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容错度

弄清容错度

允许自己犯错的好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培养出一种直觉:无论是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还是在脑海中想象的时候,你都能判断出一个项目该有的公差等级和容错度。在皮克斯工作室为项目做咨询时,安德鲁·斯坦顿就是这么做的。他告诉团队他们的早期尝试必将失败时,指出了这个项目的容错度,也就是允许大家“搞砸”。他给了团队反复试错的余地,他的这项技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养成的,但是起源于他的工作地。

安德鲁告诉我:“如果你犯了错怎么办?你该如何应对?皮克斯很早就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并将具体做法制度化了。”安德鲁说的是他眼中皮克斯制作电影的方式,并将其比作挖掘恐龙化石。刚开始的时候,你有一个创意,自以为知道一切会如何发展。你会做出最乐观的预测,但其实基本是在胡说八道。“就类似于说‘根据直觉,我认为这块地底下埋着霸王龙,’然后就开挖了。”如果你真的挖出了恐龙,那么“你唯一值得赞许的就是选了正确的地点开挖”。但情况通常并不会如此顺利。对于皮克斯内部意识到自己走错了路的那一刻,安德鲁是这样描述的:

“等你把所有骨头都挖了出来,通常为期四年的项目已经过去了三年。你把所有骨头拼起来,突然大喊‘该死!这块尾骨其实是颈骨,这块颈骨其实是尾骨……,我挖出来的其实是剑龙’。你有没有胆量向团队成员、投资人、多年来一直认为会得到霸王龙的人承认,眼前其实是一头剑龙?因为这才是你真正找到的东西。我们就敢于这么做。我们并不比别人更擅长讲故事和编故事,只是有胆量承认自己真正挖出的是什么。”

皮克斯团队在讲故事和电影制作二者的迭代上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给自己的制作流程建立了足够高的容错度,不但允许犯错误、走弯路,还打造出了相应的反馈体系。正如安德鲁所说,这需要很大的胆量。不过,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摆在我们眼前。皮克斯制作出了多部过去五十年中影响最大的电影(不仅仅是动画电影),其中好几部的票房高达数十亿美元。

当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接受反复试错,有些项目几乎一点错也不能犯。在《流言终结者》的头几季中,我们决定调查一则著名的都市传说。据说,一名潜水员被消防直升机从湖里吸上了天。消防直升机会将巨大的吸水管伸进附近的湖泊,以每分钟七立方米的速度将水吸入水槽,然后从高空喷洒下去灭火。传说在一场森林大火后,人们在烧焦的树顶发现了一名水肺潜水员。调查人员能想出的唯一答案就是他在湖里潜水,被直升机不小心吸了上去,然后被扔进了熊熊火场。

这种直升机确实存在,它们使用的水泵也真实存在,但没有人(我的意思是,绝对不可能有人)会允许我们用它来拍节目。我们花了数周时间致电全国各地,但在每个消防部门、林业部门和县治安官那里都吃了闭门羹。《流言终结者》的声誉通常都能为我们大开方便之门,但在这种情况下,能借到这种极为昂贵的水泵拍摄节目,可能性极小,没有人愿意用如此重要的设备来冒险。

最终当我们意识到永远不可能搞到水泵时,节目制作人转过身来对我说:“我猜你不得不自己造一个了。”这么做有几大难点:一是我制作水泵的大部分时间只能靠我自己,因为杰米当时得了重流感,已经两周没能开工了,如果你认识杰米,肯定知道,能让他在家里待上整整两周绝对是天崩地裂的大事,就连他自己都承认,那场病确实来势汹汹;第二个问题是,我从来没有制造过这么大型的机器,我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但到那时为止,我制造的机器大多只有烤箱大小,最大也只有人体大小。这台水泵要有4.6米高,运作起来还不能出一点儿差错。它要帮我们测试那个都市传说,所以运作不畅可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失败不是可选项,绝无犯错的余地。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设计的抽水泵需要一根长约2.4米、直径约30.5厘米的输水钢管,顶部是一根焊接起来的弯曲排水钢管。管道上方将安装一部我们从分类广告网站“克雷格列表”上找到的250马力舷外发动机。我们需要将发动机的传动轴延长一倍,并将螺旋桨改装到底部,以便有足够的马力将水吸入长长的钢管,然后从弯曲的顶端喷射出去。

请相信我,这台水泵会以惊人的速度搅动水流,而且启动时没有多少犯错的余地。

我首先想知道的是,要是这玩意出了故障会怎么样?当你将排水管连接到一台马力强劲的巨型发动机上时,遇到的第一个敌人就是邪恶的“能量吸血鬼”——振动。你不能把钢管直接焊到发动机上,钢管需要与发动机同轴且稳固,以便实现稳定旋转。你也没法将它的顶部和底部简单固定住,因为高速运转时,即使是极为坚硬的钢轴也可能因为离心力向外侧弯(这称为“分离”)。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内部支撑系统,能够通过自动调节的防水轴承座,固定住发动机输出轴上的若干个点。然后,我取下发动机上原有的螺旋桨,用车床进行切割,使它能严丝合缝地装进直径约30.5厘米的钢管,确保它能够高效运作,尽可能多抽水,而不会因为振动和分离损耗能量。接下来,我开始加工连接器、转接器和轴配件,使每个零件的误差都不超过百分之几毫米。就像高端汽车发动机一样,机械结构公差低意味着所有能量将直接从传动轴导出。

有趣之处在于,起初我并不懂得这一切。但当我坐在那儿有条不紊地解决故障并分析如何绕过它们时,意识到根据节目的时间和预算,这次搭建没有第二次机会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其实知道该怎么做。我在以前的许多机械制造中学到过这些——其中有些成功了,有些则失败了。事实上,我反复实践过那些技能和知识,只是从来没有用在约4.6米高的消防水泵那么大的东西上。那些知识一直在我脑海里,只是在实际应用起来之前,我压根没有意识到。

对于我和杰米来说,这是《流言终结者》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刚开始拍摄这档节目的时候,我们俩都拥有丰富的经验,自诩是优秀的工程师和问题解决者。但合作拍摄节目十四年后,我们都清楚地意识到,当初的我俩是多么天真,以及我们两个人通过允许对方突破我们认为的限制,同时给对方留出搞砸余地的过程中学到了多少东西。老实说,无论是从节目质量上看,还是从我们各自的技能上看,结果都说明了一切。离开节目的时候,我们的技能都增加了十倍。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我们。

第一次启动水泵,看着它发挥神奇效果,那种感觉真是棒极了,尤其是我们拍摄那一集时的条件极为受限。最后,杰米及时恢复了健康,帮我做了最后的修改。水泵启动后,不是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每分钟抽7立方米水,而是每分钟能抽11立方米水!

次年,随着《流言终结者》步入第三季并大获成功,我又有机会做一个精度要求极高的项目。我赚了不少钱,终于有经济实力完美复制出电影《银翼杀手》中的爆能枪——那是我的第三次尝试,但这一回用的是真正的枪械配件!我之前两次尝试的成果还算靠谱,但也漏洞百出,反映出我制造它们时的生活状态和技能水平。我的第一版爆能枪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末,外形有点儿卡通化,是我用从曼哈顿运河街一家店里淘到的玩具枪零件做的。我画第一幅草图的时候,纯靠用一台笨拙的19寸电视录像一体机反复观看《银翼杀手》录像带。第二版爆能枪是20世纪90年代末制作的,当时我在工业光魔公司担任专职模型制作师,有幸在旧金山的一家模型店里找到一些参考资料,所以能够进行较为精确的复制。它的尺寸只比实际道具小了20%。

到2005年,我终于能进行完美的复制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银翼杀手》的狂热影迷菲尔·施泰因施耐德和理查德·柯伊尔做了必要的研究,从制作原始爆能枪的零件中区分出了真正的枪械配件。

施泰因施耐德和柯伊尔非常明智,给他们所用的枪械配件铸了模,以便一边寻找制造完美爆能枪的正确流程,一边修改模具。得益于他们细致的研究,加上几年前浮出水面的原版爆能枪规格数据,我进行了艰苦而烦琐的枪械加工,然后将所有零件组装起来,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爆能枪。

我的第三版也是最后一版《银翼杀手》爆能枪的枪管、机匣和筒套,半成品。

第二版爆能枪(中间图),很快就被第三版爆能枪(左上图)取代。

这是在创意过程中很有用处的另一种“容忍”——不是容忍糟糕的表现,而是容忍有限的资源。如果不存在“容错”空间,只有一样东西能让你达成目标,那就是时间。如果你拥有的物资或信息有限,时间就是你能纳入项目的唯一一种“容错”。你只需要别着急,慢慢来。在用斯泰尔-曼利夏点222狙击步枪和左轮手枪加工第三版(也是最后一版)爆能枪时,我花了很多很多时间来把每件事都做对。事实上,它最后花了四年多才完工。这是个代价高昂的权衡,但却很有必要。

在我年纪还轻、经验不足的时候,我很可能不会这么做,而是会选择承担风险。而现如今,在经历过无数次纠错和改正的经验之后,在手头没有太多资源(工具、耗材、误差范围)的情况下,如果我不确定该怎么做,就会选择“慢慢来”——非常非常慢,比你想象的还要慢。

技巧娴熟的手艺人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会了在推进项目时注重经济效益。也就是说,他们不会花太多时间做赚不到钱的工作。但通常来说,我们这些“多面手”或雄心勃勃的业余爱好者会用时间弥补知识的不足。这就是我解决陌生问题的诀窍。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