在这两个城市里,我们找到最经济的选择都是一些便宜的连排屋项目,两家建筑公司都提供好几个平面图让我们挑选,而我们每一次都是选择价格最低的那个。

在其中一个房子选择内部装修的那天,我们的心情非常兴奋。销售人员把我们带到一个放着许多美轮美奂物料的陈列室里,各式各样的大理石地砖,不同款式的木地板,漂亮的橱柜和一系列的华丽地毯,还有富丽堂皇的框边和别树一格的暖炉石材。

接着,销售人员指向陈列室的其中一个部份,告诉我们可以在那里挑选用料。在那里,没有大理石地砖,就连磁砖也没有;也没有枫木或松木的橱柜,更没有框边、暖炉石材或木地板可以选择,我们面前只有低俗的地毯、油布地板和廉价的压缩木橱柜。

我们不禁向销售人员查询更好的用料,但他的回答总是:“那不适用于你的房子”、“这需要加收费用”。于是,我们问到要加收多少费用,答案是个天文数字,而我们当然也无法负担。我和丽莎离开陈列室的时候,努力地彼此鼓励,但事实上,我们都泄气了。


能够做到

我们所身处的世界,也同样反映着我们在陈列室的经验。我们总是听见人说:“你不能够”、“别期望太高”、“这根本是空中楼阁”、“正常点,适应这个世界吧”或是“这不在你的范围之内”。这些限制人心的回应是永无止境的,它们的逻辑听起来都是合理而有智慧的, 但真理怎么说呢?

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以弗所书三章 20节)

这经文所讲的,与我们在陈列室的经历大相迳庭。神没有给我们一个规范性的界线,祂的疆界是远超过我们所能看见、想望、期盼或祈求的。

这节经文的关键字是能。让我用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下。

一个亿万富翁去找三个企业家并提出一个邀请:“我想为你们梦想中的业务提供资金,我不需要任何回报,只想看见你们成功。我能为你们供应开展业务所需的一切资金。”

第一位创业家是个女性,她希望开一家面包店。她需要一个铺面、几个烤炉、烤盘、烘培工具、收银机、食材和其他一些用品。她把计划书带到那亿万富翁面前,并要求十万美元,他毫不犹疑地把资金转到她的帐户里。

第二位是个年轻人,他想要建几家房子。他需要买几片土地、原材料、工具、轻型货车,并租用一个小办公室。他写好了商务计划书,并要求二十五万美元。同样地,那亿万富翁毫不犹疑地把资金转到他的帐户里。

第三位是一个年轻女子,她希望建立一个复式商用建设,毗邻商场及主题公园。她在城市里找到一片一千亩的土地,那是一个黄金地段,而且在市场上已经好一段日子了,因为没有多少人能负担这产业。她提出的报价并地主被接纳了。

她也需要一个建筑团队来草拟她梦想中的设计,她描述了两座独一无二的十二层相连办公室大楼,并附设庭园。在另外一部份,她计划建一个装潢华丽的购物商场, 里面全部都是高级零售商店和优质餐厅。在零售店铺之上,就是豪华公寓。她更要求在项目的正中央建一所五星级的豪华酒店,而最后一部份则是气派不凡的主题公园。连接的通道上种满茂密的林木,又附设自行车径。购物商场旁是一棵参天大树和艳丽盛放的花园。

她希望吸引成功的业务、住户和酒店客人前来主题公园,提供高级消费服务,宁谧舒适的环境,优秀卓越的餐厅和独一无二的体验。酒店的客人都是生意人,他们将享受豪华尊贵的住宿服务。她希望这个商业中心能成为一个景点,吸引全国各地的人前来休闲、购物、在主题公园尽情玩乐,并享受顶尖酒店服务。

她与建筑师商讨整个计划,每个细节都完美无瑕,匠心独运。然后她就去找那富翁,展示计划,并要求两亿五千万美元。一如另外两位创业家所经验的,那富翁同样马上把资金转到她的帐户里。

三年后,那亿万富翁请三个年轻人一起来开会,聆听他们的业务进展。他们逐一的汇报:面包店每个月都有数千元的盈利,建筑家则建了四座房子,在三年内赚了二十多万。

第三位年轻创业家站起来,就她的商业中心进行汇报。她的酒店目前有九成入住率,办公室大楼也有87%的使用率,所有公寓都卖出了。商场内98%都是高级商店和餐厅,每月净收入高达数百万元。这个城市已订好了日期,要表扬这座商业中心,给她颁发公民大奖,因为这项目在外观、就业机会、旅游收益、税收等方面都让这个社区受益。她也拨出了盈利的一部份在城市的贫民窟内办免费食堂。

故事还未结束。她又报告说,那数百万元的利润中, 有一大部份都用来在另外三个城市建设类似的商业中心, 并会在未来一年半内依次落成,每隔六个月就会有新的商业中心揭幕。她训练了三个管理团队去监督这三个项目,并预计未来五年所得的利润将累积足够的投资资金,在其他关键地段建立另外五个同类型的商业中心。

另外两位创业家听完她的汇报后,都安静下来,脸色一沉。那亿万富翁见状,就问他们为什么。

面包店的老板娘首先发话:“先生,她的表现当然会比我们优胜,因为她所要求的资金比我们都多。她能达到更大的成就,是因为你给她更多的资源。”

那富翁再看着建筑界的年轻创业家,问:“你认同吗?”

那年轻人说:“先生,坦白说,我认同。她有更多的资源去发挥。”

那富翁的私人助理拥有他们首次会面的纪录。几分钟后,她走进房间,手上拿着对话纪录。

那富翁对助理说:“请读出三年前我对这三位创业家说的话。”

她读道:“我想为你们梦想中的业务提供资金,我不需要任何回报,只想看见你们成功。我能为你们供应开展业务所需的一切资金。”

富翁看着沉着脸的两位创业家,问:“你们为什么忌妒她所得到的呢?为何认为她更有优势呢?我对你们每一个说,我能为你们供应一切完成你们梦想所需的资金,并没有设限,也按着你们所要求的给了你们。你们为什么不做更大的梦想,更大的策划呢?”


那富翁转向那面包店的老板娘,问道:“妳为什么不计划一家更大的面包店?我能把资金给妳。为什么不要求有效市场推广所需的资金?人们都喜爱妳的产品,妳本来是可以成功的。但我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计划在市里开设更多面包店,甚至开发全国性的特许经营权来增长业务呢?”

他又转向那年轻人,问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不培训多几个管工,聘请一些分包商,好让你能每年建造二十所房子,而不是每一年只赚一点点?你本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什么不买更多土地呢?为什么不在州内建立分公司,好让那些美丽的房子能遍布不同的城市?你正在帮助本市里的家庭,甚至可以帮助整个州,我是能为你提供资金的。你的范围受限,是因为你的资金受限;你的资金受限,是因为你的异象受限。”


富足

作为基督徒,我们总会在潜意识认为自己不应拥有太多。但这个想法是与神话语的教导吻合?耶稣宣告说:

凡善用自己所得的,还要给他更多,使他富足。 (马太福音廿五章29节,新普及译本)

神从不介意我们富足,祂只是反对我们被财富操控。区别在哪里?被财富操控的人会追求祝福、财物、金钱、能力或权力,只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或是基于恐惧而囤积。

许多听过二十世纪末成功神学教导的人,都会如此地贪求。他们的贪婪令许多教会领袖和信徒不再谈论神真理中的丰富,甚至鄙视成功二字。但事实是,我们需要富足来做更大更有效的工作,为国度的缘故建立更多生命。是否正因如此,所以神说:“亲爱的兄弟啊,我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的灵魂兴盛一样。”(约翰三书 2节)

在刚才的例子中,那位亿万富翁没有向每位创业家都提供两亿五千万资金,只有最后那位女子才得到。他按着每个人的异象来给予。如果你去研读耶稣那关于丰富的比喻,就会发现不是每个仆人都拿到一样的资金,却收到不同的金额:“他按照仆人的能力分钱,一个给了五袋银子,另一个给了两袋银子,最后一个给了一袋银子。” (马太福音廿五章15节,新普及译本)他们的能力与他们的异象是挂钩的。

在我举的例子中,第一个女孩只能想像到一家小面包店,那年轻人只能想像每年几家房子,第三个年轻女子的能力(她所想像的)则需要更多资源才能达到。

要善用所赐的能力,就是要建立更多生命,来建立国度。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圣经里这个比喻,就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两位仆人都对主人忠心,他们把手上得到的倍增了(在我的例子中,三位创业家只有一个倍增了)。在耶稣的比喻中,主人称他们的倍增为好的(参马太福音廿五章21、23节)。

那位仅仅维持主人所交托的,被认为是懒惰的。主人拿走他的一袋银子,交给那有余的。主人让这人由十袋银子变成拥有十一袋银子。这并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式的回应,它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的。

我们都以为一个好的基督徒是“稳守”的,换句话说,他们只要足够生活就心满意足了,但事实上这却是懒惰的。神对人类的第一个吩咐就是“多多繁衍,遍布大地”(创世记一章22节,新普及译本,译按:英文原作 multiply,即“倍增”)。祂谈的不只是儿女,祂所宣告的是:“凡我所赐你的,我期待你去倍增,然后带回来给我看。”

神把教导的能力给了我。借着祂的恩典(就是那在我们的团队、伙伴、我妻子和我中间运作的能力),这恩赐倍增了,而且通过在世界各地分享、写书、上载信息到互联网、写网志、向全球牧者发放数以百万套的资源、培训其他教师等等,这些倍增的果子都一一呈现在祂眼前。到目前为止,祂让我所做的已远超过我年轻时所能想像的。可是,我对此有两个反应:首先,我担心自己是否在某些事情上限制了神;其次,我非常喜乐──哇!看看祂所赐的能力所成就的事情!这两个想法让我保持谦卑,同时充满热忱。

我们的容器

祂能通过我们每一个所成就的,实在还有很多。不管我们发现与否,其实都有所设限。根据以弗所书三章20 节,这些限制因我们为帮助别人而“所求所想的”定下了。神的信息非常清楚:“我放在你里面的恩典能超越你所设定的界限。”耶稣则说:“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马可福音九章23节)

我们的界限就是我们所能承载的,这决定了我们能从无限的供应里支取到多少。在亿万富翁和创业家的故事里,第一个人的容器就是一个需要十万元的异象,第二个人需要二十五万元,而第三个则需要两亿五千万元。

坦白说,我们容器的大小限制了神。神是否正在问我们:“为什么你只求足够过活?为什么只为自己和家人设想?为什么不支取我在你里面的潜力?在我眼中,这样的思维不是好的,而是懒惰。”

因此保罗热切地祈求,让我们能知道并明白:

......祂在我们这信的人里面、为我们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无可测度,毫无限制,比伟大还要伟大......(以弗所书一章19节,扩大版圣经AMP 中译)

留心看这节经文我所强调的字眼,停下来想一想:无可测度,你不能量度它。毫无限制,它是没有限度的。比伟大还要伟大,宇宙间没有比这更伟大的能力。

注意看,这一切能力都在我们里面。这不是我们偶尔从施恩座得到的能力,祂的能力已经在我们里面了。

这能力也是为我们而设的,使我们更够倍增,让我们多结果子,有效地帮助他人。借着这能力,我们就能如明光照耀。

这能力不是别的,正是神的恩典!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