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流感狠狠击倒大概一星期后,早上醒来时,你感觉自己好多了:没完全好,但已经好一些了。体温下降了,也有了胃口,总的来说恢复了不少。接下来的几天里,你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让免疫系统清扫战场,再自行平息下来,你就享受最后几天生病的时光,主要就是看看电视,再被越来越烦你的家人好好照顾。
免疫应答的“平息”过程和激活一样重要。活跃的免疫系统会造成附带损害,消耗大量能量,因此越早消停越好。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免疫系统停战太早,这时病症还没有败北,病原体还有机会死灰复燃、击溃撤退中的免疫部队,那又该有多危险?
因此,关闭免疫应答,要选在非常合适的时机,这可是说着容易做来难。毕竟有数以亿计的活化免疫细胞参与了战斗,而它们既无管理中心,也无思想意识。就和激活过程一样,免疫系统要靠自身的力量来结束防御行动。
免疫系统的激活,一般是从它接触到细菌这样的入侵者,或是死亡细胞内容物这样的危险信号开始的。比如,发现敌人时,巨噬细胞就会活化,释放出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再召集起中性粒细胞,引发炎症。而中性粒细胞自身会释放更多细胞因子,引发更广泛的炎症并再次激活巨噬细胞,让它们继续战斗。补体蛋白也从血液中源源不断地涌向感染部位,攻击、“调理”病原体,协助免疫细胞吞噬敌人。
树突状细胞对敌人进行取样,再一路来到淋巴结,激活辅助性或(和)杀伤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进一步激活先天性免疫细胞,让它们继续战斗,引发更广泛的炎症。杀伤性T细胞在自然杀伤细胞的帮助下,开始消灭感染的普通细胞。同时,活化的B细胞化身为浆细胞,释放出千百万的抗体,涌向战场,中和、打击病原体,让它们更容易被清除。这就是“简而言之”的免疫应答过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敌人被消灭,敌人的数量大大减少,战场上的细胞因子也释放得越来越少,因为被战事激活的免疫细胞也更少了。
这意味着,在前一批战士相继死去或停止战斗时,不再有新的战士集结过来。引起炎症的细胞因子很快就会耗尽,而没有新的活化免疫细胞不停释放细胞因子,炎症反应自然就会消退,补体系统也会慢慢消停下来。
来自战场的信号越来越少,新发的T细胞活化过程也就越来越慢,进而完全停止,而已经活化的T细胞活动得越久,也会越难被刺激到,直至大多数T细胞都自行赴死。
整个免疫系统都需要刺激才能持续运行,因此,一旦激活链条停止,免疫应答就会逐渐平息下来。
许多免疫细胞为清除感染、守护健康而英勇捐躯,最后,它们的尸体会由巨噬细胞吞噬和清理掉。因此,免疫系统在赢得胜利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关停自身了,无需任何中心规划。
当然,这其中也有意外,因为人体有一类细胞,能主动关闭免疫防御机制,下调免疫应答,这就是“调节性T细胞”。它们只占T细胞总数的5%,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反向辅助性T细胞”。
比如,调节性T细胞可以下调树突状细胞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能力,或是抑制辅助性T细胞从而减少其增殖。它们可以让杀伤性T细胞变得不那么凶恶,阻止炎症反应,让炎症更快消退。简而言之,它们可以终止免疫反应,或是干脆防止免疫系统被激活。
在肠道中,调节性T细胞尤为重要。想一想,这非常合理,肠道不就是有人体所需的共生细菌生活其中的长管状大都市吗?肠道免疫系统如果不受任何约束,会严重危害健康,会引发持续的炎症和免疫战争,而调节性T细胞可以维持和平。不过,它们的首要任务可能是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防止免疫细胞攻击自身细胞。
人们对免疫系统还有不少地方不了解,调节性T细胞就是其中之一。在本书中,我们会尽量把内容讲得清楚明白,描述出系统、有序的免疫反应过程。可惜,有些内容很难以这种方式讲述,调节性T细胞就是这样。我们不会再深入更多细节,因为调节性T细胞很复杂,还有许多没有研究清楚的地方。
好,我们现在知道了免疫应答是怎样被激活的,它会怎样清除感染,又怎样在战斗结束后平息下来。不过,我们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没有讲:人体的长效保护机制,也就是“免疫力”。为什么很多病你得过一次就不会再得?对某种病“免疫”,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