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营销笔记

笔记29 锚定价格会影响商品价格

笔记29
锚定价格会影响商品价格

所有的知识都源于我们的感知。

——达·芬奇

价格也不过是一种感知而已。

你有没有过下面这种购物体验?

星期天上午,你去购物中心买一件可以在公司年会上穿的衣服,你的预算是800元。到了购物中心某个你喜欢的品牌店里,你看上了一件带蕾丝的黑色超短小礼服,你想,这件应该600元左右,符合你预算。然后你问服务员这件衣服的价格,服务员热情地介绍了这件小礼服的特别之处,它的面料如何高级,如何适合你白皙的皮肤和高挑的身材,它的纽扣是用鹦鹉螺贝壳做成的,它还配送一枚高级胸针,等等。然后她说,这件衣服售价1600元。

听到这个报价,你犹豫了,因为你的预算只有800元,但这件衣服你真的很喜欢,而且穿上一定会在气质上秒杀年会上的其他女生。但是,1600元的价格实在是有点贵了。你在想,如果1200元,那我就买了。

这个时候,服务员说,这件衣服刚上新才一周,非常抢手,店里现在也只剩下3件了。这样吧,公司推出了一个针对老顾客的优惠活动,过去一年内在本店购物金额超过5000元的顾客,将能获得400元的折扣,而你刚好符合这个条件,所以你今天是可以用1200元拿走这件可以让你在年会上大放异彩的黑色小礼服的。

“太好了,我太开心了。”你这么想,1200元也不贵,你立刻愉快地付了款。

这样的体验是不是听着很熟悉?而你也从来没有后悔过那个决定,不过我告诉你,你中计了,这是商家的一种定价诡计,它叫作锚定价格。

有一个来自美国的故事,就讲述了锚定效应这种古老的应用。

20世纪30年代,有两个兄弟在纽约经营着一家服装店。两兄弟一个是售货员,一个是裁缝。当一个顾客走进门来,售货员会观察顾客的喜好。当顾客询问价格的时候,他就会对着他那位裁缝兄弟喊:“这套西装多少钱?”“那套漂亮的西装吗?42美元。”裁缝兄弟会大声回复,以便让顾客清楚地听到这个价格。然后,售货员就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好像没听清楚裁缝说了什么,尽管大街对面咖啡店里的顾客都已经听到是42美元了,他还是会问:“多少钱?”“42美元!”这个价格又被重复了一遍。售货员好像听清楚了,他转向顾客说:“先生,这套西装售价是22美元。”这时候顾客不禁大喜过望,他会立刻从皮夹子里掏出22美元放在柜台上,带着西装迅速离开。

所谓锚定价格,就是顾客第一次看到或者听到的价格,会直接影响他之后对商品价格的判断,而他之后对价格判断的标准会接近第一次看到或听到的这个价格。所以,尽管你本来的预算是800元,但是服务员向你报出的第一个价格是1600元,你的心理预期就会迅速被提升,当你知道可以用优惠的价格1200元购买到这件黑色超短小礼服的时候,你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你简直想把朋友圈里最好的单身男生立刻介绍给她。

锚定价格是从心理效应“锚定效应”借鉴过来的,锚定效应的应用范围更广。比如你应聘了一家公司,当公司面试者问你的薪水期望时,你会怎么应对呢?

大部分人的反应是,我想先听对方怎么说,然后根据对方的报价来调整。因为你担心自己说的价格太低了,而对方想要开出的薪水范围可能会更高一些。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谈薪水的时候,首先说出价格的人就对薪水进行了锚定,所以你要做的不是等对方报出薪水范围,而是首先向对方报一个你能想象到的最高薪水,这样你就对薪水的价格进行了一次锚定,而对方不得不根据你报的价格调整他薪水的心理预期。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顾客在看到商品价格之前,你随便让他看一个与价格无关的数字,而且这个数字要足够大,他都会受到这个价格的影响。

比如我在自己的公众号销售《朋友圈的尖子生》的时候就耍了一个小花招,我在这本书的介绍页面写了一句话:有读者读完之后感叹说,这本书价值100万。这是在预售阶段一位早期读者对我这本书的评价,为了产生一个锚定效应,我把这句话放在介绍页面。虽然具体效果我没有进行过对比测试,但我这本书确实卖得不错。

锚定价格在许多商业实践中都有应用。

一般宴请型餐厅的菜单,第一页就是本店的招牌菜和最贵的菜。比如以海参、鲍鱼、大闸蟹或者龙虾为食材的菜品,一般单盘菜的价格都在300~500元,这种菜单设计,除了展示本店的招牌菜,还有一种动机就是锚定价格。顾客第一眼看到了这种比较贵的价格,接下来一两百元一道的菜品也就不会觉得贵了。

旅行箱、皮鞋、包包、珠宝首饰等这些线下门店,都会有一个价格特别高的同类商品,但这件商品本身并不承担销售主力的功能,而中等价位的商品才是店铺中的爆款。这个最贵的商品就是整个门店中的价格锚点,它让光顾的顾客觉得另一款商品价格“没那么贵”。

商业谈判中,通常是先报价格的一方会掌握主动权,因为你第一个报出价格,相当于在谈判中首先对价格进行了锚定。这与我们的直觉有点相反,在谈判中,我们倾向于先试探出对方的心理价位,其实这很难做到,因为对方在努力掩饰自己的心理价位的时候,也想试探你的报价。

这个时候,与其努力摸清对方的底线,还不如直接报出一个更高的锚定价格。如果能够以锚定价格成交,那对你来说一定会超乎预期;即使对方再砍价,也很难突破你的心理底线。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有效的报价策略。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