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伟大的电影3

杀羊人 Killer of Sheep, 1978

杀羊人

Killer of Sheep, 1978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电影最难表现的对象之一,这是因为在许多电影的“训练”下,教会了我们去期待电影的套路与剧情。在我1977年所作的关于查尔斯·伯内特(Charles Burnett)的《杀人羊》的影评中,我就犯了这种毛病,写下一段很刚愎自用的话:“他不为他的角色们做更宏大的陈述,而是选择呈现他们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在由抗争、成功与失败所组成的生活中,他们由于贫穷,几乎寸步难行。”这段话需要改正。显然我本该看到伯内特选择的实际上正是更宏大的陈述。在这么一部关于沃茨(Watts)一家的诗意电影中,他观察着有价值、无机会的生活中,一群生命静谧的庄严。这群生命无路可走,这部电影无路可去,电影与他们同在,唤起人们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这部电影的中心人物是斯坦(Stan,亨利·G. 桑德斯[Henry Gayle Sanders]饰),他是一位屠宰场工人,经常干活干到筋疲力尽,回家还要继续工作:修理洗碗槽,铺新的油地毡,照顾小孩儿。他的妻子(凯西·摩尔[Kaycee Moore]饰)也会加入其中,这是一位美丽却憔悴的女人,她会为欢迎他回家而乔装打扮,尽管他从来注意不到。伯内特的镜头注视着他们的脸庞、生活、孩子、邻居。他们的生活片段被松散地串联在一起,没有添油加醋,但某种程度上,又让人感到面面俱到。他的黑白画面和经深思熟虑的剪辑,创造出一种宁静的听天由命。生活一如既往,也将一直如此。

《杀羊人》是一部很难能看到的传说中的电影。我确实已经记不清为何1977年时我能看到此片。伯内特用一万美元拍摄的这部电影,是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电影学院的硕士毕业作品。电影没有发行,原因在于伯内特承担不起电影原声中音乐的版权费用。现在,三十年时间过去了,这部电影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了漂亮的修复,而且被从十六毫米放大到了三十五毫米,同时还保留了它的原声音乐(版权费用共花去十五万美元)。电影的官网(killerofsheep.com)上讲了上述故事,而且还介绍本片所选的非凡的音乐:埃塔·詹姆斯[1]、戴娜·华盛顿[2]、格什温[3]、拉赫玛尼诺夫[4]、保罗·罗伯逊[5]、以及“地、风与火乐队”[6]。

显然,如果伯内特想让他的电影被人们看到,他是否应该用更便宜点的音乐?他做不到。因为从更深的层面上看,他的这部电影想用更广阔地讲述非裔美国人或由他们创作的音乐,来表现这群人。电影快结束时有一个背光镜头,斯坦和他的妻子(没有名字)随着戴娜·华盛顿的《这苦涩的大地》(This Bitter Earth)的歌声疲惫地跳着舞,它很好地说明,必须选戴娜·华盛顿,而不能是别人;必须选那首歌,而不能是其他歌。

301-01

看这样的电影之前你必须要有心理准备,或者你得放轻松,让它在你面前缓缓展开。它并不像大多数电影那样自带一套如何观看的说明书。不带明显套路的场景接踵而来,反映出这个家庭由被偶然事件不时打断的无止尽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比如说,他们挤在一辆车上去看赛马比赛,若是一部三流的电影,可能会表现他们赢钱或者亏钱。但在这部电影里,他们汽车爆胎,而且还没有备用轮胎。因此,贫穷在每次旅途中都与你同行。

成年人的生活与小孩儿玩耍的镜头交叉剪辑在一起。有一个极其出色的桥段,拍摄一个小孩儿的头从一个胶合板后面突然露出来——一次,两次……六次。摄影机拉远,我们看到两组小孩儿在一块垃圾遍地的废墟玩战争游戏,躲在挡板后面朝其他人扔石头。一个男孩被石子击中,出血,大哭起来。其他人忘了游戏这码事,将小男孩团团围住。他伤得不太重,于是他们漫无目的地小跑到铁轨旁边,然后朝穿行而过的火车扔石子。在这些场景中玩耍的所有小孩儿都未经排练。伯内特只不过是拍下了他们。

他们几乎没有玩具。有位小孩儿戴着一个奇形怪状的万圣节面具,一戴就是一整天,然后还被暴打一顿,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面具掩盖了戴着它的人是个小孩儿的事实。斯坦在家里忙东忙西,向一位朋友埋怨自己夜不能寐,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沮丧感。他坐在餐桌边,将一个茶杯轻轻贴在他脸上,说这就像是云雨之欢过后的感觉。这种温柔的念想在他的世界中几乎仅占立锥之地。我们看到他工作时,将一群绵羊送往屠宰场,然后将它们挂在一个传送带上,割断它们的喉咙,看着它们流血。随后,他扔掉它们的内脏。这是一份辛苦而又可怕的活儿。在这群被终结前心满意足的羊与那群快活玩耍的小孩儿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小孩儿开心,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玩的,他们是否意识到,贫困将会将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是所有人!)引向穷途末路?

还有一些场景。两个男人想要拉拢斯坦加入他们的犯罪团伙。他和他妻子将他们打发走。在小巷里玩耍的小孩儿,看见两个大男孩抬着一台偷来的电视,翻过后院篱笆。我们可以说他们总是能看到这种事情。斯坦买了一辆二手汽车马达,然后那类总是发生在斯坦身上的事情又一次降临了。他全力奔跑,只是为了不被甩得更远。

作为一部看不见的电影,《杀羊人》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它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影评人大奖,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永久收藏的第一批五十部美国电影中的一部。伯内特“不仅是最重要的非裔美国导演,而且也是这个国家培养的最与众不同的电影人之一”(安德鲁·奥赫希尔[Andrew O'Hehir],《沙龙》[Salon]杂志),而且这部电影应该“不仅属于非裔美国电影的硕果,而且在电影史上也稳稳占有一席之地”(杰弗里·M. 安德森[Jeffrey M. Anderson],《电影网》[Cinematical]杂志)。大卫·戈登·格林(David Gordon Green)说,这部电影对他拍的第一部剧情片《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ongton, 2000)有着重要影响。确实如此,他在那部电影中让一个小孩儿戴着一个万圣节面具来致敬本片。

查尔斯·伯内特于1944年出生于密西西比。他在沃茨长大,可能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到很多,但没学到如何拍摄一部卖座电影。他还拍了《终极护卫战》(The Glass Shield, 1994)和《带怒而眠》(To Sleep with Anger, 1990)等电影以及许多电视剧和纪录片。他为电视台拍了《婚礼》(The Wedding, 1998),该片制作人为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由哈莉·贝瑞(Halle Berry)主演。

他在《杀羊人》中尤其捕捉到了夏日的炎热、空虚与百无聊赖,窗户与纱门敞开时尘土的飞扬,时光的流转,以及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日子地缓缓流逝。而且,他还关注着这位男人及其妻子为子女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庭所做的努力。贫民区的贫困,并非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枪支与毒药,它往往更像是我们在这部电影中看到的样子:友好、诚实、努力工作的人们,糊口度日,怀抱希望,深爱子女,多睡一会儿。

[1]埃塔·詹姆斯(Etta James, 1938—2012):美国著名女歌手,能够驾驭包括布鲁斯、说唱、灵魂乐、爵士、摇滚与灵歌在内各种音乐类型。被誉为灵魂乐黄金时代最重要的女歌手。

[2]戴娜·华盛顿(Dinah Washington, 1924—1963):美国歌手、钢琴家,被誉为“美国1950年代最流行的黑人女歌手”。她的音乐风格以爵士乐为主,于1986年进入阿拉巴马州爵士名人堂。

[3]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 1898—1937):美国作曲家与钢琴家。音乐风格横跨古典与流行领域。写过大量脍炙人口的流行旋律。

[4]谢尔盖·拉赫马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后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与指挥之一。代表作品《第二、三钢琴协奏曲》《第二交响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

[5]保罗·罗伯逊(Paul Robeson, 1898—1976):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男低音歌手、演员、社会活动家,曾经卷入过民权运动。

[6]地、风与火乐队(Earth,Wind & Fire):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乐队,曾获六次格莱美奖及二十次提名,音乐风格横跨说唱、放克、爵士、灵魂等,是史上最成功的乐队之一。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