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优雅的守卫者

译后记二 了解世界,从了解你的身体开始

译后记二 了解世界,从了解你的身体开始

这本书的中文版诞生时,全世界正在经受一次巨大的挑战。

这一挑战跨越了病毒学、药剂学、公共卫生学等等领域,也引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试图调动着世界机器的每一条神经。

社会大事件激起的社会层面的涟漪,正如在细胞层面上出现了一个狂欢中的异类,所有免疫系统开始做出反应一样——在书中你应该已经很熟悉这个比喻了。现在看来,这是从微小到细胞、分子层面的免疫反应,扩大到了人类对抗病毒的物种层面。如果细分这一由小到大的放大过程,我们就会发现,这样对异类的对抗广普地适用于各个维度:学生们对于新型授课平台的抵触,地域方面的歧视,甚至是民族之间的隔阂……这些在这一特殊时期被过度扩大成了诸如极端仇外的社会现象而见诸报端。

当然,幸运的是,自然进化经历的百亿年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答案。读完这本书,你可能已经了解身体各个部分是如何识别、反应,以至于最后攻击和清理异类的,也了解了如果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抑或过于抑制,所带来的后果。平衡,是这一切的关键。我希望,这可以为人类找到一些解决的线索,找到一些平衡的方式,或者至少找到一些理解社会的基础。如果人群里的大多数都有这样理解的基础,形成社会整体的同理心也就不远了吧。

与此同时,我很兴奋地看到作者能够从身边的人和事出发,尝试了解自己的免疫系统,了解自然的奥秘。这可能也是大家平日生活里十分熟悉的场景。无论是媒体上反复出现的话题,还是自己身体上出现的小变化、周围人遇到的事情,从这些引子出发,我们学着了解和探索自己的身体,甚至是探索我们并不熟知的领域。自主地将严格考证的科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科学常识,提高大众的每个个体的知识储备和判断能力,从而能够对互联网世界错综复杂的信息来源进行辩证科学的思考,这不正像极了细胞在遇到病原体时“学习”判定病原体能力的过程吗?

我认为,这样自主学习和了解世界的过程,应该不仅仅是科学家或者科普工作者的职责,更应该是每个人生而为人获得的自主探究的权利。这样的“通识教育”也不应该局限于学校,而是让我们每天都给自己一点儿这样“啊哈,原来如此”的兴奋,一直这样享受学习和思考的乐趣。

2019年3月,我迫不及待地点开了刚刚到货的这本书英文版的有声读物,习惯利用声音记忆的我尤其喜欢这样一边听有声读物,一边完成我的实验安排。之后,我非常荣幸地参与到了本书中文版的制作过程中,继续这段关于免疫系统和人生故事的探索旅程。我要特别感谢韩琨编辑对初次审校的我耐心帮助和提点,感谢秦琪凯的细心考证后的翻译,感谢董晨院士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感谢迟欣欣对本书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审校这本科普书的过程亦是我学习的过程,若有疏漏,烦请指正!

希望大家和自己的身体和平共处。

林之

2020年4月9日

于剑桥家中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