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投资要义

从华电福新公司私有化,看价值投资的三种兑现方式

从华电福新公司私有化,看价值投资的三种兑现方式

近期,我持有的港股公司华电福新被大股东私有化。有些读者可能不明白,简单解释一下,我们说到私有化,一般是指: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用比当前股价高很多的价格,从公众投资者手中收购全部股票。

对我来说,这也是个比较难得的、能够在熊市中大幅获利卖出股票的案例。这只股票我现在已经不持有了,大家不要追。本人永不荐股,凡是正在持有的股票,我都不会详细谈。

说到华电福新,也不是为了讲这只股票。主要是借着这个事件,聊一下价值投资的几种兑现方式。

寻找值得买入的股票,是个“价值发现”的过程,通过手中持有的股票赚钱,是个“价值兑现”的过程。

价值发现的过程没什么可谈的,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寻找被低估的资产。而当我们买入了一只被低估的股票之后,价值兑现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三种:股价上涨、现金分红、资产清算。

1.股价上涨

股价上涨是最传统的价值兑现方式。它的好处就是简单直接,坏处也很明显,就是时间上的不确定性。

2.现金分红

我之前说过,现金分红的本质,就是以1倍市净率清算掉公司的一部分资产。很多初学者没有想清楚现金分红的重要性,他们觉得由于分红之后股价要被除权,所以现金分红就和送股、转股一样,是个数字游戏,没有实际意义。关于这一点,我在《现金分红是一种幻觉吗?》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述。结论非常明确:1.送股、转股是数字游戏,现金分红不是;2.分红不是假象,除权才是假象。

3.资产清算

价值兑现的第三种方式,就是资产清算。资产清算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直接、最根本,也是最粗暴的一种,就是直接解散公司,变卖所有资产。这种方式在如今的证券市场是比较罕见的,更常见的方式是“收购”,“收购”其实是资产清算的一个变种。

资产清算的本质,其实就是把公司拆分成一块一块的资产(比如矿山、厂房、版权、专利),然后分别卖掉,这些资产被卖掉之后,不会被扔在大街上等着腐烂,而是进入另外的公司,成为其他公司的资产。所以说,一家公司被“收购”,本质上就是省略掉了一些清算的步骤,或者将清算行为打包一次性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清算,之所以要把资产拆分开,就是为了卖给不同的人,因为有的人想要矿山,有的人想要专利。如果资产被拆分后,是卖给同一个人,就不用拆了。

比如上面提到的私有化,或者被外部公司并购,都是资产清算的变种。对于证券市场的财务投资者而言,这两种情况没什么区别。至少我都是很乐于看到的。

关于并购和私有化,投资圈内其实有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通常来说,一家公司被收购或被私有化的价格,会低于其内在价值(至少从逻辑上可以认为,在收购者的眼中,这个价格是很划算的,否则不收就好了)。因而有很多基本面投资者,在遇到收购或私有化时会投反对票,他们认为收购者占了自己的便宜。这个想法对不对呢?其实也对。投资的基本常识之一就是——不要从大股东手里买股票,要在大股东买自家股票的时候,去跟他抢。

既然如此,那么我为什么还乐于见到我持有股票的公司被收购或被私有化?这样不是被大股东占了便宜吗?是的,但如果我在被人占便宜的同时,能够从别处占到更大的便宜,我就愿意!这不是公司本身的问题,而是投资策略的问题。

三个问题:

1.投反对票的是什么人?

2.我为什么不投反对票?

3.我什么情况下会投反对票?

我们一个一个说。

1.投反对票的是什么人?

根据我的观察,投反对票的,通常是持仓比较集中的人。一个投资者,过去一两年时间主要研究这一家公司,以10元的价格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后,原计划等这家公司的股价涨到30元后卖出。这位投资者买入后持有了2年,股价从10元跌到了9元,然后公司大股东宣布要用13元的价格将股票私有化,虽然也能通过私有化获利,但他通常会反对这项收购。原因有三:

1.他研究一家公司消耗了太多心神,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靠谱的公司,现在突然没了,去找下一个成本太高。

2.收购价格距离他的目标价相差太远,不甘心。

3.被人占了便宜,心里很不舒服。

这三个理由合理吗?至少前面两个完全合理。那么延伸到前面说的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不投反对票?

2.我为什么不投反对票?

正如前文所说,这是不同的投资策略导致的。上述那个投反对票的投资者,他只持有几只股票(甚至只持有一只股票),研究每一只股票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而我持有一个由30只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假设这30只股票我都是在价格为10元时买的,每一只的价格都预期涨到30元。持有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一些股票价格跌到了8元,一些股票价格维持在10元,一些股票价格涨到了12元。这个时候,突然有一只股票跳出来对我说:

主人,有人出价13元买我,你还要我吗?

去吧,跟着新主人好好生活。

相比于集中投资的人,我并没有重新挑选一只股票的烦恼,我的组合有好几只股票价格都跌到8元了,我拿到私有化的13元之后,只要眯着眼睛,把这些钱平均投进原有的组合里就行了。

3.我什么时候会投反对票?

其实只要把前两个问题想通透,第三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在第二个问题中,我之所以不投反对票,是因为在我看来,公司被私有化的那只股票并不特殊,它的预期收益跟我持有的其他29只股票差不多,所以只要它的涨跌与其他29只股票不同步,我就可以通过“动态再平衡”的方式,从原有的组合中赚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如果这只股票是特殊的,我就会投反对票。什么叫特殊的?比如以下这种情况:还是上述组合,30只股票大部分价格都维持在10元左右,但其中一只股价跌到了3元,然后这家公司的大股东问我4元私有化同不同意,那我当然不同意呀!当然,这里有个前提是我对该公司的预期没有改变,我依然认为该公司的合理价值是30元。我被人占便宜不要紧,但前提是被占便宜会让我从别处占到更多便宜。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我在这只股票上吃的亏,没有办法从其他股票上得到足够的补偿。

第二种我会投反对票的情况是这样的:还是上述组合,30只股票的价格全部维持在10元左右,然后所有公司的大股东同一时间告诉我,要用13元的价格私有化我组合中的每一家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没有能力构建出另外一个我认为能翻3倍的投资组合,那么我肯定会投反对票。当然,第二种情况仅仅在理论上存在,现实中绝无可能。除非我活在“楚门的世界”中,否则不可能整个世界联起手来坑我一个人。

嗯,想不出漂亮的结尾了,就是这样。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