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和媒体采访中,朱骏多次被问及是什么给他带来了创作Musical.ly的灵感。他的回答总是这样的:
“有一天,我坐在从旧金山开往山景城的加州铁路火车上,车上挤满了十几岁的孩子。观察后,我发现50%的孩子在听音乐,另外50%在拍照和拍摄视频,他们还打开了扬声器,好添加音乐。青少年如此热衷于社交媒体、照片、视频和音乐,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能否将这三种很有影响力的元素整合到一款应用中,打造一个音乐视频社交网络?”
从那时起,团队转向全新的方向,并开发原型。他们只用了短短30天,就创建了基于音乐和短视频相结合的全新体验,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社交网络。凭借令人难以置信的快速开发时间,Musical.ly 1.0于2014年4月发布。
打开这款应用的界面,就会播放《永远年轻》这首歌,背景循环视频是两名年轻女子在沙滩上玩耍。主页徽标下方是这款应用的品牌口号:Musical.ly-音乐短视频[1]。这个童话般东山再起的故事成为媒体采访的上好素材,但它掩盖了团队真正的所作所为:他们不过是复制了Mindie而已。
Mindie团队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新的竞争对手。在苹果应用商店中搜索“Mindie”,Musical.ly则出现在旁边。这两款应用的关键词都一样。联合创始人斯坦尼斯拉斯解释说:“一开始,我们真的很惊讶……一切都一样,甚至连应用商店的一些描述、徽标的颜色和渐变都一样。”
Mindie团队意识到把部分代码留在开发者网站GitHub上是一个错误。而Musical.ly则利用了这一点加快自身应用的开发。通过搜索用户资料,Mindie团队找到了朱骏的账号,发现他是非常活跃的早期用户。
借用另一个更有创意的团队的想法,正是Musical.ly的起点。但这并不能保证成功。朱骏和阳陆育的初创公司仍然不稳定。他们还是缺乏资金,团队不足10人,很难吸引程序人才。
初版Musical.ly与Mindie的用户界面对比。图片取自在Musical.ly刚刚上线时苹果应用商店对这两款应用的描述。奇怪的是,这两张图片显示了相同的时间(下午4:21)和剩余电量(22%)
他们没有专注于单一市场,而是选择使用多种语言在全球多个地区发布这款应用,也包括中国,他们选择把名字改成有些另类且令人难忘的“妈妈咪呀”。逻辑很简单:“中国人接触的第一部音乐剧就是《妈妈咪呀》。”阳陆育解释道。但这并没有帮助。尽管改了名字,这款应用在当地还是无人问津。
“不是我们选择了美国市场,而是美国市场选择了我们。”阳陆育在后来的采访中解释道,“美国是一个爱好音乐的国家,每个人都很喜欢音乐。”在美国,最早使用这款应用的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他们放学后有大量的时间休闲和娱乐。相比之下,中国青少年的学业通常都很紧张,要参加课后辅导,还要准备考试。如果社交媒体是用以分享一个人的生活,中国的青少年并没有太多东西可以分享。“我有个堂弟每天都得学习12个小时。他怎么可能上Musical.ly去做一些有创意的视频?”阳陆育在采访中提到。
即使最初还算吸引人,用户留存率也合理,但筹集资金仍然很困难。他们被20多个投资人拒之门外。阳陆育记得有投资者告诉他:“如果你们能举出一个国内团队把国外的社交产品做起来的例子,我们就考虑投资。”可是,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先例。
这意味着该团队的营销预算为零,这也是他们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没有任何希望的另一个原因。在中国市场,典型的推广策略包括花大价钱请网络红人宣传和聘请大型营销团队。
Musical.ly的早期团队(前中为阳陆育),照片于2014年年末拍摄于他们位于上海快创营的最早的办公室
Musical.ly依靠的仅是口碑和免费的“成长黑客”技巧。iOS应用商店开始对搜索关键词进行高度优先排序,Musical.ly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团队在应用程序的标题旁边加入了一系列流行词,以提高其搜索排名。这款应用的名字一度变得非常冗长:“Musical.ly——可以制作超酷的音乐视频,拥有照片墙和Facebook Messenger(飞书信)的各种特效。”
团队在这款应用的早期版本中添加了一个明显的链接,鼓励第一批使用者发送反馈。他们每天都会收到标题为“我最喜欢Musical.ly的三点”的邮件。还有邮件标题是“我最讨厌Musical.ly的三点”。在一个月内,他们收到了来自美国用户的200多封电子邮件,帮助他们确定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为了了解用户的情绪,朱骏花了大量时间在这款应用上,并注册了多个假账号,假装自己是普通用户[2]。他会对其他人的视频发表评论,询问他们为什么分享或创建某些内容,这是中国科技公司的老板们常用的用户研究策略。他们把数百名早期的忠实用户添加到微信群,平时经常与他们聊天。每推出一个新功能,他们都分享原型,以获得即时的直接反馈。根据聊天而做出的最早改变之一是将视频的长度限制延长至15秒,以符合照片墙的限制,而照片墙是青少年最乐于分享视频的平台。
注释:
[1]当时,在美国互联网初创企业中,使用.ly域名已经成为流行的解决方案,以解决长期以来所有合理的.com域名都已被使用的问题。似乎没有人在意,从技术上来说,.ly其实是非洲国家利比亚的互联网国家代码域名。——作者注
[2]通过搜索“temporality”(意为时间性),在TikTok上仍然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账户。——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