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所有的团队成员。
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子浩第一次在组会上给出“消失的库兹涅茨曲线”和“中国公共财富”这两张图片时,我感受到的战栗,那种知道自己接近“重大且真实”问题时的直觉和激动。我也记得徐远教授斟酌、缓慢且肯定地讲出“分化”这个词语后,组里数秒的静默和突然迸发的欢呼声。我们知道自己找对了方向,在2020年这个历史的拐点上。
我仍然清晰地记得6到7月份,我们分组从杭州、上海、深圳、长沙、北京一路行来,一天数场的访谈和调研后,几个90后的年轻博士、教授挤在餐厅、咖啡厅小桌子上整理笔记讨论的场景。我也记得惠璇、陈靖、菲菲在丽思卡尔顿我房间里聊“中国溢价”聊到深夜的场景,记得佳雯如何在太原、吕梁的街头巷尾寻找“疫情后普通人的生活”,记得小马在上海北京的高铁上忙着“搬砖”的模样,还记得设计财富调研问卷时,靖靖不眠不休的劲头,也记得过去这10多个月里,我们团队几乎没有停止过的思考、研究和讨论。
致谢北京大学博士生陈子浩在第二章,北京工商大学助理教授李惠璇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国农业大学助理教授陈靖在第五章,中央财经大学助理教授朱菲菲以及团队研究员马骋在第六章,团队研究员王佳雯在第七章中的参与和贡献。子浩对财富分化的研究,惠璇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陈靖对资产价格的研究,以及朱菲菲和马骋对基金业绩的研究,构建了这本书扎实的理论和数据基础。
致谢徐远教授的宏观思路框架,从城市土地房产,到宏观货币政策,再到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汇率波动,所有经济金融现象在一个完整的体系内被重组并结构化。这些年我在这个框架中受益良多。当然更要感谢他的抽象化能力,每每在我如鲠在喉之时一掌击出,解我困厄。
致谢张斌教授在阿那亚寒风中陪我们熬过组会讨论,谢谢他对我提出“研究基金”的诉求,没有这个诉求,也就没有现在的第六章。当然更要恭喜他最新出版的《转型期的宏观经济学》,这本书从初稿到终稿,我读了3遍,画满了条条杠杠,里面有很多内容内化到了我自己的思考框架中。
致谢中央党校郭强教授,他对“分化”的见解是我见过的最深刻和最一针见血的。致谢万科的谭华杰、社科院的朱恒鹏博士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缪延亮博士,和他们聊天永远是我灵感枯竭或者思路滞碍之时的良药。
致谢峰瑞资本的李丰,他关于数字化的思考驱散了长久笼罩在我身边的迷雾。致谢枫叶出行的投资人梁怿,无微不至地安排我们深圳调研的行程,同时致谢他关于商业本质的思考和讨论,这些讨论让我越来越意识到在一切名词泡沫背后,回到最根本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事。
致谢Young Space的发型师安洋、染发师卢沙,明尚摄影创始人欧阳明,郑州的理发师琳琳,河狸家美容师贾雨瑶(涂小六),外资车企工程师殷俊龙,黑石的陈宇,北京嘉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彭佳佳,台州王松医生,豆黄金张京宝,邻寻社区团购平台负责人,以及上海社群讨论组的同学们(上海市经信委蔡肖峰,外企高管秦琼,华山医院钱海江等),谢谢你们躬身人局,成为我们的故事。
致谢大搜车创始人兼CEO姚军红,小马宋战略营销咨询公司的小马宋,时趣互动创始人张锐,河狸家创始人孟醒(雕爷)和仲萍,盒马鲜生成都采购高级经理瞿杰,数感星球的靳志辉,正心谷的林利军,华为集团的Amy,中国农业银行前海支行的李迅,客家女商人利总、何总,以及湖畔大学的丽娜和张颖……致谢每一次谈话给我的启示。
致谢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岑岭,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终身教授炎宏军,得到的杨敏,感谢在财富问卷调研部分给予的帮助。再次致谢罗振宇和脱不花,就像9月份在启发俱乐部讲过的,谢谢你们创造了一个平台来承载思想的市场。谢谢得到团队的白丽丽,刘晓蕊,陈轶男,孙筱颖,吴博。
致谢我的家人,没有你们的爱、鼓励和宽容,我无法坚持到现在。
致谢全球排名最高的中国经济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魏尚进教授给“香帅”这个名字的翻译,Aphrodite(阿芙罗狄蒂)。魏老师说,“Aphrodite = Greek goodness of perfume and love =香帅”,所以这套20年的系列丛书的英文名是“Aphrodite Wealth Trends”。
致谢所有的你们,耐心地看到这一页,谢谢你们给我机会,一起成长20年。
不知道看什么书,关注公众号:三秋君
备用公众号:三秋菌
网址:www.d4j.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