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天宝 长安城里的太平人

盛唐天宝 长安城里的太平人

宋氏

唐正议大夫行内侍上柱国雷府君夫人乐寿郡君宋氏。夫人号功德山居长。幼而温慧,长则明敏。君子永往,哀哀未亡。惟清惟净,斋心法堂。

宋氏

1955年,陕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东郊韩森寨附近发现一座唐墓。据墓志可知,墓主是8世纪中叶长安城中的一位高官之妻、乐寿郡君宋氏。在丈夫去世后,这位夫人皈依佛法,号“功德山居长”。天宝四年(745年),宋氏在离世之际,嘱咐陪伴在侧的子女为她建塔追福(1)。如此看来,宋氏身处盛世,享有荣华,子女双全,一生似可谓安稳幸福。但剔去墓志文字中虚美掩饰的辞藻,却能发现事实有所参差。

宋氏祖辈世代为京兆平民,并无官位门第。然而宋氏性格温惠明敏,年满十五后偶然被当时有权有势的宦官雷府君看中。雷府君要聘她为妻,为了使婚姻显得门当户对,她以高门大姓义女的身份出嫁。雷府君虽是宦官,但势力颇大,身为内省之长,其妻亦能获得命妇封号,与前朝的官员贵戚并无区别。婚后的宋氏有了乐寿郡君的封号,与丈夫“协心以理于家国,并命而登乎富贵”,膝下有过继来的义子义女趋奉,表面上可谓荣耀富贵。

宦官娶妻在当时并非孤例。如唐玄宗朝权宦高力士亦娶妻吕氏,吕氏之父吕玄晤因此从一介小吏升至少卿之位,“子弟仕皆王傅”。吕氏之母去世时,其葬礼也因高力士的缘故,“中外赠赙送葬,自第至墓”,车马相望不绝。然而,对那些正当青春的少女们而言,要陪伴一个宦官度过余生,绝非理想境遇,因此有的宁愿剃发出家,有的力拒不成便以死抗争。宋氏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命运,唯有存志于佛以求解脱。在雷府君去世后,她更加潜心修佛,将今生未尽的希望寄托来世。临终之际,她以“吾业清净”“建塔旧茔”的借口留下遗嘱,让人勿将她与宦官丈夫合葬。

宋氏夫人下葬时发间插的金雀宝花钿钗、颈上挂的金球水晶项饰,都是盛唐天宝年间富丽时兴的式样。如今名物研究者们讨论这一时期的首饰时,也多以其为典型。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盛饰丽服的盛唐贵妇人宋氏,曾经是多么孤独地踅进了历史的缝隙。

宋氏墓出土首饰:嵌宝金雀钿、金珠水晶项链

五省出土重要文物展览委员会.五省出土重要文物展览图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图版一〇二.

形象复原依据

因宋氏墓发掘较早,首饰的插戴位置不明,这里只能参考天宝年间流行的妆束式样进行推测还原。头饰插戴方式参考了武惠妃墓石椁线刻上的贵妇人形象:青丝下垂至肩,再松松上绾,于头顶前方结一小髻,上饰花钿。

梦蝶轩藏金花钿

史超然,黄燕芳.金翠流芳:梦蝶轩藏中国古代饰物[M].香港:香港大学博物馆学会,2002:图47.

河南偃师杏园唐开元十七年袁氏夫人墓出土花钿银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杏园唐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2.

❀首饰小识:花钿金钗

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死于马嵬坡时写道: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诗中的首饰原有实物作为依托。花钿与钗结合是盛唐时期最具特色的首饰之一,具体结构如河南偃师杏园唐开元十七年(729年)袁氏夫人墓出土的一支银钗,钗头缀一朵金钿花,花后装有可供安装钗脚的机括。

而宋氏的花钿正类同诗中所谓“翠翘金雀”,以细细金粒环绕出的宝相花底座中嵌入红、翠二色宝石;花心又以金丝累编起一只展翅站立的金雀或金凤。盛唐以后的诗人时常把这种金凤钿金钗作为追忆开元天宝盛世的遗意吟咏。中唐时王建所作《旧宫人》一诗道得最为分明:

先帝旧宫宫女在,乱丝犹挂凤凰钗。

霓裳法曲浑抛却,独自花间扫玉阶。

又有一首《开池得古钗》,美人拾得的凤钗仍是盛唐时钿花、金钗结合的式样:

美人开池北堂下,拾得宝钗金未化。

凤凰半在双股齐,钿花落处生黄泥。

当时堕地觅不得,暗想窗中还夜啼。

可知将来对夫壻,镜前学梳古时髻。

莫言至死亦不遗,还似前人初得时。

❀首饰小识:水精珠缨

唐人常称项链为“项璎”或“珠缨”,即以丝线将各式珠子贯穿而成的璎珞。当时常被用作串珠的,一类是珍珠(真珠)。敦煌藏经洞所出唐人《云谣集杂曲子·天仙子》将女子的泪珠形容成珍珠:“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应百万。”另一类是水晶(水精)。仍是出自敦煌写本的一首白居易佚诗《禅月大师悬水精念珠诗》(2)中写道:

磨琢春冰一样成,更将红线贯珠缨。

似垂秋露连连滴,不湿禅衣点点清。

唐人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天仙子》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嵌宝花坠水晶项链

陕西西安唐米氏墓出土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唐代辅君夫人米氏墓清理简报[J].文博,2015,4.

唐人写本《禅月大师悬水精念珠诗》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弃抛乍看帘外雨,散罗如睹雾中星。

要知奉福明王处,常念观音水月名。

因珍珠材质易朽,如今还没有见到珍珠项链的实物。而笃信佛法的宋氏夫人,项上则戴有一串以水晶珠串成的项链,其中又串有一粒小巧的金球。在一座埋葬于安史之乱前夕、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墓葬中(3),出土了一串保存更加完整的项链,由九十二颗水晶珠、三颗蓝色石珠、四枚金花托、两颗紫水晶坠和两颗绿松石坠串成。墓主云安郡君夫人米氏也是宦官之妻,与宋氏有着相似的人生故事。

(1) 张正岭.西安韩森寨唐墓清理记[J].考古通讯,1957,(5).

(2) 原诗抄录潦草,未记作者姓名。据时代稍晚的高丽朝释子山所作《夹注名贤十抄诗》可知,本诗为白居易所作。高丽本诗句文字略有差异,此处以敦煌写本为准。

(3)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唐代辅君夫人米氏墓清理简报[J].文博,2015,4.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