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通往自由之路

第十二章 西部作為一種理念

在雷根之後,保守主義運動猛烈鞭笞共和黨,使它走向以形象而非現實為根據的意識形態,並且創造一個以一百五十年前詹姆斯.哈蒙德所主張的相同原則所建構的政府。在一九九○年代和二○○○年代指導共和黨的人士聲稱,他們試圖把政府削減至可接受的規模。但是事實上他們真正做的是摧毀新政政府,因為他們視之為社會主義,但矛盾的是,他們用以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大的政府,服膺保守主義運動,促進大型企業、宗教和國防軍事。他們對本身意識形態的死忠凌駕於對黨的關懷,因此批評起本黨總統不是真正的共和黨人。他們的意識形態凌駕於選民的意志之上,因此試圖毀滅一個民主黨籍總統,他的政策能促進經濟成長和平衡聯邦預算,因此非常得民心。最後,他們的意識形態凌駕於現實之上,使得黨和國家都陷入災難。

 

 

大打種族牌的八八年選戰

 

保守主義運動在政治上完全容不下異己,他們也批鬥他們認為在摧毀社會福利國家方面不夠積極、堅定的共和黨人。一九八八年,他們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喬治.布希立場太溫和,逼迫他採用他們的語言,後來當他說服國會通過加稅、以求修補雷根可怕的預算赤字時,又拋棄了他。

一九八八年,當布希競選要繼承雷根總統寶座時,保守主義運動貶抑他是一個意志不堅、優柔寡斷的溫和派共和黨人,批評他支持擴大政府服務、墮胎和他們所不喜歡的民權。在關鍵的愛荷華州黨團會議中,布希的民意支持度落後保守派的堪薩斯州聯邦參議員鮑布.杜爾十八個百分點,也落後電視布道家派特.羅伯森六個百分點。為了拉攏保守主義運動,布希採用的競選口號呼應菲莉絲.施拉夫利在一九六○年提出的原則宣言:「讀我的唇語:不會開徵新稅」(Read my lips: No New Taxes)。甚且,他挑選一位年輕的保守主義運動成員、印第安那州聯邦參議員詹姆斯.奎爾(James Danforth Quayle)為競選搭檔,因為奎爾與福音派宗教團體有良好的交情。1

布希即使轉向右翼,仍無法激發選民對這位脾氣溫和的仕紳貴族之熱情,他必須採用保守主義運動的形象。仲夏之季,民主黨候選人在民意支持度方面領先布希、奎爾搭檔將近二十個百分點。民主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是麻薩諸塞州州長麥克.杜凱吉斯(Michael Dukakis),這個技術官僚主持州政,在一九八○年代將麻州氣息奄奄的經濟徹底改造,從重工業轉向高科技和金融業;他的競選搭檔是德州聯邦參議員勞伊德.班森(Lloyd Bentsen),一位老成持重的中間派民主黨人。這個組合讓人聯想起一九六○年的甘迺迪和詹森搭檔,散發能幹與溫和的新鮮氣息。

為了扭轉頹勢,布希的幕僚長李.艾華德(Lee Atwater)決定採用惡毒的負面選戰手法,不拿彰顯國家政策來爭取選票,反而專注在保守主義運動最拿手的抹黑攻勢,抨擊他們認為傷害美國老百姓的特殊利益團體,特別是得到杜凱吉斯等自由派協助的黑人。在曾於一九六八年幫尼克森助選的羅傑.艾爾斯率領下,布希團隊製作了殺傷力十足的「威利.賀頓」廣告。

這則電視廣告以類似新聞報導的方式呈現,打出已判刑定讞的黑人殺人犯威利.賀頓(Willie Horton)的大頭照。旁白的聲音說明,杜凱吉斯州長准許賀頓在週末請假出獄,而賀頓利用這段時間襲擊一對男女,殺了男的,又強暴他的女朋友。賀頓是白人中產階級美國的最大夢魘:被自由派放出來在社會上惹事的一個黑人凶手。事實上,麻州的犯人請假外出方案是由杜凱吉斯的前任共和黨州長簽署成為法律的,而當時全國最進步的犯人請假外出方案是雷根和布希治下的聯邦方案。但是,在那三十秒的廣告中,艾華德和艾爾斯包裝的論述是,民主黨是替危險的美國黑人服務的社會主義者。2

威利.賀頓廣告扭轉了選戰。杜凱吉斯的支持度劇烈下降。十一月八日,「布奎配」得票率百分之五十三點四,大勝「杜班配」的百分之四十五點六。不過,民主黨保住對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杜凱吉斯後來痛斥共和黨的競選手法「卑鄙」。3

 

 

老布希與保守主義的疏遠

 

雖然保守主義運動的形象幫助他進入白宮,布希卻在就職演說中透露他要擺脫保守主義運動的極端立場。他保證要平衡預算。但是由於醫療保險、社會安全、退伍軍人福利、糧食券等受民意支持的政策已經吃掉百分之六十五的預算,而國防預算又占了其餘絕大部分,事實上並沒有再削減的空間。布希鼓勵推行義工制度來取代費用昂貴的社會福利。他告訴美國人,美國有「高度的道德原則」,要「讓國家的面貌更仁慈、世界的面貌更溫煦」。國會日益高漲的黨同伐異氣氛讓他嘆息,並呼籲兩黨捐棄成見、互相合作。4

布希試圖修補雷根政策給國家財政帶來的傷害。從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九年期間,聯邦債務淨增加兩倍,達到二兆八千億美元,每年利息支出就需要二千億美元,而預算仍然十分失衡。雷根卸任時債務問題已經嚴重,但雪上加霜的是,聯邦政府又介入、清理儲貸銀行倒閉的爛攤子,多付出了一千三百二十億美元。5

一九九○年,布希面臨下一個會計年度估計會有一千七百一十億美元的赤字。這等於是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四,比起一九八○年代的赤字小,但是問題之於布希會比赤字之於雷根來得嚴重,因為一九八五年通過的一項法令將在一九九一年生效,倘若未做到某些事,全面預算將自動削減百分之四十。布希在日記寫下:「我願意吃下烏鴉。但是其他人也必須吃烏鴉。[1]我不得不讓步說『請讀我的唇語』,他們也必須在對稅收和權利的一些言論上有所讓步。」6

但是布希嚴重低估了保守主義運動。一九九○年秋天,他和他在國會裡的副手與民主黨議員折衷出一個法案,大幅削減支出、要求未來撥款時要一道提出償債來源,並且呼籲通過一千三百四十億美元的新稅收。保守主義運動國會議員私底下支持,但是在公開場合,他們對此一協議發動抨擊,指責它是針對經濟成長、一般老百姓和雷根的侮辱。7

領導保守主義運動的是喬治亞州共和黨眾議員紐威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金瑞契是個完完全全的自我中心者,相信自己可以讓共和黨首度恢復一九五四年即已失去的國會控制權。他採取強硬的保守主義運動路線,指控和他意見不同的人是菁英主義、社會主義或腐敗分子 ── 不是個人貪瀆,就是代表傳統意義的「特殊利益」。布希告訴他:「你會害死我們。你剛捅了我們一刀。」8

這正是金瑞契打定的算盤:剷除共和黨內剩餘的溫和派勢力。他和他的同夥想出來一個詞來指涉溫和派:「表裡不一的共和黨人」(Republicans in Name Only,縮寫為RINOs),並發動保守主義運動接管黨和國家的作戰。最先投靠過來的是葛洛佛.諾基斯特。他擬訂出一份誓詞,目的是要保障雷根一九八六年的稅改措施不會「遭到顛覆」。簽署這項誓詞的公職人員立誓反對所有提高稅率的方案,或是刪除一九八六年稅法中的任何扣除額或抵稅額。面對一九八八年的選民時,這份誓詞成為非常強大的護身符,以致於一百零一個共和黨籍眾議員和兩名民主黨籍眾議員簽署了它。諾基斯特警告說,任何人若是依賴此一誓言當選,然後投票支持布希的預算協議,就是靠「做假」而當選,一定會被追究到底。他保證「美國人支持稅改」組織和其他反稅團體將會公布違反誓詞的議員之名單。9

金瑞契反對的稅法的正式名稱是《一九九○年綜合預算衡平法》(Omnibus Budget Reconciliation Act of 1990)摧毀了布希。本黨同志在右翼大肆批評之下,布希的民意支持度在十月份下跌到百分之五十二。10

雖然保守主義運動不喜歡它,布希小心照顧國家財政的務實作風也使他成為優秀的領導人,率領國家經歷蘇聯及其東歐帝國崩潰的動盪歲月。布希在外交政策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他在一九七○年代中期擔任過一年的中央情報局局長,兩年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以及十四個月的美國駐中國代表。他曉得在蘇聯潰散,而它的衛星附庸國 ── 波蘭、東德、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立陶宛等等[2] ── 試圖從共產主義過渡出來時,美國必須十分小心。他不肯對美國的前任敵國幸災樂禍,反而試圖制訂「世界新秩序」,讓美國和前共產國家合作以解決國際問題。11

超級大國土崩瓦解產生一個重要問題:既然國家邊界幾乎天天在變,美國是否允許較大的國家吞併較小的國家?這個問題在一九九○年八月不再是學術上的問題,因為伊拉克的海珊揮師入侵鄰國科威特。受到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夫人的影響,布希認定如果允許伊拉克占有科威特,所有的小國家都不會安全。他支持制裁伊拉克,然後號召三十三個國家成立盟軍攻入伊拉克,把海珊趕出科威特。

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七日,「沙漠風暴作戰」(Operation Desert Storm)啟動,盟軍空襲巴格達。二月二十四日,美軍陸戰隊進入被占領的科威特。盟軍心理上有準備要和阿拉伯世界最精銳的部隊進行浴血作戰,卻訝然發現,盟軍都還沒攻打進入伊拉克,對方的軍隊已經潰散撤退。盟軍士兵只有二百四十三人戰死,其中一百四十七人為美國人。作戰展開才四天,戰爭就結束了;伊拉克部隊棄守科威特,布希團隊宣布停火。布希希望不滿意的伊拉克人民會起義推翻海珊,但是他只提供人道援助給起義叛變的什葉派和庫德族人。海珊的部隊殺死五萬至八萬名叛亂分子,造成大量庫德族人從伊拉克出亡,也替十二年後另一位布希總統揮兵進攻伊拉克奠立基礎。12

波斯灣戰爭開戰之前,布希的民意支持度飆升到令人咋舌的百分之八十九。但是他的鵝被保守主義運動烹煮了。他們警告說,連署或投票支持一九九○年稅法的人,全是「表裡不一的共和黨人」,在下次選舉中將因違背共和黨精神付出代價。一九九二年的大選,他們支持獨立參選的億萬富商羅斯.佩羅(Ross Perot),同時,民主黨候選人比爾.柯林頓是活力四射的阿肯色州長,全力揪住經濟議題猛烈攻擊,此時主要因為儲貸銀行危機,美國陷入短期經濟衰退。但布希猶抱一絲希望,盼能後來居上。13

十一月份的大選,柯林頓和他的競選搭檔、田納西州聯邦參議員艾伯特.高爾以百分之四十三的得票率贏得白宮寶座。共和黨有強大的論述,高舉個人主義、經濟繁榮,與反對特殊利益,但是民主黨有更強大的事實證據,指出雷根時代造成貧窮和中產階級的美國人遠遠落後於他們最富有的同胞。布希只拿到百分之三十七的選票,而獨立參選的佩羅搶走一千九百多萬張選票,相當於百分之十九的得票率,因為有些選民非常不滿華府的兩黨政客的沆瀣一氣。民主黨仍然控制住國會參、眾兩院。在共和黨政策把愈來愈多選民驅趕向民主黨的情況下,一九九二年的選舉證明若無保守主義運動的選票,共和黨贏不了。他們的立場必須更加強硬不可。

 

 

金瑞契的割喉戰

 

如果說保守主義運動痛恨「表裡不一的共和黨」,他們對民主黨人更是深惡痛絕,認為這些自由派把美國推向社會主義。他們擔心柯林頓會設法摧毀雷根年代的成績。他們已經花了四十年時間在美國和蘇聯這兩個戰線上與「國家主義」作戰。他們注意到,現在蘇聯已經消失,他們可以把火力集中在國內了。14

而他們也的確如此行動。雖然民意調查顯示,民眾並不怎麼關切稅的議題,保守主義運動仍然繼續高唱反加稅言論,極力鼓吹供給面經濟學。他們只要承諾削減預算和減稅幾乎都戰無不勝,也不管這對州和地方政府會起何種效應。一九九三年,共和黨人克莉絲汀.惠特曼(Christine Todd Whitman)競選紐澤西州長;連支持她的《華爾街日報》都說她「沒有足資稱道的經濟成績」,於是找來葛洛佛.諾基斯特背書,提出減稅的承諾,竟然從民意支持度落後二十個百分點的情況下逆勢上揚而當選。諾基斯特只是強調供給面經濟學。「我們從我們的經濟政策會有效、他們的政策無效這個假設出發……靠這個訊息競選……我們就贏了。」15

保守主義運動反覆指控社會福利立法純粹是民主黨的買票作法。當柯林頓提議全民健保計畫時,他們擔心健保的福利會讓更多選民效忠民主黨,他們以類似大獲成功的威利.賀頓廣告的同樣卑鄙誤導方式,去攻擊健保方案。16

但是他們反對的不只是全民健保計畫。有一項設計來保護婦女、對抗家庭暴力的法律,被描繪是企圖創造更多的政府工作;支持教育被說是收買教師工會,或陰謀灌輸學童自由派思想。保守主義運動主張要能「選擇學校」 ── 意即教育制度民營化 ── 或在家自學,以保障學童的道德安全。支持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被說是「反向的歧視」;保守主義運動指出在美國真正陷入危機的是男性白人,政府針對他們一再提出種種法規規範。17

這些論述鋪天蓋地而來,林霸的保守主義運動脫口秀只是眾多的節目之一,它在全國六百五十九個廣播電台聯播。為了推廣訴求範圍,林霸在一九九二年開始又主持一個電視節目,製作人就是羅傑.艾爾斯;到了一九九四年,它在全國二百二十五個電視台播出。18

打從柯林頓一上台,保守主義運動就全力妖魔化他,指控他在財務上和道德上都毫無信譽。舉例來說,詹姆斯.詹森(James Johnson)一九五六年向歐維爾.法布斯挑戰角逐阿肯色州長時,批評後者在種族融合議題上太軟弱,現在詹森告訴「保守派政治行動委員會」(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他有證據證明柯林頓是個「提倡同性戀、愛嫖妓、搞劈腿,殺嬰兒、逃避兵役、包庇吸毒、說謊、表裡不一、叛國的行動分子」。共和黨翻箱倒櫃就是想要找出柯林頓的醜聞,可是除了在歐札克(Ozarks)的一樁土地開發案之外,還真找不到可以做文章的題材。白水案(Whitewater story)一度被認為是柯林頓的污點,但證據薄弱。柯林頓夫婦投資在這樁土地開發案,賠了四萬美元,而他們與開發商日後其他暗盤交易也沒有關聯。但是共和黨才不管這些細節。19

柯林頓指派一位有公正不阿之聲譽的共和黨人士擔任特別檢察官來調查白水案,滿心以為可以藉此止息爭議。他錯了!強硬派保守主義運動人士摒除他挑的人選,換上他們自己的人馬肯尼士.史塔爾(Kenneth Starr)。史塔爾沒有擔任過檢察官的經歷,但是他和「阿肯色計畫」(Arkansas Project)關係良好,這個團體由億萬富翁理查.史凱菲(Richard Mellon Scaife)贊助,宗旨就是要扳倒柯林頓。「阿肯色計畫」說服州政府前雇員寶拉.瓊斯(Paula Jones)跳出來指控柯林頓在州長任內對她性騷擾。特別檢察官有權發傳票召喚證人,史塔爾肯定會上窮碧落下黃泉刨柯林頓的底。20

一九九四年的期中選舉,令人驚訝,眾議院有一百七十五席兩黨議員退休、由新人出馬競選。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哈雷.巴伯爾(Haley Barbour)全力卯上,投入一千五百萬美元全力爭奪眾議院的控制權。21

共和黨向選民提出一份《和美國的契約》(Contract with America),它主要出自金瑞契和他的顧問諾基斯特,以及德州聯邦眾議員狄克.阿美(Dick Armey)之手。他們說,之所以命名為「契約」是因為美國人已經厭倦政客一再地背棄承諾;以「契約」為名就是保證文件內每個項目都有拘束力。這份契約主張小政府,聲稱如果選民讓他們控制國會,共和黨將劍及履及在宣誓就職第一天就通過八大改革,包括對國會審計查帳、削減眾議院三分之一的委員會和幕僚,以及訂定一條加稅案必須取得五分之三以上票數支持才能通過的法案。他們承諾,新國會將在接下來九十九天中通過平衡預算的修正案、法案的單項否決權、削減福利、一項反犯罪法案,以及美國人會喜愛的一堆稅務減免方案。22

《和美國的契約》相當動聽,尤其是林霸等脫口秀主持人每小時都在電台上推銷它,而且不斷攻擊柯林頓。一九九四年十一月,選民拉下五十四席民主黨眾議員、換上共和黨人,使得共和黨自從一九五四年以來首次控制眾議院。參議院方面,共和黨攻下八席,也控制了參議院。這樣的選舉結果使得共和黨、尤其是保守主義運動樂得暈陶陶的。華府街頭小販開始兜售上面印著「金瑞契議長,搞定它」字樣的T恤衫。23

 

 

聯邦政府關門

 

共和黨在一九九四年期中選舉大勝使得保守主義運動如日中天,可以盡情地設定政治辯論的議題。不過,記者們發現,他們似乎只講他們反對什麼,對於他們贊成什麼卻著墨不多。他們反對什麼很清楚:他們痛恨他們所認定的社會主義制度,指責它把美國變成一個充滿懶散寄生蟲的國家。他們認為要摧毀它的方法很簡單:只要砍掉資助其財政的賦稅源頭。24

林霸的支持起到關鍵作用,一九九四年這批共和黨革命派邀請他作為新任議員研習營的貴賓。他為這些新進議員規劃議程大綱。他們必須「即刻終止福利制度,它已經重創美國社會」、害國家財政破產,同時著手「導正窮人的工作倫理、教育表現和道德紀律」。接下來國會應該裁掉資本利得稅,它本來可以驅動經濟增長、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也能為聯邦帶來數十億美元的稅收。林霸在華府設立辦公室、雇了幕僚人員,負責確保保守主義運動的立場讓選民都聽到。作為交換,每位國會議員都曉得,若是採取和林霸對立的立場,勢必立即招致全國各地廣播媒體的撻伐。25

金瑞契的黨徒也全面動員起來。他們控制了眾議院重要位置 ── 金契瑞出任議長;狄克.阿美出任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德州的湯姆.德雷(Tom DeLay)出任多數黨黨鞭。一九九五年四月,一份內部文件以減稅而非降低國債為主軸,作為共和黨主義的主要準繩。《華爾街日報》一位記者指出,「諾基斯特先生已經成為新的共和黨多數派一名主要的權力掮客。他的崛起幫忙說明了金瑞契的權力,以及共和黨的意識形態」。26

兩個月之後國會通過的平衡預算修憲案是下一步。諾基斯特說,「這是圍堵戰略」;他指的是美國在冷戰期間用來圍堵共產主義的戰略。諾基斯特又說:「對於聯邦政府支出的所有削減,都使美國的左派變弱。削減政府預算就是削減左派力量。」他說,他的計畫是:「跑了一百碼,然後炸掉火車鐵軌。」27

到後來,金瑞契黨徒因為走得太過頭,根本沒辦法妥協。零散的議程在眾議院勝利通過,卻在參議院遭到稀釋,然後又被總統否決。當柯林頓拒絕簽署刪減醫療保險、公共衛生、環境和教育等經費的共和黨預算案時,金瑞契也拒絕妥協。從一九九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九六年一月期閒,聯邦政府關閉非基本需求的活動達二十八天之久:國家公園停止開放;政府委外合同暫停;護照和簽證的申請停擺。這項危機卻把柯林頓的民意支持度推到他當選以來的新高點,因為老百姓把聯邦政府關門怪罪到共和黨身上。《和美國的契約》轟轟烈烈推出,卻虎頭蛇尾收場。到了一九九六年三月,共和黨本身也不理睬它了。28

 

 

福斯新聞台與其扭曲世界觀

 

但是保守主義運動唯恐天下不亂的末日論述卻仍然有強勁的生命力。受到新流行的電台脫口秀和傳真機的影響,選民很容易接觸到他們的議員和志同道合的夥伴,那些在雷根時期陷入貧困的人,沒把他們的失敗怪罪到將財富向上汲取的政策身上,反而怪罪到稅法上面,因為共和黨堅稱它們正是美國所有問題的根源。政客正在把美國出賣給社會主義!心懷不滿的美國人開始杯弓蛇影,處處都看到陰謀。一般老百姓渴望取回主導權,就和電影《赤色黎明》中的年輕人一樣,讓國家回到巴克萊在一九五○年代所倡導的傳統價值,即宗教、自由市場和強大的軍隊。29

在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日,反政府極端主義震驚了所有美國人。奧克拉荷馬市中心地區艾佛瑞德.穆拉聯邦大廈(Alfred P. Murrah Federal Building)前發生炸彈爆炸,造成一百六十八人(含十九名不滿六歲的孩子)喪生,以及八百多人受傷。炸彈客提摩太.麥克維(Timothy McVeigh)是在《赤色黎明》背景下成長的青年,在波斯灣戰爭服役擔任過砲手;解甲回鄉後他愈來愈不滿意社會狀況,認為美國日益趨向社會主義。他曾經投書給報紙說:

稅法根本就是笑話。不管政治候選人如何「保證」,它們都會上升。加稅一直都是政府管理不善後拿出來的解決辦法。他們搞得一團糟,我們卻受苦。稅負已經高達災難的水平,看不到放緩的跡象……內戰已經迫在眉睫了嗎?我們必須流血才能改革目前的制度嗎?我希望不要走到這一地步。但是它可能會發生喔。

爆炸案之後不久警察抓到他時,麥克維身上穿的恤衫有林肯的圖像,還配上殺害林肯的凶手布斯的一句話:「他是暴君。」30

共和黨的革命在政府部門之外也蓬勃發展。金瑞契、阿美和德雷,配上諾基斯特,發起「K街計畫」(K Street Project),想要改變華府的文化,讓它有利於共和黨,而非國會民主黨人;後者因為長年掌握政權,已經和企業界及遊說客建立綿密關係。德雷向說客挑明了說,現在當家主政的是共和黨,如果他們想要接近權力管道,在他們雇用人、或做政治捐獻時,最好是心繫共和黨、忘掉民主黨。K街是華府說客公司匯集之地,立刻心領意會。

同一時間,金瑞契黨徒在國會推動通過的削減預算導致國會議員必須裁掉大量幕僚,這代表議員在研究與草擬法案時,將愈來愈依賴說客,而非專業幕僚。既然政府的薪水漲不了多少,原本的國會幕僚樂於轉向投效民間部門,國會辦公室和K街之間的空間變成旋轉門。到了一九九八年,華府有超過一萬名以上註冊登記的說客,每年花費十四億五千萬美元推動他們所代表產業的利益。企業界草擬法案,國會議員端出保守主義運動的語言審查它們,替它們合理化,並且強調只有企業界最清楚什麼最適合其產業。31

一九九六年十月,保守主義運動得到它自己的電視網,羅傑.艾爾斯成為創辦的執行長。福斯新聞網(Fox News Channel)是澳洲出生的媒體大亨梅鐸的主意,他意識到保守主義運動的挫折感,這些人堅稱自由派媒體立場偏頗,不利他們的世界觀。巴克萊最早提出這個論點,施拉夫利以及日後的林霸等追隨者又大聲宣傳,直到追隨者相信主流媒體記者報導的一切都是自由派的宣傳。梅鐸宣稱福斯新聞網「公平、公正」,並呼應保守主義運動的主張,認為他們的觀點遭到一群「左派和反美」菁英的新聞機構的打壓。福斯新聞網決心讓這些思想有機會發聲,誓言要恢復美國政界的公平公正。32

艾爾斯採用他註冊商標式的視覺技巧建立一套資訊系統,以清晰、簡單的敘述為基礎。新聞報導要採用彩色配圖,加上重點摘要。主播要用俊男美女;他們的報導乾淨俐落,沒有什麼微言大義。為了快速推廣這個新頻道,梅鐸發給播放福斯新聞網的有線電台每個訂戶十美元。福斯新聞網呈現的是一個依據保守主義意識形態而扭曲、神話化的美國。那是個白人占絕大多數的美國,他們大多居住在農村,一心一意想當個自由獨立的個體。他們痛恨繳稅和愛管閒事的政府,如果能讓社會主義的民主黨人別來打擾,他們自己就可以過得很好。33

這個觀點自從一八七二年就在美國出現,但是它在一九九○年代遠比一個世紀前出現時更不符現實。一九九○年人口普查顯示,四分之三以上美國人口住在十萬人以上的城市。白人是全美國成長最緩慢的人種群體(雖然他們仍占約百分之八十的比例)。整體美國人喜歡政府的服務;他們只是不喜歡付稅而已,而保守主義運動自從雷根以來就宣揚說他們不必付稅。34

福斯新聞網很快就取得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到了二○○○年大選時,百分之十七點三的美國人收看福斯新聞網,它具有投票權的觀眾有百分之三至八轉而加入共和黨陣營。福斯新聞網指控其他所有新聞台都偏頗不公,迫使它們為了自衛而不能不播保守主義運動的觀點。一九五○年代麥卡錫主義就靠這套伎倆崛起,而在一九九○年代它得了一個看似科學的新名字。保守主義運動智庫「麥金納克公共政策中心」(Mackinac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副會長約瑟夫.歐佛頓(Joseph P. Overton)提出所謂「歐佛頓窗口」(Overton Window)理論,意指社會大眾能夠接受的一個思想範圍。要把這個範圍向右移動,保守主義運動必須十分積極地宣傳他們的觀點,直到原先被認為荒謬絕倫的論述和政策變成可以被接受才罷休。福斯新聞網推動「歐佛頓窗口」的方法就是維持媒體上持續不斷的聲量,指控民主黨是社會主義、菁英主義和反美主義。35

 

 

陸文斯基案無損柯林頓人氣

 

柯林頓在一九九六年連任成功,因為不論共和黨人怎麼扭曲抹黑,柯林頓時代蒸蒸日上的經濟是無法否認的。的確,它讓雷根的經濟表現大為汗顏。雷根和布希的預算有二千九百億美元的赤字;而且布希在任期屆滿前突然宣布,那一年的預算赤字將超過原先估算的六百億美元。為了解決赤字,同時又推動他的社會福利目標,柯林頓推動通過一九九三年預算案,它提高二十五萬美元以上所得的邊際稅率 ── 影響大約百分之一的美國人 ── 將之調升到百分之三十九點六;將最高公司稅率調高百分之一;也把汽油稅調高四點三分錢。他稍微削減國防及整體支出,但是增加有子女的低收入戶家庭之勞動所得扣抵額。雖然柯林頓發牢騷說他的政府裡充滿了想要糾正雷根共和黨的「艾森豪共和黨人」,卻沒有一個共和黨人投票支持他的預算案。36

共和黨人痛罵柯林頓對所有美國人加稅以照顧特殊利益的作法會拖垮經濟,但是事實上經濟從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二年的疲軟出現反彈,而有亮麗的表現。一九九七年以後,人均國內生產毛額每年上升百分之三;失業率從一九九三年的百分之七降到二○○○年的百分之四;通貨膨脹由百分之三降至一九九八年的百分之一點六。從艾森豪時代以來就一直困擾美國的嚴重赤字開始縮小。到了一九九八年,拜布希《一九九○年綜合預算衡平法》以及柯林頓一九九三年稅改之賜,政府開始出現預算盈餘。一九九七年,繁榮的經濟使得柯林頓有空間擴大窮人小孩的健康照護,提供大學學費可以抵稅,並且把資本利得稅率由百分之二十五調降為百分之二十。37

然而,柯林頓主政下經濟越好,越讓保守主義運動相信必須阻止柯林頓。如果民主黨的計畫奏效,美國人會延續它,就像一九五○年代選擇艾森豪共和黨主義一樣。國家將退回到當年巴克萊所感到失望的狀況,不能信賴人民會選擇正確的事物:即一個與企業及宗教攜手合作的政府。

一九九七年,從白水案挖不到把柄,特別檢察官史塔爾轉向阿肯色的寶拉.瓊斯控訴性騷擾案。這個案子也沒有什麼可以著力的地方,不料瓊斯的律師竟給了他白宮實習生莫妮卡.陸文斯基(Monica Lewinsky)的名字。他們拿到她的名字是因為她的閨密琳達.崔普(Linda Tripp)偷偷錄下陸文斯基的私密告白,傾訴她和柯林頓的交往;崔普把錄音帶拿給一九七二年幫尼克森幹齷齪事的一個男子,這個人再把它交給瓊斯的律師。(律師又把它播放給保守主義運動大將安.庫爾特〔Ann Coulter〕聽。)陸文斯基被瓊斯的律師票傳作證,她簽署宣誓書,否認和總統有任何性關係。瓊斯的律師把錄音帶交給史塔爾。當他在一月十七日就寶拉.瓊斯案向柯林頓取證時,史塔爾很詳細地問他與陸文斯基的關係,引導柯林頓在立誓之下說出一句話:「我從來沒有和莫妮卡.陸文斯基有過性關係。」手上握有崔普秘密錄下的錄音帶,史塔爾立即認定他可以起訴總統做偽證和妨礙司法。38

接下來一年,史塔爾以十分類似麥卡錫的手法傳喚證人和洩露有殺傷力的八卦傳聞。史塔爾趕在一九九八年期中大選之前,在九月九日公布他的調查報告,內容極其不堪地詳細記錄柯林頓和陸文斯基之間每一次的親密接觸。它的用意就是要震撼和證實總統的行為嚇壞了循規蹈矩的美國人,它讓人讀起來像是在讀色情小說。共和黨人彈冠相慶,這下子柯林頓非下台不可了。39

但是保守主義運動一向是以意識形態而非事實為依歸。保守主義運動相信柯林頓是個下流、德不配位的總統,他們終於能夠證明這一點。但是多數美國人感到不齒的不是總統的性行為,他們更不屑攻擊他的這些人的居心叵測。柯林頓的民意支持度在一九九八年居高不下;投票日之前,它仍保持在百分之六十五以上。金瑞契投入一千萬美元於眾議員選舉,揪著陸文斯基醜聞案窮追猛打。但是民主黨在眾議院反倒增加五席,在參議院則保持平手。這種結果在政府執政六年後的期中選舉可謂聞所未聞,上一次出現這種情形是一八二二年。40

金瑞契在選前誇口要在眾議院多拿下十至四十席。選舉如此慘敗,而且他本身因違背國會議員倫理遭到懲戒和罰鍰,再加上自己也有婚外情、在政治上地位岌岌可危。他在選舉過後不到一個星期宣布辭去議員並退出國會。41

但是保守主義運動仍然篤信問題不在他們的意識形態,而是金瑞契的努力不夠。眾議院的權力落到德州聯邦眾議員湯姆.德雷手中。殺蟲劑業務員出身的德雷原本好酒好色,後來洗心革面,成為福音派基督徒。德雷貫徹他意志的手法是,凡有人反對他,就威脅要在初選中另外推新人出來挑戰在位者。他堅持發動彈劾案表決,而緊張的溫和派共和黨人順著他的意思走。德雷和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亨利.海德(Henry Hyde)希望迫使柯林頓下台。海德一度提案要求國會立法禁止聯邦撥款給墮胎計畫,但因婚外情曝光、也被迫辭職。42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眾議院表決通過彈劾柯林頓總統,罪名是做偽證和妨礙司法,根據是他曾發誓說他和陸文斯基從來沒有發生性關係,可是證據顯示兩人事實上有過口交行為。全案送到參議院審判。案子風風雨雨吵了一年,參議院沒有再傳喚證人出庭,在秘密會議討論之後,裁定總統所涉罪名一概無罪。柯林頓這時的民意支持度為百分之七十。43

柯林頓民意支持度居高不下讓保守主義運動失望透頂。為什麼美國人就是看不透他的卑劣本性呢?他們轉向陰謀理論,並無所不用其極地攻擊柯林頓,借助《德魯吉報導》(Drudge Report)等電台脫口秀和新的網站砲火全開。一九九七年,麥特.德魯吉(Matt Drudge)和他的助手、林霸的粉絲安德魯.布萊巴特(Andrew Breitbart)[3]開始蒐集不利民主黨的小道消息和新聞。他們在謠言上加油添醋,也開始在日益強大的網際網路上建立志同道合的右翼激進社群。44

 

 

德州牛仔小布希

 

二○○○年的大選迫使共和黨內再次攤牌。美國人對金瑞契路線的失望,意味著共和黨必須回歸中道。但是保守主義運動徹頭徹尾否定溫和派共和黨的可能。誠如巴克萊在一九五○年代就說,任何人只要接受任何一部分的新政,就是社會主義者。沒有含糊的餘地。你若不相信保守主義運動的純潔度,你就是異端。「表裡不一的共和黨人」這個名詞在一九九○年代初期創造出來,但是在二○○○年大選時大為盛行:黨必須把「表裡不一的共和黨人」逐出家門。

總統候選人提名之戰成了最終的戰場。雖然兩位主要參選人 ── 亞利桑那州聯邦參議員約翰.馬侃(John McCain)和布希總統長子、德克薩斯州州長小喬治.布希 ── 都是反對墮胎的保守派共和黨人,他們吸引的是不同的選民。馬侃試圖從保守主義運動的極端出發,進而爭取中間派的雷根民主黨人,然後建立一個靠近光譜中央的政治同盟。當他主張限制企業可以捐助政治活動的金額時,惹惱了諾基斯特的「美國人支持稅改」組織、美國保守同盟(American Conservative Union)以及全國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等團體。45

這些團體轉向小布希,他立刻把握機會吸引保守主義運動同盟,並聘請諾基斯特擔任顧問。小布希曾經和李.艾華德同事,一起幫他父親助選。現在,小布希偕同李.艾華德的徒弟卡爾.羅夫(Karl Rove)聯手鬥臭馬侃。他們在南卡羅萊納州散播謠言,說馬侃搞婚外情,生了一個黑人私生子。事實上,馬侃夫婦領養一個亞裔女兒。小布希贏了南卡羅萊納初選。馬侃的選戰聲勢一蹶不振。46

套用一名記者的形容,小布希把金瑞契─諾基斯特的保守主義運動重新包裝,添上「某種會贏的西部牛仔魅力」。康乃狄克州出生、讀過耶魯和哈佛的這位前任總統兒子,在德州克勞福(Crawford)買了一座牧場。他在一九九九年穿上牛仔長靴,以德州牛仔之姿出現,展現出西部邊疆文化中痛恨積極主義大政府的那一面。即使他過去貪杯浪蕩,在支持者眼中也具有加分作用,因為他可以靠他的太太蘿拉的正面形象,以及近來滴酒不沾的事實,證明自己已經洗心革面,得到救贖。47

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精心布置以凸顯少數族裔和婦女,會場盡是牛仔帽,小布希保證他「是個團結者、不是分裂者」,以此爭取溫和派肯定。他保證絕不加稅,更主張大幅減稅,以及把社會安全交付民營。48

和小布希親民的牛仔形象成為對比,民主黨候選人、柯林頓的前副總統高爾給人的印象卻是一位精明幹練的技術官僚,以致與尋常百姓有段距離。他挑選康乃狄克州聯邦參議員約瑟夫.李伯曼(Joseph Lieberman)為副總統搭檔,他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登上正副總統候選人之列的猶太裔。這個動作增強了民主黨傾向特殊利益的印象。高爾的木訥風格也很難讓支持者跟他交心,而且他對小布希的鄙視顯露無遺,更使得小布希的支持者指控他帶有菁英的傲慢。

到後來,二○○○年大選和一八七六年大選同樣問題重重。儘管保護消費者運動健將拉夫.納德(Ralph Nader)為了凸顯政客全是一丘之貉而參選,從民主黨挖走將近三百萬張選票,高爾和李伯曼在全民票方面贏了超過五十萬張。但是高爾在選舉人團票上還少四張票。二○○○年大選誰能勝出,取決於佛羅里達州,而小布希的弟弟傑布.布希恰好是佛州州長。佛州某個民主黨人占極大多數的縣,選務紊亂,大約一萬張票原本是要投給高爾,實際上卻投給了極右翼的候選人派特.布凱南(Pat Buchanan)。在少數民族地區,投票機居然發生故障。佛羅里達州最初計票結果是小布希領先一千二百一十票。機器驗票之後,領先票數降為三百二十七票。高爾團隊要求人工重新計票。49

共和黨人大叫,小布希已經贏了,不服輸的民主黨企圖搶走勝果。這個爭議使得不同層級的政府相互對幹。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下令重新計票,聯邦最高法院卻介入,宣布重新計票將因為「對主張當選的合法性罩上烏雲」,而對小布希和國家造成「不可修復的傷害」。雖然這似乎暗示聯邦最高法院認為如果重新計票,高爾可能會當選,聯邦最高法院最後以五票贊成、四票反對,支持小布希當選。投贊成票的五位大法官全是共和黨籍總統派任:三人由雷根派任、一人由老布希派任。佛羅里達的選舉人團票判歸小布希,於是他當選總統。這是艾森豪政府以來第一次,共和黨同時控制白宮和國會參眾兩院。雖然領先差距非常小。50

 

 

一兆三千億美元的減稅法案

 

薄弱支持度並沒有讓小布希認為他需要走溫和路線,反而就和當年的班哲明.哈理遜如出一轍,相信天意要他勝選,因而他應該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他一上任,就全力推動保守主義運動的議程。他禁止接受政府經費補助的家庭計畫診所之醫生和護士,對懷孕婦女應否墮胎提供諮詢意見。他在白宮設立「宗教與社區倡議辦公室」(White House Office of Faith-Based and Community Initiatives),用意是讓宗教慈善團體可以領取聯邦補助。他取消許多保護勞工的法規,以致於工會懷疑是因為他們支持高爾,他要施加報復。企業界、土地開發商和反對同性戀權利及平權行動的人士極力主張頒布行政命令,好推翻柯林頓的政策。諾基斯特評論說:「許多保守派認為我們應該使用蒸氣清洗白宮,洗刷柯林頓幹過的所有骯髒事。」51

老布希可能讓保守主義運動大失所望,但是有人為他的兒子歡呼「比雷根政府更雷根」。諾基斯特解釋說:「我們所做的一部分事就是把K街和企業界找回來。它們應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業界想要什麼?解除管制、自由貿易和減稅。」有位民主黨人痛罵說:「企業界完全控制了政府機器。眾議院、參議院和白宮全由和企業界友善的共和黨人主掌,他們能夠勝選全仰賴企業界支持……現在是還債、報恩的時候,每一個產業、每一個公會無不爭先恐後兌領好處。」52

政商關係你儂我儂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小布希的副總統理查.錢尼(Richard Cheney)。錢尼曾任懷俄明州聯邦眾議員,也是老布希總統打波斯灣戰爭時的國防部長。一九九五年,他帶著他在戰爭期間奠定的中東人脈,進入世界最大的石油服務公司「哈利波頓公司」(Halliburton Company)擔任執行長。哈利波頓公司每年從事石油相關業務,營收近一百五十億美元,其中百分之七十來自海外。公司開始涉足營建業,替美軍在海外興建設施,包括對美軍部隊提供後勤支援。53

錢尼把敏銳的企業嗅覺與嚴厲的保密作風引進白宮。他當了副總統以後的第一件事,是在白宮召集一個能源政策專案小組,請來企業界首腦人物集思廣益;但是他堅持出席人士名單要保密。到了二○○一年四月,小布希政府就職才三個月,觀察家注意到它「在企業界極獲好評」。54

政府借重保守主義運動組織的協助推銷政策。每星期三,白宮官員和諾基斯特以及約一百個宗教、社會和經濟團體的負責人碰面,這些團體是保守主義運動的常備部隊。諾基斯特誇口說:「這裡不是我們和政府他們這種關係。他們就是我們。我們就是他們。」小布希政府若是有需要,可以動員參加星期三集會這些人物領導的數十萬群眾。55

小布希總統在準備預算案之前,就先準備一項一兆六千億美元的減稅案,要把預算盈餘全部花掉。諾基斯特告訴《紐約時報》一位記者說:只要有錢能花,它都會被用到社會福利上去。小布希政府希望預算盈餘款快點花掉,這樣才不會出現競相花用而讓政府膨脹的後果。政府動員本黨議員,強力在共和黨控制的國會通過此一法案。小布希的第一道減稅法案在六月通過,十年之內將減稅一兆三千億美元。保守主義運動的主張終於得以實現。但是相信小布希「是個團結者、並非分裂者」的人士卻因為他的極端主義路線而愈來愈失望。他原本岌岌可危的民意支持度也向下摔跌。56

 

 

九一一事件讓保守主義重生

 

小布希就職之後九個月,美國歷史上最重大的悲劇挽救了小布希的地位,使他能夠依據保守主義意識形態全力改造政府。八月份,小布希回到克勞福牧場,準備放暑假一個月。八月六日,他收到中央情報局的一份報告,主旨是「賓拉登決心在美國境內動手」。總統認為這是例行報告。奧薩瑪.賓拉登在一九八○年代時是中央情報局在阿富汗支持的反蘇聯聖戰士之一員,但是在波斯灣戰爭時轉而反抗他的美國主子,痛恨美國支持以色列,以及美軍進駐他的母國沙烏地阿拉伯。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來自賓拉登所領導的激進派伊斯蘭主義蓋達組織的十九名恐怖分子,劫持四架民航班機,其中三架衝撞紐約巿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星大樓和五角大廈。他們劫持的第四架飛機試圖衝撞國會山莊,但是飛機上的乘客與劫機者搏鬥,把飛機撞毀在賓夕法尼亞州一處農田。這場攻擊造成約三千名美國人喪生。不到一個月,美國和盟軍部隊攻進阿富汗,推翻庇護蓋達組織的塔利班政權。

九一一攻擊事件強化了小布希政府的使命感。冷戰已經結束,但是美國仍受到死亡威脅,現在要對抗一個更殘暴無情的敵人。要擊敗國家大敵,美國必須不惜代價捍衛自由企業和基督教信仰。小布希宣布:「我們在悲傷和憤怒中,找到了我們的使命和我們的時刻。」之前他因為過度堅持保守主義導致民意支持度下滑,如今立刻回升到百分之九十。很快地,他和他的顧問群認為民意支持度如此之高,是天意要他依循意識形態路線來改造美國和世界。57

九一一事件之後,小布希把世界畫分為二,一邊是他的支持者,另一邊是他認定的反美分子 ── 這一點和尼克森很相似。他宣布:「你若不和我們站在一起,你就是和恐怖分子站在一起。」為了保護「本土」(homeland) ── 它現在以此稱呼美國 ── 小布希政府取得不尋常的權力。總統未和國會商量就成立一個不受國會監督的「國土安全辦公室」(Office of Homeland Security);直到一年後,國會把它位階升高為內閣級部會,才能監管它。雖然位居政府最高層官員,新辦公室主任、前任賓夕法尼亞州長湯姆.里吉(Tom Ridge)的人事案卻沒有經過參議院的審核通過,其實他根本沒有情報界或安全界的經驗,卻是小布希的慢跑健身運動夥伴。九一一攻擊事件之後,國會撥款四百億美元以強化美國的安全。小布希政府派了許多忠貞分子進入這個龐大的新官僚機關,譬如與副總統錢尼、或是錢尼的好朋友國防部長唐納德.倫斯斐熟識的保守主義運動人士,或是福音派人士,或是狂熱相信美國軍事任務的人士,卻根本不問他們的專業長才能否勝任。58

九一一事件之後,政府全面推動保守主義運動。它立刻強化企業,首先力挺航空業,然後邀請石油業領袖商討政府要如何協助保護能源基礎設施。他們的辦法是減少管制、增加鑽探,並且補助乙醇,總統向國會施壓要它通過。接下來,證券交易委員會暫停若干新政時期的證交法當中禁止「操縱及欺騙手法」的條文,這一來使得公司可以操作它們的股價。然後小布希又堅持進一步減稅以刺激經濟。此時美國的經濟因為九一一攻擊所引起的創傷已經趨於疲弱。59

在小布希提議的二○○三年二兆一千三百億美元預算案中,軍事經費增加額度高達四百八十億美元,同時卻削減高速公路、環保倡議、就業訓練和其他國內計畫的經費。它使得預算出現八百億美元的赤字。二○○三年,國會把國土安全辦公室升級為政府部會,把涉及海關、移民、交通運輸,以及聯邦緊急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等二十二個機關併入,以便統一指揮。政府一度試圖取消這些機關十八萬名員工組織工會的權利,理由是工會規則有危及國家安全之虞,但沒有成功。60

《紐約時報》指出:「根本來看,本土防衛需要政府和產業界密切合作,因為從電信網、發電廠到水源供應,許多重要基礎設施都在民間業者手中。」企業界注意到新市場的機會,紛紛設立國土安全業務部門,把公司產品規畫成吻合國家安全需求,並且極力奔走穿梭在里吉身邊,因為他們很清楚由這兒會出現巨額的政府合同。61

各州州長和各地市長懇求撥款協助他們支付新的安全需求經費,卻沒有下文;民主黨人懇求撥款強化既有的安全措施,如警察及消防,以及類似發電廠和港口周邊保安,也沒有結果。小布希和他的共和黨盟友痛批這一類要求是預備搞「肉桶開銷」,它會削弱國家實力。總統威脅說,他會否決這一類法案。然而,安全保障將出自聯邦層級管理的新方案。二○○一年十二月,國會已經在攻擊事件發生後立刻撥款下又追加四百億美元,現在又分配三千一百八十億美元供軍事及國土安全之需使用,而且全部專門由行政部門監管。大政府的時代又回來了,而這一次大政府將由保守主義運動主持。62

有九一一事件在背後撐著,小布希整合行政權力的規模遠超過尼克森當年的程度。錢尼奉行的思想是,行政部門可以在不受監督之下運作,而且由於反恐戰爭國內化,總統不受國會或法律侷限。小布希政府握有不經法院批准就監聽公民電話的權力,又無限期地暫停人身保護令,還濫權對犯人刑求。63

政府也幾乎立刻開始照自己的意思來詮釋國會的行動。過去的總統利用「簽署聲明」(signing statements)來表達對眼前這項法律的重視,或是對參與制訂這項法律的相關人士表示謝忱。到了二○○一年十一月,小布希開始利用「簽署聲明」,按照自己的意思重新詮釋國會通過的法律。他早先最重要的「簽署聲明」之一涉及到提供撥款給內政部的法律。國會要求行政部門在執行法案不同條款時要先取得國會核准。小布希卻說,他把「這些條款解釋為只需照會就行。」小布希政府根本不接受國會管束。64

小布希人馬認為他們的政府就是美國。里奇就任後才兩天,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發電子郵件給共和黨活躍分子,介紹國土安全辦公室,又要求收到電子郵件人士回函給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回函要表達支持小布希,並提供聯絡方式以利日後通訊,這是擴大共和黨通訊錄的方便之路,因為最初的收信人會把電子郵件轉傳給親友,人人照做,名單就會擴增。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發言人宣布,共和黨可能會受惠國土安全辦公室和共和黨之間的緊密連結,但是他認為這樣的好處完全沒有不妥。接下來在二○○二年一月,卡爾.羅夫宣布共和黨將在同年稍後的期中選舉宣示反恐戰爭是共和黨的政績,因為美國人信賴共和黨「在保護和強化美國軍事力量,以及進而保衛美國方面,表現比較好。」65

美國國內政策也受到反恐主軸的影響;共和黨人抨擊民主黨人不願意附和支持小布希的經濟計畫就是對「本土」的攻擊。共和黨人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十九世紀後期的模樣,不可思議地自認他們是唯一可以被信賴治理美國的政黨。更奇怪的是,這個形象在二○○二年與現實衝突的程度 ── 畢竟,美國是在小布希本人治理下遭受九一一攻擊,而且他們主張的供給面經濟學導致經濟嚴重混亂。但是保守主義運動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提供了一個包裝完美的政府宣傳論述,完全罔顧事實。66

二○○一年十月,白宮宗教與社區倡議辦公室主任約翰.狄陸利奧(John Dilulio)提到保守主義運動論述的力量。他辭職時抱怨小布希政府只顧著說話,而不是訂定政策,它沉迷於新聞、傳播、媒體和與國會議員攻防的戰略,而不是討論任何實質內容。他解釋說,小布希的高級幕僚「缺乏甚至只是基本程度的政策常識,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高層官員在討論時,本意是要討論醫療補助(Medicaid),但是嘴裡說的是醫療保險(Medicare);本來是要討論實際政策的利弊得失,卻幾乎立刻變成討論政治溝通、媒體策略等等。」即使成立國土安全辦公室這件事,可說是「自從成立國防部以來,聯邦政府最重要的組織變革」,也只有輕描淡寫的討論。

狄陸利奧說,小布希政府將世界嚴格畫分為我們和他們,「產生一種你可以稱之為『鄉民馬基維利』(Mayberry Machiavellis)的現象,它結合了無知理盲與政治權術。不管是高階還是低階幕僚,他們的行為就是不斷地把需要細膩思辨討論的政治,簡化為非黑即白的語言,好讓大眾消費,然後盡可能把立法倡議或政策建議往極右立場推。」67

短期而言,小布希的保守主義運動願景頗為奏效。二○○二年,共和黨贏了期中選舉,在眾議院增加八席、在參議院也增加兩席。政府食髓知味,立刻想要更進一步要求再減稅。鑒於預算和債務已經暴增到失控的地步,財政部長保羅.歐尼爾(Paul O’Neill)擔心國家將墜入財政危機,錢尼卻怒吼說:「雷根證明赤字並不會有影響。」歐尼爾被嚇得噤若寒蟬,錢尼繼續說:「我們贏了期中選舉。我們有權利這麼做。」這位大失所望的財政部長不久就辭職不幹,並在日後回憶說,小布希政府純粹依賴意識形態治國。他評論說,這樣一來倒也好辦事,「因為你不必知道任何事情、或探索任何事情。你已經知道所有事情的答案。它不會被事實穿破,它是不容挑戰的絕對主義。」68

 

 

新保守主義與中東戰爭

 

小布希政府的黑白分明二元論世界觀再也沒有比在外交事務方面更清晰的了。有一群綽號「新保守派」(neocons)的保守主義人士,相信小布希的父親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打得不夠徹底,力促做兒子的要剷除掉薩達姆.海珊才能穩定中東。

「新保守派」成立於一九九七年,政治評論家威廉.克里斯多(William Kristol)糾合錢尼、倫斯斐和其他一些保守主義運動人士,抗議柯林頓的外交政策,希望美國在冷戰之後領導國際。他們要求大幅增加國防經費,以及美國支持在不具有「政治及經濟自由」的國家進行「政權更迭」(regime change)。他們希望看到一個「對我們的安全、我們的繁榮、我們的原則友善」的世界秩序。他們曾經要求柯林頓把伊拉克海珊趕下台,因為他們認為他是造成中東不安定的亂源。在錢尼推薦下,小布希派倫斯斐為國防部長。69

倫斯斐一接到九一一攻擊事件的報告,立刻要求部屬查明是否有足夠的證據可以同時「痛扁」賓拉登與海珊。事實上,海珊並未涉及攻擊美國:發動九一一攻擊的蓋達組織恐怖分子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但是小布希政府全力主張恐怖主義和伊拉克有關聯,搞得許多美國人,尤其是福斯新聞網的觀眾,錯誤地相信九一一恐怖分子不是伊拉克人、就是海珊的部屬。70

二○○二年九月,小布希列舉出一些後來被為「布希主義」(Bush Doctrine)的主張。依據新保守派哲學的指導,布希主義主張恐怖主義產生的新局面要求政府必須先發制人,制止敵意行動,不能坐以待斃。它認為外交事務上也是「對錯分明」,並且主張美國應該透過散布親美的經濟和文化政策,進行「思想戰」。它警告說,除了擁有核子、化學和生物武器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恐怖分子之外,很少有對美國更大的威脅了。71

美國外交圈子中的現實主義派不相信這套說法。新保守主義派為了說服他們接受美國應該推翻海珊的主張,小布希政府官員提出警告,宣稱這個獨裁者囤積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包括核武。國家安全顧問康朵莉莎.萊斯(Condoleeza Rice)上電視台接受訪問,也警告美國城巿可能遭到核彈攻擊的危險。她堅稱海珊即將毀滅全世界。72

前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柯林.鮑爾(Colin Powell)出任國務卿,德高望重的他為總統內閣增添威信,安撫了現實主義派外交專家,但其實錢尼和倫斯斐這些新保守派通常並不理睬鮑爾。二○○三年二月五日,鮑爾在聯合國慷慨陳詞,以他堅信的證據指證海珊擁有化學性質的大規模毀滅武器,也已取得製造核子武器的原料。他暗示這位伊拉克領導人曾於二○○一年與賓拉登合作,或是他可能在未來與賓拉登合作。鮑爾是個家喻戶曉的大人物,也是受人信賴的溫和派;如果他說伊拉克是威脅美國人民性命的危險,那就必定是真實的。聽他說話的人並不知道他本人並未審核他提出來的「證據」,而且它們幾乎完全不可信,或是從道聽塗說的謠傳拼湊起來的。鮑爾後來說是「搞錯了」。73

他的演講起了作用。許多國家號稱是「志願者同盟」支持攻打伊拉克,不過大國之中唯一參加行動的是英國。二○○三年三月二十日,美軍部隊攻入伊拉克,志在推翻海珊政府。小布希政府認為,整個作戰行動「易如反掌」;痛恨他們領導人的絕望的伊拉克人民將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美軍士兵就像牛仔英雄,會把民主和資本主義送給水深火熱的伊拉克人民。的確,海珊的部隊在一個多月時間之內就土崩瓦解。到了五月,美國在伊拉克成立臨時政府,由保羅.布瑞默(L. Paul Bremer)督導。74

二○○三年五月一日,小布希在「林肯號」航空母艦登上一架固定翼飛機。身穿飛行員外套的他與剛從波斯灣回來的艦上官兵一起接受記者拍照。接下來小布希發表談話,宣布在伊拉克的主要戰鬥行動結束。航空母艦上掛著巨大布幅,斗大的字寫著「任務完成」。從此以後,政府發出許多補給和保護臨時政府,以及重建伊拉克的工作給民間承包商。這些包商包括哈利波頓公司,到了二○○四年底,哈利波頓不經競標就拿到一百億美元以上的合同。75

自從雷根年代以來,重作秀、輕實務的風氣,在精心規劃的「任務完成」秀上又創高峰。在伊拉克的戰鬥行動一直持續到二○一○年八月,美軍過半數的傷亡發生在二○○三年五月之後。當美軍決定搜捕落跑的海珊時,小布希政府結合作秀與實事的作風就更甚一步。二○○三年十二月十三日,美軍發動「赤色黎明行動」搜索他。士兵展開搜索的兩個地點,代號也出自雷根時代的這部電影,它們就叫做「金剛狼一號」(Wolverine 1)和「金剛狼二號」(Wolverine 2)。

海珊落網的消息,讓林霸歡天喜地大談什麼叫做真正的美國人,並以奉行保守主義運動的兩位總統雷根和小布希為楷模。林霸在網路上發表文章,援引一九六○年代的電視節目,堅稱他們倆都是牛仔。他說,牛仔絕不會找麻煩,但是麻煩找上門來時,他們會勇敢面對。他們永遠站在正義的一方除暴安良。他們有高度道德,彬彬有禮,品性端正。他們說真話,不考慮「政治正確」與否。他們是「茫茫西部荒野裡道德的烽火台」。他們備受尊敬,不好酒,壞人看到他們就躲得遠遠的。無論是肉搏還是槍戰,他們戰無不勝,並在得勝後騎著馬在夕陽中揚長而去。他們生活在善惡分明的時代,而在現代世界中是非對錯已經模糊不清。

林霸又說,雷根是個牛仔。「他勇敢、正向,帶給我們希望。他戴一頂白帽子……自由派痛恨死雷根了。」林霸又說:

他們也痛恨小布希總統,因為他善惡分明、有話直說,在九一一之後直指邪惡就是「邪惡」,毫不含糊,這一點讓自由派大吃一驚。你們都知道,牛仔就是這樣子……在舊西部,拳頭大不見得就對。對,才有力量。戴著白帽子的牛仔永遠站在正義這一方,這才是他們的力量。我很高興我的總統是牛仔。他是男子漢大丈夫!你也曉得,牛仔都是這樣子。76

小布希政府代表巴克萊對共和黨的願景取得勝利。基督教信仰和自由企業攜手並進,而且心懷巴克萊願景的政客也牢牢掌控政府。他們衝上前線反對民主黨、溫和派共和黨,以及他們認為是共產主義的社會福利計畫。他們憑藉一套虛構出來的神話把選民團結在一起,這神話遙遙呼應一八五○年代南方民主黨人的主張,也同樣打造出一群死忠追隨者。

記者隆.舒斯金(Ron Suskind)二○○四年發表在《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的一篇文章當中很特別的一段話,清楚呈現出共和黨主義、美國主義和宗教信仰三股力量的合流。小布希總統的一位高級顧問告訴舒斯金說,像舒斯金這樣的人活在「以現實為基礎的社群」中:他們相信憑藉著自己的觀察和理性研究可辨別現實的真相,並找到解決辦法。但是這位白宮助理說,這種世界觀已經跟不上時代腳步。「現在的世界再也不是這樣運作……我們現在是帝國,當我們一有動作,我們就創造出我們自己的現實。當你在研究這個現實時 ── 而你肯定研究得很仔細 ── 我們又有了新行動,創造出另一個新現實,你也可以研究它,現在事情是這樣進展的。我們是歷史的行動者……而你,你們全部人,將被拋在後面,研究我們在前面做了什麼。」77

這項告白說明歷史又走了回頭路。儘管有廣大的宗教、社會和文化支持作為基礎,牢牢控制住共和黨的保守主義運動是個允許金字塔頂端的富人聚集更多財富的意識形態,就和南北戰爭之前捍衛奴隸制一樣。共和黨在二十一世紀堅守的立場,正是它在十九世紀組成政黨立志要反對的。就和一八五○年代他們在南方的前輩一樣,保守主義運動在二○○四年誇口「共和黨霸業」將維持「很多年、可能數十年」。就和他們的前輩一樣,他們錯了。山雨欲來的一場危機將曝露他們耽溺於一種與現實脫節的意識形態,使得他們無法再治理國家。78

 

 

雷根時代落幕

 

共和黨的歷史誕生於對美國西部之控制權的爭奪中,而在共和黨歷史上非常巧的,二○○四年象徵著西部主題的落幕。這一年六月,在和阿茲海默症奮鬥多年之後,雷根總統逝世。為了對甫去世的這位演員、總統致敬,葬禮的主事者精心規劃,好讓他以好萊塢的風格落幕。六月某個溫暖的下午,載運雷根遺體的專機飛抵加州穆谷岬(Point Mugu)海軍基地,出殯隊伍再開車到二十五英里外西米谷的雷根總統紀念圖書館(Reagan Presidential Library)。七百多位貴賓和家屬前來送他最後一程。說完悼詞之後,先是二十一響禮砲,然後四架海軍噴射戰鬥機以分列式飛過天空,儀式就在太陽落下地平線的同時結束。79

[1]譯註:俚語「吃下烏鴉」意指對某事本來立場強硬,但迫於情勢不得不忍辱負重、認錯收回。

[2]譯註::立陶宛是被併入蘇聯、成為加盟共和國之一的國家,算不上形式上獨立的附庸國。

[3]譯註:安德魯.布萊巴特後來在二○○七年創辦立場極右的《布萊巴特新聞》(Breitbart News)。二○一二年布萊巴特心臟病發去世,網站逐漸由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掌控。二○一六年,班農幫助川普競選總統,川普當選之後替班農在白宮設置一個首席策士的職位,參贊機要。

 

1Tim W. Ferguson, “So Who Will Cut Spending?” Wall Street Journal, August 17, 1988, p. 20.

2History Commons, Profile: National Security 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 (NSPAC), at http://www.historycommons.org/entity.jsp?entity=national_security_political_action_committee_1.

3Michael Dukakis, interviewed in “Boogie Man: The Lee Atwater Story,” a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TdUQ9SYhUw.

4Timothy Naftali, George H. W. Bush (New York: Times Books, 2007), p. 72. George H. W. Bush, Inaugural Address, January 20, 1989.

5Sean Wilentz, The Age of Reagan: A History, 1974–2008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8), p. 306.

6Naftali, Bush, p. 97.

7Ibid., pp. 115–117; Wilentz, Reagan, p. 309.

8Naftali, Bush, p. 117.

9Wall Street Journal, October 2, 1990, p. A26.

10Naftali, Bush, p. 117. Roxanne Roberts, “Still Trickled Pink: 10 Years Later, a Supply-Side Celebration,” Washington Post, August 14, 1991, p. C1.

11Naftali, Bush, pp. 76–97, 111–113.

12Naftali, Bush, pp. 101–110, 122–129.

13Ibid., p. 131.

14“Review and Outlook: Rules of the Game,” Wall Street Journal, October16, 1992, p. A14. Grover Norquist, “How Conservatism Stumbled After Reagan: Bookshelf,” Wall Street Journal, August 3, 1994, p. A8.

15Matthew Rees, “How Whitman Did It,” Wall Street Journal, November 9, 1993, p. A18.

16Robin Toner, “Thinkers on the Right,”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2, 1994, pp. A1, B7. Rick Wartzman, “Truth Land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as New Ads Seek to Demonize Clintons’ Health-Reform Plan,” Wall Street Journal, April 29, 1994, p. A16.

17James Atlas, “Counterculture: They Grew Up Railing Against the Liberal Establishment,”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2, 1995, p. SM32. “Choice Goes National,” Wall Street Journal, October 7, 1993, p. A18.

18Katharine Q. Seelye, “Republicans Get a Pep Talk from Rush Limbaugh,”New York Times, December 12, 1994.

19Ibid. Wilentz, Reagan, pp. 331, 341–343.

20Wilentz, Reagan, pp. 345–346.

21Lloyd Grove, “Drawling Power: GOP Chairman Haley Barbour Is Cautiously Counting His Chickens,” Washington Post, August 11, 1994, p. B1.

22Peggy Noonan, “Bliss to be Alive,” Wall Street Journal, January 9, 1995, p. A14.

23Ibid.

24James Atlas, “Counterculture: They Grew Up Railing Against the Liberal Establishment,”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2, 1995, p. SM32. Robin Toner, “Thinkers on the Right,”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2, 1994, pp. A1, B7.

25Seelye, “Republicans Get a Pep Talk.” “Beyond the Contract: Setting Priorities,” Wall Street Journal, December 15, 1994, p. A14. Richard L. Berke, “The Legman for Limbaugh,” New York Times, March 12, 1995, p. 1. Dale Russakoff, “Fax Networks Link Outposts of Anger,” Washington Post, August 20, 1995, p. A1.

26Robin Toner, “Tax Cut Edges out Deficit as G.O.P.’s Guiding Tenet,” New York Times, April 3, 1995, p. A1. Paul A. Gigot, “Dole Bows to GOP’s New Powers,” Wall Street Journal, April 14, 1995, p. A8.

27Thomas B. Edsall, “Hill Vote Is Milestone for Forces of Government ‘Containment,’” Washington Post, June 30, 1995, p. A8. Thomas B. Edsall, “Right in the Middle of the Revolution,”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4, 1995, p. A1.

28Wilentz, Reagan, pp. 363–364. David S. Broder, “When Unity Becomes Division: Party’s ‘Contract with America’ Is Now a Footnote,” Washington Post, March 1, 1996, p. A1.

29Russakoff, “Fax Networks.”

30Letter from Timothy McVeigh to Union-Sun and Journal (of Lockport, NY), published February 11, 1992, at CNN, http://web.archive.org/web/20080119111020/http://www.cnn.com/US/OKC/faces/Suspects/McVeigh/1st-letter6–15/index.html.

31Daniel Schuman, “Congress’s Diminishing Budget Strengthens Lobbyist Influence,” September 14, 2011, Sunlight Foundation, at http://sunlightfoundation.com/blog/2011/09/14/congresss-diminishing-budget-strengthens-lobbyistinfluence/. Lobbying database, at http://www.opensecrets.org/lobby/index.php, accessed January 3, 2014. Katharine Q. Seelye, “G.O.P. Set to Lead Congress on Path Sharply to Right,” New York Times, January 3, 1995, p. A16. Mike Mills, “Communications C.E.O.s Invited to Meetings on Hill: Consumer Groups Say G.O.P. Left Them Out,”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18, 1995, p. F2.

32Financial Times, Interview Transcript: Rupert Murdoch and Roger Ailes, October 3, 2006, at http://www.ft.com/cms/s/2/5b77af92–548c-11db-901f-0000779e2340.html#axzz2H1qgBIP0.

33Stefano DellaVigna and Ethan Kaplan, “The Fox News Effect: Media Bias and Vot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2 (August 2007): 1187–1234.

341990 census, racial and urban data, at http://www.census.gov//apsd/cqc/cqc4.pdf.

35Financial Times, Interview Transcript: Rupert Murdoch and Roger Ailes, October 3, 2006, at http://www.ft.com/cms/s/2/5b77af92–548c-11db-901f-0000779e2340.html#axzz2H1qgBIP0. DellaVigna and Kaplan, “Fox News Effect,” 1187–1234.

36Wilentz, Reagan, p. 328.

37Ibid., p. 371.

38Ibid., pp. 378–381, 384–388.

39Starr Report, Washington Post, at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srv/politics/special/clinton/icreport/icreport.htm.

40Wilentz, Reagan, p. 396.

41Katharine Q. Seelye, “Gingrich Draws Fire from the Right,”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5, 1998, p. 24. Charles R. Babcock and Ruth Marcus, “Offenses Go to Core of Gingrich Prob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24, 1996, p. A1. Wilentz, Reagan, p. 396.

42Seelye, “Gingrich Draws Fire.” David Talbot, “This Hypocrite Broke Up My Family,” Salon.com, September 16, 1998.

43Wilentz, Reagan, pp. 393–403.

44Katharine Q. Seeyle, “Beyond the Clinton-Bashing, Agony Among Conservatives,”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 1999, p. A1.

45Alison Mitchell, “One Party Quite Divisible: McCain’s Attack on Robertson and Falwell,”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9, 2000, p. A1. Jill Zuckman,“Attack Ad Says McCain’s ‘Soft Money,’” Boston Globe, December 24, 1999, p. A6:1. Jill Zuckman, “Foes of McCain’s Plan Head for New Hampshire,” Boston Globe, September 20, 1999, p. A3. “Bashing John McCain,”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3, 1999, p. A28. Dan Van Natta Jr., “Issue Ads, His Target, Are Turned on McCain,”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4, 2000, p. A22. Anthony Lewis, “Abroad at Home: When Money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New York Times, March 4, 2000, p. A15.

46Alison Mitchell, “A McCain Mutiny,”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6, 1999, p. 147.

47David Nyhan, “After You Catalog the List of His Triumphs,” Boston Globe, June 28, 2000, p. A15. Tina Cassidy, “Thomas Pink Set for Copley Store,” Boston Globe, September 19, 2000, p. C1. Jim Yardley, “With Gore Jabbing at Bush, Texas Takes It on the Chin,” New York Times, July 21, 2000, p. A1. Nicholas D. Kristof, “Learning How to Run: A West Texas Stumble,” New York Times, July 27, 2000, p. A1. Nicholas D. Kristof, “How Bush Came to Tame His Inner Scamp,” New York Times, July 29, 2000, p. A1.

48Yvonne Abraham, “Delegate Floor Stages a Grand, Old Party,” Boston Globe, August 4, 2000, p. A22. David E. Rosenbaum, “If Elected, Bush Says, He’ll Oppose Tax Increase,” New York Times, June 10, 1999, p. A24. Alison Mitchell, “Kindler, Gentler: A Newt-Less Revolution with a Familiar Agenda,” New York Times, June 4, 2001, p. WK3.

49Wilentz, Reagan, pp. 419–420.

50Ibid. pp. 424–426.

51Steven Greenhouse, “Unions See Bush Moves as Payback for Backing Gore,” New York Times, March 25, 2001, p. 33. David E. Rosenbaum, “Bush Rules! It’s Good to Be the President,”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8, 2001, p. WK16.

52Robin Toner, “Conservatives Savor Their Role as Insiders at the White House,” New York Times, March 19, 2001, p. A1. Robin Toner, “Capitalist Tools: Cutting a Rightward Path Cut to the Right,” New York Times, March 4, 2001, p. WK1. Robert Reich, “Corporate Power in Overdrive,” New York Times, March 18, 2001, p. WK13.

53James Risen, Leslie Wayne, and Richard A. Oppel Jr., “Gulf War Led Cheney to the Oil Boardroom,” New York Times, July 27, 2000, p. A1.

54Bob Herbert, “In America: The Mask Comes Off,” New York Times, March 26, 2001. Anthony Shadid and Sue Kirchhoff, “Bush Policies Scoring Big with Business,” Boston Globe, April 1, 2001, p. A1.

55Toner, “Conservatives Savor Their Role.”

56Richard W. Stevenson, “The High-Stakes Politics of Spending the Surplus,” New York Times, January 7, 2000, p. WK3. Alison Mitchell, “After the Nicknames: Bush’s Tactics on Tax Cut Proposal Show Hardball Beating Conciliation,” New York Times, March 9, 2001, p. A14. Anne E. Korblut, “Ad Blitz on Tax Cuts Targets 3 New England Republicans,” Boston Globe, March 2, 2001, p. A10.

57George W. Bush, “Address Before a Joint Session of the Congress on the United States Response to the Terrorist Attacks of September 11,” September 20, 2001.

58Bush, “Address,” September 20, 2001. Eric Pianin, “Ridge Backed by Bush Friendship in New Rol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7, 2001, p. A10. Elizabeth Becker and Tim Weiner, “New Office to Become a White House Agency,”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8, 2001, p. B5. “Tax Cuts and Homeland Safety,”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8, 2001, p. WK12. Eric Pianin, “Homeland Security Team’s Key Members Announced: Top Appointees Have Close Ties to Senior Bush Officials,”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21, 2001, p. A21.

59Manimoli Dinesh, “US Policy Makers Focus on Energy, Pipeline Security,” Oil Daily, September 24, 2001. “Corn Growers Praise President Bush for Pro-Ethanol National Energy Plan,” PR Newswire, November 29, 2001. “Energy Alliance Strongly Applauds President’s Call for Senate Action on Energy Bill,” PR Newswire, October 12, 2001. Gerard Baker, “Bigger Government: The Terrorist Attacks Have Provoked a Startling About-Turn... ,” Financial Times, September 26, 2001, p. 22. “Tax Cuts and Homeland Safety,”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8, 2001, p. WK12.

60Eric Pianin, “Bush Budget About to Show Its Darker Side,”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3, 2002, p. A01. “The War Budget,”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4, 2002, p. A16. “How the Departments Fare Under the Bush Budget,”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5, 2002, p. A13. Stephen Barr, “DHS Withdraws Bid to Curb Union Rights,”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20, 2008.

61Alison Mitchell, “Security Quest Also Offers Opportunities,”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5, 2001, p. B1. “Titan Creates Homeland Security Office Focused on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errorism,” PR Newswire, October 17, 2001. “SureBeam Selected to Provide Electron Beam Systems for Eliminating Anthrax Threat in US Mail,” PR Newswire, October 29, 2001. “e-Smart Technologies Forms Alliance with Akal Security to Market the Super Smart Card System,” PR Newswire, October 30, 2001, p. 7248. “Multiple Technologies Prosper as Homeland Security Concerns Escalate,” PR Newswire, October 30, 2001, p. 7774.

62“The Homeland Security Fight,”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10, 2001, p. A22. Michael Janofsky, “Additional Budget Cuts as States and Cities Address Safety Issues,”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5, 2001, p. B9. Dan Morgan, “House Committee Rejects Increase in Emergency Funding,”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5, 2001, p. A14. Helen Dewar, “Bush, GOP Prevail on Anti-Terror Spending,”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8, 2001, p. A01. Robin Toner, “Now, Government Is the Solution, Not the Problem,”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30, 2001, p. WK 14.

63Laura Turner, “ABA President Speaks Out Against Limiting Freedoms of Terrorism Suspects,” Nation’s Cities Weekly, December 17, 2001, p. 6.

64George W. Bush, November 5, 2001, “Statement on Signing the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and Related Agencies Appropriations Act, 2002,” in Weekly Compilation of Presidential Documents, 37.45 (November 12, 2001), p. 1601.

65Ben White, “Democrats Criticize RNC E-Mail Petition,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10, 2001, p. A08. Thomas B. Edsall, “GOP Touts War as Campaign Issue; Bush Adviser Infuriates Democrats with Strategy Outlined at RNC Meeting,”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19, 2002, p. A02.

66Edsall, “GOP Touts War as Campaign Issue.”

67Ibid. John Dilulio, to Ron Suskind, October 24, 2002, Esquire, May 23, 2007.

68Ron Suskind, The Price of Loyal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4), pp. 291–292.

69“Statement of Principles,” June 3, 1997, Project for a New American Century, at http://www.newamericancentury.org/statementofprinciples.htm. Elliott Abrams, et al., to William J. Clinton, January 26, 1998, at http://www.newamericancentury.org/iraqclintonletter.htm.

70Steven Kull, Clay Ramsay, and Evan Lewis, “Misperceptions, the Media, and the Iraq Wa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18 (Winter 2003/2004): 569–598.

71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September 17, 2002, at http://nssarchive.us/?page_id=32.

72Wolf Blitzer, “Search for the ‘Smoking Gun,’” January 10, 2003, CNN.com, at http://www.cnn.com/2003/US/01/10/wbr.smoking.gun/.

73Steven R. Weisman, “Powell, in U.N. Speech, Presents Case... ,”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6, 2003. Howard Kurtz, “Winning Hearts and Minds; Powell Speech Plays Well with Newspaper Gatekeepers,”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7, 2003. Karen deYoung, “Falling on His Sword,”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1, 2006.

74Stan Shatenstein, “USA: The Smokin’ Marlboro Man of Fallujah,” Tobacco Control 14 (February 2005): 5–6.

75Henry A. Waxman, Committee on Government Reform,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December 9, 2004, “Halliburton’s Iraq Contracts Now Worth over $10 Billion,” at http://democrats.oversight.house.gov/images/stories/documents/20050916123931–74182.pdf, accessed January 14, 2013.

76Rush Limbaugh, “This Cowboy,” RushOnline.com, at www.rushonline.com/halloffame/thiscowboy.htm, accessed January 18, 2005.

77Ron Suskind, “Faith, Certainty and the Presidency of George W. Bush,”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October 17, 2004, at http://www.nytimes.com/2004/10/17/magazine/17BUSH.html.

78Fred Barnes, “Realignment, Now More Than Ever,” Weekly Standard, November 22, 2004.

79Author interview with Frederick L. Ahearn, funeral director for the Reagan funeral.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