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习惯逃避

不回避悲伤,你才能更好地成长

/不回避悲伤,你才能更好地成长/

1

我的一位来访者小A,最近一年以来,她的精神状态很差,每天情绪异常低落,焦虑得睡不着觉。这也直接影响了小A的工作,单位连续两次考核,小A都不达标。小A很想调整状态,让自己好好投入工作中,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怎么也无法打起精神工作。

通过和小A聊天我才得知,一年前,她生命中一位重要的亲人——她的外公因病去世。从此之后,小A就进入了精神萎靡的状态。

对于每个人来说,悲伤都是一种很重要的情感。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一些变故时,比如失恋、离婚、失业,或者亲人离世、朋友背叛、升职失败等,我们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悲伤。此时,表达悲伤是我们正常的心理反应,也是我们处理负性(负能量性质)生活事件的本能反应。

但是,一个人如果在遭遇挫折或者重大变故的时候不允许自己悲伤,就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小A就是这样一个不允许自己悲伤的人。

小A对悲伤这种情绪怀有很强烈的羞耻感,觉得做人应该理性、坚强一些,不能脆弱。她的外公也是一个坚强、理性的人,外公在世的时候屡次告诫小A,面对挫折要坚强,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所以外公去世后,小A反复告诫自己要坚强,甚至连丧假都没有请,一直埋头工作,以此告慰外公的在天之灵。

小A以为自己这样做就可以挺过这段艰难的时光,没想到却抑郁了。

2

现实生活中,像小A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很多人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都强迫自己坚强面对,结果却长久地陷在抑郁的状态里走不出来。这是因为展示悲伤是我们内心一种健康的运作机制,也是心理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悲伤,我们才能完成和负性事件的分离,告别过去,重新出发。不允许自己悲伤,就无法完成这种分离,然后陷在消极的状态里,从而导致抑郁。

表达悲伤,在人的心理上至少具备三个层面的功能:

(1)情绪、情感的宣泄

我们的情绪、情感就像水流,每天都在不停地流动。一些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会引发我们情绪、情感上的疼痛和哀伤,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只有允许悲伤宣泄出来,我们的情绪、情感才不会被堵塞,才会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2)完成分离

不管是失恋、离婚、失业,还是亲人离世、朋友背叛、升职失败等,都意味着一个人在心理上被迫与所爱之人或物发生分离,意味着之前所拥有的一些美好的东西将不复存在。这时候,表达悲伤就能帮助我们在心理上完成某种分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亲人去世要举行隆重的哀悼仪式,允许人们悲伤。实际上,这便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完成分离的仪式。

(3)能够促进我们人格的成长

“失去”能够带来启发,刺激我们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失去”。我们从依赖状态的婴儿逐渐成长为独立的成年人的过程,就是不断“失去”的过程。只有接纳“失去”,我们才会成长。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未哭过长夜者,不足以语人生。”

3

为什么有的人会不允许自己悲伤?

上文提到的小A,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每次遇到挫折想哭的时候,她的家人总是告诉她:“不要哭,只有弱者才会哭。”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小A逐渐认同了家人的观点:无论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儿,都不能哭,因为脆弱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因此,她从小到大都很少哭,更不会在别人面前哭。

久而久之,小A成了一个不会宣泄自己负面情绪的人。当然,她也很难体会到正面情绪,虽已变得足够理性与强大,却也变得麻木了。

实际上,悲伤和脆弱从来不是坚强的反义词,因为允许自己悲伤的坚强,才是有弹性的坚强、真正的坚强。

那些不允许自己悲伤的人,往往压抑着很多真情实感,最终很有可能造成情绪崩溃。

悲伤不代表羞耻,更不代表软弱。一个人真正的坚强是以内心的成长为基础的,而这种成长需要悲伤的参与。

还有一些人,他们之所以不允许自己悲伤,是因为他们在理智层面觉得不值得自己悲伤。比如有的人在爱情或者友情中遭遇了背叛,会反复告诫自己不值得为人渣难过,但实际上,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进入了抑郁状态。在理智上能想得开自然很好,但在情感上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我们还是会难过,还是会悲伤,还是要面对“失去”。这原本是一种本能反应,我们却试图启用理智化的防御策略去化解悲伤,防止自己的自尊受损:

“我竟然为了一个人渣而难过,实在是太愚蠢了!”

“我竟然会和那种人交朋友,真是瞎了眼!”

实际上,任何一段投入真情的关系,在破裂的时候都会引发我们情感上的悲伤,那绝不是理智可以消解的。我们只有允许自己悲伤,才能完成真正的分离。

越是不允许自己悲伤的人,就越容易陷在痛苦的往事里纠缠不清,因为他在心里还是不允许往事翻篇。

4

伤口需要被看见,才能愈合。

既然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使我们内心产生了伤痛,我们就需要看到自己心灵被伤害的部分。

我们要看到自己脆弱的部分、难过的部分,并且接纳它们,要允许自己在受伤后难过、软弱,甚至痛苦。

我们要静静地跟自己的悲伤待在一起,不去干预它,不去强迫它离开,不把它视为耻辱;允许自己有无力、无能的一面,像陪着一个受伤的小孩,允许自己痛快地哭泣、悲伤,给予自己拥抱、理解和陪伴,这也是自我关怀的重要部分。

我们要学会关心自己、爱自己。越是这样做,我们才能越快地从悲伤里走出来,同时获得成长,变得更加坚强。

当负性事情发生时,千万不要用理智的、讲道理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悲伤,因为我们此时缺的只是一个拥抱。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