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伟大的电影3

洛城机密 L. A. Confidential, 1997

洛城机密

L. A. Confidential, 1997

《洛城机密》的开场主要用来塑造三位主角,他们都是警察。我们可能以为他们是敌手,这种猜测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事实上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这部电影另有安排,而片子的最大惊喜正在于它将三位警察放在同一条船上,直到影片临近尾声时,才告诉我们谁是真正的反派。银幕上出现的人都有可能是反派,但是直到电影结束之时,他们仍只是有可能而已。这三位警察在大部分时间中,对抗的是弥漫于他们所在的世界中无所不在的贪污腐败。

这部电影同样还记录下了一个独特的时代,那是一个警察工作重心慢慢转向娱乐业的世界。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是一个警察居然对嫌疑犯严刑逼供的时代,一个电视现场直播名流审判的时代,一个流言蜚语是许多新闻电台主要原料的时代,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犯罪与罪恶躲藏在阴影之下的时代。但当时确实如此,新旧时代的临界点是而是1950年代早期,伴随着一夜成名的名流、如《洛城机密》中所展现的骇人听闻的通俗杂志、好莱坞和执法机构的同流合污,以及媒体对负面事件的集体缄默。《洛城机密》展现了一个哗众取宠的新时代的诞生过程。

电影的第一个声音,来自貌似靠谱、话中有话的《嘘嘘》(Hush-Hush)杂志的发行人席德·哈金斯(Sid Hudgens,丹尼·德维托[Danny De Vito]饰)。他为电影定下基调:“局内人”知道实情,可以从谋杀案中金蝉脱壳。他最宝贵的线人是杰克·文森(Jack Vincennes,凯文·斯派西[Kevin Spacey]饰)探长,后者还是“法网类”(Dragnet-style)电视节目《荣誉勋章》(Badge of Honor)的技术顾问。杰克同样还是哈金斯若干独家新闻中的大明星。他们设套令名流或是政治家做出有失体面之事,然后文森破门而入,将其一举抓获,《嘘嘘》则获得独家故事。

文森可能是这部电影的反派之一。其他两位警察,一位是徇私枉法的巴德·怀特(Bud White,罗素·克劳[Russell Crowe]饰)警官。另一位是刚正不阿的艾德·艾斯力(Ed Exley,盖·皮尔斯[Guy Pearce]饰)探长,他自以为是的道德观惹毛了警察局的其他人。这三位警察性格迥异,但都拥有一些必要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将他们吸引到了一起,共同解开电影中盘根错节的腐败网络。

《洛城机密》中的大部分时间看上去都是片段式的——耸人听闻的事件接二连三发生着,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洛杉矶犯罪集团的头目米基·科恩(Mickey Cohen)刚被送进监狱,职业杀手们开始清扫他的左膀右臂。一位名为皮尔斯·帕切特(Pierce Patchett,大卫·斯特雷泽恩[David Strathairn]饰)的百万富翁兼做软色情与高端电话应召女郎的生意,尤其擅长通过外科手术将妓女整容为明星脸的业务。一群喝醉酒的警察殴打了墨西哥嫌疑犯,事件照片被放在了报纸头版。艾斯力和文森,因为不同的理由,做出不利于他们同事的证词,打破了警察局的沉默法则。市中心的夜鹰餐馆(Nite Owl Cafe)发生了一场血拼,一位警察也成为受害者,在第二天早上警察局的会议上,古板的队长达德利·史密斯(Dudley Smith,詹姆斯·克伦威尔[James Cromwell]饰)严格要求全力破案,正义必须得到伸张。

这个改编自詹姆斯·埃尔罗伊(James Ellroy)小说的电影剧情,极其错综复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甚至不太确信它有明显的情节。观看这部电影的一大愉悦,就在于导演柯蒂斯·汉森(Curtis Hanson)和编剧布莱恩·海尔格兰德(Brian Helgeland)将所有线索组织一起,随后我们才充分意识到原来它们都是线索。这些人物和事件是如何能够关联在一起的呢?我们不太在意,对线索的叙述本身已经足够引人入胜。

311-01

想一想那些应召女郎的生意。她们被“动刀”,以便更像电影明星。其中之一名为林恩·布拉肯(Lynn Bracken,金·贝辛格[Kim Basinger]饰),她长得像维罗妮卡·莱克[1],但实际上她从未做过整容手术。怀特之所以要追查她,是因为她是一位夜鹰咖啡馆被杀女孩的朋友。后来他又去找了她,原因是她对他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他们还三言两语之后就上了床。这是一位妓女的例行公事吗?她是否还有其他动机?贝辛格所饰演的这个角色,将隐秘动因与真情实感交织在一起,塑造出了一个深沉而又富同情心的角色。尽管罗素·克劳、盖·皮尔斯和凯文·斯派西都演得不错,但可能是贝辛格为本片献上最精彩的表演。她对艾斯力所说的那番她如何看待巴德·怀特的话,是朴素而又动人的独白。

怀特自我妥协,与一位潜在目击者睡觉。他还与史密斯队长关系密切,后者视其为自己的得力干将,让他去痛打“嫌疑人”,这其中包括外地黑帮成员(信息是:滚回老家)。文森也自我妥协着,当他在电视节目中的工作受到威胁之后,他告发了自己的同事,他曾说过此事永不可能发生。正直的艾斯力认为他永远不会违反警局的行为规范,直到他发现有时它们确实需要违反为止。

哪怕是我略微暗示故事的走向,对你们来说都是不公平的。我还是以描述电影的精华时刻来作为替代吧。电影最著名的一个场景,发生在文森和艾斯力进入酒家时,这是一家在派拉蒙制片厂旁的中餐馆。他们进去盘问黑板成员约翰尼·斯通潘纳托(Johnny Stompanato)。他正在与一位女性约会,她对他们出言不逊。艾斯力要她闭嘴:“整得像拉娜·特纳[2]的妓女还是妓女。”注意观察当文森吐出“她就是拉娜·特纳”这句话时,摄像机是如何将艾斯力置于前景,将文森至于背景的。这句台词,是这部电影最有名的台词之一,相当给力。我认为,这是由于斯派西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其传递了出来。也因为他始终面带微笑,还因为汉森将他俩放在同一个镜头中。若是只将镜头对着文森,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文森还有过另一段痛苦的情感经历,这同一位名为马特(Matt)的健美“演员”有关,他们俩在《嘘嘘》设套的一次突击搜查行动中认识。现在,哈金斯有一个计划:他想以马特色诱地方检察官(D.A),使他上一个“搞基”的圈套。他让文森来帮助说服这位容易轻信他人的孩子,告诉他这个小忙可能会为他打开电视演艺之路的大门(哈金斯得意洋洋地说道:“一年两次成为《嘘嘘》杂志的封面人物,你会得到《荣誉勋章》青睐的。”)这个幽会的结果如何?斯派西所扮演的文森的反应又是怎样的?我们可以通过这段讲述羞愧心理的剧中剧看到。

同样可以思考的,是这两位主角闯入地方检察官办公室时的场面设计。地方检察官试图以一段关于“好警察,坏警察”的机智对话打发走他们,最后才惊恐地发现“坏警察”真正的含义。这么多年来,我在电影中看到了无穷无尽的暴力,但没有什么能够与发生在这位地方检察官身上一两分钟的事相提并论。

《洛城机密》被称为黑色电影,这名副其实,但它还意味着更多:它讲述了对于犯罪电影来说非同寻常的角色们的心理问题。例如两位同样爱上妓女贝辛格的男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它包含警匪片的所有元素,但风格上更为短促简练。故事并不自在自为,而是为角色的性格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对话生动形象,并非对很多黑色电影的拙劣模仿,而是一种严肃之人试图表现或自我掩饰的言语。而当所有线索在片尾都被捋清之时,你真的会对本片还是有剧情的这一点而感到惊讶。故事是合情合理的,它一直在那里,等着你去探寻。

[1]维罗妮卡·莱克(Veronica Lake, 1922—1973):美国电视、电影与舞台剧演员,出演过多部黑色电影。代表作为《苏利文的旅行》(Sullivan's Travels, 1941)。

[2]拉娜·特纳(Lana Turner, 1921—1995):美国女影星。代表作《邮差总按两次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1946)、《冷暖人间》(Peyton Place, 1957)、《春风化雨》(Good Morning, Miss Dove, 1955)等。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