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个人传记 > 我的不可能人生

《我的不可能人生》音频 第43--47章

43、 信心

我们的心思意念不是日益更新,就是与神相争。

因为神十分看重心意更新的重要性,我想我可以很安全地说,神在对待祂的子民上,某种程度上更新改变我们的心思意念是祂主要的目标。我们知道信心非从思想而来,乃从心而来。但更新的思想可以增强信心,使信心可以接受属天的逻辑。

心意更新而变化的架构是神的性情和应许。认识这个真理,凭此而生活,心意因此被塑造而更新。例如,更新的心意如实看见一个孩子的午餐可以喂饱一大群人的可能性。  

此种思想来之不易,门徒觉得难以置信——而他们是每天看见神的良善毫无限止地从耶稣身上展现出来的人。但他们还是有怀疑,难以相信船上只有一个饼就足够他们整趟旅程在食物上的需要(参考马可福音八章 14节)。而那种令人难为情的反应是发生在他们两度看见耶稣使少量食物倍增,喂饱数千人之后。

「悔改」的意思是「改变我们的思想方式」。这不是一个意志力的问题,如果是的话,那么只有纪律最严谨的人才能悔改。悔改是神的赏赐,一种为罪的神圣忧伤,使一个人改变他看事实的眼光——个更高、超越环境的真实。悔改是从神的眼光来看事情。

因此让我们对心意更新有一点认识:心意更新乃悔改之道。如果我不是从神的眼光来看事情,我就需要悔改。「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罗马书八章 6〜7节上)。体贴肉体的就是死,就是与神为敌,没有中间地带,因此需要圣灵的工作,使我们心意更新而变化。

因为悔改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自我批判和贬抑的行动,很多人因此错失心意更新的机会。他们不断自我探索,好似内省即能带来思想的转变。事实上,内省剥夺了人们的时间,让他们无法在主里真实看见神所看见的自己。即使当神使我们知罪,我们的盼望乃是在神的怜悯。换言之,我们必须将我们的焦点从自己的失败转移到神赦免的能力和渴望上。

而一开始那句话真正叫人难过的部分是,我们的心意若是没有被更新而变化就是与神相争,与神为仇,没有能力结出好果子。单纯的认识真理可以帮助我们生发出我们非常需要的「神圣的忧愁」。若无神圣的忧愁,就没有悔改。

如果你容易落入自我批判,把它当作为罪懊悔的表达,你要赶快认清这一点,即使连这样的姿态都需要悔改。我们必须学习看见自己的错误,可是却不要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惟有我们看见神对我们无比的大爱和怜悯,才能看清祂叫我们知罪的部分,可是却不致以悔改之名,落入自我中心的网罗。

祷告

帮助我清楚看见。帮助我不再用自己的理性来限制祢。我要用祢的眼光来看事情,倚靠祢的性情和应许而活。谢谢祢在加略山上已预先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以致我能相信最好的,因祢是良善的神。为祢无尽的良善来感谢祢!

宣告

我的思想被神无尽的恩典所更新,我被改变,荣上加荣,皆因神的良善,祂致力于我的转变。我相信祂必完成祂所开始的善工。  

44、 盼望

教会努力避免让人失望,却将尊荣的宝座拱手让给小信的灵。

盼望是我们在今生中可拥有最重要的基督徒态度和价值观之一。如果我们要真实发现神的心肠就必须不断培养盼望。没有盼望,一个人就不可能活出生命最大的潜能。神不要盲目的盼望,祂不要我们明明没有盼望,却硬说有盼望。这种盼望也不只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假装「这个世界很好」,可是其实并不好。事实上,这种盼望是喜乐地期待好事发生。这种盼望来自遇见神和祂完美的应许,从而发现祂完全良善的属性。

信心的锚安定于神良善本质的启示,从我们心中油然升起,乃至影响我们的眼光、态度和面容。既然神的良善是宇宙中最大的绝对,我们的心就必须紧紧拴住,才能在这个称为盼望的国度事实中不致动摇。

身为一位牧师,我深知这个挑战。我们很怕制造一些最后可能无法实现的期待。地球上任何一位正派的牧师,都不会希望用更多无法实现的应许来让神的子民灰心。我们几乎每一天都会遇到不可能的情况——其中最困难的莫过于和遭逢巨变的亲友在一起,同声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因此我经常听到牧师们会去质疑给予神百姓一些最后「又再度」无法实现的盼望。

我了解他们的想法,因为我们经常必须不得不去协助修补那些破碎和梦想未能实现的生命。夸大不实是服事最大的战犯之一,它很善于创造一些无法实现的期待。我们没有人会希望被那种不结果子的活动所拖累。然而为了弥补这样的失误,就不敢去拥抱盼望,却是完全的愚拙,变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果真得到我们所期待的:一无所有。保护自己不要失望,最终的结果是拥抱小信。

我们很多人都被赋予不可能的任务:从危机或悲剧中理出一个头绪。虽然我们常常希望找到答案,但通常帮助其实不大,至少帮助不是立即就出现。会痛的是我们的心,不是我们的脑袋。虽然我们尝试努力给人安慰,但惟有从神而来出人意外的平安才是正解。通常我们必须放弃了解的权利,才能得到出人意外(无法解释)的平安。

实际的说,我们必须成为只愿意爱和服事、却拒绝论断或批评的朋友,同时心中对神的良善全然信赖不疑。遭遇到巨大损失的人可能会质疑我们所相信和坚持的每一件事,但作为他们的朋友,我们要持守神所启示的良善属性,不断地继续爱他们,带给身处危机中的人安慰和平安。这样的立场带给他们的世界莫大的平安,至终平安成为他们永远的产业。

我见过许多努力想使自己不要遭遇失望的人,但这个选择的代价太大,因他们必须丢弃所有的盼望,才会不遭遇失望。这样的生活很凄惨。没有盼望,你就不会找到信心。

记得几年前我们教会有一个年轻人被征召去作协助审理案件的候选陪审员。他和上百个其他的候选人在一个房间等待,他注意到一个坐轮椅的人。他过去找那个人,问他是否可以让他为他得医治祷告。

那人很诚实地说:「假如我不得医治要怎么办?」

我们的年轻人回答说:「假如你得医治呢?」

这个简单的焦点转移,让这位男士重新有了盼望。不过短短几分钟,他从轮椅上站起来,为他的神迹感谢神。盼望是生命经历神迹的开始,因它喜乐地期待我们完全的天父彰显祂的所是——在我们身上、向我们、也借着我们。

祷告

天父,因着祢的帮助,我绝不为了不让我的心遭遇任何可能的失望,而过度保护它。反之,我要保护的是我所知道关于祢的良善,也永远相信最好的事要发生。祢的话语使我的心安定于耶稣已为我成就的一切事实上。因着祢的恩典,我要展现出这种具有传染性的盼望,好让他人也能将盼望放在耶稣奇妙之名上。

宣告

犹如我奉献自己生活在爱中,我也要专心委身于一个充满盼望的人生。耶稣是此盼望的因由,使我的盼望稳妥,有荣耀。我要活出这样式,好叫神得荣耀,好让人在耶稣之名中找到救恩。因着神的恩典,我要以喜乐期待好事的心情来面对每一天——神所启示的良善。


45
、爱

     失去热情的领袖会让每个跟随他的人付出代价。

圣经中最叫人清醒的真理之一,就是我们的过犯和罪恶所影响到的绝不只是我们一个人。一个责任越大的人,对跟随他的人的影响也越大。这是一个无可逃避的真理。虽然我们会说:「每个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因为责任不是在堕落的领袖身上。」但这样也无助于逃避这个真理。这样的事情的确发生,也会带来后果。该原则应用在每一个人身上,不只是应用在有头衔的人身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领袖付代价做出正确的决定,会带给跟随者极大的益处。) 

该原则不只是应用在道德问题上,虽然道德失败很悲惨;它也应用在一个人的领导方法上。父母不只是头衔而已,而是真正的领袖。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圣经中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就是以利沙和国王的故事(参考列王纪下十三章 14〜25节)。经过一连串的事件,以利沙现在可以界定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命运,以及他的领导对以色列的影响。但王的心必须先接受试验。以利沙叫王用箭打地,约阿施照办,但只打了三次,便止住了。

以利沙发怒,他说王如果打地五、六次,以色列就能将敌人完全灭尽,但现在以色列人只能得到三次短暂的胜利。我们来想想看。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命运是只能暂时击败敌人三次,因为它的王对先知要他拿箭打地的命令缺乏热情。象征性的顺服不是顺服。

这里我们所看到的问题是爱。真正的爱不是随便,也不是方便就好。真正的爱本身具有爆炸性。一个热恋中的人完全失去方向感,似乎放弃所有的优先次序。这种爱是以热情来衡量,也就是心中为另一个人火热燃烧。信徒对神应有如此的心肠,这就称为我们「起初的爱」。

这个爱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可明显看出来。耶稣在洁净圣殿时,门徒想起经上记着说祂为天父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参考约翰福音二章 17节)。我扪就是神的殿!耶稣对神的殿,神的百姓,充满了热情。我们是否和祂一样?从我们面对神所赐给我们生命任务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我们的热情所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主做。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箭,别人在看我们怎么使用我们手中的箭。我这样说的目的不是要鼓吹对人的恐惧,或让我们有一种不健康的责任感,但我也不希望我们忽略我们对他人的生命会有深远影响的事实。

我们所面对最艰难的考试不是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考试。当有人吿诉我神在试验他时,我会想吿诉他:「这是开卷测验(可以翻书找答案的),相对容易多了!」到目前为止最困难的考试是我们遇到了,可是直到结束之前都不知道它是一场考试。约阿施王遇到的就是这种考试。如果你和我一样,你也会奇怪先知为何不吿诉他这是一场考试。我大概会请他再让我考一次,因为我现在知道这是在考试了。但问题是先知已经找到他所要找的。在没有预备,没有刺激的情况下,他发现了王的真心。

我必须承认每次遇到这种测验,我的成绩不见得都很理想。学生时代我很会预备考试,但如果事先不知道要考的内容,我就会考很差。这不是上天堂或下地狱的问题,只是一个测试。这个测试要看我们所求的,我们到底有多少能力可以承受,而不至于使我们遭至压垮而毁灭。

好消息是我们的热情可以点燃别人心中的火焰。那些希望你来引导或启发他们的人,受你的影响很大,即使只是简单地用箭打地的动作。带着对神的殿的热情活在爱中,是每一位耶稣跟随者的荣幸。用箭不断打地,直到你周遭的人都大获全胜!

祷告

天父,我知道我又再度需要祢的帮助。我渴望过这种充满热情的生活,但我不能假装。我需要祢让我看见祢对祢的殿的心肠。我需要看见祢充满烈火的眼眸定睛在我身上,不是要烧毁我,而是要点燃我的心,像祢一样地燃烧。这是我的渴望,好使我能以我现在还尚未经历到的方法来尊荣祢。我这样祷告,愿神得荣耀。

宣告

我心为主燃烧。我知道这不只是单纯的热心或肤浅的热诚。我心为神燃烧,因祂的心肠为我燃烧。我爱祂,因为祂先爱我!我最多只能反映出祂心中所有的。为了这个目的,我奉献我的一生——彰显出神的热情。

46、 信心

   信心在顺服的行动中表露无遗。

年轻时我落入的一个陷阱是我以为要为神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我必须测量我的信心。我阅读历史中许多伟大神人的故事,渴望在历史的轨迹中也留下同样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然而我虽渴望成为一个重要、有影响力的人,却是从神的眼光来看,而不是从人的眼光来看,与名声或名气完全无关。神知道谁是真正信靠祂的人,这是驱策我的动力。

历史中的英雄都是信心的伟人。我很快就发现,如果我要拥有和他们一样的影响力,就必须拥有和他们一样的信心,因信心是讨神喜悦的一个绝对要素。所以我试着用内省来测量自己的信心。但每当我打开信心的瓶子,看看里面的内容时,里面的东西就立刻蒸发。我在寻找它的时候,似乎总是找不着。

相反地,当我知道神吩咐我去做某件我不觉得自己:有信心去做的事情,我不会花时间去自我检验,我会立刻顺服。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我感觉到神对我说话的时刻。祂说: 「没有信心,就无法顺服。」原来我一直搞错了方向。伟大并不是从寻求伟大而来;信心也不是从寻求信心而来。惟有降服于神的旨意和目的,才会找到信心。从那时起,我将顺服当作我的焦点,而不是一直去测量自己信心的大小。

信心是顺服的结果,不是意志力。信心是信徒对完全信实的那一位正常的反应。既然如此,顺服就是发掘一个人的信心最实际的方法。

今天我生命中有许多信心的英雄,他们是举世爱戴的圣徒,有伟大的信心和成就。我认识其中的许多人,他们是我的朋友,在我的世界中,他们每一个都是非常顺服的人。我说「非常」,因为他们不断寻求机会信靠神成就不可能的事。与他们在一起,使我受益良多。但与他们在一起,也会让我紧张,因为他们重新设立我称为正常基督徒生活的标准。因为他们对我生命的影响,我无法在原地踏步。

一直往自己里面省察是无法帮助你发觉任何永恒的意义。但仰望神却会带来相反的结果。单单看一眼,恩惠、生命、信心和每一样重要的事物都在你眼前打开。然后接下来预备我自己去做任何祂吩咐的事情,这是我最大的特权和责任。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但这是在我生命中显露出我真实倚靠之信心的方法。

顺服是真信心的实际表达,因为顺服所表现出来的是信靠,而所有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学习响应祂的声音比一千年的内省更能帮助我培养信心。

我喜爱单纯,也需要单纯。让我的心志单纯只有一个,,亦即 顺服神的心志,让这个信靠的人生变得更加容易。因着恩典,这一点我可以做得到。

祷告

阿爸父,祢是全然可靠,超乎一切想象,因此我要尊荣祢。请帮助我将我的心思意念稳稳扎根于祢的可靠上,因为我要一直不断地信靠祢。我不要让内省来妨碍我追求信所以请帮助我警醒,不要落入那些凡事只想到自己的时刻。我要预先感谢祢赐我恩典,使我能活出祢设计我的样式——满有信心且完全信实。

宣告

我受造天生就是要信靠神。信靠全宇宙最可靠的那一位,这个任务并不复杂。在我一生的年日中,我要满心喜悦地如此行,将荣耀归给神。  


47、
盼望

耶稣要再来,祂要一个身体与头的比例相等的新妇。

耶稣基督要再来迎接祂教会的时刻,将是史上最美好的一刻,因此被称为有福的盼望。但耶稣再来,祂要的是什么呢?一个像拼图一样分裂的教会,然后到天上还要一片一片拼起来吗?一个软弱、贫血的新娘,举行婚礼前需要先去医院诊治吗?还是一个已经预备好的新妇呢?完全预备好,成熟且荣耀的新妇。

在我成长的教会文化中,我们相信在末后的日子,所有的局势会越变越坏,然后耶稣再来。虽然我不记得家父曾做过这样的教导,但那是我们五旬节派的文化。因此,耶稣再来是为了抢救祂的新妇,免得她所有的肢体遭到魔鬼的欺骗和毁灭。如果你硬要去找的话,当然圣经中一定会有一些经文似乎暗示会有这样的结局。

记得我第一次买车的时候,那是一辆漂亮的蓝色丰田卡罗拉汽车。当时是 1978年。那辆车有五档变速器,冷气、卡带播放器;它是每个男人的梦想之车。有一辆这么好的新车,我当然很兴奋。神赏赐给我们的这个礼物,刚好符合我们一家四口的需要。

然后我开始看见以前我没有注意过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丰田卡罗拉汽车。因为现在我自己有一辆,我的眼睛好像受过训练一样,特别会注意到路上有好多同款车型。因为我自己对这款新车很有兴趣,所以在路上到处看到它们的存在。你内在的价值观可以让你看见你之前看不到的东西,然而相反地,它也可以蒙蔽你的眼睛,让你看不到原本就存在的事物。读圣经尤其如此。

我们必须扪心自问的一个问题是:我的价值观是否被神的价值观所形塑?在读到末后的日子时,我们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解释。我们末世神学的最大问题就是来自我们对末世的研究。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奇怪,但将末世的主题单独从圣经中抽离出来个别研究,你觉得这样对吗?这个末世的神学论点,可以与耶稣使我们成为新造之人的救赎大工切割吗?

但当我们研读神对教会的心意,或救赎恩典的整体成就,或神对整个地球的应许和目的,又会如何呢?当末世研究成为我们整个生命神学的定义,就是以抽象的事物来解释明显的事实。我们对圣经中象征性事物的解释,例如兽,七个封印、七年和其他许多的奥秘,形塑了明显的事实。研究这些事情难道不对吗?当然不是。这些事情有它们的重要性。但容许抽象的事物来重新定义我们已知的真理,这是一件危险的事。耶稣拯救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祂可以再拯救我们一次。

这种说法其实是将不同的比喻混合使用,这样做十分危险。我在此这么做是为了解释一些结合的事实:我们是基督的身体,也是祂的新妇。身为祂的身体,祂是元首 (头)。身为祂的新妇,我们是祂要再来的目的。想象一下,如杲看见一个婴儿的身体努力撑住一个成人的头,我们一定会觉得很可怕。但这幅图画却正好是许多人的神学写照。这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如果我们不期待我们的结局是得胜,我们就会一直创造一个失败和软弱的神学,最终错误地呈现出耶稣在地上的事奉。

我们不需要一个加强失败和软弱的神学。基督的十架之功已足以使我们毫无瑕疵、得胜有余——在纯洁和能力上全然得胜!耶稣要再来,祂的新妇的身体和头的比例要相等。得胜者要再来迎接得胜的人。荣耀君王要再来迎接荣耀的人,因此祂的再来才会被称为有福的盼望!

祷告

亲爱的天父,我要在地上过一个尊荣祢的人生——一个充满大喜乐和欢笑的人生。但我也要持续不断渴望祢的儿子再来。请帮助我保持纯洁的热情,札根于祢对我此生的目的。我渴望在人生中掌权,借着祢良善本质的大能启示,使人归向祢。

宣告

神是我一切关乎生命和敬虔之事的源头。我有幸可以活出一个以耶稣的复活为得胜基础的伟大人生,在我周遭的人可以从我身上看见神的性情。借着神所赐的恩典,我要如此行,将荣耀归于神。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