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通往自由之路

結論 歐巴馬之後

結論 歐巴馬之後

 

 

一八五○年代,一群嶄露頭角的年輕人創建一個反對獨厚富人的政府體制的共和黨。早期的共和黨人希望政府能夠為像他們這樣的男性提供經濟機會,而不是聽任富有的菁英壟斷國家的一切資源。然而到了二○○四年,當國家哀悼共和黨英雄隆納德.雷根過世時,共和黨政府一面向私人公司挹注稅款,一面削弱監理法規、降低對個人的保護:共和黨已經接受了創黨前輩所反對的意識形態。

在共和黨長年控制之後,美國經濟看起來很像南北戰爭之前美國南方的經濟。富人享有巨大的政治影響力,而且似乎沒有太大機會予以改變。企業和財富的影響力在政治和司法系統中根深柢固。國會和法院似乎只會朝著一個方向前進:加強為企業服務的稅收政策和國防開支,並且放鬆對企業影響選舉能力的限制。在二○○四年,林肯的願景可以說終於一去不復返了。

但是,就像在一八五○年代一樣,這種狀況不可能持久。它在南北戰爭之前瓦解過,內戰之後也兩次瓦解 ── 分別是老羅斯福主導的進步時期和小羅斯福推動的新政期間 ── 當時美國人極力抗爭一個只為富人服務的政府,要回歸到林肯的政府概念,亦即政府是要讓所有美國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的工具。

在二十一世紀初,正如從前的年代,政府只幫助頂層的少數人,大多數美國人發現自己債台高築、收入停滯不前。從短期來看,寬鬆的資金透過對放貸放鬆管制注進入經濟,使得人們投票給共和黨,但是放貸已經擴張到極限了。經濟開始出現裂痕。

本世紀初期幾年,寬鬆的資金助長房地產榮景,但是此一榮景是不可持續的。共和黨國會在一九九九年廢除了新政時期的「葛拉斯─史蒂嘉爾法案」之後,允許商業銀行和儲蓄銀行合併,似乎投資資金的腳步永遠不夠快。但是,當安全的不動產抵押貸款市場逐漸枯竭,銀行開始借錢給似乎不太有能力償還的借款人。由於貸款是「捆綁」在一起、並且在金融市場上大量交易,隱藏的風險被掩蓋住。當二○○六年經濟疲軟、房屋價值急劇下跌時,爆發開來的抵押貸款違約使得銀行抱著一堆不良貸款和沒有價值的房地產,更進一步削弱了脆弱的經濟。

共和黨的政策完全以保守主義運動的意識形態和形象為基礎,對經濟危機惡化沒有答案,人們對小布希政府也感到十分厭惡。二○○五年卡翠娜颶風侵襲墨西哥灣地區,造成一千八百多人死亡,小布希總統對災情的處理荒腔走板,使得人們懷疑他的政府的能力;而且伊拉克找不到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反而曝露腐敗和對哈利波頓公司的利益輸送,更使得美國人懷疑他們的愛國心是否被糟蹋來圖利裙帶資本主義。到任期結束時,小布希的民意支持率只剩百分之二十二,是所有在任總統中最低的。1

在二○○八年的總統選戰中,保守主義運動的明星逐漸褪色,共和黨人轉向亞利桑那州聯邦參議員約翰.馬侃,他的保守派資歷不是問題,不過他努力培養特立獨行的形象。馬侃需要爭取保守主義運動選民的支持,他提名阿拉斯加州福音派基督教州長莎拉.裴琳(Sarah Palin)作為他的副總統搭檔。裴琳承諾將以一個局外人的身分前往華府,以便從不接地氣的菁英手中搶回制訂政策的權力。

但是二○○八年九月十七日,金融市場崩盤。接下來的四天裡,銀行倒閉,股市暴跌。馬侃既沒有政策,也不知道怎麼說話來應對可能摧毀世界經濟的這場危機。起初他似乎被嚇壞了,然後,就像以前的胡佛總統一樣,試圖安慰美國人一切都很好。他的發言只讓人家感到他一籌莫展。他的競選夥伴也幫不上忙。記者問她,國會想要撥款救助垂危的銀行,以遏止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險峻的金融危機,她有什麼看法。她的回答曝露她胸無點墨、只能看稿子照本宣科。裴琳說:「最終,救助的目的是幫助那些關心醫療改革的人,幫助支撐我們的經濟發展,呃,這也關係到創造就業機會。」2

危機期間,金融家們設法向小布希強調,一定要拯救大銀行。他們聲稱這些大銀行一旦倒閉,將拖垮全球經濟。小布希和大多數國會議員都支持「問題資產紓困計畫」(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但是國會裡的保守主義運動成員反對,認為它是另一個大政府計畫。馬侃無法挽救經濟,也挽救不了選舉頹勢。共和黨內部的現實與形象之間的裂痕太深了。

隨著失業率攀升、房價下跌、股市暴跌,美國人的退休儲蓄一掃而光,選民轉向了一位相對較新的面孔,來自伊利諾州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巴拉克.歐巴馬。歐巴馬和他的競選夥伴、德拉瓦州的民主黨政壇老將約瑟夫.拜登,輕鬆地贏得大選,獲得了百分之五十二點九的全民票,馬侃和裴琳得票率為百分之四十五點七。歐巴馬的當選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保守主義運動把共和黨帶到瀕臨破產的懸崖。這次選舉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一種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透過一九八○年雷根的當選吞噬了共和黨,雖然從一九九六年以來開始沒落,但是拜聯邦最高法院二○○○年裁定小布希勝過高爾、以及二○○一年九一一攻擊事件之助,共和黨又保住權力。而今,歐巴馬和拜登代表了自艾森豪政府以來保守主義運動一直強烈反對的一切。

儘管他們是民主黨人,歐巴馬和拜登支持回歸到共和黨人林肯、老羅斯福和艾森豪的願景。他們希望利用政府來建立大企業和勞工之間的公平競爭環境;他們也希望透過教育、公平的工作環境和商業監理來重建充滿活力的中產階級。

歐巴馬的當選曝露二十一世紀共和黨的空洞核心。反對者立刻尖叫這位候任總統是社會主義者或共產主義者。他們不承認他當選的正當性,也否認他是美國人,堅稱他出生在肯亞,因此依據憲法不能成為總統。他們聲稱歐巴馬很愚蠢、沒有受過教育、缺乏經驗;他之所以當選只是因為他代表了特殊利益。他們利用網際網路推動陰謀論,揭露一個「肯亞穆斯林社會主義者」如何計畫摧毀他所痛恨的美國,儘管事實上歐巴馬是出生在夏威夷的基督徒。他們散發惡毒的種族主義宣傳,因為歐巴馬總統是美國第一位非洲裔總統。

在歐巴馬總統身上,共和黨領導人自從一八五○年代以來所發展的主題全都匯集在一身。一個聰明、受過良好教育的美國人 ── 現在還是一個黑白混血的美國人 ── 努力求學讀書,進而當選總統,這是林肯所闡述的夢想的實現,狄奧多.羅斯福予以改造使之適合工業化時代,而艾森豪又進一步在現代世界中補充發揚它。歐巴馬兩次選擇手按林肯的聖經宣誓就職,並非偶然。

但是如果說歐巴馬是共和黨進步派的夢想,他也是詹姆斯.哈蒙德的噩夢:黑人當家作主,意圖利用政府來幫助「泥基底」。歐巴馬也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老守衛」共和黨人最害怕的噩夢。他是克里夫蘭、威爾遜和小羅斯福的集合體,一個想要遏制商業的民主黨人,這意味著他反美國,還是一個對繁榮的危險。歐巴馬是一個外國父親生下的美國人,這意味著他是意圖摧毀美國主權的外來種子,會把美國拖入由聯合國作主的國際主義,屆時美國人將被迫向其他國家屈服。歐巴馬總統可能代表林肯的希望,但他也集一個半世紀以來共和黨人所擔憂的一切之大成。

共和黨一心一意要阻止這個人,就是這個人,不管他的政策的實際內涵如何,不管國家試圖從毀滅性的經濟衰退中復元的真正需求。這些行為舉止在在證明,被保守主義運動綁架的共和黨,再也無法以面對現實的態度來治理國家。他們的世界全變成一個個扭曲的標籤,沒有實質內容,而選民們轉向民主黨人,這些民主黨人已經接受了林肯所堅持的原則,這是一百五十年前美國平等的真正核心。

因此,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共和黨完成了第三個週期,見證黨放棄它建黨的原則、美國經濟的急墜崩潰,以及權力轉向民主黨。林肯的政黨再一次背離它的創黨初衷。

共和黨在精神理念上不斷地繞圈子,反映了美國在平等與財產之間一直沒有解決的緊張關係。獨立宣言確立了國家的原則,即所有人生而平等,並且似乎在平等取得資源,以及受到法律平等對待的基礎上,保證所有的人機會平等。然而憲法卻主張國家是奠立在財產受保護的基礎上。這兩個原則都是美國認同的核心,但是幾乎立即發生衝突,因為開國先賢忽視了提防富人把政府政策扭曲為對他們自身有利的力量。共和黨的創始人著手矯治這種疏忽,但是自己卻身陷其中。

共和黨有可能解決這種緊張關係嗎?未來會有所不同嗎?當然,該黨一貫主張每個人的經濟機會都必須由一個積極有為的政府來推動,這個概念由林肯發想,經狄奧多.羅斯福和艾森豪予以發揚,使之融入工業化後的現代全球經濟,甚至進入核子世界。但是,共和黨能夠擺脫另一個對立的論點嗎?從十九世紀末期種族和政治衝突中滋生的這個對立論點,此後不時循環出現,它堅稱政府積極主義就是社會主義。

隨著今天人口結構的轉變,大量的年輕人、移民和少數民族成為投票人口,或許這個循環周期最終將被打破。這些選民太年輕,對冷戰沒有恐懼的記憶,心中不存在種族和族裔的隔閡,使得政客難以利用共產主義或種族衝突的幽靈將他們號召在一起。隨著詹姆斯.哈蒙德的「泥基底」理論力量減弱,共和黨的領導人或許可以轉向自憲法頒訂以來從未得到回答的問題:美國如何在不創造能夠控制政府的強大富人派系的情況下,促進個人繁榮?也許,在二十一世紀,共和黨為了能追趕上日新月異的美國的腳步,將找到一種方法繼續為其創黨先賢的理想效命。

1“Bush’s Final Approval Rating: 22%,” CBSnews, February 11, 2009, at http://www.cbsnews.com/2100–500160_162–4728399.html, accessed July 26, 2013.

2Monica Langley, “As Economic Crisis Peaked, Tide Turned Against McCain,” Wall Street Journal, November 5, 2008.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22586043326400685.html, retrieved July 26, 2013.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