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五晚上9点去创业投资加速器吧。”
这条神秘信息发送给了参加2011年创业加速器项目的43支初创企业团队。创业投资加速器是硅谷最负盛名的初创企业孵化器项目。项目合作伙伴的这份神秘通知在各个初创企业创始人中引发了疯狂的猜测,大家都在猜想会发生什么。他们没有被告知去干什么,只知道将有重要的事发生。一些人猜测,可能会有像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名人讲话[1]。随着时间的临近,大家越来越兴奋。
到了星期五晚上,会堂里坐满了人。所有的创业者都聚集在山景城的创业投资加速器总部,一排又一排的座位上都是年轻的创业者。一场来自欧洲的视频会议开始了。对方是一个中年男子,秃头,长着一对浓眉,说话带有俄罗斯口音。他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我们将为43家公司每家都提供15万美元的投资。”
人们都震惊了。“条款太疯狂了!没有折扣的无上限可换股票据[2]。有效的自由现金。”其中一位创始人后来回忆自己的反应时惊呼道。活动尚未结束,43家初创企业中就有36家签署了文件。这是一笔史无前例的地毯式投资,投资人这么做,只因为相信加速器的声望,甚至都没见过这些初创公司。这一切背后的策划者是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投资者、亿万富翁、企业家兼物理学家尤里·鲍里索维奇·米尔纳。
那天,来自旧金山的华裔企业家黄共宇也坐在观众席上。他的初创公司原先做的是视频聚合平台,后来转型为广告分析平台Hotspots.io。他们十分感激,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尤里提供的资金。
一年后,黄共宇的初创公司一离开创业投资加速器,便被推特网收购,他决定从紧张的创业生活中抽出两个星期去中国看看。黄共宇很想多了解一些蓬勃发展的科技领域,也在四处寻找潜在的天使投资机会。通过人脉,他结识了海纳亚洲的王琼,后者将他介绍给了张一鸣。黄共宇就这样来到了锦秋家园4号楼,站在由民居改建的字节跳动公司的办公室里。
张一鸣欢迎着远方的来客,开始耐心地和黄共宇讲解他们在做什么。比如他们开发的十几个应用,又比如信息聚合器和个性化推荐系统。黄共宇很惊讶。他们使用的技术质量与他在美国看到的不相上下。张一鸣拥有强大的技术,雄心勃勃,思维非常清晰。和黄共宇在美国认识的其他企业家一样,他是一个令人敬畏的经营者。这次会面只持续了90分钟。尽管如此,黄共宇看到的已经足够多,知道他想投资。后来黄共宇回到美国,王琼还和他通过电子邮件保持联系。
当所有中国当地的风险投资者都拒绝了字节跳动之后,王琼只得再次联系黄共宇,问他在美国有没有熟人有兴趣投资。一个名字立刻出现在了黄共宇的脑海里:尤里。
事实证明,尤里·米尔纳的投资公司数码天空科技已经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数码天空科技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最多、最成功的外国投资者之一,投资的中国公司都很有名,比如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滴滴出行和小米等。
数码天空科技合伙人周受资去见张一鸣。开完会后,他十分乐观,他注意到了该应用的增长轨迹,认为创始人张一鸣很有能力,对字节跳动的发展方向有信心。尤里同意领投B轮融资,投资后,他获得了字节跳动7.2%的股份,据称价值6000万美元[3]。如今,即使经过稀释,这些股份仍价值数十亿美元。即使给43家初创公司每家投资的15万美元都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回报,对字节跳动的投资仍然是值得的,因为正是出于这种慷慨,才会有字节跳动的交易。
后来事实证明,字节跳动的B轮融资,是许多风险投资家把赌注押在这家即将成为独角兽企业的最后机会。一年后,该公司的估值飙升至5亿美元。张一鸣有资格选择他想要的投资人,包括知名金融公司和其他成熟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也可以提供数据和用户等战略资源。
尽管有很多传言,但字节跳动避免了受中国互联网行业传统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影响的命运。特别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建立了强大而广泛的互联网服务生态系统,掌握着巨大的流量和用户数据。业界普遍认为,在中国互联网生态系统中,一旦某个初创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接受三大巨头的投资,否则就有可能被与巨头同一边的竞争对手倾轧。缺点就是要成为企业投资者的代表,而企业投资者会利用合资公司去遏制竞争对手。在同规模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唯有字节跳动仍在单干。当有传言称腾讯将投资字节跳动时,一名员工向张一鸣抱怨道:“我加入字节跳动,可不是为了成为腾讯的员工。”张一鸣给出的回答很简短:“我也不是。”[4]
字节跳动接受了知名公司新浪微博的投资,该公司加入了C轮融资。新浪微博击败了张一鸣的前雇主饭否网,赢得了“中国推特”的美誉。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为字节跳动提供大量的数据。微博开放了应用程序接口,即允许不同应用程序交互的中介,准许今日头条访问微博的用户数据和活动,比如评论。
如果用户用新浪微博账号登录今日头条,字节跳动就会在几秒钟内分析出他们的微博兴趣和阅读偏好,并利用这些分析进行个性化推荐。后来,新浪微博才意识到字节跳动是他们的竞争对手。微博最终关闭了接口,不再让竞争对手访问其数据,并出售了自己在字节跳动的股份。
你可能会问,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之一的微博,怎么可能意识不到字节跳动是竞争对手?答案与风险投资界最优秀的人才都不把字节跳动当回事的原因大致相同。
今日头条的定义是信息聚合器。人们只认为它是移动信息应用类别里的竞争对手,而在大多数科技巨头和投资者眼里,这是一个有点乏味且过度饱和的类别。
“我们合伙人讨论的时候,都觉得竞争太激烈了。这家小公司没有机会。”红杉资本的沈南鹏解释道。大家一致认为,要想脱颖而出,关键不在于技术,而是在于其他商业因素,例如拥有一个大众认可的品牌和忠诚的用户群,或者在三大巨头的生态系统中得到支持,享受到不公平的优势。但悲观的不只是中国投资人,大众对这项技术的局限性也普遍持怀疑态度。
“信息聚合是一种并不光彩的追求,即便是成功的公司,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在判断哪些新闻/内容会吸引人方面,没有任何算法能像人脑一样出色。”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上一篇明显带有负面色彩的文章在开头这样写道,这篇文章评估了美国初创公司Prismatic有多大机会成功,而Prismatic的定位与今日头条类似。今天,这样的观点似乎已经过时了。
注释:
[1]乔布斯在那年10月不幸去世。尽管他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但直到6月,他仍然出席各种活动。——作者注
[2]这是一种常见的初创公司早期融资方法,没有设定估价。票据以后可以转换成一定数量的普通股票或等值的现金。——作者注
[3]这笔投资是通过一个名为Apoletto的基金进行的,这是一个支持米尔纳慈善事业的基金会投资工具。据报道,截至撰写本文时,字节跳动在私人二级市场上的估值为1000亿美元左右。——作者注
[4]2016年,腾讯投资了字节跳动,只持股1.72%,但后来出售了这些股份。——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