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在村庄

· 56 · 守望相助

· 56 ·
守望相助

在夏舍,人的往来就是恩去你尕坐坐,你到恩尕玩玩,人们从不时刻揣着手机出门,更没有所谓的点赞之交,从不谈甚哩理念甚哩情怀,只谈地里的耕种田里的收成,家长里短,即使恩恩怨怨,也仍旧守望相助。

“你快去隔壁看看你小伙,拖都拖不回。”奶奶一边大笑一边来喊我。等我走到伯华二爷院子,发现小耳朵正从灶旁跑出来,还冲我招手:“妈妈,来,吃饭呀。”说完就一屁股坐到了伯华二爷家的小桌前,伸手就要抓菜,全然不把自己当个外人。二爷二妈还有老太太端着碗:“宝宝,你想吃甚哩呀?”小耳朵也丝毫不客气,从二爷手上抢下筷子,自己要去夹桌上的黄瓜。

“尕去了,宝宝,尕去吃饭了。”小家伙完全不听,还在院子里围着小桌子跑了起来。

小耳朵刚来前两天伯华二爷喊他吃饭,他都客客气气地摆手说“不要”,现在一到饭点就跑到人家桌子上不下来了。前几天我带着他一起去地里拔草喂鸡,走了一段发现身后人不见了,返回头一看,嚯!又端坐在伯华二爷家的小桌子前,讨着要吃肉。

最近更是越来越捉不到人,走到院子里一看,又没人,只要站在院子里大喊一声:“小耳朵!”没一会儿,准能听到周边有人答应:“宝宝在恩尕玩呢!”这家伙一会儿跑去前头小娟家要一块鹅肉吃,一会儿跑去西边二爷家饭桌上吃瓠子,没一会儿又去华生大爹爹家抱回个大米饼啃,再加上这个老太爷送来一瓶奶,那个老太太送来一盒饼干,简直吃百家饭。

奶奶有时候担忧:“恩宝宝在乡下谁人给的都吃,谁人尕都去玩玩,回了城里怎么办呢?遇到人贩子被骗走了,那还得了!你们可要把宝宝看好。”

小耳朵刚出生那三个月,奶奶去成都帮我们,她很不习惯,不能串门,没有土地做生活,关键是还要时刻保持警惕,带着小耳朵出门她恨不得把他藏进兜里,生怕一旁冲出个人来把大孙子给拐跑了。“恩来之前听人尕说了的,在城里骗小孩的坏人多哩。”

在成都那三个月,奶奶简直快抑郁了,完全没有了能量,城里的一切都太陌生了,显得她格格不入,事事不懂,我心里也以为奶奶年纪大了,确实不太行了。在夏舍这几个月,我算是大开眼界,发现不太行的人原来是我,奶奶随时充满力量,在夏舍哪一件事哪一个人是她应付不来的?这是她的场子,她运筹帷幄。我也终于发现城里和夏舍确实天壤之别。

家里吃饭吃着吃着发现米饭少了,我还在想接着煮太慢,这也叫不到外卖,得,饿着吧。奶奶已经去灶旁拿起一个大碗:“恩到小娟尕装点饭。”我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噢!原来还可以这样呀!有一回我随口说想吃豆角了,第二天一大早就看见文勇二爷笑眯眯地提着一大包过来了:“刚摘的豆角,给你尝尝,好吃恩再去摘。”有时候正吃着饭呢,隔壁二妈端着碗炒鸡推门就进来了:“大妈呀,恩尕更个炒了鸡子,给宝宝尝尝。”桌上便多了一个意外之菜。

刚来的时候我带小耳朵出去散步,走到半道上发现他的小帽子丢了,心想这也找不到了,算了。等我推着小耳朵走到家巷子口时,一个倚着电线杆的男人举着顶小帽子:“是宝宝的帽子吧?恩在路上拾到的,他们都说是姚大尕孙子的,恩就送过来了。”

是呀,夏舍哪一个不认识姚大尕的孙子呢?

带小耳朵出门遛弯,他的婴儿车扭扭车随便哪一丢都行,谁还能不知道这是姚大孙子的?有时候路上人看见了,还顺手就给我们送回家了。

这些邻里邻居往上数个一两代都沾亲带故的,东家的女儿嫁给了西家的儿子,北边的老太太和南边的老太太是表姊妹。其实恩恩怨怨也很多,奶奶和二奶奶当年起房子时因为宅基地,吵得天翻地覆,你卷我我卷你。三爷去世时因为葬礼的安排,姚仁义同志和最西边那家人也是相互卷得相当激烈。

但乡村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城市不同,全都摆到明面上,我今天对你不满,我今天就上你家卷你一顿,打上一架也无妨。卷完了打完了,心里头痛快了,事情就过去了。奶奶和二奶奶现在成天一起出去做生活,姚仁义同志照样天天带着小耳朵西边看狗。

在夏舍,人的往来就是恩去你尕坐坐,你到恩尕玩玩,人们从不时刻揣着手机出门,更没有所谓的点赞之交,从不谈甚哩理念甚哩情怀,只谈地里的耕种田里的收成,家长里短,即使恩恩怨怨,也仍旧守望相助。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