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主力的思维

附錄 賭場贏家,也是股市贏家

股市、麻將、撲克都一樣,不是進場就是退場

接下來,請容我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賭博的想法。

絕大部分的賭博我都玩過,也贏了不少錢。

股票與撲克牌,其實是很相似的遊戲。

行情只會上下波動。

所以不是進場(下注)就是退場(蓋牌)。

這麼說來,或許會有人產生「保留已經持有的股票不就等於維持現狀,既不進場也不退場嗎?」的疑問,倒也不是這麼說。抱著股票以備隨時都可以賣出的選擇,其實也等於進場。

考慮到可能變成壁紙的風險,不停損的人等於永遠都在進場。

撲克牌也是每局都被逼著下注或蓋牌,所以和玩股票非常類似。

下注或蓋牌,意味著風險與報酬。

每次都有風險,但也能期待得到報酬。

判斷哪邊的可能性比較大,決定要進場或退場。

不只股票和撲克牌,我心目中好玩的遊戲都有這方面的要素。

像是將棋因為沒有不確定因素,在我心中被歸類成另一種遊戲。那種遊戲有那種遊戲的樂趣,但我這種玩家還是比較喜歡存在運氣要素的不完全訊息對局。

 

那麼,從遊戲角度來看,股票和撲克牌有什麼差別?

最大差別,在於玩家人數。

股市裡看不到玩家人數,也看不到資金量,只能看到買賣的成交量。人數既沒有上限也沒有下限,只知道是不特定多數,卻不知道背後的資金有多少。

相較之下,玩撲克一眼就知道牌桌上的人數,可以邊玩邊觀察每個對手這次是下注還是蓋牌,也可以從放在桌上的籌碼計算出資金量。因為可以追加籌碼,並不是滴水不漏的「封閉式賽局」,但也相去不遠。

 

提到撲克牌,多半給人彼此猜測手中的牌是什麼的印象,明明一手爛牌卻假裝拿了一手好牌,而當然對方也同樣虛張聲勢,充滿了爾虞我詐。

然而,這種印象已經過時了。

現在的撲克牌更像是「機率遊戲」,互相猜測的心理戰已經流於表面形式,真正重要的是數字的排列組合,也就是所謂的「機率」。

因為是用牌來玩的遊戲,基本上是數字的排列組合,重視數字也是理所當然。以最常玩的德州撲克來說,除了自己手中的兩張底牌,隨著每多發一張牌在桌上,自己可以湊成的牌型都不一樣,同樣的,對方可以湊成的牌型也會跟著變動。

隨著牌桌上的牌面張數增加,每個玩家可以選擇下注、加注、跟注、蓋牌。換句話說,每輪都要被逼著做出進場或退場的判斷。

進場為下注或加注、跟注,退場為蓋牌。

基本上都得靠自己的本事,在數學上追求湊成牌型的機率。只不過,就算湊成好的牌型,也不見得就能大獲全勝,要大獲全勝除非其他玩家都下了大注,因此不能簡單的計算出期待值。

現在有連這部分的細節都算得一清二楚的統計資料。

撲克牌在數學上的研究在歐美十分發達。

玩的時候以希望自己手中的牌有多強為出發點,預測對方蓋住的牌有多強,再配合牌桌上的籌碼,連變動的期待值也要考慮進去。

所以太過於虛張聲勢的人,反而贏不了。

這也是統計的結果。

不過,完全不虛張聲勢的人也會輸,因此也有玩家會機械化的決定好「虛張聲勢的比例」。

這才是現代人玩的撲克,早已成了十足十以數據決定進場或退場的遊戲。

老電影經常有自己拿到一手好牌時,為了避免被對手猜到自己有一手好牌,起初並不加注,而假裝若無其事,從跟注開始的橋段。這是對戰遊戲很自然的戰術,至今仍有人採取這種戰術。

但這種人為的判斷已經不能代表一切。

倘若對手幾乎都是靠數據上的判斷來決定進場或退場,這方面的演技就一點意義也沒有。

這點也跟股市大同小異。

麻將與股票都很有趣

那麼,大家對打麻將有什麼印象呢?

想必因人而異,因為麻將原本就是比撲克牌複雜許多的遊戲。

也有人認為打麻將是一種全憑運氣的遊戲,但最近這樣想的人已經少了很多。以前也有很多人聲稱操縱運氣才是打麻將的技術,但最近愈來愈多人知道打麻將是不完全訊息對局,很容易被眼前的風吹草動影響。

我從以前就只對數學上有根據的意見感興趣,雖沒打算否定把運氣掛嘴上的人,但自己對運氣真的毫不在意。

西方人從以前就不認為撲克有運氣成分,只從數學角度出發,或許這也影響了世人的概念,最近想用運氣來打麻將的人開始輸多贏少。

麻將也跟撲克牌或股票是同一類型的遊戲。

一定會面臨必須比較風險與報酬,決定下注或蓋牌的局面,這方面的判斷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善於比較風險與報酬的人,往往很會打麻將。

這種人在關鍵時刻會憑生物本能選擇正確的方向,經驗固然也很重要,但是對下注或蓋牌的判斷夠不夠精準,才是所謂的實力。

最近就連打麻將也有許許多多的數據,所以記住基本的數值,在實戰中加以印證也是很有效的策略。

麻將的牌型比撲克牌複雜,如何排列組合出更好的牌型也是打麻將的要素。這是肉眼可見的部分,所以也有很多人認為打麻將是排列組合的遊戲。

話雖如此,對於下注或蓋牌的判斷,將大大左右輸贏結果,排列組合的技巧優劣影響輸贏結果的程度,其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高。

打麻將其實是披著排列組合的皮,行下注或蓋牌之實的遊戲。

麻將由中國人發明,全世界都在玩。

不只中國和日本,也流行於歐美各國。「放槍」是指丟出來的牌讓別人胡牌了,只不過,放槍的人要付全額,好像是日本麻將才有的規則,聽說其他國家並未規定由放槍的人付全額1。據說這是麻將剛傳入日本時,有人想出由放槍的人付全額的規則,轉眼間就流傳到日本各地。

正因為有這個規則,比較風險與報酬來決定下注或蓋牌,變得至關重要,其他國家的麻將因為沒有這個規則,比較側重於排列組合的遊戲。

聽到這段歷史時,我心想日本人真是天才。

正因為有這個規則,麻將才變成跟股票或撲克牌有異曲同工之妙。我之所以一直樂此不疲打麻將,也是受到這種性質吸引。

我之所以沉浸在股市,也只是因為覺得這個遊戲很好玩。雖然這也讓我賺了很多錢,但我其實是因為好玩才樂此不疲。

 

順帶一提,我從網路上首次出現最高賠率的撲克網站開始玩到現在,連戰連敗,總計賠掉四千萬圓。最近不能再用美金下場玩,沒辦法上賠率最高的牌桌,所以少賠了一點,但我對這種連戰連敗的狀況並不以為苦。

我學習撲克的方法,是先徹底研究一遍所謂的理論,再與頂尖玩家對戰,利用撲克牌的人工智慧軟體解讀他們的戰術,進行驗證,用以提升自己的策略,自認這麼做能有效率提升自己的功力。

有幾款不用花錢的遊戲將競技人口分等級做成排行榜,我都能擠進百分之一以內的金字塔頂端,不禁讓我也覺得自己真是個阿宅。

 

就像〈5.靠玩遊戲,訓練投資需要的技術〉這章提到的《世紀帝國》這款遊戲,我是全球排行榜前幾百名。八百萬人中的幾百名。這種遊戲要全部列舉出來會沒完沒了。高中時代玩《網路創世紀》還曾經玩到第一名。因為是一百七十萬人中的第一名,非常不簡單。

即使是賺不到錢的遊戲,也會讓我上癮。

投入股市,可說是遊戲的延長線。

在麻將桌一年花掉一億圓

我每年會在麻將桌上花掉一億圓。這筆錢包含付給麻將館的場地費,以及打完麻將的聚餐費用。

我每週去麻將館好幾次,每次打個兩三圈。對手多半是操盤手,再不然就是職業撲克好手或職業麻將高手。

場地費和打完麻將的聚餐費用全由我買單。一行十個人浩浩蕩蕩前往每週去一次的餐廳,開香檳來喝,結帳金額起初為七萬圓左右。

可是在大部分的餐廳,一旦成為常客,花的錢會愈來愈多。即使是同一家店,最近十個人去吃喝的帳單居然高達五十萬圓。因為開的香檳牌子變得高級了,想必是為我準備了昂貴的香檳。葡萄酒也一樣,我什麼也沒說,店家就拿出昂貴的葡萄酒來。另一方面,我每次去都有位置,店家隨時都為我保留可以容納十人以上的座位。

一次五十萬,每年花個兩百次就是一億圓。我花在麻將上的錢,就是這樣消失的。

我從年輕時就開始打麻將,當然光只是打麻將可能會膩,但是打麻將也意味著與其他個人投資者的交流,所以才能一直持續下去。

被譽為日本最強麻將高手的青柳君(假名)最近也加入我們。青柳君並不是職業麻將高手,只是個會打麻將的小混混,但實力驚人,在知名職業麻將高手間赫赫有名。這種人一旦加入,肯定能從他身上學習到新知識。

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獨家二十一點算牌法

我以前每年會去韓國的華克山莊賭場三、四次,目的是玩二十一點,可是才去了一年半就被列為拒絕往來戶。

賭場工作人員對我說:「我其實也很想讓你進來玩,可是既然電腦做出這樣的判斷,我也無能為力。」還讓我看了類似黑名單的檔案,上面確實有我的照片,還有我歷來的所有分數記錄,連總分都有。賭場好像是根據上面的數值,機械化的決定不讓誰進去。

其實我總會帶朋友去,雖說我在賭場贏了錢,但也花錢在飯店裡吃飯喝酒,足以證明我不是職業賭徒,應該不算是賭場討厭的客人,所以被列為拒絕往來戶其實有點莫名其妙,但終究還是在電腦的判斷下,被當成黑名單。

當時我的投注金額最少四十萬韓圜(當時約三萬圓),最多三百萬韓圜(約二十二萬圓),當時每去一趟,我都會賺到一百萬圓左右。如果只加總飯店住宿和賭場的費用或許還有賺,但再加上餐飲費就虧了。

 

二十一點,有一種稱為「算牌」的攻略法。

雖然是正正經經,奠基於機率的攻略法,不是什麼邪魔歪道,但還是有很多賭場禁止算牌,一旦穿梆,下場很可能就是被列入黑名單。

所謂算牌,指的是計算重要的牌,已經出了幾張。

普通的作法是計算人頭和A。撲克牌的數字從1~13,A和人頭和10加起來一共有五張,也就是說,出現人頭或A的機率為十三分之五。

人頭和A沒出現過幾次,剩下的牌就多半是人頭和A。這時對玩家很有利,所以會增加籌碼。反之,如果前面已經出現過很多次人頭和A,剩下的牌就沒剩幾張人頭和A。這時對玩家不利,所以不會跟,就算跟也不會下太多籌碼。

算牌是最單純的作法,先不下太多籌碼,計算一直出現的牌面,當人頭與A出現的機率達到一定程度以上才下大注。

如此一來,就能在只對自己有利的時候下大注,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一定能贏錢。

但如今已禁止算牌,萬一做得太明顯,一定會馬上被識破,變成拒絕往來戶。

 

我的算牌法是,除了人頭和A以外,還會記住5和4、6的張數。

其實最重要的是還剩下幾張5,其次才是還剩下幾張4、6。

我也無法正確的記住張數,只能記住5和4、6出現的次數比平均多還少。只是用加法或減法計算牌面會變得非常好,還是變得不大好而已,不需要用到太多的記憶力。

事實上,當局勢對自己有利時,我也想多下一點注,但這麼一來會被看穿我算牌的事,所以只好改弦易轍,改變玩法的積極性。趁局勢對自己有利的時候,積極的補牌或雙倍下注;不利的時候,則採取消極的玩法。

光是這樣就能贏,屬於毫不費力的算牌法,但這樣反而比算得滴水不漏的人更容易贏錢。

我去韓國的華克山莊是因為真的很好玩,但是自從被列為拒絕往來戶以後,我幾乎再也沒去過別的賭場玩二十一點。

東證是最吸引人的賭場

我去澳門賭過撲克牌。在撲克室裡,賭桌依賠率分開,我總是坐在賠率最高的賭桌前。同一張賭桌圍著九到十個人,所有人的籌碼加起來從一億圓到兩億圓不等,全都堆在賭桌上。

我總是只帶一點點籌碼進場,大約是十萬元港幣(約一百五十萬圓)。雖然多帶一點籌碼,跟大老闆們對賭也很有趣,但是以少許籌碼進場比較有利。因為帶太多籌碼進場會被大家當肥羊宰。

我曾經在撲克室裡遇見過某位大明星,因為他的跟牌下注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八十(一般只有百分之二十以下),所以職業撲克好手就像獨角仙看到蜜一樣全都圍上去,我心想這位明星這下要輸慘了。

當時我也經常看到現任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同父異母的已故兄長金正男,大概每去三次就能看到他一次。他一向都坐在賠率比我還低的賭桌上,所以我們只同桌過一、兩次。他完全融入在周圍的人群裡,總是笑瞇瞇的,玩得很開心。會來這種場所的人,身邊通常每次都會跟著不同女性,但他始終帶著同一位女伴,不會擺架子,對賭場的工作人員也很客氣,給人感覺非常好。或許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被視為眼中釘,慘遭殺害也說不定。

 

我對非法的賭博絲毫不感興趣,因為就算贏了幾千萬、幾億、幾十億,也不保證對方會付錢。公平性既無法取信於人,也有觸法風險。

我並不是那種奉公守法、道德觀強烈的人,只是從效率的角度來看,我對不合法的事情沒興趣。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不合法的事也意味著有高度風險,我不想背負那樣的風險。

我繳的稅是別人的好幾倍,所以才能在東證這個日本最大的賭場全力以赴。

還有,我對俄羅斯輪盤或吃角子老虎這種充滿偶然性的遊戲不感興趣,因此就算日本成立賭場,我也不會去,我只對撲克室感到好奇。

由於二十一點與撲克的技術介入程度(自己的技術對期待值帶來的影響)愈高愈容易贏錢,所以學習的過程很開心,而無法讓我樂在其中的遊戲我都不想碰。

百家樂固然也能從技術角度切入,但有機會獲勝的瞬間稍縱即逝,要是有攻略法的話還可以學習,可是因為賭場的遊戲規則已經非常成熟,很難在技術介入的程度上再加上期待值。

我不想把錢,賭在機率上對自己不利的遊戲上。

 

因此還是股市最理想。玩股票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興趣,還可以是遊戲。

其他興趣或遊戲很難變成工作,但是玩股票可以,只要玩法高明,財富也會增加。

股市,永遠能學到最新、最先進的學問,同時也是一種經濟活動。

因為無法預測未來,所以是一種極致的「不完全訊息對局」。

每天做的事都是一種學習,都會變成自己的實力,也會變成收入。

沒有人能保證學習就能戰勝股市,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能不能賺到錢,看的是綜合性的實力,這也是股票這個遊戲好玩的地方。

只要有十萬圓左右的資金就能進場。

即使聰明絕頂,也不見得能戰勝股市。

迅速的判斷與行動力也很重要。

還有從人脈、資訊、調度資金的能力等四面八方的角度展開的策略。因為是靠這些綜合性實力決勝負,遊戲才能愈玩愈大,再也沒有規模比股市更大的遊戲了。

為了賺錢,方法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有像我這種專門靠當沖賺錢的人,也有開公司上市從投資人手中募集資金的人。

資本主義,或許是人類歷史上發明的最好玩的遊戲。

1 其實台灣的麻將規矩,也是放槍的人付全額。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